墼,发音jī,是个相当生辟的文字,原义指未经烧制的土砖坯。脱墼,是制作土砖的意思。之所以说“脱”,是因为这墼在制作时是从模具中脱身而出的,“脱”字准确无误、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它的诞出历程。 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烧制砖块之前,是农村盖房、盘炕、垒锅灶最为流行的建材。墼的规格主要有两种,一种大小类似于普通砖块,叫小墼,用来垒内屋隔壁墙、垒炕墙、垒锅灶外墙都行;另一种是大规格的,叫大墼,尺寸在80厘米长、50厘米宽、近10厘米厚,主要是用来盘炕面。 脱墼的最佳时间是清明前后,这时已过了霜冻期,风大、光好容易快速晾干,而且适逢麦子拔节相对农闲的时机。多利用原生产队的场院,或者寻一处平整的河岸、水泥地面,清除掉柴草和杂草、乱石,垫一小层细沙或细泥,一处理想的工作场地就有了。 脱墼的程序有备料、泡料、和料、上挂和脱挂几道,后续的还有起墼晾晒。需要提前准备好泥土、麦穰、三齿镢、铁锨、泥抹子、小条帚、水桶和铁棍儿,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墼挂。泥抹子是一种类似瓦匠用来抹水泥的抹板,只是稍宽更长,但因为是木质构造,使用起来轻巧、便当;墼挂是用厚两三厘米的木条制作的一种四框模具,两条长边儿长出一小截儿,大号墼挂还要在短边的两端分别固定上便于提拉的结实细绳或者布带。如果脱的是大墼,还要准备足量的稍短于墼挂长边的平直木棍儿,称作“大墼筋”,为的是起到加固作用。 第一步,备料。根据需要制作土墼的数量,提前准备好泥和麦穰。其中,泥土要选那种黏性好、无杂质的纯净生土;麦穰要头年存放在屋内没有变质风化酥软的,或者当年新产的。那个年代少有拖拉机,更早的时候畜力车也难找,农民往往会从前一年冬闲开始准备,要用手推车运泥,攒足一次脱墼的泥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第二步,泡料。当时通信条件受限,根本听不到天气预报,农民只能凭借经验来估摸阴晴风雨。物料备齐后,要选择合适的天气泡料。通常以高一米、直径两米的椎形土堆为一个单位,在土堆上端挖出一个大大的深坑,打起水盆并灌满水浸泡一个晚上,让水把泥浸透,泥块完全松散水湿。 第三步,和料。泥泡透后,为了增加泥的筋力,确保成品土墼不易破损、折弯,要把麦穰掺进泥中。和料时,第一步先把一层麦穰铺在泥堆旁边,然后用锨挑一些湿泥盖上,再续麦穰,再覆泥,如是反复,直到整堆泥与麦穰重新成堆。接下来,常有人穿着高腰水鞋或者打着赤脚,下到新泥堆里去踩踏,力求把麦穰与稀泥充分混合。最后,还要用三齿镢把掺了麦穰的泥堆捯饬透,基本上整堆泥第二次重新挪个窝儿,直到挑起一锨草泥堆在地上能够立起不塌为准。和了草的泥相互粘连,越往后越难挑,有时还需要三齿镢的助力才能上锨,是整个脱墼过程中最繁重的活计。 第四步,上挂。如果人手够用,上挂起码要两人来合作,即一人把挂,一人挑泥。把挂者把墼挂安放在靠近场地一角的地面上,用小条帚蘸水把墼挂刷一遍,为的是便于草泥与挂的顺利分离,这种刷水的操作,是每脱一个墼就要来一次的。挑泥者把草泥挑进挂里后,把挂者用泥抹子把草泥摊平、压实就行。如果是脱大墼,还要在草泥中层均匀地嵌进两根木棍“大墼筋”来加固。要是草泥中夹杂了未吃透水的泥块,把挂者会把它剔除。要是感觉挂内的草泥不塌实,还要用铁棍儿在泥上反复插孔,使泥草结合得更密实。挑泥也有讲究,会干的熟手挑三两锨后,就知道脱一个墼用几锨草泥正好,然后就按照这个用量来操作,不多不少既省工又节料,否则多出来的泥会被把挂者摊出去,混合了旁边的杂草和石子还要重新挑回泥堆“回炉”。如果泥量不足,得反复跑腿去挑,既耗时又费力。 第五步,脱挂。小墼的挂与泥粘连面积小,手持墼挂两端就能直接提起。大墼的挂与泥粘连面积大,这办法就不好使了,把挂者要站起身来,双手拽住大挂两端的细绳或布带,同时向上发力,泥留在原地,挂应声脱离。这样,一个方方正正的土墼就做成了。然后,把挂者挪出一个位置,依着整齐的摆放次序脱第二块、第三块。 第六步,起墼。这是场地里操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好的天气条件下,新脱的墼三两天就能凝固硬干,整体成个儿时,就要起墼了。两手小心地从长边的一侧扶起墼,无风天独立竖站或者N形摆放,便于通风、透光,再晾晒两个日头就成了。起墼的火候要把握好,起得早了,墼板没硬实,扶起容易变形,用起来既不结实,也不美观。 都说,蚕蛹会破茧成蝶,是自然的无边造化。我想,泥草能够脱挂成墼,难道不是人类的智慧在化腐朽为神奇吗? 来源:胶东在线王光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