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诸城以生活社区、生产园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大力推广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秸秆还田、绿色防控等生态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施肥用药模式,化肥农药使用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有机肥资源得到有效应用,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一是构建有机肥替代化肥长效机制。农业局制定印发《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方案》,重点在果菜茶等高效作物上推广增施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促进耕地地力提升、农产品提质增效,积累经验后,逐步向小麦、玉米等作物拓展。计划到2020年,全市果园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2%或提高0.3个百分点以上,菜地土壤有机质含量稳定在2%以上。
二是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继续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依托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土壤取样化验和主要作物的肥料利用率试验,进一步优化主要作物养分投入结构,今年已制定下发施肥建议卡3万份,技术明白纸2万份,专题培训农民2000余人次,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4%以上。
三是大力发展水肥一体化。农业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工作的通知》,确定适合当地的技术模式及推广重点,明确了各镇街园区的任务目标。今年以来全市新增水肥一体化技术面积15000余亩,开展专题技术培训10次,培训2000余人次。通过发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减轻了灌溉和施肥的劳动强度,提升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在增加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农产品品质,增强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是推进秸秆精细化还田。秸秆还田对提升土壤地力、实现土地“常种常壮”、杜绝秸秆焚烧具有重要意义。今年诸城小麦面积96.98万亩,机收率达到99.8%;秸秆还田面积96.28万亩,还田率达到99.3%。相州镇佳博天益公司完成黄贮小麦秸秆4000吨;林家村镇金山农机合作社实施秸秆打捆综合利用2000吨。诸城市茶叶协会在桃林镇茶园中组织实施秸秆反应堆1700亩;林家村镇桃仙山茶叶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茶园覆草300亩。同时,大力宣传推广玉米秸秆精细化还田技术,玉米秸秆还田分秸秆机械化还田、深翻28-30cm、旋耕耙平三个环节实施,这样把秸秆翻入耕作层中下部,易于腐烂,也不影响播种质量。
五是实施农药减量行动。加强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建立完善三级测报网络,在10处镇街各配备一名植保员,并根据不同地域、主要作物布局设8处村级测报点,明确各级测报人员职责,加强了农业有害生物动态监测。到目前发布病虫草鼠预报6期,适时指导防治;中期预报准确率达到90%以上,短期预报准确率95%以上。实行专业化统防统治,今年小麦穗期在舜王、相州、昌城开展小麦“一喷三防”,飞防面积18.9万亩,专业化防治达到播种面积的15%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制定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意见,发布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主要品种名录,指导在作物病虫害防治中科学选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推广使用杀虫灯、诱虫板、性诱剂、生物农药等,最大限度减少农药使用量,在部分保护地栽培和蔬菜生产基地,绿色防控面积达到30%。宣传科学用药知识,禁止销售使用52种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荐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并教育农民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上市。
六是积极推进农膜回收工作。广泛宣传农膜回收对环境保护的意义,重点推广使用厚度0.006毫米以上的加厚农膜,以便回收再利用。组织专人搞好技术指导,对回收地膜进行有偿收购、统一处理,并深入田间地头对地膜回收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回收要求的农民,进行指导、教育和帮助。通过提高农民环保意识,使农田地膜平均残留量小于1.8公斤/亩,回收率达到39.9%,进一步优化了农村生态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