传播时尚信息 关注百姓生活 进入旧版 | 收藏本站 | 繁體中文
诸城信息港
新闻 频道 生活 互动 视频中心 诸城故事
诸城|图片|行风|专题 房产|汽车|家居|美食 第三方|悠闲会|商城|人才 论坛|聊天 生活剧场 万家灯火
民声|聚焦|访谈|视点 旅游|文学|亲子 违法车辆查询|分类信息|交友 微博客 微电影 地方民俗

让幸福飞一会

2012-9-22 08:44| 发布者: 丛中笑~| 评论: 32|原作者: 吴心柳

摘要: 诸城,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想说爱她不容易,因为她给了我一口不怎么受人待见的诸城土话。 我生于小山村,长于小山村,从牙牙学语学的就是诸城土话,我的父母姐妹乡亲街邻都说土话,我从出生就浸在土话的空气里 .. ...

      
    诸城,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想说爱她不容易,因为她给了我一口不怎么受人待见的诸城土话。
 
    我生于小山村,长于小山村,从牙牙学语学的就是诸城土话,我的父母姐妹乡亲街邻都说土话,我从出生就浸在土话的空气里。上学之前我只知有土话,上学后才晓得还有普通话,苦守寒窗十几载,修来的普通话到底还是一股子土坷垃味儿。这就足见土话是人的话语故土,她的神经象真菌的菌丝盘在一个人的身体里了。
 
       我小时候,听家人说,诸城土话不好听。我姥娘家靠近青岛市的胶南县,口音带点儿胶南味儿。譬如说,同样叫“娘”,我们就是直直地喊一声,他们不但要在后面加衬字“来”,还要拖着长长的颤音儿,叫成了“娘来﹏﹏”,甜味儿和乐感满满的。我母亲说,我们这里口音儿不好听,比不了南边儿。这使我第一次知道还有比诸城土话更好听的话,不过自己说的土话不好听归不好听,倒也没觉得丑,再说一出娘胎就烙上的印儿,容易得不来,那该叫特点吧?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走出诸城远离家门,到圣人的故里上学。同学来自全省各地,初聚一起,最具“笑点”、“哭点”和“哭笑不得点”的是张嘴说话。尽管大家都咬着牙说普通话,端着绷着,但口气里各自家乡土壤的气息还是一个劲儿冒泡儿。然而经过多日的端详比较,我的家乡土话得到的颁奖词是“真难听真哏”,而且据说共识度极高,且给出建议说,“快随了我们吧,花前月下还能搭得来”。这真令人气短。那时我捂着内伤撑起宰相肚儿乐观地想,咱们的茂腔我就不吼了,免得他们以为是新近横空出世的疯狂的现代派艺术。
 
       那年月外乡人不了解诸城,不待见诸城土话,也还不是什么离奇事儿。咱们诸城人自己不是也不待见自己的土话吗?这却是更加让人神伤和无奈。
 
       在我们的生活和意识里,诸城有城里和乡下两个世界,人也就成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两种。城里人唱普通话,乡下人拉土话。乡下人对着城里人说话,言未成句先暴露身份,城里人话没听完,成见现身,耐心迸散,脸皮绷紧,眼睛看天,言不及义,答非所问,终成乡下人自讨没趣,讪讪退身。有一年我到商场买皮箱,看中的一种价钱不贱,心里踌躇不已,买其它的呢没相中,买这个呢贵了怕大人嫌候。柜台内美丽的女售货员不高兴了,好听的普通话裹了不好听的口气,“你到底买不买?买不起算了!”我受了刺激,一咬牙买下了。
 
    回家路上,跟一块儿的一位爷们儿谈起这一节,他居然淡淡地说,你怎么不说普通话呢?说话是身份的衣裳。我恍然悟出,这位在城里上学的爷们儿的话是至理。城里人不待见拉土话的乡下人,乡下人更不待见唱普通话的城里人。乡下是土话的老家,乡下人小气,自己说自己的话不好听中,外边儿人说就不行,尤其城里人。城里人宅在城里,蹲自家门口说普通话,乡下人管不着。但你城里人摇摆到乡下来,对着乡下人显摆嘴皮子,对不起,乡下人不领情,多好听都不领情,不仅不领情,还要当面刺挠你,笑话你,不给你下绊子设套儿就算你烧了高香敬了菩萨。城里人含蓄,损乡下人靠使态度耍性子,乡下人直接,损城里人能坏大事儿。
 
    曾经有一位青年,因为教书,宝贝普通话,或者一门心思想当城里人也未可知,经人牵线到村里相亲,进村居然拿捏着普通话打听姑娘的家门儿,这可是千不该万不该的事儿。不用说这位青年风快成了全村的笑柄,姑娘家因之黑云压城,举手投足拾筷儿端盅儿都受了这位青年的连累,自然,两位也许般配的青年的婚姻大事也就只能到爪哇国里去谈了。
 
       就是这样,诸城人生活在两个几乎相互排斥的话语世界里,生活在两种几乎互相否定的心态里。物质上的贫穷自不待言,精神上的诸城,小气,偏狭,纠结。让我这样的诸城人时时觉到心苦。诸城这样的小地方,攀不上京沪,比不得苏杭,没挨上昆仑,下不成海洋,怎么会有大景象、大作派、大气度呢?虽然诸城是生养我的土地,我的血液里流淌她给予的能量,但我得说,也是她给了我天生不丽质、有时候自己都想甩掉的诸城土话,而这一口土话又给我添了那种小地方人常有的自尊极薄脆、自负自卑老纠结的脾性儿。
 
       诸城,我的家乡,真的曾经想说爱她不容易!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相信世界会越变越好。然而人以为苦的是,这人间沧桑之于人生短促,春风化雨悄没声儿﹔短促人生之于沧海桑田,倏忽杳然,弹指一挥间。过程在期待中往往被忽略,结果当猝至时常使人恍惚。
 
       这些年,或持公费,或自掏腰包,我都能有机会到周边县市走走,随便碰上外乡人我掏出来的口头名片永远是甩不掉的诸城土话。然而这个年头的人们越来越有学问,他们立刻就能断定我是哪里人,并且不时送上夸赞诸城家乡的好话。说老实话,这当口儿,我总是神思恍惚,定力飘忽,把不住轻浮地让心情飞。
 
       到青州,一上出租,司机大哥就说,“你们是诸城人吧,一听口音儿就知道。诸城好啊,诸城人有钱。”我们感到奇怪,青州是历史名城,文化名城,旅游名城,怎么会羡慕起诸城来呢?然而司机大哥说,“不看表面看口袋,诸城是工业立市,大企业多啊,老百姓收入高,青州比不了。”到安丘去,到高密临朐去,到昌邑昌乐去,接近过的人老说,“诸城好,这些年了不得,你们贼幸福。”有一年,我到济南,四十元一宿的宾馆让我犯了比量,我坚持沿街货比三家,等最后不得已住下来,跟同房间的其他市地同仁拉呱,方知本省有些地方的工资收入尚不及我们诸城的一半,让人无奈的是,同仁们居然无视我的节俭美德,毫不客气地说我是“地主家没有余粮”,装穷装得太纯情。
 
    也是在济南,偶尔跟一位青年才俊谈起诸城,这人高声道,“诸城了不起,诸城出了个陈光呀,县级股份制改革的先驱,本省理论界谁不知道?!”一次从外地回诸城的大巴上,满车的外地人,有人忽然漫声问道,“诸城有什么特别的东西特别的地儿吗?”我这个本地人还没开口,就听满车厢喊﹕“昌城板栗”、“得利斯火腿”、“潍河公园”、“诸城恐龙”、“超然台”、“王尽美”、“茂腔”……人们似乎比我这样的诸城“土著”还了解诸城,我说的诸城土话成了他们辨识诸城人的招牌。我有时想,难不成诸城也拥有了自己的粉丝“猪粉”?人们难道不再觉得我的家乡土话难听了吗?我老是翻覆着这样的疑问,按心理学家的说法,这说明我早年的心理余伤犹存。一次我跟同事交谈,旁边的一位同车女士笑盈盈的显然在听,我冒昧地问她,“我们的家乡话不怎么好听吧?”不料这位年青女士更笑得花枝乱颤,“好听,真有意思。你们是诸城的吧。”我感叹这个世界的心思真是在变。
 
       “让我心情飞”的各色夸赞话里,外乡人似乎更关注家乡物质生活变化的,,而我更关心他们对诸城土话的态度转变。调动思考神经,我不禁恍然,咱们的诸城土话招了外乡人的待见,诸城自家人不是也已经在待见自己的“母语”吗?
 
       土话悄然进了城,普通话兴起了下乡风。这些年诸城城门开而不关,乡下人越来越多地进城宅起来,城里人乡下人渐渐不甚了然,诸城成了全诸城人的诸城,成了一个大家。土话跟着飘然进城,登堂入室嫁了普通话,普通话猝不及防不能防不必防地接了土话,从此彼此难分彼此不分。公共场所尽可以刷上“请讲普通话”的标语,但诸城土话不会再遭到歧视,无人赏冷面孔,而且连外地话外省话外国话都被笑纳。经常见的景象是,城里人在小区里碰上拉土话的城市新移民,笑问“您老家是咱诸城哪里的?”,然后洗耳恭听对方用土话叽叽呱呱拉一大片乡下的逸闻趣事,消去小半天时光的无聊,且用学来的土话回家跟家人叨念许多次许多日。乡下人更有意思更疯狂,少的不待说,老的也不正经起来。先教小字辈改称呼,“嬷嬷”不叫叫“奶奶”,“爷爷(降调)”不叫叫“爷爷(升调)”,“爷”不叫叫“爸爸”,“娘”不叫叫“妈妈”,把称呼一律“城里化”﹔更有到城里享了两天福,回来街坊问“回来啦?”,则忙不迭地笑答“回来啦,昨儿晚儿(碗儿)上回来的”,似乎完全忘了土话“夜来后晌”的说法,不由这街坊刺挠一句“你还坐了盘儿上回来的”。无论城里的还是乡下的,今天的诸城人都极宽容,普通话不再高高在上,土话不再惦着被歧视而吹胡子瞪眼,话语世界里空气无比的自由轻松。
 
       诸城土话更开始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抖落出自己的文艺范儿了。一口大土话的曲艺名家李新民先生,不是已经火遍全城,火到省城,火及京城了吗?诸城的作家及文学爱好者们摇起笔杆儿来,不也是精喜欢拣土话里那些珠圆玉润活蹦乱跳的字眼儿吗?“手机控”“短信迷”的小青年儿们不是闲空儿爱拿土话编极幽默极搞笑极穿越的文艺短信吗?
 
       我想咱家乡人都不是九斤老太,不要回头都去拾起老旧的诸城土话来。诸城土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老疙瘩,她如今也恰逢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的时节。就只透过话语诸城的变迁,我们看到了方言土话这种草根话语,而今得到了应当得到的善待和一定程度的珍视;这种善待和珍视展露给我们的,是诸城作为一个现代都市的发展和成熟,那种文化心理和文化气质上的自信、包容、和谐。这恐怕就是多年前我久已期待但却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这种变迁让人心生感动。我爱诸城,她是生我养我的热土。我爱诸城,她如今正散发着迷人的气质:自信,包容,和谐。我爱诸城,她让每一个家乡人的幸福感充盈心间。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丛中笑~ 2012-9-22 08:45
有意思
引用 fedh6oRd 2012-9-23 11:33
我看不错噢 谢谢楼主!
引用 春天的白玉兰 2012-9-25 13:50
楼主的有些经历自己也经历过。记得求学到陕西的时候,第一次坐火车,从潍坊上了车,在火车上,一开口边上的山东人就说,你是不是诸城的?我当时就纳闷了,人家怎么会知道的。原来是这土话方言暴露了自己。

查看全部评论(32)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