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时尚信息 关注百姓生活 进入旧版 | 收藏本站 | 繁體中文
诸城信息港
新闻 频道 生活 互动 视频中心 诸城故事
诸城|图片|行风|专题 房产|汽车|家居|美食 第三方|悠闲会|商城|人才 论坛|聊天 生活剧场 万家灯火
民声|聚焦|访谈|视点 旅游|文学|亲子 违法车辆查询|分类信息|交友 微博客 微电影 地方民俗

一腔深情读《父亲》

2012-8-28 18:23| 发布者: 丛中笑~| 评论: 3|原作者: 吴心柳

摘要: 蓝桥女士说她是写诗的,但我留意的结果是,没看到她近期有什么诗作。现在借光看到了她去年的一篇,题作《父亲》。 这诗作是写亲情的,父女之亲情,是女儿对亡去九年的父亲的思念之情。民间有十年坟九年上的习俗,因 ...

      
    蓝桥女士说她是写诗的,但我留意的结果是,没看到她近期有什么诗作。现在借光看到了她去年的一篇,题作《父亲》。
 
    这诗作是写亲情的,父女之亲情,是女儿对亡去九年的父亲的思念之情。民间有十年坟九年上的习俗,因此也可以说这诗作写于作者给父亲上十年坟之际。
 
    这诗作写情之深,用傅哥的话说就是“写到骨头里”。父亲亡故九年,思念之情积聚九年,一朝迸发,不是旁若无人的呼天抢地,不是情绪全裸的泪雨滂沱,而是那种泪光中的音容笑貌的再现,是心酸里的场景故事的联翩。诗作的第一节父亲“斜倚在土炕上”,第二节父亲的“絮叨”,写来真是思亲亲如在目前,念亲亲似在耳畔。从诗艺上讲,这是以实写虚,不言情而情蕴其中,不写深而深自现。第三节写“岁月”积累层面上的思念,第四节写经验(爱恨情感)积累层面上的思念,“叙”的色彩多一点,但这样的“荡笔”使诗作具备了情感的深度和人生的质感;也为诗作后三节的情感升腾做了有机的铺垫。
      
    诗作的后三节是抒情的华彩所在,是思念情感的高峰平台。第五节写把“深情”“寄”给父亲,第六节写把“深情”“捎”给父亲,第七节写预想给父亲亲自“修整坟头”,情感一气贯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自古以来,我们就有“事死如生”的文化习俗和文化心理积淀,这三个诗节用极生活的口吻,极生活的物象,营造了笑中有泪泪中含笑的情感氛围,读来让人倍感温情而又唏嘘不已。这样的抒情特色无疑带着浓浓的本民族文化意味,因而也就更能引起读者情感的共鸣。好诗共赏,我把这三个诗节粘帖在下:
              “母亲说:该给你换衣服了
               我用母亲刚摘的棉花

               给你做成新衣

               连同南园的红豆北园的绿豆

               玻璃缸里的金鱼
               和你那根用榆木枝子做的拐杖
               一起给你寄去
               在那一缕深情里
               有房顶上袅袅的炊烟
               和东邻大伯西邻老叔的烟草味
               而我给你撒的花种
               夏雨一笑
               它就开了

               老爹,九年了
               三年坟后
              女儿失去了和你亲近的权利
              清明的柳条
              忌日的冬至饺子
              我让二哥捎给你
              你收到了,对吗
              梦里的灯光
              是我俩的秘密

              几颗杏子
              半盏清酒
              大哥二哥挑着花馍来看你
              腊月二十七
              我也会带着五颜六色的记忆
              来给你修整坟头
              如果云朵上有黄鹂的叫声
              老爹,那是三姑娘在叫你   ”
      
    从技巧角度说,这三节体现的抒情策略譬如越剧尹派小生的唱腔,压着情绪唱来,给人以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含蓄醇厚感觉。尽管这也是诗人们在写亲情的诗作中最常采用的抒情策略,但蓝桥女士的创作把技巧完全融入了她强烈的个性色彩,丝毫不见斧凿之痕,呈现到读者面前的完全是充满个性生活体验的极自然极流畅的果实。这也就是傅哥所说的“轻巧”之感吧。
      
    此外,蓝桥女士的这首诗作,处处显现了女性作者灵动的才情,这主要表现在葱茏的形象思维和极具张力的形象语言。譬如,“岁月的深井”,“流泪”的诗,“围着生命转了半个圈儿”,“对着月光,思念”,“梦里的灯光,是我俩的秘密”,“如果云朵里有黄鹂的叫声/老爹,那是三姑娘在叫你”。这些极具美感的清词丽句不仅丰富了这首诗作的抒情色彩,而且增强了诗作的审美价值,提升了诗作的审美品格。
      
    简单说来,蓝桥女士的诗作《父亲》,手法传统纯熟,情感含蓄醇厚,文字朴实而才情闪烁。这无疑是一首好诗。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丛中笑~ 2012-8-28 18:24
欣赏他人是一种智慧,更是美德~
引用 哭了,谁疼 2012-8-28 23:24
{:1_474:}
引用 蓝桥 2012-8-29 08:04
感谢吴老师对拙诗的指点,深度感谢。像我说的,诗,是一种流泪的东西,我已经不会写诗了,源于生活,源于我的性格,是悲是喜?

查看全部评论(3)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