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时候,你外在表现着的,并不是你所喜爱的。就像红色、就像黄色,就像它们所代表的秋。只是因了大多人都在悲秋、又或凄凄艾,扭捏的不痛快,才一味的张扬和鲜明一下。
临朐石门坊,又名石门山,因山势曲结南向,双峰对峙如门而名。提早来到山前,大门处的各种小摊还未开张,天蒙蒙着阴沉沉的。购票入门,抬头看看面前这座山,一点攀爬的欲望都没有,没有特点。过早的来,游客还不多,整个景区安安静静的,除了山间寺院播放着的佛曲。好像每一片树叶每一滴霜露都在认真聆听,不想说话,怕扰了这份清静。沿路两旁有开始摆放出的蝴蝶标本,很漂亮,可是总感觉拿回家放在墙上,就是挂着一具尸体。
拾阶而上,在一处凉亭小憩。一位清瘦的老奶奶安静的坐着,身前是两箱水和一些玩具,问起说是自己背上来的,身格还真硬朗。继续前行,太阳依旧羞涩的不肯出来。相机久了便对它的缺点了如指掌,加之技术有限,看到拍过的片就无语。不过还好,它跟随我拾荒也满过一年,记录了不少精彩细节,索性不拍,关注到循声越走越近的寺院。正想着应该很近了,就见一位黄衣僧人路过,擦肩之后回头拾下,僧人的背影都是好看,总有种离尘的感觉。果然几步就见到一处寺院,又是一堆石阶追捧着庙门,让人感觉非手脚并用的跪拜上去才算得虔诚。也懒得上去,然后看到,一位腿脚不便的老人,佝偻着身子,拄着拐杖, 一步一步扶上去。
佛声不是从这里传出来的,还在前面。走不远,就看到灰色的墙壁,很古老的感觉,从墙后道边的山上,刻着一个个的佛像,不知道这是人工的修葺还是年代久远的留传,想来前者可能性大。很感谢摄友抓拍的这副景,让我想起张望的佛泽里,那个小和尚掌灯的寻佛图,真是太喜欢了。
这里是晚照。“山壁之下,绿树成荫,光线幽暗,待日西斜,残阳返照,一束光柱穿过特殊的山势,透过林隙,“晚照”光彩顿现,若明镜高悬幽谷,奇特壮观,此为“骈邑石门晚照残”的佳句所由。“晚照”石崖下面,有涓涓泉水,汇于小池,池水清澈。当夕阳直射“晚照”,“金纸”墨迹,倒映池中,微风漾漪,其景特异。” 现在是中午,这份殊景是无幸欣赏到了。这座寺院很小,好像称不上是寺院,只是个小庙,但香火还挺旺的。但凡遇山,经过庙堂便会上柱香,不管老妈说的真假,不知者是无怪罪,知而不敬那就是过了。反正也当是敬于山,形式类的不遵也罢,感谢它让我通过吧。沿着山路拐拐折折,从山上看掩在树丛中的小庙,阳光在它身上慵懒的停留,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不是静谧与出尘,我没有词汇来形容。
好在选的是工作日来玩,中午时段游客才渐渐多了。而我们,在人多的时候已经赏过,经过纪念品的街道回程。
车子在老龙湾的门口停下的时候,我还在想驴友们跟我说它不好玩,不想进去。但回家尚早,就既来之则安之了。
该怎么形容老龙湾呢?拿恋爱不知道可不可以?刚进门像初次见面的平淡无奇,慢慢了解像看到了清洌的泉水和湖面落叶便产生了喜欢,因为某个特点或个性,像湖上农家便萌生爱恋,乃至熟悉,像竹林茅舍、幽幽茶居一样牵绊情丝。我能说我不爱上这个地方吗?!就坐在湖岸,脚下是水,看着看着落叶和倒影就不想起身了。若我是这落叶多好?可以飘在水面;若我是这水中青苔多好?只知湖水冷暖;若我是这湖底水虫多好?不知湖上世界繁华,只知湖底黑夜的绚烂。可是,我又是人海漂浮的落叶,又是现实中的青苔,又身在俗世的湖底。
走累了,走进深秋,寺院间泛滥的落叶,把我覆盖。多想跌倒,在喧哗中,没入永恒之海。——顾城
远远看到竹林,一种欣喜冲破疲倦。快步走近,走在竹林间,仿佛空气就换了,说不出的沁人心脾,虽然大多是心理作用。尤其又见到林间的小屋,我几乎要抓不住飞出来的心,快步跑过去,隔着窗子看是否有人住。刚才在茶舍的时候,就在想哪怕是没有生意可做,在这里几个好友喝喝茶也是乐事,来个煮茶论江湖。额,好像也不好,闹得时候来几波旅游团就没了气氛。屋子是杂物间,这样林间的屋子放杂物真是太浪费了,亲爱的屋主,应聘我在这里工作吧。
看到一句话:谁都可以陶醉于旅途的风景,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积极面对惨淡的生活。无论是一个人骑车去西藏,还是一个人背包环游世界,这些勇敢都抵不上安于平淡的勇气。
我们总在说想要平淡的生活,可什么又是平淡的生活呢?
我说旅行是一种心态,可忘了告诉自己,生活也是一种心态。一直急于享受急于奔波行走,却忘记了更好的休息,是为了更远的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