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毕业来到诸城外贸工作后,我就单门立户,与家人不住在一起.平日里工作忙,还得照顾女儿上学,脱不开身,只能在周末带上妻女回家看看父母和年近八旬的奶奶.够不上什么孝子孝孙,我回家看望老人从未空过手儿,东西多少,好坏不说,总要捎点什么来家.对此,父母不大介意,但奶奶却每次都是板着脸儿说上我几句:家里什么也不缺,你又花钱干嘛!但有一样例外,每次我回来都给奶奶捎上几瓶密州春酒时,奶奶的脸上定会显现出笑容来:"你又买密州春酒了,家里还有,等喝完了以后再买,我和你爸喝不多. 我们全家都喜欢喝酒,尤其是父亲和奶奶,奶奶对密州春酒情有独钟,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呢.记得那是五六年前,跟奶奶一起爬山说起.那年秋后的一个周日,我陪着娘和奶奶去常山上去浏览,整整一个上午的走动,停停歇歇都感觉累了,中午下山来到位于常山脚下不远的二姨奶家,二姨奶全家见到我们来了,非常高兴,热情招待,姨爷给奶奶倒满了一盅密州春酒,劝奶奶喝一盅解解乏,饭后好好睡上一小觉,娘也饮了一小盅.奶奶知道喝上一盅是不碍事的,便没有推辞,端起盅子,分两口喝下,她边喝边说道:"这酒香喷喷地,厚醇,好喝"饭后,奶奶便躺下休息.我们在另一间屋子里小声地拉着家常,不大会就进入了梦乡.奶奶一觉睡了近两个小时,醒来时对我说:"孙,我喝了这一小盅密州春挺好的,浑身觉得舒坦,睡得也香甜."把酒觅知音,美酒密州春",难怪苏东坡能写得出这样的好诗写呀.奶奶的话,令我们即惊奇又好笑,逗得我们大家都乐了. 自打那以后,从来不喝白酒的奶奶,便开始喜欢上了密州春了.每次我周日回家时都要陪奶奶和父母喝上一杯密州春酒,顺便看看家里的酒还有没."滴滴密州春,浓浓合家亲".逢年过节,我都买上一箱密州春酒来家.一直劝我戒酒的父母,居然也在奶奶的影响下,每天饭前也来上一小杯,他们说密州春酒温劲平和,适量喝一点顺筋,活血,健身.感谢您,密州春酒,是您给我们全家带来了祥和与安康,我们全家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家乡酒,支持密州春酒业的发展. 对酒当歌觅知音, 美酒理属密州春. 三杯五杯下了肚, 交流感情好工具. 温顺平和顺活血, 强身健体似钢铁. 适量饮酒无大害, 过度伤害身体坏. 酒中自有乾坤大, 多少前程酒中话. 举杯共祝家乡酒, 日益壮大伴长久. [size=0.83em]7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size=0.83em](72.6 KB) 奶奶年轻的时侯爱听戏,尤其是爱听诸城的茂腔.清康熙年间,茂腔作为一种演唱形式出现于潍坊、高密、胶县一带,200多年的发展史中,曾叫过不少名字,有“肘鼓子”、“周姑子”、“轴棍子”、“正歌子”等,发展到后期被称为“本肘鼓”、“冒肘鼓”、“茂肘鼓”等。最初,在城乡活动只有一个人挨门演唱,艺人们称这种形式为“唱门子”,后发展到“撂地”演出,艺人们在集市广场或街旁道边设点演出,吸引众人前来围观。 .. 那时侯我还小,虽然也听不太懂他们在唱些什么,但经常在农闲时跟着奶奶去大集上或村庄里听茂腔戏,一来二去,自己也就喜欢上了茂腔这个不被多数人知晓的剧种,当时我最喜欢的就是<<赵美蓉观灯>>.在那个没有电视,很少有电影的年代,听茂腔戏是奶奶当时最大的精神食粮了,平日劳作的累在这时都随着茂腔烟消云散了.有时往往为了去听一场戏,跟着奶奶早起摸黑,揣着干粮就出发,到天响歪了才回来,也不觉得累,踏进家门不久,眨眼就刹黑了,中午饭和晚饭一起吃了. 那个年代一般听戏的都是老人和妇女,对于茂腔的喜爱不雅于东北人喜欢听的二人转.简单的搭起戏台,化个淡妆就上台表演,优美稍带着些淒凉的唱腔往往令广大戏迷如痴如醉.戏台周围被围得水泄不通,小时侯看戏的热闹情景不禁让我想起"大衣哥"来鑫城购物广场挤掉我靯的情景....... 如今,搭台唱戏的情景一去不复返了,但这些年奶奶对茂腔的喜爱一直没有改变,茂腔戏已在她心里深深地烙上了印.前段时间,我听别人说,现在的市场上流行的那种充电MP3小音响就可以让奶奶听戏,我马上去给奶奶买了一台,奶奶很高兴,直夸她的孙子好,了解她. 岁月如痕,时光飞逝。转瞬之间,过去如流水,汨汨不断地带走了我们的年华,过去像宝库,珍藏着无数永恒终生难忘的记忆。 奶奶是一位勤劳、聪明、善良的女人,养育了六个儿女,含莘茹苦地将他们养大,十七岁嫁入王家大门后,从一个如花似玉的漂亮姑娘,变成了如今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您这一生为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 ; 奶奶今年快八十了,现在每天过得都很快乐.跟家人们喝喝小酒,唠唠家常,听听茂腔戏,其乐无穷........ 每每看到奶奶慈祥的脸上露出笑容时,孙儿心中都在暗暗地祝福奶奶每 天都开心,幸福万年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