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兆梅《在时光的身后》研讨会上的发言 我终究还是悲哀地发现,与口语表达相比,还是书面语让我感觉更熨帖一些。所以今天有关宋兆梅女士《在时光的身后》研讨会上的发言,我选择了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拿来会上念。希望各位谅解。我写的可能比较细碎、罗索,这与我的人品有关,研讨会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了,建议大家不妨趁这个时间上上洗手间、出去透透气、抽枝烟。
最近迷上了普洱,茶道上有句话深以为然,意思是说“价位高并不是好茶的代名词,适合你口味的就是好茶!”这句话用在阅读上一样有道理,宋姐的文字适合我的口味,我觉得就是好文字!大家自有大家的气韵和高度深度,但小家亦有其独具的泥土气息和阳光味道,这种泥土气息和阳光味道是你我自小习惯的口感和赖以成长的营养,虽然不是冬虫夏草莫言贾平凹,却也是萝卜荠菜宋兆梅,虽然朴实无华、默默无闻,却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植根于大地,是我们各自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契诃夫说,“大狗小狗都要叫,就以上帝给它们的嗓门好了。”很感谢宋兆梅女士,很感谢这次研讨会,给我搭建了这么一个能与大家沟通交流的平台,给我提供了这么一个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叫出声来的机会:是狗,你就得让它叫,不叫尽管不会死,但会活得很不健康。
既然提到了狗,那就接话头说下去。《在时光的身后》一书,《年来年往》一文中“黑狗”和“花猫”两个角色最先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尽管黑狗和花猫不能与我们直接进行言语交流,但它们活得却比我们更纯粹,而且内心世界不见得就一片荒芜。《年来年往》一文里,作者没有把它们简单地当猫狗来对待,而是当成了是自己的家庭成员,行文之余,时时不忘它们,不惜笔墨、不遗余力,最终成功塑造了两个活宝:忠实憨厚的黑狗,高傲慵懒的花猫,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给我这个读者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人感觉,过个年,家里的黑狗和花猫比人还欢气!我粗略地统计了一下,全文24处写到了黑狗和花猫,而且基本是逢写狗必有猫的事,反之亦然。一家人围着饭桌子吃饭,花猫在桌子底下钻来钻去,被二哥一筷子打跑了。黑狗站在炕沿下,父亲扔给它几块地瓜皮,它叨着赶紧走了,不讨家人嫌;家里人忙里忙外做豆腐,情形感染了它们,黑狗也跟着一刻也不停下,钻锅洞子出来后满身灰。花猫从水泥缸后面逮着只小老鼠,依旧走着猫步;家里不管做豆腐还是煮肉,黑狗和花猫铁定了都会靠上前来闻味儿看热闹,一个把西门边,一个把东门沿。有时候不长眼的鸡鸭鹅也上来凑热闹,被娘扔笤帚吓跑,黑狗和花猫也铁定是不会受惊吓的,它们知道在大人眼里它们跟鸡鸭鹅不一样待侍;花猫野外归来,身上带着白雪。看我都不看一眼,跳上炕头睡觉去了;下了一场好大的雪,整个世界变了颜色,所有的污秽被遮盖得严丝合缝,花猫从墙头上窜过,差点摔了跟头;花猫睡相暧昧地占了炕头结果却被破炕席扎了脚爪,“喵喵”两声出溜下了炕跑了,不久又从墙头上跳下来,走着猫步来到娘脚下,在锅门口蜷成了一个球又开始睡觉;北风吹过,揭下来的破对联纸随风而舞,好几块飞到了黑狗身上,黑狗驮着跑了;花猫对人做的许多事都充满好奇,二姐擦桌子,它要跳桌子上去看看。娘洗猪头,她也要拱上前去跳过娘面前的盆子。等等等等,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在我感觉,黑狗和花猫身上,积聚和寄托了作者太多太多的乡愁,当初,曾经浓得化不开。现在,却是再也寻不到了。
《在时光的身后》一书,有几篇游记散文我还重点读了几遍,比如《非因采茶来》、《谷雨出行》、《看望大姐》等。我觉得看宋姐的这类文字很长知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本人就是有心人,爱学习、处处留心。在《非因采茶来》的南望山之旅里,我大体知晓了绿茶采制的一些基础知识,茶果的用处。在《看望大姐》里,我了解了许多有关东三省的风土人情,特别是什么“雾露闪”奇观,真是闻所未闻。在《谷雨出行》里,我知道了原来寺庙里的韦陀原来还有这般用处:我给大家念一下(《在时光的身后》第35页)。有关前年作协山东高清扳倒井采风之行的文章我看过几篇,宋姐的《谷雨出行》我觉得是其中质量上乘的一篇。特别是文章临近收束写一行人入了满井寺的部分,甚是精彩。一行人到了后殿进了什么佛堂拜高僧,大伟是精灵鬼,浑身透着消息,看事不好,用作者的话说,是”我们磕头的时候,大伟跑了出去,像一阵风”,估计这时候作者肯定还没回过味儿来吧;唐老六遇事不慌,机变聪明,说自己的钱包其实是个摄影包,没带钱——你总不能翻翻我的包吧;许崇吉老师我没见过,不过从他给了人家100块钱的份上,我大体猜到他当是个文化人,文化人是要体面的;美燕女士当是个真正的信女了吧,因为她捐了300块香火钱;王亮芹女士当是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任你说的天花乱坠,我是油盐不进,最终尽管不方便逃出去,却是终只给捐了10块钱。作者在这部分的文字中,敏锐地捕捉到了最关键的东西,用再朴素平实不过的叙述,把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给写活了。笔法很是老到毒辣,我觉得作者将来很有写大小说的素质和能力。
诸城文学的东北,有诗歌的韩氏兄弟、宋氏兄弟,有散文剧作的王瑞娴、宋兆梅,有小说的张有世、黄鑫,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内敛和含蓄,习惯于在读者面前展现一幕幕不动声色的汹涌澎湃,习惯于将所有的针线默默埋藏于不为人知的暗角里,却又期待于别人去发现。
我以出生于诸城东北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