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诗辉煌炬献 根据山东省诸城市抗日战争史而创作长篇电视连续剧本《铁血山河》姊妹篇
烽火
作者 祝金斗 协编 祝源芳 祝源华 上传 周艳艳
人物表: 管乐寿:管家山庄管氏家族族长。管春青、管夏青、管永青、管英慧之父。 管春青:管乐寿之长子。 管夏青:管乐寿之次子。日本汉奸。 管永青:管乐寿之三子。抗日游击队长。 管英慧:管乐寿之小女。 陈露:管乐寿之家女佣陈姨之女。抗日游击队副队长。 冯夫人:管乐寿之第一夫人。 冯善:管乐寿之管家。 春儿:管乐寿家女佣。 姚长庚:山桃之养父。 山桃; 姚长庚之养女。管乐寿之妾。 山槐:管家山庄庄兵。 满囤:管家山庄庄兵 屠山海:地方土匪武装头子。 管杏:屠山海之妻。 郑天响:郑丽之父。鱼贩。抗日游击队战士。 周全:郑天响之顾工。 郑丽:郑天响之独生女。 管长脉:郑天响之入赘女婿,郑丽之丈夫。 陈大勇:鱼贩。 浪子:鱼贩。 海花:鱼贩。抗日游击队战士。 梨子:鱼贩。抗日游击队战士。 松子:鱼贩。抗日游击队战士。 程芝:妇救会长,抗日游击队教导员。 白云:程芝同乡。抗日游击队战士。 马志刚:管永青之同学。党的诸城地下抗日救国会会长。 丁春生:管英慧之同学。党的诸城地下抗日救国会会员。 憨大伯:造船工。游击队战士。 孙大楞:造船工。游击队战士。 老王大伯:卖水工。 祝凯然:党的地下滨北专区专员。 孙文刚:党的地下诸城县委书记。 老郭交通:党的地下诸城县委联络员。 山花:沂蒙山抗日根据地识字班学员,抗日战士。 石井义夫:日本反战联盟成员。 冈村宁次:侵华日军华北战区司令。 猪侯:侵华日军联队长。大佐。 高仓:侵华日军中队长。少佐。 山本:侵华日军大队长。 土肥:侵华日军小队长。 松岛:明为日本武士,实则日本军人,特务。 酒井美慧子:酒井天贞子之姊。侵华日军军人。特高科特务。 酒井天贞子:酒井美慧子之妹。 东条英机:日本侵华主谋。策划原子弹的制造。 仁科芳雄:日本物理学家。参入制定日本研制原子弹方案,代号为“仁方案”。 安田武雄:日本陆军航空技术研究所所长,后任日本空军参谋长。热衷于原子弹的研制。 吉川贞佐:华北五省特务机关长。少将。 刘福旺:诸城城里地主,汉奸,日伪保安团团长。 丁子心:诸城城里地主,日伪保安团副团长,团长。
第一集
在辽阔无垠的华北平原的东南沿海群山之中,有一座远近闻名,气势雄峻的高山,因此山曾有一位春秋战国时期名仕卢敖在此隐居修行,而得名卢山。 卢山,高耸入云。它极像一头雄狮,卧距在天地之间。东望,是波涛汹涌的大海;西望,是萧条破败的乡村。就在这山、这海、这原之间,我们似乎感受到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在萌动、在勃发,在涌流…… 在卢山的脚下,有一个集海、陆商贾云集的集镇,名曰泊里。 这是一个既靠海又连山的大集镇。
这一天,正逢泊里集。 天刚蒙蒙亮,就已经有人陆续上市了。早饭之后,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接近正午,已经到达了高峰。这时幡旗招摇,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 突然,集市大路上飞来了几匹高头大马,横冲直撞。那马上的人一边挥鞭,一边破着喉咙大喊大叫: “你们都给我听清楚了,下一个集日是管家老爷子娶妾的大喜日子,正午正要由此经过,你们开铺子的都要把门关严了,摆地摊的也要给我在家里呆着。老子就是一句话,要是谁的影子出现在这个集市上,你的狗命就别想要了……” 一会儿,那几匹高头大马冲开人群,撒蹄而去。 集市上的人们望着那远去的飞马,无不在愤恨,在叫骂。一个年轻人嘴里嘟囔着: “他娘的!这管家以前还算是厚道,如今这还真嚣张起来了!是不是他已经闻到了小日本鬼子的臊味了?要是小日本子打过来,他还不知怎么炸煞好了!” “小老弟,你说得好……”一个摆地摊的老人也看一看那远去的飞马,“这管家都说表面上装模作样的好,暗地里却黑得狠,要不他的老祖宗是怎么富起来的?这老虎的尾巴又要翘起来了!” “娶小妾就不让我们吃饭了?!这小日本鬼子真要打过来,他这小老婆怕是要被小日本鬼子搂在怀里了!”年轻人还在愤愤不平。 “你没听说啊?那小日本鬼子除了杀人就是放火,还专门强奸中国妇女。这管家再能,还能敌得过那小日本鬼子?好戏还在后头呐!” “我说小老弟啊,你还是省着点唾沫星子吧!”老人又说话了,“这大热天的,当心有人……” “大伯,我怕过谁?那管家,那土匪,我怕过吗?”年轻人将青筋爆突的脖颈挺一挺,“就是小日本鬼子真地来了,我也不怕!还怕他管家啊!” “穷小子,大伯服你了!”老人望着年轻人,声音也抬高了,“我还不跟你一样啊?不都是赤条条的一条命吗?要是谁要欺负咱们,咱们就跟他拼了!” “大伯,这大毒太阳的……”年轻人抬头望一望天,“这点臭鱼算是卖不了了。走!我请您老喝两盅去……” “‘穷小子’?我们穷,我们的心不穷。”老人也把剩下的臭鱼一兜,提了起来,“今儿大伯就领你的情,走……”
在那卢山山脚下,也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大山庄,只因这个山庄管姓最多,又是历代官宦家庭,名曰管家山庄。管家山庄最荣耀和最气派的就是管家大院了。那管老爷子管乐寿就是一家之主。 管家大院突兀在那些破败低矮的山石茅屋的中间。给这个山庄带来了威严和恐吓。现在站在卢山山顶向下俯瞰,整个管家大院已经到处张灯结彩,忙碌的家丁们也在进进出出。一派喜庆的景象。 其时,总管冯善急匆匆地从四合院的院大门外往里走着,他径直来到了管乐寿的正堂。刚踏进门槛,他见管乐寿正在闭目养神,就把想要大喊大叫的声音压了下去: “老爷,是您让飞马去闯泊里集,下一个集日叫停了?” “冯善,你说什么?”管乐寿听老家丁冯善一说,惊讶地从太师椅上跳了起来,瞪大了眼睛,“叫停泊里集?这是谁干的?你说……” “老爷,那飞马满集的叫嚷说是我们管家的人。那话是您叫传的……” “冯善,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你能相信那是我说的话吗?!” “老爷,不是就好……”冯善冷静一会儿,“我是怕您一时高兴了,说话……” “我是高兴……”管乐寿的胡须还在抖动着,“我是上了些岁数,可我也不至于糊涂到那种地步啊!凡是我们管家要办的大事儿,我哪一件没有和你商讨过?这会不会是屠山海那贼龟头……” “老爷,虽然土匪屠山海一直跟您作对,但我们不经查访,还不能妄下结论。待小的去查个竟究。” “冯善,我不是经常和你讲些集市上的事情吗?我们这地方,东边是海,西边是山,这海里山里出产的,不到这里来交易,老百姓的日子就难过。更何况我们家里也有那海里的买卖,山里的买卖?这集市如果今天这个叫停,明天那个叫停,我们这一大家子的日子也就难过了。唉,我们管家还一直背着祖上留下的骂名啊!”管乐寿长叹着,有些少气无力的又坐到了太师椅上。 “老爷,那些事您还是不提得好啊!”冯善向前扶着管乐寿坐好。 “清朝初年,我们管家的祖宗取妾,确是一连叫停了两个集日。那些贩鱼的鱼臭了,卖菜的菜烂了。从那时起,我们这临近的百姓就年年地骂,一直骂到现在。冯善,你说,我还能再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吗?”管乐寿闭一闭眼,“这挑事的,一定是要把我们老管家往死里逼啊!” “老爷,这我懂……”冯善倒上了一杯茶水,递到了管乐寿的手上,“可这事,该怎么个挽回?” “挽回?”管乐寿慢慢地呷一口茶水,“这事可真有些伤脑筋。现在我们不管怎么说,老百姓也是难以相信的。” “老爷,听说小日本鬼子已经打过了山海关,我们诸城的一些土豪劣绅也开始蠢蠢欲动。有的真喊抗日,有的假喊抗日,还有的恨不得小日本鬼子一天就打到我们诸城来。他们好得势。那个屠山海……” “冯善,你说这几年他离开障日山跑到哪里去了?”管乐寿将还有半杯水的茶杯递给了冯善。 “老爷,外边的人都说,他是投靠土匪张步云去了。”冯善将茶杯接了过来。 “对!他一定是投靠土匪张步云去了。”管乐寿动一动身子,“前些年,土匪张步云被国军撵的像兔子一样,到处乱窜。屠山海看这局面,也就知道了自己的下场。再说,我们卢山也不是他好待的地方,就跟随去了。从那以后,我们卢山还算安宁了几年。现在,趁着小日本鬼子的进犯,这龟孙头怕是要卷土重来了。” “老爷,我在集市上,就听到障日山那边的人说,有人好像看到过屠山海的踪影……” “啊!冯善,那会是真的吗?”管乐寿有些晕眩的样子。 “老爷!老爷……”冯善急急地向前扶住了管乐寿。
屠山海脱离了土匪张步云,就连夜返回到了他几年以前为匪作宰的障日山,又在这里安营扎寨。 这是一座刚刚修葺一新的大四合院。四合院里,屠山海正在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那似乎有两颗獠牙的嘴里还不住地嘟囔着:“砧子,还记得这宅子的主人吗?” “大营长,咋还不记得?”跟随屠山海的小匪卫兵砧子答应着。 “是谁?”屠山海往前走着。 “谁?啊,营长……”小匪砧子有些回答不上来的样子,“是,是……” “啊哈,我说砧子啊,你的记性也太差了……”屠山海斜视砧子一眼,“那管……管……” “营长,我想起来了……”砧子跑到了屠山海面前,摸一摸挂在腰间的手枪,“是管……管乐丰啊。” “我说砧子啊,那管乐丰也真该死。他好好的管家山庄不待,偏要跑到他舅舅家里来清收家财。可他就不想一想,这是谁的地盘吗?他还把老子放在眼里吗?更何况,他的兄长也不曾给老子一点面子啊!”屠山海的脸色猪肝一样的黑红,“唉,也算是他给老子做过贡献吧!” “营长,茶快凉了,您还是回……”砧子提醒着。 “茶?啊,这些天我的心里还真是烦躁得很,要多喝一点……”屠山海朝营宅的正房转过身来,嘴里又嘟囔起来,“我说砧子啊,这些年我跟了张步云,你说我赚到了什么?这老家伙可不是好玩的。他为了扩充势力,窜到莱州与土匪勾结,之后又投靠了张宗昌。砧子,你说,那张宗昌还真让他给耍了。把他的洋枪洋炮搞到手之后,就撒蹄子跑了。我这脚上的伤啊,就是跟他弄出来的。这些日子,我们重回障日山还算消停一些。我没忘了,在我们走的时候我跟他留过的话。只要他张步云看的起我,我搞到的粮草兵器尽他享用。你说,营长我说这话还算是留有余地吧?” “啊,营长,您看得远,看得远……” “我说砧子啊,小日本鬼子眼看就要快打过来了,这是棵大树啊,我们能不靠吗?”屠山海深谋远虑的样子。他往前走了几步,突然停住了脚步,“我还真差点儿忘了一件事……” “营长,您又……”砧子看屠山海一眼,“是,是……” “砧子,还不是我让你干的那件事呀?”屠山海直瞪着砧子,“快跟营长道来……” “营长,那天我们飞马泊里集,放出的话没有一个人不信服的。”砧子眉飞色舞的神情,“这回管家可有好戏看了……” “砧子,这才刚开始哪!” “开始?营长,以后还会……” “你想,这十里八乡的,谁不恨死他管乐寿了?再说,那个郑天响……” “营长,您说的是竹山那个大鱼贩子吧?” “对!正是他……”屠山海狡诈的眼神,“他每天要从海上贩过那么多的鲜鱼嫩虾,他不是还没有从平地上掘出冰窟窿的本事吗?隔过了两个集日,他这一辈子的买卖还不砸到底啊!” “营长,您高见!高见……”
刚才土匪屠山海提到的郑天响,是竹山的一个大鱼贩子,世代以贩鱼为生。到他这代还是子承父业。 现在我们放眼看去,那些贩鱼的,有的挑担,有的牵驴,有的拽马,正络绎不绝的从东海岸边走来。有的边走边谈,有的沉默寡言。 “我说老哥啊,今年这海上神长,鱼儿又多又肥,这也是天赐啊!”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靠近了一个骨瘦如柴的老人。 “啊,小老弟说得极是……”老人用被风吹的流泪的双眼看着中年男人,“都这么多年了,还真没有过……” “旺灾旺灾……”走在前面的一个年轻人叫喊了起来,“这人世间的事情就是奇怪,它一旺相,就非得生灾不可……” “你这后生年纪不大,还真会看个事理,观那世道……”老人的话听不出是褒还是贬。 “老大爷,您可听说小日本鬼子已经打过了山海关了吗?”年轻的小伙子唯恐老人听不到的样子,高声喊着。 “你跟我说啊?”老人好像有些耳背,“这些日子帮鱼东家出海,陆地上的事儿还真欠听了……” “老大爷,您说小日本鬼子一来,我们这贩鱼的买卖还不得砸啊?” “砸?小伙子,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老人睁一睁流泪的双眼,“我这个大清的遗民,以后又经民国,所经历的事儿多着哪!一有兵荒马乱,我们老百姓的日子可就苦了。那清兵国军的,里边总还有那么几个有良心的好人。可那小日本鬼子,个个都是虎狼啊!我听祖上说过,很多年以前,小日本鬼子就攻打过高丽,也践踏过我国的辽东,还侵入了俄罗斯的国土,这些杀人成性的东西……” “老人家,不光您这样说,就单这几年,小日本鬼子在东北,还用毒气毒死了我们很多的中国人哪!”年轻人向东北方向望一望。 “嗨!我说小伙子,我们这跑海的买卖算是干不成了!”老人沮丧的神情。 “老人家,还是快向郑天响那个大鱼贩子家赶路吧!”年轻人提着醒。 “啊,啊……” 老人答应着,艰难地向前迈着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