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诸城市舜王派出所和诸城市 人民法院好事还能做吗?好人还能当吗? 看好人王金平在舜王派出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以 及诸城市人民法院的不公正判决呼唤公平与正义 2015年1月18日晚上7点,诸城市舜王街道马兰河子村王增锡70多岁的妻子跑到王金平的家里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因为家庭纠纷求王金平管一管她家里的男人。不等王金平开口说话,家人就让她去找村干部,说类似这样的事王金平再也不会管了。面对此情此景,一向做好事出了名,村里的大事小情老少爷们都愿找他帮忙的王金平却为难了。管吧,家里人反对,自己也窝心,近几天他总是问自己问他人好事还能做吗?好人还能当吗?不管吧,心里又很难过,一个70多岁的老太婆一时想不开出了问题咋办? 是什么让好人王金平如此纠结?那还得从头说起。 2014年底,邻村大埠屯村的60岁左右的吕金亮老汉到马兰河子村幼儿园接孩子,在等孩子的时候到附近羊肉馆闲溜达,交谈中得知羊肉馆老板是莒县人,就想买几斤羊肉,问了价格后嫌价格太高就盛气凌人恶语相向和老板吵了起来就差点动手打人了,他的作为明显是欺负外乡人。正路过的王金平了解了情况后就向前劝解,结果反遭吕老汉恶语嫌他多管闲事,一来二往也吵了起来。此时村民越聚越多,有村民就把他俩拉开很远距离,其中一人抱住手拿石块不依不饶要向前冲的的吕老汉,两人对峙了一回后,吕老汉突然挣脱向前冲了没几步就自己跌倒,致脸一侧轻外伤。事情自发生至结束并没有肢体冲突,吕老汉却报了警说是被王金平打伤了。在众多证人证言均证明吕老汉是冤枉人的情况下,诸城市舜王派出所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传唤王金平要王金平承担责任赔偿吕老汉,还说多少钱也行只要拿点钱就行。言外之意是给吕老汉面子,吕老汉有理而王金平无理。 面对以上无理要求,王金平据理力争,坚持我本是劝架又没有打人我为什么赔钱的原则坚决不赔。而诸城市舜王派出所有关办案人员却指责王金平多管闲事,甚至说出了“你是活雷锋吗?你怎么那么好啊?社会问题还用你管?他们就是打架出了人命碍你什么事?”的话,这让以做好事为荣的王金平很伤心、很委屈。他说,我有钱可以捐款办好事,以前也经常捐,可我不愿意出钱助长不正之风,我弄不明白,派出所作为执法部门应该公正执法惩恶扬善,可为什么助纣为虐惩善扬恶呢?(经调查,吕金亮老汉在附近村是一个出了名的小凶神,经常横行乡里欺行霸市)为什么去伤害一个好人的心呢?难道就真的只认钱吗?有钱真的能使鬼推磨吗?还有公平与正义吗?长此以往社会风气还能得到好转吗?这一连串的问号背后,反映了王金平极度愤懑的心情。 两年之后的2017年3月16日诸城市人民法院判决被告王金平赔偿原告吕金亮损失7242.5元。得知这一消息,王金平先是委屈、伤心,后一遍又一遍的大声疾呼:好事还能做吗?好人还能当吗? 众所周知,王金平是一个爱做好事的人,他做的好事一时半回还说不过来呢。拣主要的说,先说远的,1997年左右,一名企业老板的亲戚在路上出了车祸,路过的没有人去救,他发现后二话不说把人从车里救出来送往医院,挽救了一条生命。十年前,一工商所的副所长吴中平在崔家庄子西岭出了车祸,他把人救出后发现是穿工商制服的就送到了工商所,而工商所的人还把他当成了交通肇事者要揍他,被醒过来的吴中平制止。2008年五六月间,他为四川汶川地震捐款3000元。再说近的,近几年他为建学校捐款1000元,为村文体活动捐款1000元,还出资20多万元修建了一座便民桥。修建便民桥的事迹还先后被诸城市信息港、潍坊新闻网,齐鲁电视台作了报道。他不光自己做好事,还经常教育家人做好事。他的儿子王晓飞经营着一个小工厂经常出差在外,一次在外出时遇见一辆停在半路上的的没钱加油的车,王晓飞二话没说给了那人100元让他加足能跑回家去的油。他更是一个负责任的人。1月18日晚上7点王增锡70多岁的妻子从自己家里走了后,他担心其安全,派家人约邻居及有关人员四处寻找,最后从外村的她的亲戚家里找到了并把她送回家。 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怎么就得到了上述不公正的待遇呢?这不是违背了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大力推进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精神吗?上述吕金亮老汉的无理纠缠和诸城市舜王派出所的胡作为乱作为又是凭了什么呢?更为可气的是诸城市人民法院的不公正判决又怎么不叫好人王金平以及所有的好人寒心呢?这样的结果怎么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又怎么去推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呢?这难道不是一个悲哀吗? 一个呼唤公平与正义的人 附 :2011年有关媒体报道的诸城市民王金平自掏20万建便民桥的事迹 诸城市民王金平自掏20万建便民桥 王金平和他捐款修建的桥。 ◎诸城舜王街道马兰河子村结束一分为二状况 ◎这20多万元是王金平一家全年的收入 潍坊新闻网1月1日上午讯 诸城市舜王街道马兰河子村被一条河一分为二,河西、河东的村民往来及出行都十分不便,尤其是河西的孩子到河东的学校上学,还要绕道三里地。为破解这一难题,2010年,河西村民王金平出资20多万元为村里修起了一座“便民桥”。 大河阻路往来不便 马兰河子村被马兰河从中间一分为二,河西、河东的村民往来非常不便。河东有一所小学,家住河西的孩子上学时就得绕道村北1.5公里之外的一座老桥才能来到河东,河西有一条通往城里的公路,河东的人要想出村也得绕很远的路才能到公路。另外,村里的农副产品运出销售和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的购入,全要通过这条马兰河。 多年以来,此河成了村民出行、学生上学的“拦路虎”,闭塞的交通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当地村民都盼着这里早日能修上一座桥,以方便出行。 村民捐款修便民桥 这事被村里一位叫王金平的村民看在眼里。虽然他家住在河西岸的公路边上,出行很方便。但他看到河东的村民每天从河对岸绕道村北的老桥出行时,心里就觉得不是滋味。之后,他就开始琢磨起来了:能不能在马兰河中间修上一座便民桥呢? 2010年年初,当他把想帮村里建桥的想法跟家人一提,就得到了儿子和儿媳的大力支持。说干就干,王金平找到村委和街道,谈了自己的设想。街道和村委对他的义举十分重视,专门到现场帮他选了桥址。王金平又找人画图纸、设计施工方案,并将自己积攒的20多万元全部投资建桥。 经过三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一座长32米,宽5米,高6米的新桥横跨在了马兰河两岸,河东、河西终于被打通了。住河东的李宗臣与河西的王照东原本隔河相望,现在成了邻居,串门时再也不用走好几里路了。为此,村委及广大村民都提出来将此桥命名为“金平安”桥,以记住王金平的义举,但被王金平谢绝了。他说:“我拿钱修桥不是为了出名,目的只是为了方便村民出行。” 致富不忘回报乡亲 50多岁的王金平年轻时曾是一名供销社职工,2002年回村开了一家炉具厂,生意越做越红火,接着又承包土地搞起了绿色无公害种植、绿色养殖等,还开了一家饭店。富裕起来的王金平没有忘了众乡亲,当村里修路时,他带头捐款5000元,铺设自来水管道时又捐出了2000元。2009年他看到村小学的教具不全了,就主动拿出2000元钱为学校添置了教具。 2010年11月初,他在村卫生室遇到本村一位70多岁的老汉,老人感冒了需要打针,医生提及已欠医疗费时,老人面带难色。王金平主动上前说,他的医疗费我出了。说毕就掏出2000元交给卫生室,并嘱咐这钱专门用于支付村里无钱治病吃药者的医药费。 据王金平的儿媳透露,修桥的20多万元是他们一家全年的收入,父亲把挣来的钱都投在了村里,修桥、搞绿色基地等。村民李宗臣说:“俺家门口的桥修得很漂亮,要是没有王金平,村民还不知被马兰河这条‘拦路虎’阻隔多久呢。”(记者秦子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