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75|回复: 4

[诸城的吃]闲言碎语之诸城的吃

[复制链接]

105

主题

408

帖子

49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900

新年送“福”

QQ
发表于 2011-10-24 17: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闲言碎语之诸城的吃
诸城人好吃也会吃。诸城的街面上,最不缺的就是饭馆。大到稍微上点档次的“华玺”“华洋”“东升”“中粮”“杨春”,中到“”“王小二炒鸡店”“山东头海鲜”等等各种连锁加盟店,小到街头巷尾有特色没特色的羊肉馆驴肉馆农家菜,三步一家五步一店,鳞次栉比。每到饭时,大小车辆各色人等,在大小饭店里出出进进,喧腾出一派热闹繁荣的景象。
说到诸城传统的吃,那简直就是老爷爷的胡子――写满了故事。而每一份吃似乎都能追溯到一段岁月一个故事,如一部部黑白电影,镜头是黑白的,记忆却是色彩斑斓的。
玉米饼子窝窝头
现在稍微大点的面食摊上,也会有玉米饼子窝窝头出售,但无论是个头模样还是色相都迥异于我们小时吃的饼子窝头。那饼子也就一拃长,外皮光滑,颜色明黄;那窝头也是小巧玲珑,光滑可人。尤其是那黄晶晶光亮亮的颜色,不知是新品种玉米的光彩还“柠檬黄”的功劳?
我们小时候吃的玉米饼子窝头,那是玉米粒上磨磨碎了或是上碾碾细了,再上粗罗筛,把粗的玉米馇子筛出来熬粥喝,我们叫“玉米馇子”的。这东西熬粥吃大火,不过喝起来却是喷香筋道,比小米粥大米粥八宝粥什么的都好喝。粗罗筛过的玉米面再上细罗筛,筛出的玉米馇细如小米,这就是糊饼子做窝头的原料了,而最后筛下的称得上“面”的玉米面是要掺上地瓜面或白面蒸饽饽吃的。
细馇的玉米面加上水和成软硬适宜的面团,大铁锅里加少许水,烧热,两手抓一块和好的手掌大的玉米面,轻拍成饼状,然后一手托住,“嗖”地甩到锅壁上,“吱啦”一声,随着腾起的一股热汽,饼子就糊到锅上了。待锅壁贴满一圈圈的饼子,盖锅烧火。等阵阵香味随着股股热汽从锅盖四周飘出时,饼子就熟了。这个时候,满屋里热汽弥漫香气缭绕,让你忍不住想掀开锅趁热先吃上个。
待锅里热汽落下了,饼子就可出锅了。用锅铲铲出一个个饼子。饼子的一面是黄灿灿的玉米色,贴锅的一面,成紫红色的锅嘎渣儿,吃起来又香又甜,又酥又脆,可做绝美的小吃,丝毫不亚于现代袋装的“锅巴”。如果糊饼子时能在玉米面里倒上点“老面”水,让面团略微一“困”,那糊出的饼子又暄又软,吃起来更松甜可口。
  糊饼子做窝头,都不宜用很细的玉米面,太细的面易发粘,也没嚼头儿;用二遍罗筛出的小馇最合适,这种小馇既保留了玉米特有的甜香,又不至太“剌”嗓子。古人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并非至圣真理。吃的又“精”又“细”的例子是人人皆知的贾府里的茄子,“把皮刨了,只要净肉,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肉脯子合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切成丁儿,用鸡汤煨干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了,要吃的时候,拿出来,用炒的瓜子一拌……”如此“茄鲞”,估计不止刘姥姥吃不出茄子味,恐怕凭你我粗茶淡饭喂出的味蕾也不见得有此水平。玉米饼子窝窝头,吃的就是个“原生态”。粒粒可数的玉米餷,又厚又笨的饼块,上边五个手指头的印子清晰可见,吃的时候要用两手捧着,那些粗粗细细的玉米馇会随着咀嚼簌簌地掉下来。可是如果没了这簌簌掉落的玉米馇,玉米饼子定会失却一半的香甜。
记忆里最后一次吃玉米窝头应该是八四年,也就是我上师范的第二年。我们那个时候上师范是全免费的,每个月国家都有定量供给。这个定量里,第一、二年的时候还有粗粮,具体是多少的定量记不清了。我们吃的粗粮就是玉米窝头。很多同学不爱吃窝头,粗粮票要么送了饭量大不够吃的同学,要么就扔了。我的粗粮都吃了,倒是剩了不少的细粮,都送了那些爱打球老吃不饱的男同学。那时师范的师傅做的窝头也是纯手工的,又大又粗,一顿饭一个窝头足够。窝头里的那个孔也是又大又随意,又暄软又香甜。我喜欢把窝头掰成一块一块的,放在菜汤里,这样吃起来更有味道。
现在市面上的玉米饼子窝窝头我也买来吃过,但从来没吃出过“玉米”味!

16

主题

648

帖子

3740

积分

金牌会员

看林人

Rank: 5Rank: 5

积分
3740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11-10-25 08:53: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还有吗?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408

帖子

49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900

新年送“福”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1:23:1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菜包子
度过了一个轻松惬意的星期天,周一忙完手头的活后,同事们开始大谈星期天的一些鸡零狗碎,显然身心都还没有从居家的慵懒与舒适中回过味来。交流是随意的,漫无目的的——回家给老爷子过生日,置办什么礼物;举家外出,逛了什么地儿,吃了什么美食;跟老公逛了商场买了什么衣服……女人男人,七嘴八舌,再俗常不过的柴米油盐人情交往。“我昨天晚上用萝卜包的包子,还真好吃!”一个平时不怎么爱做饭的女同胞掩饰不住的兴奋,在大家的兴高采烈中虽落寞,因为关乎“吃”的大问题,勾起了所有人的味蕾。如一粒小小的石子,在平静的水面溅起的縠纹虽细瘦,却是一圈一圈漾开来。于是谈兴立即转向了切磋厨艺。“萝卜包子啊,好吃是好吃,做起来太麻烦了吧?我婆婆喜欢包,包好了就叫我们回去拿。”听声就知道是刚结婚的小年轻。“这有什么麻烦的!萝卜擦擦焯焯,肉、豆腐炒炒,包起来上锅蒸就是了。”显然是刚刚习得此道的引起此话题的同事。“我补充一点哈:萝卜在开水里炸过后要立即捞到冷水里,不然会有一股屁萝卜味。”平时对厨艺颇有研究的一位男同事显然是憋不住了。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显神通,我心里有点不屑: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小时候就早已精通的玩艺儿而已!
同事们所说的萝卜包子,我们叫“菜包子”,那是从我记事起就已谙熟的东西。每年忙年时蒸馒头的剎尾戏便是一大锅菜包子。母亲坐着小板凳,把早已洗好的萝卜在一个大三盆里擦啊擦,一边擦一边把擦出的“萝卜腰”给我们吃。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水果,冬天里的一块青萝卜,清脆爽口,辣中带甜,赛过上好的水果。“头辣腚臊,吃萝卜吃腰”,母亲就把擦去了头和腚的萝卜腰给我们留着。等萝卜擦得快平盆了,就倒在大锅里炸。炸过的萝卜条捞到冷水里浸过,再捞到手里挤干水,就成一个一个的菜团子。将五花肉和大豆腐切成丁,放在锅里炒,炒得肉丁豆腐丁油汪汪看起来很筋道时,放入大把的姜丝葱末煸炒,这时锅里会腾起一股混着葱姜味的奇香,诱得人禁不住多吸溜几下鼻子,老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够好使。然后再放入泡好切成手指长短的粉条,最后倒入萝卜、盐,翻炒均匀,就可成包包子的馅了。当然要包时还可依个人口味调入茴香面、五香粉、味精等。
包菜包子的面一定要用发面,皮不能太薄,冷面烫面都不好,咬起来太硬,没有菜包子特有的暄软清润。还有菜包子一定包成圆的,从小到大,我从没见过长形的菜包子。圆形的菜包子上边的褶以细密均匀为好,虽达不到天津“狗不理”每个包子十八个褶的严格要求,但褶捏得细密匀实,包子必然刮净秀气,看起来像盛开的雏菊,不等吃完一个手里早攥上了另一个,直吃得小肚溜圆还欲罢不能。
菜包子是老公的最爱之一,亲戚朋友也大多知道他有此好,逢年过节时,都大包小包的往我家或捎或送,弄得家里过年时节菜包子都成灾了。平时我有心情的时候,也会按部就班地擦焯切炒包蒸,给老公打打牙祭解解馋虫。我包的菜包子,口感上香松可口,绝不输于别人,但外观上实在不敢恭维。不但褶捏不好,有时还因为放的馅太多,包子张着口呲着牙,令人大倒胃口。后来大姐说我包的包子是反着的,原因我是左撇子。我听后如释重负般开心:我终于为自己捏不好包子褶找到理由了!可是后来在一次包包子时,我惊讶地发现:我捏包子褶时是用右手的!也就是说我捏不好褶与左撇子无关!这对我可实在是个不小的打击。想不到我从懂事起,年年看年年学母亲包菜包,到现在居然学不到母亲手艺的一二,实在愧对母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主题

408

帖子

490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4900

新年送“福”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21: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嘟噜嘟噜 发表于 2011-10-29 11:23
菜包子度过了一个轻松惬意的星期天,周一忙完手头的活后,同事们开始大谈星期天的一些鸡零狗碎,显然身心都 ...

锅贴
第一次吃锅贴,是二哥从生产队的烟屋里带回的。那时候生产队里的烤烟屋都集中在每个生产队的后边,每到烤黄烟的季节,烟屋上粗粗的烟囱会不时地冒出一股股黑烟,那是社员们在定时地加煤。黄烟上了烤炉,是要始终保持一定温度的,火候把握非常关键。这个时候社员们就要白天黑夜轮流值班,给烤炉加煤提温。值夜班的社员,大概到半夜时分,生产队会管一顿加班饭,加班饭吃的就是锅贴子。生产队里能用纯白面做锅贴给社员作“宵夜”,可见为了烤好黄烟,队里可是下了血本的。
那个时候要吃上一顿纯白面的锅贴,对普通农家来说委实有点奢侈。生产队里分的那点小麦,家家户户勒紧裤腰带,逢年过节才能吃上顿白面饺子,谁敢拿来做锅贴子吃?
锅贴是最费面的一种面食。糊锅贴子要用“死面”,冷水和面。熟了的锅贴和刚下锅时的在大小上没什么区别,不像“发面”,熟的总是比生的大出一圈。所以吃锅贴总会比吃其它的多吃点,人也总会不知不觉地吃撑着。
正因为锅贴是“死面”的,吃起来“咯噔咯噔”的,又筋道又有嚼头,小麦的香甜也更容易在唇齿间流连。还因为锅贴的一面是贴在锅上的,有一层或厚或薄的“嘎渣儿”,嚼起来嘎崩脆,那真是一个香,能香到骨头里!让你总想在口里多嚼几下舍不得咽下去,可往往是嚼不了几口,“咕咚”一下,你就毫无防备地吞了下去。让你对自己的饕餮又怨又悔,白白浪费了来之不易的美食。大概当年猪八戒吞吃人参果的急迫和贪婪也不过如此吧?
当年二哥舍不得把生产队里分给他的锅贴全吃了,每次都是偷偷带回三两根,惹得我和三哥争抢不已。生产队里做饭的师傅手艺真是好啊,那锅贴拉得细长均匀,足有两拃多长,两头溜圆,中间两个指头勾出的凹沟自然规整,看不出手指的痕迹,使整根锅贴看起来似断非断极有弹性,用筷子插着吃,锅贴摇头摆尾地,似在筷子上跳舞。后来我也想学着人家做过锅贴,特别是炒土豆、扁豆这样吃大火的菜时,也喜欢在菜上放几根锅贴。没有大锅,无法贴在锅壁上,拉出的锅贴只好放在菜上边,这样的好处是锅贴里入了菜的滋味,吃起来别有风味,外观上就惨了点,尤其是我拉出的锅贴实在不能称之为锅贴,也就是一“面饼子”。我把面拉到一拃长时,面要么断了要么又缩了回去,反正怎么也拉不出来,只好草草扔在菜上。出锅的“面饼子”长不长圆不圆的,边沿像狗牙般参差,实实辱了“锅贴”的名讳。
现在饭店里吃的锅贴,多是包成长条状的包子,上平底锅煎熟的,跟我小时候吃的锅贴根本不沾边,不知为什么也叫了“锅贴”。面条烫了发成方便面,难道锅贴也整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296

帖子

250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2507
发表于 2011-11-1 16: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看得我肚子咕咕叫。最近没闲着啊,羡慕、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