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平的人生 赵启平,山东诸城人,曾经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在外几年的打拼,积累了一定的财富,N年前,回诸城投资建设了障日山庄! 今晚看电视,下面出来一条字幕:赵启平因******被判刑10年!偶,第一感觉不相信,上网查查,搜到如下: 哎,悲叹!
菇业大王赵启平
|
| 中国食品产业网 (2008年10月13日16:19) | 菇业大王赵启平 | 1980年,从部队退伍的农民赵启平顺理成章地回到山东诸城老家,成为乡文化站站长。从事文学创作是他多年的梦想。当时,他的工作是编写地方戏剧本,一年写一个,很清闲。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诸城这样的历史文化古城,“万元户”成了家家羡慕的理想目标。赵启平也做起了各种各样的生意,但都不尽如意。
经过种种尝试,赵启平发现了一个可以学技术的无本生意——种蘑菇。他200元的启动资金在一堆锯末和棉花壳里开办了食用菌厂。从选场地、租大棚、做培养基到种植、养护、出售等一切工序都由他一个人承担,他不知在种植大棚里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当第一株蘑菇捧在双手上时,赵启平不禁流下了热泪。
门外汉很快成为食用菌的栽培能手。他随后应聘到江苏,成为南京食品生物研究所工程师,组建了生物技术开发部并成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员。
创业赔了生意赚了技术
1992年,赵启平从杏花春雨的江南转战到骏马秋风的塞北,在长白山下开始种植食用菌的二次创业。这次创业,从表面上看是完全失败了。由于决策失误,他的菇业生意赔了本。东北无霜期短,野生菌多,市场不好。但赵启平把长白山野生的榆黄菇、猴头、灵芝都引入大棚,并培植成功,成为种值食用菌的多面手。生意是赔本了,但所学到的技术是赔不掉的。
大雪冰封的东北再一次让赵启平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况。多年前,他面对过第一个妻子亡故的惨痛。这一次,和他结婚5年的第二个妻子又在他最艰难的时刻抛下一双儿女,选择了离开。赵启平看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临近崩溃的边缘。
北京,成了他追逐梦想的启明星。赵启平留下了儿子在东北读书,带着5岁的小女儿在一个北风萧瑟的初春季节踏上了进京的列车。
进京抓住市场打下根基
许多寻梦的人都在春节地后闯北京。虽说奏已经来了,但寒冷的天气加上失落的人心,总不免让人有几分凄凉。19984年,赵启平来北京的时候,手里拉着瘦小的年纪的女儿,口袋里装着100块钱,迷茫地从北京站走到天安门。
好心的交警看到他因为坐了几十个小时的火车而消瘦憔悴的面容,上前询问他是丢了钱还是不舒服。就这样几句话,赵启平至今还记得。他说,那时在他人生最低谷时期听到的最温暖的问候。
当时,一位朋友在通州租了几个大棚。但由于不懂技术种不出蘑菇,一年6万元的租金只能白白消耗。赵启平的到来无疑给朋友带来了生机。于是,赵启平又开始了自己的无本买卖产。两人你出资金、大棚,我出技术种蘑菇,一年下来,4个大棚赚了4万多元。
经过4年的努力,赵启平打下了事业的根基--占地近2000平方米的京都菇业开发中心成立。赵启平认为农业种植更多的是靠经验,靠不断实践。这位曾经想当作家的山东农民在北京种蘑菇种得越来越好,他的基地不断向北京各郊区县扩散。
责任输出技术助人致富
作为共产党员、退队军人的赵启平,曾给自己这个民营企业家的身份下了4点责任:一是民营企业要在经济战场上当尖兵,要有当“烈士”的准备;二是民营企业要有精神,要讲政治,在经济上讲政策策略;三是民营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帮助政府排忧解难;四是民营企业要搞好高附加值的带动性产业,对京都菇业来说,就是要把农业产业化搞出名堂来。
有了这4点责任,对于赵启平关注失业人员的举动不不奇怪了。许多失业人员没有本钱做生意,又不能在一夜间学到技术。于是,赵启平打出广告:“下岗待岗不用愁,租个大棚种蘑菇。”下岗职工租大棚后,从购料到销售均由京都菇业有限公司负责,他们还免费培训技术。截至2002年4月,有上百户下岗职工靠租大棚得到190万元的报酬。赵启平以成为上百户老百姓的打工仔而感到荣幸:“您当老板我打工,我就是个打工的命。”
谈起这些学技术的人,赵启平还记得有个山东寿光的女孩。
“1999年9月,有个寿光的女孩看了电视上关于我的报道,她一个人用了三天的时间骑自行车到北京来学技术学了半年,她回去了,自行车还留在这里。”赵启平谈起这些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的人们,眼里渗透出一种很慈祥的东西。很多技术好的人,都是在他鼓励下回家乡的。他说:“他们技术好,适合自己创业,我当然得鼓励他们离开,自己当老板。”
圆梦探索现代庄园经济
说起在京城寻梦的最大收获,赵启平觉得不仅仅是种出了那么多让自己和他人致富的蘑菇,而真正感知了全球化的市场,能够从发达国家的案例中去认识农业产业化,学会对术单农业、观光农业的操作。“开发旅游项目,从种蘑菇发展到种草种树,是我对现代化大农业认识的延伸。”赵启平这种想法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家地业”的成立。
他独家承包障日山大面积山地,创立”大家地业“。他的目标就是要在2003年底建成60套农家小院式的度假村,建成占地500亩,既可经营又可观赏的真菌园区。此外,还有占地5000亩左右的植物园区、动物园区、经济林区、百鸟园、鱼文化区、形成立体的观赏农业。
从京都菇业的“租个大棚种蘑菇”到障日山庄投资开发的优惠鼓励政策,赵启平都是为了吸引农科单位、民营科技企业和城乡民营资本的共同参与。
在京都菇业总部的前台有一幅画,上面的二龙戏珠图案全是用灵芝拼成的。传说中,百岁老人吃了灵芝又长出新牙,赵启平希望京都菇业成为失业人员和农民的灵芝,让他们带着技术去创造新事业。京都菇业将和他们一起走向富裕。 |
蘑菇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4亿
2011年02月21日 01:59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王秋实
字号:T|T0人参与 打印 转发
本报讯 (记者王秋实)京都菇业提出的“租大棚种蘑菇”的宣传口号,使该公司老总赵启平成为北京知名的“蘑菇王”。昨天,记者获悉,52岁的赵启平因非法吸收500余名投资人共2.4亿余元资金,被通州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50万元。
52岁的赵启平是山东诸城人,高中文化。媒体报道显示,他当兵复员回乡后,干起了食用菌栽培行业,1994年来京发展,开始在郊区承包荒地,带着一批下岗工人种植食用菌。
据检察机关指控,从1999年以来,赵启平先后注册成立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京都菇业开发中心)、北京大家地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公司。为吸引社会资金,在多家媒体及公交车身等处进行广告宣传,宣称“你当老板我打工,下岗待业不用愁,租个大棚种蘑菇”,并与投资人订立租赁合同、承包经营合同,约定利润、返本付息及返款时间,许以15%至40%的高额回报,吸引投资人前来投资。到2005年案发,赵启平已非法吸收500余名投资人资金,合同金额达到2.4亿余元。
蘑菇王承诺未兑现
投资人廖某回忆,2002年,他看到京都菇业公司的广告后,先后与赵启平签订了4份投资合同,先后投资50万元、90万元、110万元和170万元,结果损失本金268万元。2007年,他到法院起诉了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家地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据京都菇业的员工介绍,赵启平名下的公司都是一套人马,都在通州区八里桥附近办公,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赵启平曾搞过绝食挑战赛、公关礼仪大赛,但都没成功。公司在通州区永乐店镇建了一个办公区,包括办公楼、温室大棚、生产线和车间,大棚里种过灵芝、蘑菇等农作物,还开发生产了蘑菇汤,但最后都没干下去,在山东投资了一个山庄也没经营好。从2005年5月之后,公司就没有发过工资。赵启平和投资者之间因为无法给付利润,引发多起民事诉讼,赵启平也因拒不履行生效判决,分别于2006年5月和2008年9月两次被司法拘留。直到2009年3月11日,此事由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赵启平因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事拘留,同年4月17日被逮捕。
违法所得仍在追缴
法院查明,赵启平向投资人承诺每年可以按照投资额的15%-40%的比例获取高额回报,吸引投资人前来投资,合同金额2.4亿余元。2005年以后,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家地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给投资人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启平的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根据赵启平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等,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万元。
赵启平被抓获后,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大家地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相关款项2305万元和账本、银行存款账等都被扣押在案,这些款项和继续追缴的违法所得将按比例发还各投
蘑菇王”非法吸金达2.4亿 靠租地种蘑菇成名
来源:法制晚报
2011年02月20日14:19
靠租地种蘑菇成名
承诺高回报吸引500余人投资
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10年
京城“蘑菇王”非法吸金2.4亿
赵启平曾是闻名全国的“蘑菇王”,他“种蘑菇”的创业故事曾轰动京城。头顶多项光环的他如今却身陷囹圄。记者获悉,通州法院日前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赵启平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0万元。
1000元起步 种蘑菇成亿万富翁
赵启平今年52岁,只有高中文化程度。
1995年,怀揣战友凑齐的1000元钱,赵启平凭种菇技术闯荡北京,开始在大兴区租地建大棚种蘑菇,并转租大棚和教授种菇技术,以此获利。随着事业发展,他办起公司当了老板。
不久,赵启平赶上国企改制工人下岗分流,很多寻求生路的下岗者找他租大棚。
“可这些人不太愿意干这种累活。他们说了,要不他们投钱让我给种,只需要按时给他们利润就行了……”这启发了赵启平,开始靠种蘑菇集资。
生意越做越大,赵启平成了亿万富翁。
2003年12月,赵启平将原先的京都菇业开发中心改成了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自己担任董事长兼总裁。接着,他又先后以集团及个人名义开了十几个公司。集团还在顺义区赵全营和通州永乐店设有总占地460余亩的两大食用菌生产基地。
有了钱,赵启平开始注重对自己进行包装,他的名字不断见于报端,本人开始频频在电视上露脸。他的创业事迹在诸多媒体上登载,各种荣誉纷至沓来。
赵启平成了名副其实的“蘑菇王”。2004年4月,他还当选为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成为企业家担任此职的第一人。
一下岗女士 考察三年下决心投资
凭借种蘑菇的低成本高收益,赵启平给投资者许下了15%乃至40%的利润承诺,投资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吸引更多资金,赵启平开始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以及公交车体上打广告。截止到2005年,赵启平共吸收500余名投资人的投资,合同金额高达2.4亿余元。
下岗在家的王女士是投资人之一。
2000年春天,王女士从广告上听说了京都菇业公司的蘑菇大棚租赁生意,便到该公司位于通州八里桥的办公地点了解情况。
听到高利润的承诺,王女士没有马上投资,她持续考察了三年,才最终下定决心投资。
随后的一年,京都菇业如约兑现了给王女士的利润承诺。王女士原有的30万本金一年中变成了40万。
2004年8月,京都菇业推出了更为优惠的投资回报政策,王女士便再筹资金,追加投资到100多万元。然而,2005年8月,到了利润兑现的日子,王女士却未如约拿到钱。
这一年,赵启平的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资金链先后断裂,相继停业关门。本应兑现给投资者的2000多万元利润,他只凑出了100多万。
菇业神话破灭。
500余名投资人 蒙受严重经济损失
“你当老板我打工,下岗待业不用愁,租个大棚种蘑菇。”这句响亮的广告语渐渐被人们淡忘,昔日的“蘑菇王”已褪去层层光环。
法院查明,截止到2005年,赵启平吸收500余名投资人的投资,合同金额2.4亿余元。2005年以后,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资金链先后断裂,给投资人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经济损失。
法院认为,赵启平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以投资种蘑菇或客房获取高额回报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2009年3月11日,赵启平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刑事拘留。
日前,通州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赵启平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0万元
京都菇业法人代表赵启平非法吸金2.3亿被批捕
http://www.dayoo.com http://www.dayoo.com 2010-01-24 00:20 来源: 法制晚报 发表评论 (0)
京都菇业法人代表赵启平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吸金2.3亿“蘑菇王”被批捕
本报讯(记者陈柱张伟娜)京都菇业法人代表赵启平借投资经营蘑菇种植项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3亿元,已被批捕。这是记者上午了解到的。
通州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东晓钟透露,2009年该院严厉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涉众型经济犯罪,从快批捕了京都菇业集团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赵××借投资经营蘑菇种植项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3亿元案、新华联家园物业公司经理冯×违规作业造成6死5伤重大安全事故案嫌疑人。
记者随后了解到,报告中所提的赵××就是赵启平,日前已被批捕,案件正处在检察机关的审查起诉阶段。2006年轰动京城的京都菇业欠债2亿后垮台一事终于有了下文。
据媒体披露,京都菇业法人代表赵启平因拿不出钱偿还400多名投资者近2亿元投资,2006年5月20日,通州法院以拒绝履行生效判决将赵启平司法拘留。就此,这位习惯了鲜花掌声的董事长在拘留所一待就是50多天。
记者注意到,2006年被媒体关注过的京都菇业案随后销声匿迹,但仍有自称受害者的网友,在天涯等论坛发帖揭露上当经历以及欠款无法偿还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