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差...无聊了就拍几张.... 拍的不好,自娱而已 亭亭白桦---东坡坝上行3 [复制本帖地址进行转贴]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 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之春天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 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 妈妈从家乡寄来包裹送来寒衣御严冬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
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木桥自横嫩芽初上落叶松 北国之春天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 虽然我们内心已相爱至今尚未吐真情 分别已经五年整我的姑娘你可安宁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 music...... 棠棣丛丛朝雾蒙蒙水车小屋静 传来一阵阵儿歌声啊北国之春已来临 家兄很象老父亲一对沉默寡言人 闲来可曾愁沽酒偶尔相对饮几杯 故乡啊故乡我的故乡何时能回你怀中
http://www.196shop.com/ls/UploadFiles_6345/200604/20060414000601911.mp3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前言 去内蒙返回的路上,走到张家口,从地图上看距离坝上不远...一想,不差几百公里...就跑过去探探路吧...虽然现在坝上是最冷清的季节..... ----------------------------------------------------- 晨曦 没有见过昙花,但听说过昙花的凄美和短暂,她总在黑夜里悄悄的绽放,没见到阳光就枯萎.... 晨曦也是短暂的,在从黑暗到光明的瞬间.就像一个生命的诞生,给人以振奋和希望... 对于一个喜欢晚睡晚起的人来说,很难体会晨曦的美丽,可是,这次外出,我强迫自己5:30 就起来...奔向广袤的坝上高原....
喜欢<晨曦>这个主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几年前读到一片网文,题目就叫<晨曦>,文章的作者是一位20岁的女孩,因为一次车祸失去了双腿,后来因为感染而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个女孩患病期间,写了不少优美的网文,记得有这么一段: ---------------------------------------------------------- 很久就想编自己的文集了,不是为了出版,算是整理一下自己的心情吧。 20岁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的风雨,但多少也在呵护与失败中体味到了人间的一点感情、一点苦涩和一点幸福。我把它们都写出来,写给我的同龄人,也写给长辈们,让长辈们更了解我的内心世界。 我爱上文学、爱上写作是在很小的时候。我在曾写到:什么是属于自己的?只有创造的东西才是自己的。文学创作就是一种创造,就是一种自我的体现。 我们这代年轻人,尤其是城里的孩子,往往都没经历过什么苦难的生活,不可能像周树山那样写出朴实的散文,也不可能像金庸写的那样离奇曲折,更不可能经历过什么“琼瑶式”的爱情。 但小小的、清新的,这些就足够了。美好,是我们这个年代的特点,而温柔和激情都是我的特点……我想把文集取名叫《晨曦》,就是因为晨曦是纯的、美的、有朝气的… 很多著名作家,他们认为晦涩与人云亦云的东西是失败的,但我不这么认为,其实只要大多数人或某个社会面的人喜欢就足以证明其有自己的价值。《第一次亲密接触》是网络小说的一个成功。但就我看来其无聊、乏味、翻来覆去的那些话、那些思想,让我难以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年轻人去读它。但我又理解他,因为读的人就喜欢这些……
网络文学是新兴的文学。它的特点是随意性和交互性的等。你发出的贴子,无论好坏,马上可以得到众多人的评价。所以,它给爱好文学而又排队等报刊发表的人一个自由的空间。但也不乏有那些“灌水”人士去瞎捣乱。所以,在热爱网络文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爱护它。今天我把自己的网络文学编成文集,就是让更多人去了解网络,体会新形式文学的魅力…… 文学之路很漫长,但并不是荆棘满地,如果我们自信、有激情,那将是平坦而又丰富多彩的。就如同我的年龄一样洒脱、美好…… 所以,我会永远地走下去。 ------------------------------------- 虽然,这个女孩像昙花一样凋谢了...但她的文章却永远留在人间...给人深深的感悟
80  81
 82
[ 83 
84 
拍于下乡途中..... 秋天,就是小草,野花,也在展现她的美丽......... 74  75

76

77

78

79

都说潍河风景带不错....俺也拍几张,处理为 黑白彩色两种效果...希望大家喜欢!!!! 68 
69

70 
71
 72 
73

和朋友去九寨游玩,天空下着沥沥小雨,没有了蓝天白云...也是幸运...雨中的九寨,更美! 就是苦了我,一身泥...镜头擦了又擦!!!!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 路边的小景>> 最近看到农夫和摄影师很积极,俺也来几张! 59  后期一下,做个对比
60 
61

去内蒙..被矛盾描述的白杨树所震撼    
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那是土,未开垦的处女土,几百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所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 “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罢?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地有一排,──不,或者甚至只是三五株,一二株,傲然地耸立,象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不是平凡的一种树!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呢,通常是丈把高,象是加以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呢,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象是加以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无横斜逸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的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来粗细罢,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二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丽,──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横斜逸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觉得树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白杨不是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干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罢,但是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早上起来,磨蹭到6点多才驾车出去,后悔呀...早出去1个小时,太阳光部那么强...片子就爽了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秋天来了...发点秋天的看到东西........ 51  52

53
 54

55
 56 
42
 41

40
 39

38 
37 
36 
30

31 
32 
33
 34
 3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14 12:55:5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