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上散步,偶然发现公路边围墙的院子里有一棵树,上面缀满了红彤彤的果实。远处看,像山楂,红彤彤,圆溜光滑;近处看,像极了南国的杨梅。 在这喧闹的市区能有一棵果实累累的树而无人问津,实属罕见。可见这树的果实,早已失去了人们的青睐。是啊,现在一年四季,各种水果应有尽有,美味佳肴尽管品尝,谁还稀罕这不起眼的野果?再过几年,恐怕是有人见了当做毒物而视而远之。 这是一棵曲树。说是曲树,大概是当地人根据它的长相而给它取的名。你看它,虬枝乱舞、斜枝旁出,犹于庄稼地里走出了个胖婆娘,汗津津,沉甸甸的。它的身上缀满了一嘟噜一嘟噜的绒球似的果实。果实的核好像法桐的种球,从球里伸出密密的一厘米长短的红色的肉刺,那就是树种。伸手摘下一个,用牙齿小心地啃下,软绵绵、甜滋滋,酸溜溜的。舌头却有些发涩。 奇怪,童年的美味,竟是这个样子…… 我村是个不足六十户人家的小村庄。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流,将村子分为两部分。在村的中心,溪流的西岸,长着十几棵曲树,树上长满了圆球,就像些小饽饽。因为那时人们梦想 的愿望就是天天吃上圆圆的白面馒头——饽饽。于是,我们就叫它饽饽树。春天,饽饽树长满了手掌似的叶子。叶面上有一层细密的绒毛,使叶子不怎么光滑。不久,在叶柄的根部,就鼓出了一簇簇小球球。小球球被一根细小的绿藤牵着,随着藤的延长,绿球也逐渐胀大,一直长到鸽子蛋大小。到了夏天,从小饽饽的身体里就冒出了密密的红肉刺,这些肉刺渐渐地伸长,颜色也由浅红变成紫红,等长到一厘米左右,就已经完全熟了。诱得全村的孩子们得空就往树下跑,嗖嗖窜树上,摘着就往嘴里送。甜甜的肉籽让人百吃不厌。特别是伏天酷暑,大人午睡,孩子们也干不得别的,得到父母的特赦,集中到这里。就像一群小猴子,爬满了树。一边品尝着”饽饽“的美味,一边嬉戏打闹着。“饽饽”刺的甜汁染红了孩子的嘴唇、舌头,他们互相做着鬼脸,不时地发出欢快的笑声。树下,流水潺潺,凉爽爽的,简直就是孩子们的乐园。 树的主人是一个干瘦的老头,和他的光棍儿子一起生活。他们就紧靠溪边住着,饽饽树就在他家的屋山东头。有时孩子们的吵闹惊动了老人,他也会拿着小杆子吆喝着驱赶。他嫌孩子们弄坏了树枝,可从来也没见他追上过一个孩子。孩子们并不跑远,等老头一回家,立马又跑回来。老人并不出来继续追赶。现在看来,他并不是有意怪罪孩子们,而是逗他们玩。要不,那树歪歪扭扭的身躯。即成不了才,又做不了料,长在那里,岂不是白白浪费了那块风水宝地?可是老人家就是舍不得毁掉重栽,还不就是为了这群孩子们?有了孩子,就有了活气! 饽饽树,及普通的一种树。它既没有漂亮的风姿,也不能成为大才;它那果实饽饽,既没有石榴葡萄的酸甜,也没有苹果梨子的甘醇,但它能在那特殊的年代,给人以欢乐。也许它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作为,至少它的身躯可以无怨无悔的葬身炉灶,为人类送温煮饭,难道这还不够伟大吗? 作者为诸城市密州路学校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