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92|回复: 0

郝洪喜散文:端午话粽子

[复制链接]

158

主题

1358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中国当代作家、诗人,中国文坛杰出人物,中华郝氏名人。

Rank: 8Rank: 8

积分
14583

红色文化纪念勋章学雷锋勋章

发表于 2015-6-19 18: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浙江杭州
粽子:包完两盖.jpg
诸城粽子

端午话粽子
                                           山东诸城 郝洪喜
      儿时,我就像只刚会飞的雏鸟,飞不高,看不远。还认为,天底下无论哪里包粽子,大概都跟我们诸城一个样:长方形,用菠萝叶包,米里放进一两个红枣,外面扎着两道腰。
      后来,翅膀渐硬,飞得渐远,这才知道,家乡以外的粽子大世界,同其它万事万物一样,并非一个模式。有用竹筒包的,有用苇叶包的,还有用荷叶包的。有方形,有圆形,还有三角形。有绳扎,有线扎,还有尼龙坯子扎。包的粘米里面起锦上添花作用的,更是无奇不有。有瓜,有果,有糖,有豆,有芝麻,有花生米,甚至还有猪肉片子。
      为吃个稀罕,外地粽子,没少跟我的口舌打交道。但不管怎么品,怎么尝,总觉得,哪里的粽子,也不如我们诸城的好。不是有意褒贬哪里,家乡的粽子,确实与众不同。不仅米粘、味佳,而且美观易食,还便于携带和存放。
      吃的文化底蕴深厚的诸城,地处沂蒙山与黄海之间,算得上是“粽子之乡”。端午节吃粽子,如同过年吃水饺和八月十五吃月饼那么普遍和重要。
      家乡包粽子的传统与习俗,源于何朝何代,无从考证。或许,从战国时屈原投江报国以后开始的吧。反正从我记事起,每到五月端午,家家户户都包粽子,而且,一包一大锅。除了自己享用,还带上它,看媳子,瞧闺女,伺候酬谢亲朋好友。年复一年,家乡粽子的地位,像是固定在民俗美食文化的山颠上,始终居高不下。
     “铁匠的儿子会打铁”。我们诸城兴盛包粽子,久而久之,好奇好看好学好问又好动手动脑的我,对如何包粽子,自然略知一二。
端午包粽子,犹如组装机器,四个硬件,缺一不可。
      一是黏米。生产队时,每年都种些黍子和粘谷子分给社员。播时,选好种,下好粪,从不打药施化肥。碾出的米,只要不捂,出奇地粘,纯正地香。
      二是粽子叶。包粽子的菠萝叶,当地不产,都得上集买。一过农历四月中旬,谁家要赶集,什么不买,也得买些粽子叶。偶尔有人从外边捎回家用苇叶包的粽子,都说不好吃,没粽子味。故而,在我们诸城,尽管芦苇很多,可很少有人用苇叶包粽子。
      三是红枣。一盖粽子放上一个甜枣,如同画龙点睛。既好看,又好吃。有枣树的户,枣熟时,自然得先留出下年包粽子的。家里没枣树的,多与粽子叶一起去集市上买。
      四是扎线。将包好的两个粽子捆成块,要用既软又结实的绳线扎两道箍。早先,就地取材,多请蒲叶、茅草和三菱草相帮。后来,随着临沂稻子面世,身段柔软的稻草,便成了粽子的最佳伴侣,颇像牛郎织女,每年“五·五”相会,一见如故,紧紧拥抱。若没人扯开,至死不分离。
      五月初三,夜幕降临之际,便是包粽子序幕拉开之时。这时,家家户户都如同作坊一般,大盆小盆,摆出好几个,舀上水,泡着黏米、粽子叶和扎线。提前泡一泡,既软和,又干净。更重要的是,米好煮,草好扎,粽子叶好包。
      第二天,也就是五月初四。生产队的“皇上”开恩,特赦各户“娘娘”免出一天坡,留在“宫内”包粽子。
      上午,“娘娘”们像是准备晚会道具,淘米、洗绳、摩擦粽子叶。下午,包粽子的节目表演正式开演。
      包粽子好比说相声,两人搭档最好。一个人干,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
      包第一盖,自己还可以,这手托着粽子叶,那手抄米、放枣、撩水。最后,两手配合,把周边折成长方形。包第二盖时,就难办了。把第一盖放下,会叶开、水流、米散。不放下,倒不出手包下盖。
      好在老娘们都是包粽子的老手了,办法很多。有的用刀压着,有的用板夹着,还有的,干脆用脚轻轻踩着。待另一盖包好,再拿起这盖,对齐合好,上下一扎,这对粽子就算成了。
      一般的户,过个端午,都得包上一大八人锅。一八人锅能盛十几斤米的五、六十对粽子。一盘包这么多粽子,会把“娘娘”们累得腰痛腿酸上不去炕。但为了传承民俗文化,让一家人端午吃上好粽子,这些贤妻良母们,往往都是,有累不说累,再累也心甘。
      晚上,其他人带着舌尖上的美好企盼,很快就沉睡在甜蜜的梦境里,而多数贤妻良母们,却把自己的心,牢牢拴在一锅粽子上。
      粽子这东西,吃大火,煮的时间,越长越好。基于此,但凡煮粽子,庄稼秸秆是上不了阵的,火头军非木柴莫属。
      每个家庭主妇,几乎都是睡前煮上一大盘,躺下后,隔一两个小时再起来一次,往锅里添添水,往锅底加加柴,还得把满锅粽子倒一遍,上面的拿了底下,下边的翻到上面。只有来一次大换位,才能确保所有粽子,都能达到煮熟煮透煮黏糊的最佳效果。
      五月初五清晨,公鸡一声鸣叫,人们比当兵的听到部队吹紧急集合号反应还快,老的少的,立马醒来,跳下炕,跑出屋,或站在锅台前,或蹲在屋门外,口里嚼着粘粘的粽子,兜里装着红红的鸡蛋,太阳还没朝面呢,每个人的脸上,却都洒满了灿烂地阳光。

      郝洪喜,男,66岁,山东省诸城市实验中学退休干部。系中国诗书画家网艺术家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现代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和臧克家诗歌研究会副会长。
      通讯地址:山东省诸城市和平街18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