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卷毛鱼

中国烹饪史话

[复制链接]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资质餐具仍占绝对优势。明朝的宣(德)、成(化)、嘉(靖)、万(历)窑器,有白釉、彩瓷、青花、红釉等精品,成龙配套,富丽堂皇。《明史 食货篇》记载,皇帝专用的餐具就有307000多件。当时有御窑58座,日夜开工,专烧宫瓷;以制瓷为主业的景德镇,一跃而成为"天下四大镇"之一。清瓷更上一层楼。像康熙年间的郎窑瓷,型制多样,并有多色混合的"窑变"(指在窑炉的高温中釉彩产生的奇妙变化),亦是一奇。 <BR>    可以与细瓷媲美的是宜兴工工艺陶。名匠供春制作的茶壶,设计古朴,盛茶不馊,海内珍之,价同金壁,名公巨卿无不争相购求。 <BR>    明清的金银玉牙餐具更为豪奢。奸臣严嵩家中,仅金盘一项,即有49件,其中的金鲤跃龙门盘、金飞鹤壁虎盘、金八仙庆寿酒盘、金松竹梅大葵花盘、金草兽松鹿花长盘,无不栩栩如生。慈禧太后宁寿宫膳房里,有金银餐具1500多件,折成黄金290.8千克、白银529.5千克。1771年,乾隆之女嫁给孔子72代孙子孔宪培。嫁奁中有套"满汉宴银质点铜锡仿古象形水火餐具",共404件,可上196道菜品。它再现了先秦时青铜餐具的雄浑风姿,模拟飞潜动杆,镶嵌玉石珍宝,刻琢诗文书画,有很高艺术观赏价值,为我国古食器的杰作。</FONT>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明清500多年间,菜点制作经验经过积累、提炼和升华,已形成比较远东的烹饪工艺。李调元在《醒园录》中总结了川菜烹调规程,蒲松龄的《饮食章》对鲁菜工艺亦有评述。特别是袁枚在《随园食单》的"须知单"和"戒单"里,对工艺规程提出具体要求。如"凡物各有先天,如人各有资禀","物性不良,虽易牙(先秦名厨,善于调味)烹之亦无味也",因此选料要切合"四时之序",专料戊用,不可暴殄。袁枚还提倡"清者配清,浓者配浓,柔者配柔,刚者配刚"。只有求其一致,方胡"和合之妙"。"味太浓重者,只宜独用,不可搭配",与日俱增须"五味调和,全力治之"。他亦主张火候应因菜而异,"有须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则物疲矣;有须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则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汤之物是也,性急则皮焦而里不熟矣"。另外,调味要"相(依据)物而施","一物各施一性,一碗各成一味",调料"俱宜选择上品","纤(芡)必恰当"。"味要浓厚不可油腻,味要清鲜不可淡薄",只有"咸淡合宜,老嫩如式",方能称作调鼎高手。袁枚还提出烹饪中的六戒:一戒"外加油"二戒"同锅熟",三戒"穿凿",四戒"走油",五戒"混浊",六戒"苟且(敷衍了事)"。凡此种种,都使烹饪工艺跃升到新的高度。后来的李渔在《闲情偶寄 饮馔部》里,还提出纯净、俭朴、自然、天成的饮食观,尤为重视原料质地和菜品风味的检测。如他评价蔬菜之美,是"一清、二洁、三芳馥、四松脆",其所以胜过肉品,"忝在一字之鲜"。他认为"蟹之为物至美","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更无一物可以上之。"他还主张,"食鱼者首重在鲜,次则及肥,肥而且鲜,鱼之能事毕矣。" <BR>    这都说明中国烹调术在明清时期已由量变转为质变,开始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了。</FONT>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工艺是劳动的结晶,它来自于名厨巧师的辛勤创造。明代,御厨、官厨、肆厨(酒楼餐馆的厨师)、俗厨(民间厨师)、家厨和僧厨众多,并且常见记述《宋氏养生部》是一部重要的官府食书。其作者宋诩回忆说:他的母亲从小到老跟着当官的外祖父和父亲到过许多地方,学会不少名菜,特别会做烤鸭。她将一身的厨艺传给儿子,宋诩整理出1010种菜品。再如南通的抗倭(指日本海盗)英雄曹顶,原系白案师傅,在刀切面上有一手绝活。湖南溪还有位能写的名师潘清渠,他将412种名菜编成了《饕餮谱》一书。<BR>    清初名厨更多。其中有菜谱茶经"莫不通晓"的董小宛,淮为"天厨星"的董桃媚,"遂将食品擅千秋"的萧美人,"什景点心"压倒天下的陶方伯夫人,五色脍"妙不可及"余媚娘,嘉兴美馔"芙蓉蟹"的创始人朱二嫂,川味名珍"麻婆豆腐"的创始人陈麻婆,撰写《中馈录》的才女曾懿等。此外,《扬州画舫录》等书还介绍过众多名厨,如做"十样猪头"的江郑堂,做"梨丝炒肉"的施胖子,做"什锦豆腐羹"的文思和尚,做"马鞍桥"(鳝鱼菜)的小山和尚等。<BR>    江南名厨王小余,曾在烹饪鉴赏家袁枚家中掌厨近10年。他选料"必亲市场",掌火时"雀立不转目",调味"未尝见染指之试"(即不用手指去尝)。他有一名"作厨如作医"名言,认真做到了"谨审其水火之齐"(准确地掌握施水量与加热量),"万口之甘如一口",深得袁枚的器重。他死后,袁枚思念不已,"每食必为之泣",写下情深意长的《厨者王小余传》。这也是古代留下的唯一的厨师传记。<BR>    到了晚清,又涌现出"狗不理凶子"创始人高贵友,"佛跳墙"创始人郑春发,"叫化鸡"创始人米阿二,"义兴张烧鸡"创始人张炳,"散烩 八宝"创始人肖代,"皮条鳝鱼"创始人曾永海,"早堂面"创始人余四方,"什锦饭过桥"创始人詹阿定:以及"抓炒王"王玉山,鲁菜大师周进臣、刘桂祥,川菜大师关正兴、黄晋龄,粤菜大师梁贤,苏菜大师孙春阳,京菜大师刘海泉、赵润斋等。</FONT>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丰富的陆海原料和调味品,成龙配套的全套的全席餐具,变化万千的烹调技法,勇于创新的名厨巧师,带来了佳肴丰收的金秋。在鱼肉禽蛋方面,这时推出水晶肴蹄、蟹粉狮子头、五元神鸡、钟祥蟠龙、软熘黄河鲤鱼焙面、李鸿章杂烩等名特大菜。在山珍海错方面,有龙虎斗、蜗牛脍、飞龙汤、炸全蝎、雪梨果子狸、一品燕菜等奇馔异食。在宫廷珍肴方面,有八宝奶猪火锅、燕窝炒炉鸭丝、樱桃肉山药炉肉炖白菜、煺羊肉乌叉等营养美味。在民间欢宴方面,有湖广鱼宁古塔鸡腿蘑菇、台鲞煨肉、云南鸡棕等风味名食。在寺观斋菜方面,有桑门香(酥炸桑叶)、萝卜丸、魔芋豆腐、金针银耳神仙汤等到清素精品、还有别出心裁的"五套禽",香飘仙界的"罗汉斋",工艺奇巧的"换心蛋",形态肖似的"松鼠鱼",滋味鲜美的"紫菜苔炒腊肉",疗效显著的"虫草金龟",享誉海内外的"烤鸭"等。 <BR>    至于点心小吃,也以精七取胜,注重审美情趣。如淮扬的富春包子,苏锡的糕团,闽粤的鱼片粥,湘鄂的豆皮,巴蜀的红油水饺,云贵的乳扇(用牛奶发酵后加工制成,呈半透明状,油润,形似扇子),松沪的南翔馒头(此处指包子),徽赣的黄豆肉饣果,齐鲁的伊府顶(蛋液和于面团中制成),辽吉的薰肉大饼 ,京津的狗不理包子,秦晋的牛羊肉泡馍,冀豫的四批油条(因炸制时4 个油条面坯重叠在一起而得名),甘宁的泡儿油糕,蒙新的奶茶等。<BR>    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宫迁菜、官府菜、寺观菜和市场菜。从宫迁菜看,明代是汉菜为主,偏于苏皖风味;清代是满汉合壁,偏重于京辽风味。尤其是清宫菜,选料精,规法严,厨务分工精细,盛器华美珍贵,堪称"中菜的骄子"。从官府菜看,有宫保(丁宝桢)菜、鸿章(李鸿章)菜、梁家(梁启超)菜、谭家(谭宗浚)菜等,以孔府菜最为知名。其取料以山东特产为主,海陆珍错并容;其菜式以齐鲁风味为主,兼收各地之长;其情韵以儒家文化为主,广泛反映清代的社会岁月风貌故有"圣人菜"之淮。从寺观菜看,分为大乘佛教菜和全真道观菜两支,大同小异。北京法源寺、杭州灵隐寺、镇江金山寺、上海玉佛寺、成都宝光寺、湖北武当山等到地调制精细。从市场菜看,这时已形成风味流派。鲁、苏、川、粤四大菜系已成气候;古老的鄂、京、汀、徽、豫、闽、浙、滇诸菜稳步发展;新兴的满族菜、朝鲜族菜、蒙古族菜和回族菜等,也纷纷打入市场,出现"百花齐放"的局面。</FONT>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筵宴发展到明清,已日趋成熟,展示出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饮食民俗风情。<BR>    1、 餐室富丽堂皇,环境雅致舒适。红木家具问世后,八仙桌、大圆台、太师椅、鼓形凳,都被用到酒席上来。桌披椅套讲究,多用锦绣成。为了便于调排菜点、宾主攀谈和祝酒布菜,此时多为6-10人席的格局。席位讲究,明代有对号入座的"席图",设席地点大多是"春在花榭、夏在乔林、秋在高阁、冬在温室",追求"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情趣。在台面装饰上,已由摆设饰物发展成为"看席"(专供观尝的花台)。 <BR>    2、筵席设计注重套路、气势和命名。明代的乡试(在省城选拔举人的考试)大典,席面分为"上马宴"和"下马宴",各有上、中、下之别。清宫光禄寺置办的酒筵,有祀席、奠席、燕席、围席四类,每类再分若干等级。市场筵宴亦以碗碟之多少区分档次,各有例则。在筵宴结构上,一般分作酒水冷碟、热炒大菜、饭点各有例则。在筵宴结构上,一般分作酒水冷碟、热炒大菜、钣点茶果三大层次,统由头菜率领;头菜是何规格,筵宴便是何等档次。命名亦巧。如《盖州(今辽宁盖县一带)三套碗》、《贡昌(今甘肃陇西县一带)十二体》、《三蒸九扣席》、《五福六寿席》之类,寄寓诗情画意。<BR>    3、各式全席颖脱而出,制作工艺美仑美奂。全席包括主料全席(如全藕席)、系列原料全席(如野味全席)、技法全席(如烧烤全席)、风味全席(如谭家菜席)四类;具体有全龙席(多指蛇席、鱼席、白马席之类)、全凤席(多指鸡席、鸭席、鹌鹑席等)、全麟席(指全鹿席)、全虎席(指全猪席)、全羊席、全牛席、全鱼席、全蛋席、全鸭席、全素席等。其中,全羊席誉满南北,满汉全席被称为"无上上品"。前者用羊20头左右,可以制出108道食馔;后者以燕窝、鱼翅、烧猪、烤鸭四大名珍领衔,汇集四方异馔和各族美味,菜式多达一、两百道,一般要分3日9餐吃完。因其技法偏重烧烤,主要由满族茶点与汉族大菜组成,因此又叫"大烧烤席"或"满汉燕翅烧烤全席"。<BR>    4、少数民族酒筵发展,燕尾服现不同礼俗。仅据《清稗类钞》所载,就有满、蒙、回、藏等族的特色席面10余种;如果加上有关笔记的记录,则可多达50余例。其中,《满洲贵家大祭食肉会》、《蒙人宴会带福还家》、《西藏噶信纸卜(西藏郡主,即地方政府长官)乡宴》、《青海番族(藏族)宴会》等,都是研究民族史、宗都史、饮食史、礼俗史、筵宴史和烹饪史的珍贵资料。</FONT>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从公元1368年明朝立国起,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止,共543年。这一阶段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仅经历两朝,政局稳定,经济上升,物资充裕,饮食文化发达,是中国烹饪史上第三个高潮,硕果累累。<BR>    朱元璋称帝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到永乐年间,国力相当雄厚。郑和七下西洋,同30多个国家建立友好联系,中外文化的交流,使食源更为充沛。明中叶后,朝纲不振,经过万历年间的整治,商品经济得以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江南手工业部门中萌芽。《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和《家政全书》相继刊行,中国烹饪的研究继续深入。<BR>    清初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政策较为开明,经济迅速复苏,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均创造出封建社会的最好成绩,饮食文化也如鱼得水,生机旺盛。清朝后期社会统治日见衰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扰,中国被套上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枷锁。统治阶级骄奢淫侈,贪求无厌,烹饪迅猛发展,宫廷菜和官府菜大盛。以"满汉全席"为标志的超级大宴活跃在南北,中国饮膳结出硕大的花蕾,达到了古代社会的最高水平,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FONT>
<P 150%"><FONT size=4><B>(1)飞潜动植争相入馔 <BR></B>    明人宋诩记载,弘治年间可上食谱的原料已近千种;到了清未,现在能吃的飞潜动植大都得到了利用。据《农业政全书》记载,此时又从国外引起笋瓜、洋葱、四季豆、苦瓜、甘蓝、油果花生、马铃薯、玉米、蕃薯等等,蔬菜已达100种以上,并且全面掌握露地种植、保护地种植、沙田种植以及利用真菌寄生培植茭白的技术。进入清代后又引进辣椒、番茄、芦笋、花菜、凤尾菇、朝鲜蓟、西兰花、抱子甘蓝等,蔬菜品种达到130种左右(现今我国的蔬菜品种约160种的调味料,创造出许多新菜式,而且对5 省1 州(云、贵、川、湘、鄂和吉林延边)的食风影响很大。还有番茄,也为夏季的食谱增添了花色。<BR>    在动物原料方面,养猪业和养鸡业更为发达。九斤黄鸡和狼山鸡出口欧美,华南猪引进到英国。而且海错原料进一步开发,燕窝、鱼翅、海参、鱼肚也上了餐桌。当时还能"炎天冰雪护江船","三千里路到长安",在北京可以吃到用冰船送来的江南鲜鲥鱼。与此同时,满、蒙、维、藏等民族地区的特异原料,也被子介绍到内地,如林硅、黄鼠、雪鸡、虫草等。 <BR>    由于食源充裕,人们将同类原料的精品筛选出来,借用古时"八珍"一词,分别归类命名。如"山八珍"为熊掌、鹿茸、犀牛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脑;"水八珍"为鱼翅、鲍鱼、鱼唇(鲨鱼唇或大黄鱼唇)、海参、鳖裙、干贝、鱼脆(鲟鳇鱼的鼻骨)、蛤士蟆(雌性林蛙卵巢及其四周的黄色油膜);"禽八珍"为红燕、飞龙(榛鸡)、鹌鹑、天鹅、鹧鸪、云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为猴头蘑、银耳、竹荪、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等,精品原料已系列化。</FONT></P>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依循唐宋饮食网点相对集中的老例,明清的茶楼酒肆进一步向水陆码头、繁华闹市和风景胜迹区集中,逐步形成各有特色的食街,如北京大栅栏、上海城隍庙、南京夫了庙、苏州玄妙观、杭州西湖、汉口汉正街、重庆朝天门、西安钟鼓楼、广州珠江岸、开封相国寺、天津南腔北调市"三不管"等地。这些地段, "酒商食凤,蜂攒蚁聚,茶楼饭庄,栉次鳞比";"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仁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家管弦楼";"迟日芳樽开槛畔,月明灯火照街头";"一客已开十丈筵,客客对列成肆市",生意红火,财宝盈门。<BR>    这时的饮食市场还出现不少新招式。《大政记》载:"(明太祖)以海内太平,思欲与民偕乐,乃命工部(相当于后来的建筑工程部)作十楼于江东诸门之外(指南京秦淮河一带),令民(商人)设酒肆其间,以接四方宾旅。"这些酒楼是官办民营性质,主要用于网络人才。《溉堂前集》说:"润州(镇江)郊外,有卖酒者,设女剧(女艺人)待客,时值五月,看场颇宽,列座千人。庖厨器用,亦复不恶(不差),计一日可收钱十万。"这是酒楼兼作剧场,餐饮与娱乐结合。苏州小河上还有流动的餐船;以及旺季开业、淡季停业的旅游餐厅。与此同时,沿海一些城市还经营西餐,推销法、俄、美、日等国食馔。</FONT>

10

主题

1658

帖子

7824

积分

青铜元老

牛不喝水强按头

Rank: 6Rank: 6

积分
7824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6-4-11 13: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FONT size=4>明清两朝大量刊印膳补食疗著述。如《日用本草》、《救荒本草》、《食物八类本草》、《食鉴本草》、《遵生八 ·四时调摄》、《养生食忌》、《调痪饮食辨录》、《养生随笔》、《随息居饮食谱》、《沈氏养生书》等,弘扬了医食同源传统。<BR>    各类医籍中,影响最大的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此书52卷,190万字,分作16部、60类,收药1892种,载方11096个,附图1110幅。它系统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成就,是古代最完备的药物学专著世界最早的植物分类学。它还集保健食品之大成,是古代最好的食疗著述,也可作为烹调原料纲目使用。现今人们研究豆腐、酒品和不少烹调方法、食治方法的源流,常以此书作为依据。<BR>    这500多年间,烹饪研究更有重在突破,古典烹饪学体系基本形成。关于珍馔佳肴的介绍,有《群物奇制》和《天厨聚珍妙馔集》;关于地方风味的汇编,有《养小录》和《清稗类钞·饮食》;关于居家饮膳的指导,有《醒园录》和《中馈录》;关于养生之道的研究,有《遵生八笺》和《素食说略》。还有《宋氏养生部》、《易牙遗意》、《食宪鸿秘》、《海味索隐》、《成都通览·饮食》及《粥谱》等书作为调鼎指南;并通过《幼学故事琼林》对獐进行饮食启蒙教育。此时出现袁枚、李渔两烹饪评论家,以及《调鼎集》这部集古食珍之大成的煌煌巨著。<BR>    总之明清两朝的烹饪成就可以归纳为:努力开辟新食源,引进辣椒和土豆,扩大肴馔品种;炉灶、燃料、炊具均较前代先进,出现成龙配套的全席餐具;烹调术语增加,工艺规程严格,烹调技术升华;名厨巧师如林,一批以名师命名的美食广为流传;珍馐佳肴丰收,清宫菜和孔府菜影响深远;四大菜系形成,地方风味蓬勃发展;大宴华美、礼仪隆重,全羊席和满汉全席破土而出;饮食市场蒸蒸日上,出现繁华的食街,经营方式灵活多样;普遍重视养生食疗,《本草纲目》成就巨大;烹饪理论有重大突破,产生了烹饪评论家李渔和袁枚,编出古食珍大全《调鼎集》。</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