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日休班。于是,我提前打电话给哥哥,嘱咐父亲在家等我。曾几何时,这是我回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我进家门第一眼要看到父母亲。当我和老公7.30分出现在父母亲面前时,父亲正斜身倚在炕的被子上,母亲坐在炕前的椅子上,两两相对,等着我们呢。 我放下手中的东西,用盘子端着一个洗好的面瓜,脱鞋上了炕,坐在父亲旁边。父亲说,刚吃完早饭,想出去溜达溜达呢。我忙说,不是说好了我今天回来,你在家等我吗。母亲在一边笑了,说,等不及了呢。看着父亲苍老的脸颊,握着父亲粗大的手掌,我的思绪随着父亲落地有声的话语飞翔。 父亲1922年腊月出生,爷爷去世得早。父亲是家中男一号,和奶奶支撑着六口之家:我有三个姑姑,一个叔叔。奶奶是那种精明强干,利利索索,很要强的女人。在那个年代,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确实不易。于是,父亲继承了奶奶所有的秉性:固执,坚强,不服输。逐渐地代替了奶奶的持家地位。让奶奶可以在晚年轻松舒服地度过。尽管那个年代,缺吃少穿,物质匮乏。 在农村,一个能干又持家的 大小伙子,是不愁媳妇的。可是,父亲自有父亲的想法:他需要一个和他一样能干又会持家的媳妇,和他一起帮衬这个家。于是,一年又一年,父亲按照自己的意图相着亲,寻找着。人世间,有许多事,并非都能事事如愿。可能缘分使然,也许命中注定。父亲等到的是柔弱瘦小的母亲。而且母亲是家中老大,自小是姥姥姥爷的掌上明珠,家中农活很少干。于是,年轻健壮的父亲,就这样和一样年轻但却瘦小的母亲,开始了他们一生的感情生活。 母亲是1931年11月出生的,比父亲整整小九岁。母亲的娇弱瘦小,与父亲的健壮俊朗形成鲜明对比。每每父亲在农田里大干快上,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时,母亲却总是拖他的后腿。这让他很是不爽,在村子里抬不起头。于是,年轻好胜的父亲和与世无争的母亲的矛盾,自然不断升级。想想以前,父母亲因家务事的处理方式和性格快慢不一吵过多少次架,拌过多少回嘴。我都记不清了。据人到中年的我后来分析,父亲的暴脾气与他年轻气盛有关,也与母亲嫁过来一直未孕有关。记得后来陪父母亲一起说话的时候听说过,父亲曾经不计其数的用小推车推着母亲各大小镇医院,乡村,城里地跑,不知看过多少医生,吃过多少药。终于老天有眼,功夫不负有心人,上天总是眷顾好人。哥哥与我相继为这个家庭增添了许多欢乐。只是父亲依旧忙碌,劳作。母亲仍然瘦弱不堪,父亲在生产队里干最沉最脏没人愿意干的活,为的是年迈的老母亲,瘦弱的妻子,还有年幼的孩子。父母亲的架依旧吵着,嘴依旧拌着。在我现在看来,父母亲的吵架不仅仅是性格差别,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年代物质得匮乏。那个时候,是实行人民公社,生产队等的合作形式。父亲辛辛苦苦干一年,我记得那一年父亲从生产队里就支回来陆角钱。这一年是盈余的。全家高兴极了。于是,这年的春节我们全家破天荒地吃上了炖肉,一人一小碗,肉汤里飘着几块肥肉。我那时好像几岁的样子,享不了那漂浮着的油花,仅吃了一块瘦的,其余的全部让给了奶奶。 日子就这样,在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中一晃就是二十四年。在这过去的岁月里,我的记忆充满着儿时天真而又原始的快乐,以及偶尔由于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捉襟见肘所带来的困苦与艰辛。父母亲的吵闹对我并未造成太多的影响。毕竟那时是少不更事 ,无法揣摩大人们的心思。就在1988年的龙年,我考上了学,哥哥并且于本命年迎娶了嫂子,为我的家庭增添了新成员。俗话说,龙凤呈祥,龙马精神,龙腾虎跃。并且这个时候也已经进行了农村的大包干制度,新的生产形式打破了以往的大锅饭,彻底激发了农村老百姓的生产热情与激情。年已近古稀的父亲象个年轻的小伙儿,带着哥嫂,把自家的日子过得日渐红火了起来。社会制度的变革,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释放了压抑已久的百姓们的巨大能量。我家在承包了二十多亩地的同时,还养殖母猪,耕牛。这样,国家政策给老百姓提供了平台,免税且补助,再加上最近几十年的风调雨顺,并且我也毕业参加了工作。日子就这样一步步向着幸福走来。随着侄女,侄子相继问世,我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并且有了孩子。父母亲的皱纹里也满是喜悦的笑容。父母亲吵架的内容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父亲往往说母亲,看你把孩子们惯得,又忘记以前的苦日子了吧。母亲又总是打断父亲的话,就得惯着点儿,现在不是富裕了嘛。 如今,父亲已经92岁的高龄,母亲也是83岁。由于自己上班时间紧,父母亲一直跟着哥嫂。而且,父母亲也一直操劳着。不是我们做儿女的不孝顺,是父母亲割舍不掉终生劳作的情缘,父亲一直去田间,到场院,到菜地里拔草,锄地。有一次,我看不惯就说了他几句,我哥嫂都已经成家立业,有了住家过日子的本事,你就歇歇吧。哥嫂也当着父母亲和亲朋好友的面儿,说了很多次,你就别忙活了,我们干得过来。父亲依旧我行我素,充耳不闻。说急了,就说,没事,我在家闲不住,出去溜达溜达。这一溜达又是几十年。 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和胡须,看着父亲像孩子一样吃瓜的表情。我由衷地欣赏父亲平凡操劳的一生,羡慕父母亲平淡如水的爱情。正是这许许多多的平凡勾勒出多少如是的平凡家庭,正是这默默无闻的平淡描绘出这个大美社会的和谐。父亲九十二岁的人生在继续,父母亲六十二年的爱情在继续。这种爱,在父母亲,哥嫂和我及老公,侄女,侄子和我女儿,以及他们的下一代中得到传承,在整个和谐社会里永久延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