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6|回复: 0

【原创】烟花三月下扬州

[复制链接]

14

主题

406

帖子

3049

积分

金牌会员

芸芸众生一戏子

Rank: 5Rank: 5

积分
3049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17-6-11 11: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原创】烟花三月下扬州
    我意念中的扬州,有 “烟花三月下扬州”般烟雾迷蒙而又繁花似锦的悠远意境,有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和“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那样舒缓柔美的月夜箫声,也有南朝宋人殷芸笔下“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那种达至事业巅峰的恣意汪洋春风十里的成功人生的十足快意。每次想起出去旅游,便觉得人活这一辈子,若不去扬州走走看看,就象是欠了自己一笔债似的。
    清明节假期的第二天,我坐上了去扬州的旅游车。
    车窗外的景物,似被一双具有超级神力的大手飞快的接连不断的拽到车子后面一般,次第淡出我们的视线。先是一丛一丛的白杨树接连闪过我们的视野。这时节的白杨树尚未发芽,灰褐色的枝条直指天空,像不屈的斗士。丛丛的白杨林中,隔不多远就能看见一棵或数棵白杨树的枝桠上筑有跟树干一样灰褐色的鸟窝。我一路上都期望着能看到有只小鸟从窝里飞出来,或者看见有只鸟妈妈从外面飞回窝里,告诉我它们的生活从未被打扰,可是一直到目的地都没有看到。一进入江苏境内,高速路两边的绿意婆娑的垂杨柳,扑面而来。一树树随风舞动的柳枝,像许多纤细的小手,轻柔的抚摸着我们的心田,那些柳枝那些纤细的小手似乎带股神奇的魔力,使原本昏昏欲睡的我们,一经它们摆弄,就变得精神清爽,意兴盎然起来。
   到达扬州时已是中午十一点四十分,古城扬州以瓷实的长长的堵车仪式来迎接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游客。好在不久,我们的地接导游小朱上车来接我们,并利用堵车的空挡给我们大致介绍了一下扬州。七个小时的车程加上长时间的堵车,有些人已经面露倦态,懒洋洋的有一搭无一搭的听着她的解说。我记忆最深的就是她概括扬州人悠闲慢生活的一句话: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想人家扬州人就是会享受,早上皮包水,起床后,三五知己或是一大家子,悠闲的逛到茶楼,每人一杯酽茶,一屉蟹黄包,一盏干丝,点几种小菜,边吃边聊,吃完后各人该干啥干啥去。晚饭后又约一起去泡澡,一顿搓背敲背后的轻松惬意,自是不必说了,这就叫晚上水包皮。这样的慢生活真真是极好的!小朱在解说过程中时不时冒出一两句甄嬛体解说词,惹得一车人又活跃起来。看得出,小朱是一个经验老道的地接导游。
   午饭后,我们游的第一站就是扬州的第一名片——瘦西湖。
   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后来改称“瘦西湖”,是因为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
   我们从西大门走进瘦西湖。景点内人流如潮,我们随着人流沿着湖右岸的石板路逶迤前行。走了没多远,经导游指点,就看到左前边瘦西湖的名景点——二十四桥。抬眼往桥上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人头在晃动。照这情形,我们现在想要去往二十四桥,恐怕光排队也得等半个小时,我们干脆先放弃,继续跟着人流往前走。
   石板路的左边濒依湖水,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的花红柳绿。春风迎面吹来,柳条袅袅娜娜,桃花灼灼绽放,花下游人笑颜如花,好一幅人面桃花相映红的醉人画图!石板路的右手边花花木木错落呈现,高的或是木本的琼花、桃花,或是香樟树等;中高的有各种灌木丛或茶花;低的则是草本的绣球、蝴蝶兰,或是朱顶红等。高高低低的花木连绵滴翠,意味扶疏。看着急匆匆的人群我就在想,即使其它景致不看,单在这花木下走一走就是一种很大的享受了!花木的里面是一些个精致的园林建筑,由于时间紧,我们没有进去。
   石路蜿蜒,十里湖光,清澄缥碧。我们过桥直至小金山景区。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岛屿,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
   小金山景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奇石和异木。奇石是放在小金山关帝庙前的一大块钟乳石,被做成了石盆景。相传它是宋朝皇帝为庆六十大寿而下令在全国收集的奇石,这石就采自广西溶洞中,它在运往京城途中发生了方腊农民起义而搁置在此。后来被扬州的一个盐商发现保存下来,是解放后搬回瘦西湖的。这么一块钟乳石的滴成要用时2000多年。石的奇特在于它的中间是凹下去的,石沿上有心上人种了两裸圆柏,一下雨,凹槽里就盈满了水,活像一幅瘦西湖的浓缩图,有树有水,美丽之极。异木是在关帝庙后面的一个偌大的树桩。据说这树在解放前被雷劈断,这树桩是从枯树里抠出来的一部分。同样也有个好心人,为它消毒后,在它旁边种上二棵攀缘凌霄花,使它又一次复活了,它就叫“枯木逢春”。但现代人给它取了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叫做“生死相依”。看到这景致,让人不由得联想到爱情,联想到自己的另一半!唯有心中默默,意念双手合十,祷愿遇一良人死生契阔,生死相依。
  过了小金山,前行不远,就到了五亭桥。五亭桥建造在瘦西湖之上,它好像湖的一根细腰带,系着这宛如苗条少女的瘦西湖,别有一番滋味。五亭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至今已有了两百多年的历史。桥上建有极富南方特色的五座风亭,挺拔秀丽的风亭就像五朵冉冉出水的莲花。五亭桥的造型典雅秀丽,黄瓦朱柱,配以白色栏杆,亭内彩绘藻井,富丽堂皇,具有南方建筑的特色。而桥下则是具有北方建筑特色的厚实桥墩,把南秀北雄的建筑风格机巧的揉为一体。五亭桥有15个桥洞,这15个桥洞,洞洞相连,洞洞相通。《扬州画舫录》中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当清风月满之时,每洞各衔一月。金色荡漾,众月争辉,莫可名状。”说是每到满月之夜,五亭桥下十五个桥洞中每个洞都含着一个月亮。“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扬州果然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月亮城。我若能在一个月圆之夜乘画舫游瘦西湖,画舫上有美女奏丝竹管弦之乐,在乐声悠扬中亲身体验十五个月亮的扬州明月夜,该会是何等的销魂呢?
    游完五亭桥,我们的团自由活动了。我们是从西大门进的,瘦西湖的景点大多都在右岸,我们已基本游完。 之前到二十四桥景点时没能上桥,是我此次瘦西湖之行一个不能释怀的情结, 二十四桥是游瘦西湖必圆的梦。不上桥,岂不是辜负了扬州辜负了自己!于是我和闺蜜青决定挤一挤时间,重游二十四桥。前面见识了上二十四桥的拥堵和排队,我们知道想要上桥,必须留出至少20分钟的时间排队。所以左岸的行程,我们俩基本上是快马加鞭扶摇直上的匆匆掠过,直奔二十四桥而去。
到二十四桥景点时,离我们集合的时间已是所剩无几。我们急忙排队,等待过桥。可拱桥上仍然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半天挪不了一指宽;桥翼两边更是人挤人,排成长约三五十米的队伍在等待过桥,看来踏上这座萦绕着古典文化韵味的二十四桥,不光是我一个人来瘦西湖必圆的梦。在队伍中等候的我,被人流裹挟了踉踉跄跄的前行。匆忙中扫了一眼桥边的吹箫亭,却见亭里石凳上坐满了五大三粗的汉子,更让人无从领略歌女成群吹箫弄月的旧时风情。在特警“不要停留,快速过桥”的持续不断的喊话声中,我踏上二十四桥的二十四级台阶,脑中全无“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幽美意境,反而是担心游人太多把桥压垮塌发生安全事故!二十四桥在拥挤的人群中,显得那么岌岌可危,全然没有了我意念中的模样!
   出了瘦西湖,我们去往何园。在路上,我透过车窗漫不经意的扫描扬州市区的市容市貌,我发现他们的楼群建筑最高都是五层,没有一栋高层楼房,而且大多都是一些老旧的建筑,建筑的顶层都是一色的飞檐黛瓦的装饰,显得古朴又有历史文化气息,很担得起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声。在路上我们还依次远眺了瘦西湖生死相依枯树桩的母树,据说此树已有一千多年的树龄;再就是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唐塔,说实话,这塔既不丰腴,也不高耸,平平实实一点儿也不起眼,像是我们常山顶上的安华塔;还有位于汶河路、文昌路交叉处的文昌阁,据说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属于扬州府学建筑。现存文昌阁为三级砖木结构,攒尖顶楼阁式建筑,与北京天坛的祈年殿有些相似。文昌阁底层为八角形,四面辟有拱门,与街道相通。这文昌阁看起来倒是很有些历史文化品味,与“文昌”之名相得益彰。
   到达何园时,已是下午五点钟,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式的游完而已。南方的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都还是大同小异的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只不过何园与别处私家园林有两大不同之处,一是,他的建筑风格是中西合璧的。主人居住的房屋,外围结构是中式串楼风格,而房间里却使用西洋的吊灯、壁炉、百叶门等。二是有一处其他园林绝无仅有片石山房。片石山房就是因水池北面的假山而得名,为清代石涛和尚的手笔。传说石涛在41岁时结束云游生涯,客居扬州,创作了片石山房,这是他留在人间的唯一叠石作品,称为人间孤本。片石山房,最吸引眼球的景观就是镜花水月。片石山房西边廊壁间镶嵌的一面大玻璃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面镜子都能将园中花草景色收入自己的怀抱。与镜子遥遥相对,东北湖山脚下的水潭中,则藏着一轮明月,它跟随我们的脚步,从月牙到满月,依次变化。“人工造月”是片石山房的一绝。这两处景点合起来就是片石山房著名而奇特的佛理景观:镜花水月。由此想到,人生中的某些东西,何尝不是镜中花水中月呢,何苦要孜孜以求之呢?这景点,很是耐人寻味。
   晚上,经过横跨古运河的解放桥,我们去扬州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东关街走了一圈。进东关古街须经过东关城门楼子,进入东关街的通道是中空的木板桥,桥的两边覆以透明的玻璃,透过玻璃可以清楚的看到已挖掘出的南宋古城墙遗址,昔日的繁华还依稀可见。
   走进东关街,迎面扑来的就是古色古香的市井景象。街的两边是林林总总的老铺子,灯火通明。卖丝绸的,卖牛皮糖的,卖杏花酒的,卖胭脂香粉的,卖扬州各色小吃的,那是应有尽有。置身于这古色古香的烟火味极浓的青石古巷,我常常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年代与身份,一会儿把自己幻化成那个着青花素伞的旗袍淡女子,一路旖旎而来……一会又儿又恍惚觉的自己是那个有几贯家财,时而是吟诗作画的翩翩佳公子,时而又是有点小小的坏,唤几个家奴,调戏良家妇女的少年郎……在石板路的那端,摇扇踱步而来; “哎呀,好疼!”闺蜜青猛劲的捏了一下我的胳膊说,想什么呢你,再不快走就逛不完了,赶紧地!
   东关街溜完一圈,我们顺便也把晚饭解决了。我们吃的是扬州特色小吃蟹黄干丝、蟹黄狮子头和扬州小刀面。没吃之前非常好奇干丝是什么东西,一吃才知道蟹黄干丝其实就是掺了蟹黄的豆腐皮切细丝。还想尝尝他们的“富春”的蟹黄包来着,可是进店一看又得排队等半个小时,离我们团集合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于是放弃,小有遗憾!扬州饮食是淮扬菜系风味,甜甜的,糯糯的,怎么就那么合我口味呢!怎么吃都吃不够。这可能就是吃货的特点吧。
   踏上解放桥,东关街古城墙上大红的灯笼已湮没在我们身后。乘着扬州的月色,迎着大运河上吹来湿湿的夜风,走在返回宾馆的路上。朦朦胧胧的月色,给我们的这次扬州之行画上了句号。第二天清晨当我们驱车前往兴化看千垛油菜花时,心中全是满满的不舍。扬州是一座千年历史文化古城,值得我们游玩品赏的景点还有很多很多。可惜我们这一干人马在扬州只有一下午的时间,也只是粗略的看了瘦西湖、何园和东关街三个景点。对于扬州,我感知的还是太少太少,大脑中只留下一些关于扬州的粗疏的印象罢了。
   扬州,我祈愿有机会再来故地重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