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时尚信息 关注百姓生活 进入旧版 | 收藏本站 | 繁體中文
诸城信息港
新闻 频道 生活 互动 视频中心 诸城故事
诸城|图片|行风|专题 房产|汽车|家居|美食 第三方|悠闲会|商城|人才 论坛|聊天 生活剧场 万家灯火
民声|聚焦|访谈|视点 旅游|文学|亲子 违法车辆查询|分类信息|交友 微博客 微电影 地方民俗

锔碗

2012-9-19 08:18| 发布者: 丛中笑~| 评论: 42|原作者: 西河摸鱼X子

摘要: 他手上全是土,越捻那块小石子越是面目全非。他干脆把那块小石子一下填进口里,用舌头和着唾沫给洗了个干净,再吐到手心里,对着太阳看,七彩的光耀得他心花怒放 ...

   

    “锔——”,老赵头把音拖的很长,直到气息用完后,才停住喊声,用力吸口气,再闭紧嘴,用力打了个响鼻,顺手擦一把喷出的清涕,然后抬起头张大嘴接着喊:“盆锔碗来————”。喊的时候,他肩上的挑子就随着喊声一晃一颤地,扁担也发出吱吱嘎嘎的声音。就这样颠着挑子一路喊着,在村里串过几条主要街道后,才在石碾旁的一块空地上停下来。

 

    放下挑子的老赵头并不急着做准备工作,他从腰上解下烟包,又从怀里摸出卷烟纸,慢悠悠地卷起了烟。他边捻边往两旁的街上看。铁蛋的奶奶怀里抱着一个黑色的泥盆,嘎扎着小脚从远处一扭一扭地走过来,老赵头低下头,笑咪咪地看那几个一直跟在他屁股后面的孩子:待会有零钱了,给你们去买糖豆吃哈!先玩去吧,我得干活啦。孩子们就尖叫着忽地一下散开来,退出几步后又停下,好象那挑子上有一根根绳子栓着他们的眼珠子。

 

    老赵头用力吸了两口烟,把烟头扔在地上踩灭,动手解开了挑子,把风箱和小铁炉子用一根铁筒一连,就安好了。接着摆放铁砧子、小板凳、锤子、钻子等。摆弄的差不多的时候,铁蛋的奶奶就嘎扎到了跟前:锔碗的,看看这个盆能锔不?老赵头接过黑泥盆仔细查看,这是一个普通的陶土盆,灰黑色,农家用来洗菜淘米用的。在盆沿上,有一个小豁口,沿豁口的底部,有一条细缝延伸到盆底处。老赵头抬起头看着铁蛋的奶奶说:锔是能锔,就是缝太长了,得一毛六。一毛六?铁蛋的奶奶张大了嘴:买个新的才四五毛,锔上个钯子就得一毛六?

 

    四五毛?老赵头把盆递到铁蛋的奶奶面前,接着说:四五毛也就是买个盆碴子,这个盆最少也得八毛钱。再说,你看,这么长的缝,得使四个钯子,一个钯子四分钱,四四一毛六,就是得一毛六呀。

 

    铁蛋的奶奶没有接老赵头递过来的盆,只是再次吃惊地张大嘴:四分一个?上集空来了个锔碗的,人家才二分钱一个。老赵头笑起来:前几天不也是我来的?不也是四分钱一个?你不认得我,我可认得你,你上次锔的缸还欠我二分钱呢。铁蛋的奶奶窘了一下:你是来来着,还来了一个,人家就是二分钱。孩子们轰地笑起来,铁蛋的奶奶恼怒地回过头,伸手指向那群孩子:些小屁孩,笑什么?远点玩去,小心叫火星子蹦着!孩子们笑的更厉害了,只有铁蛋挥着拳头吆喝:别笑啦!再笑试试!

 

    三分一个吧。铁蛋的奶奶语气软了下来,眼紧盯着老赵头。老赵头笑着摇了下头说:三分就三分吧,开门的生意,便宜你一分,再来可是四分一个哈,一分也不能少。铁蛋的奶奶脸上露出胜利者的笑:中中中,再锔四分一个。

 

    老赵头坐到小板凳上,拿起炉钩子在小铁炉子里钩了几下,暗红的炭火就露了出来。原来炉子是早就生好了的,只是用湿煤压着。风箱“呱哒”一拉,炉子里腾起了火苗。老赵头把几根不长的铁丝插到炉子里,填上煤把铁丝盖住,用力拉风箱,铁丝很快就烧红了。老赵头先把两块暗黄色的皮革样的东西分别绑在脚脖子上,革样的东西就罩住了他的鞋和袜子。又在膝盖上蒙一块厚油布,歪头看了一下盆上的裂缝,目测了一下需要多长的钯子,然后左手用铁钳从炉子里抽出一根红的就要流油的铁条,右手拿锤利落地蹭掉铁条上沾着的煤碴,把红铁条放到铁砧子上,手起锤落,火星四溅。转眼间,他已按着心中的尺寸,把铁条一段段地锤扁。他把锤扁的铁条放到一块又厚又平的铁块上,用凿子在扁与扁之间没锤的地方一凿,一个钯子的雏形就出现了。他用钳子夹住钯子的一头,用锤敲击钯子扁平的身体,使身体与脚弯成九十度,如法炮制再把另一头也弯成九十度,一个成型的钯子就做好了。按老赵头的话说,好的钯子要“扁平的身子粗壮的脚,弓着身子象赛跑”。

 

    老赵头拿过盆竖着放在双膝间,收腿夹住盆底,让裂缝朝上,再拿过杆钻,把钻头安在缝的一边,压住钻帽,推拉钻弓。钻弓上有牛皮绳绕在钻杆上,一拉钻弓,牛皮绳就牵着钻杆顺时针转,一推钻弓,牛皮绳就牵着钻杆逆时针转,而且钻帽与钻杆间有轴承,使钻杆转的时候,钻帽不用转,这样老赵头就可以稳稳地压住钻帽。

 

    很快就在盆上对称地钻出了八个眼。老赵头拿起一个钯子,把两头放在两个对称的眼上,用小锤轻轻地敲几下,钯身就牢牢在贴在盆面上了。钉完钯子,他打开一个小铁筒,用手指抠出一些白色的油灰,在钯子周围和裂缝上细细地擦了一遍,把盆举到铁蛋奶奶跟前:锔好了,保你使一辈子,就是当老盆子摔,有钯子的地方也摔不破。说着哈哈大笑起来。

 

    给你当老盆子!铁蛋的奶奶边仔细端量盆子边回骂,满意的神色挡不住。她把盆放到风箱上,掀起对襟褂子,从腰里摸出一个白布包,打开拿出一毛二分钱,递给老赵头。老赵头用手一指风箱边上的一个小铁盒,铁蛋的奶奶就把钱朝小盒里扔。风一刮,正好扔到盒沿上,一毛钱随风飞起来,二分钱在地上蹦了几下。铁蛋手快,扑住了一毛钱,抓住了那二分。他把一毛放到小铁盒里,拿二分钱的手,也举到了铁盒上方,但没放开,抬头看老赵头,眼里充满祈求。拿去买糖豆吧!老赵头大手一挥,笑呵呵地说。孩子们喊叫着一窝蜂般朝代销店冲去。

 

    二柱娘提个蓝花包袱走过来,差点被一个孩子撞倒。这些孩子,没个省心的。二柱娘嘟囔着就到了跟前,跟铁蛋奶奶打了个招呼后转向老赵头说:您看这个碗还能用吗?说着把包袱递给了老赵头。老赵头打开一看,是一个细瓷白碗,碗外面有几朵鲜艳的牡丹花。好碗!正儿八经的景德镇瓷器!老赵头赞叹道。

 

    二柱娘接口道:真是好碗,是他大舅从南方捎回来的。他看二柱子稀罕,就给了两个。平时不舍得用,这不这个败家子前天又摆摆着用它喝粘粥,就掉到锅台上碰破了。你看能修好不?

 

    碗上有一个三角缺口,碰下来的那块三角形的碗片也在包袱里。老赵头拿起碗片对在缺口上,拿起来对着阳光看了看,然后说:能锔好,得用四个银锔子。本来银锔子五分钱一个,好久没碰到这么好的碗啦,正好手也痒痒啦,今天就要你四分钱一个,你看怎么样?只要能修好,四分五分都中呀。二柱娘爽快地说。

 

    老赵头拿出一把小刷子,先把碗片和坏碗的碴口处刷干净,然后把碗片对在碗上,又拿出一根带钩的线绳,把小铁钩挂在碗片的沿上,将线绳从碗底绕过去,再从碗口绕过来,接着又绕了几圈,就把掉下来的碗片牢牢地绑在碗上了。他把碗轻轻地放到地上,侧身从木盒子里拿出一个黑布包,从包里抽出一把精致的小杆钻,样子跟刚才用的差不多,只是体型小了许多。这叫金刚钻!没有它钻不动的东西。还得用银锔子!老赵头抬起头看了二柱娘一眼,自豪地说着,又从木盒里拿出一个小玻璃瓶,拧开盖,小心地往手心里倒出几个银锔子,伸到二柱娘面前让她看。铁蛋的奶奶本来抱着盆要走了,听老赵头这么一说,也伸过头来看了个明白。银锔子很小,象刚孵出的小虾米一样,一个个银亮银亮地。

 

    金刚钻在细瓷碗上飞快地转着,钻出的细粉比白面还白。老赵头一吹,就是一团白雾。抹油灰的时候,老赵头格外仔细,抹完后,又拿出一块棉纱布细细地擦了一遍,这才递给二柱娘。二柱娘接过去里外看了个遍,碗上的缝基本上看不出来,只在碗的外面有四个银光闪闪的小钯子,象四颗小星星,让碗更加生动起来。二柱娘喜不自胜,扭身让铁蛋的奶奶看。她转身的时候,不小心衣服刮到了老赵头放在风箱上的金刚钻,金刚钻被衣服一带,从风箱上掉下来。

 

    不好——老赵头高叫着伸手去接,但为时已晚,金刚钻头朝下戳到了地上。完啦完啦,老赵头脸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含混不清地嘟囔着一把抓起钻,抬手用大拇指肚摸钻头。完啦完啦,这下真完啦。钻头上那块金刚石不见了,只剩下一个小小的窟窿。

 

    二柱娘和铁蛋奶奶都吓的不知所措,忙问是怎么啦。老赵头把钻头上的小窟窿伸给她们看:钻头上的金刚石蹦啦,十好几块钱呀。二人吓的更不知所措了。

 

    老赵头趴到地上,仔细地找着。孩子们早就回来了,每人手里捏着一粒或红或黄的糖豆,不时地放到嘴里舐一下。看到老赵头趴在地上找东西,他们就凑过来问找什么。老赵头挥手说你们别过来,别把这里弄乱啦。铁蛋的奶奶说孩子眼尖,你跟他们说说什么样,让他们帮着找,说不定一会就找着了。老赵头才说是一粒金刚石,有半个小米粒大,透亮的,还会闪七彩的光。

 

    找了半天,没有人找到。二柱娘小心地对老赵头说:要不,我赔你吧。哪能呢,哪能呢。老赵头说着继续找。

 

    铁蛋!铁蛋的奶奶喊道:你快回家把我上集买的那个新箩拿来。老赵头一听,站起来擦了把汗,会意地笑了。他指挥孩子们把地上的草和大点的石子坷砬全捡起来放在一起,然后他用小条帚仔细地把金刚钻落地点周围的灰土扫成一堆。箩拿来了,他就把扫起来的灰土放到箩里箩,箩完把剩在箩里的细小砂粒石子倒到那块厚油布上,一粒一粒地捻着看,不一会,他找到一块非常象。他用两个手指用力捻,想捻干净看是不是。但他手上全是土,越捻那块小石子越是面目全非。他干脆把那块小石子一下填进口里,用舌头和着唾沫给洗了个干净,再吐到手心里,对着太阳看,七彩的光耀得他心花怒放。

 

    找着啦!老赵头松了一口气,大声对大家说。孩子们叫喊着蹦了起来,铁蛋的奶奶脸上也展开菊花一样的笑容。

 

    你这箩是新买的,你说多少钱,我买下来吧。老赵头对铁蛋奶奶说。

 

    哪能呢。我回去洗洗就中啦。铁蛋奶奶倒不好意思起来。

 

    这箩还没用过,就弄的全是土,再说,箩底被石子磨过就不好了,还是让我买下来吧,你说说多少钱。

 

    没事呀。铁蛋奶奶一把拿起箩放到盆里,一起抱在了胸前。

 

    那,往后我来你们庄,不管铁钯子还是银锔子,一律三分钱一个。老赵头豪爽地说。那敢情中。铁蛋奶奶也豪爽地说。

 

    大家全笑起来。

 

    噢,别灭了炉子。老赵头叫一声坐到板凳上,风箱“呱哒”一响,火红就腾满了炉膛。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小户人家 2008-11-9 18:57
呵呵   坐着沙发看锔碗的的故事
引用 效力 2008-11-9 18:57
<p><font size="2">有油盐酱醋的味道。一种绵长的韵味随着锯撸子缓缓蔓延在乡村的街头。<br/>用乖巧的心思细腻地酿造出生活的味道,西河的这篇文章堪称绝妙。<br/>在此,我不能不提一下大漠的《俺家的谷子地》,这两篇风格不同,但都注重诗一般语言的运用,注重细节的刻画,确实写出了生活醇厚的味道。</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9 19:13:55编辑过]
引用 小玩月楼主 2008-11-9 19:05
难得,这么细致的描写!
引用 效力 2008-11-9 19:27
我蹲在石碾子旁抽着旱烟,卟砸之余,忽然在土腥气的气息里,嗅到了一丝香水味——一些“洋词”淡化了文章的地道味。
引用 暴风眼 2008-11-9 20:08
纯文学-----馒头,米饭那种。<br/><br/>加油,楼主老哥,作为领班,我挺你!
引用 傅培宏 2008-11-10 08:16
老弟,失不了业,下岗就去锯锅!
引用 俗人 2008-11-10 09:05
<p>现在那里有那么好的锅钜啊.........瓷器也没好的............</p>
引用 红楼望月 2008-11-10 12:58
呵呵,锔碗的也将成了昔日匠人了。。。。。。
引用 江畔独步 2008-11-10 13:01
明明是二分钱一个钉子忙,非得三分。。。。。。。<br/><br/>哈哈写地不糙。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1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小户人家</i>在2008-11-9 18:57:00的发言:</b><br/>呵呵&nbsp;&nbsp; 坐着沙发看锔碗的的故事 </div>
<p>欢迎你也来讲故事哈</p>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12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小玩月楼主</i>在2008-11-9 19:05:00的发言:</b><br/>难得,这么细致的描写! </div>
<p>呵,其实玩月楼主的细致描写,至今还在俺眼前晃悠,呵呵,想起来了????</p>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1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效力</i>在2008-11-9 19:27:00的发言:</b><br/>我蹲在石碾子旁抽着旱烟,卟砸之余,忽然在土腥气的气息里,嗅到了一丝香水味——一些“洋词”淡化了文章的地道味。 </div>
<p>是的,说着说着,确有找不着感觉的意思.你记下来,改天教我一下哈.</p>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17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暴风眼</i>在2008-11-9 20:08:00的发言:</b><br/>纯文学-----馒头,米饭那种。<br/><br/>加油,楼主老哥,作为领班,我挺你! </div>
<p>谢谢,只是直白地说了一件小事<br/>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有时很远,有时很近.呵,我愿与每一位朋友都更近些</p>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23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傅培宏</i>在2008-11-10 8:16:00的发言:</b><br/>老弟,失不了业,下岗就去锯锅! </div>
<p>是,遵命,不失业,也要开办第三产业.<br/>锔锅来__________[em57]</p>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24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俗人</i>在2008-11-10 9:05:00的发言:</b><br/>
<p>现在那里有那么好的锅钜啊.........瓷器也没好的............</p></div>
<p>仔细找一下,我想有的.呵,有时,缺的是发现</p>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26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红楼望月</i>在2008-11-10 12:58:00的发言:</b><br/>呵呵,锔碗的也将成了昔日匠人了。。。。。。 </div>
<p>其实,已是昔日匠人了,这种手艺,我想,现在只能用在名贵瓷器上了吧?只是不知手艺,有没有原来的锔碗匠好</p>
引用 西河摸鱼X子 2008-11-11 08:28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江畔独步</i>在2008-11-10 13:01:00的发言:</b><br/>明明是二分钱一个钉子忙,非得三分。。。。。。。<br/><br/>哈哈写地不糙。 </div>
<p>嘿呵,四分是市场价,三分是优惠价,二分嘛,是亲戚价.你来锔,没有价<br/><br/><br/>注:呵,其实没有价,也可能是不要钱的意思.</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1 8:29:05编辑过]
引用 风中渴望 2008-11-11 11:11
<p>描写细致入微,通篇扬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好在俺多少赶上了那个时代的一点儿尾巴,能从中读出一丝"传神"的意味,<br/><br/>真是怀念啊.</p>
引用 妖瞳 2008-11-11 19:23
俺来锔锅……

查看全部评论(42)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