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大约四五点钟,一阵如滚雷似的轰隆声渐渐远去后,校园里安静了——又到周五,小学生离校了。办公室里大多数老师一如既往地在安安静静地干着各自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后,门口处传来一个女孩嘤嘤的哭泣声。心里很纳闷,哪个班的学生?都初中生了,会因什么不能自抑地哭泣?正想着是不是出去看看什么情况,这时同办公室的佳丽进来了,她说是小学里的一个孩子,求她帮帮她。原来这个女孩不愿意回家。这更让我诧异,周末回家,哪个孩子不是眉飞色舞喜气洋洋的?哪个孩子不是归心似箭像赶赴盛宴似的?有些学生大概从昨天晚上就开始兴奋了,而竟然有不愿意回家的孩子。正在我们疑惑的时候,那个女生进来了。这是个十一二岁的女孩,瘦小的身子显得很单薄,齐耳短发,皮肤略黑,因为刚哭过,脸上有些抹泪留下的黑道道。眼睛深黑,透着令人心痛的忧郁。瘦小的两肩上背着一个鼓囊囊的双肩背包,褪了色的蓝牛仔布裤显然短了,可怜巴巴地吊搭着,露出一大截黑晒得黑红的脚脖。在我们这被称为“贵族式”的学校里,即使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多数也是家境富裕衣着时尚光鲜的,相比之下,这女孩的衣着显得寒酸了些。 几个女同事,都把目光投向了女孩,小心翼翼地询问着。女孩说不愿被爸爸接回家,爸爸老是打她。前两年爸爸跟妈妈离婚了。妈妈有病。她跟爸爸一起生活。她舅舅跟妗妗也离婚了,妗妗成了她现在的后妈。 “现在的妗妗对你好吗?”同事问。 “不好。以前来我家常给我买衣服和好吃的,现在什么也不给我买了,有时也打我。”女孩轻轻地说,那双单纯的黑眼睛里盛满了忧伤。 女孩又用同事的手机,她说给她舅舅打电话,让舅舅来接她,到姥姥家里去。她不愿去大门口等,因为她爸爸可能已经在大门口等她了。 我们都劝她还是去大门口吧,说不定她爸爸已经等急了,不要惹她爸爸不高兴。还嘱咐她回家好好写作业,勤快些,帮大人干点家务活。 女孩踌躇了一会儿,还是慢慢地走了出去,脸上泪痕斑斑的。 目光从女孩瘦小的背影上收回来,我们都叹息。这又是一个不幸的孩子,过早地失去了本该有的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女孩曾说愿意跟妈妈一起生活。但为什么妈妈没有将孩子留在身边,这里边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否则,哪个为母亲的会舍得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 此时,窗外,柳树间鸟儿欢快地叫着飞来飞去,藤萝架上美丽的紫色的藤萝花一串一串的开得正热烈,散发着浓郁的甜香。一丛丛的金银花四处蔓延着。明丽的阳光洒在花花草草上……一切,都显示着春天的美好,但是,那个留着泪痕的、正向学校大门口走去的女孩能感受的到吗? 为了所谓的爱情,连孩子的成长都不顾了吗?你们可知道,在你们的爱情光环之外,孩子正生活在你们手制的阴影里。 这让我想起班里的一个女生姜珊。有一回一起走路时她说她爸爸妈妈在她上四年级时就离了,但他们对她都很好,经常来看她。她从小学起就有阑尾炎,前些日子犯过两次。 有一晚上,我上课。她又犯病了,苦着脸,皱着眉,左手不时地捂着肚子,趴在课桌上,右手里还拿着笔在本子上做着笔记。有时痛苦地扭动着身子。看她难受的样子,我几次走进她,问她能不能坚持,用不用去卫生室,用不用打电话给她父母,接回家去看看,她都抬起头勉强地笑笑说不用,说老毛病了,还能忍得信。这个孩子的坚强和自立让我感动又觉得辛酸。 放学后,我还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有个学生过去跟我说姜珊疼得直不起腰来,直冒汗。我赶紧走到姜珊身边说不能再拖了,告诉你父母吧。她一再说不要告诉她妈妈,我知道她妈妈就住在学校附近,女孩以前说她妈妈还一直单着,我猜她可能是不想让她妈妈担惊受怕吧。她说着号码,我给她爸爸打了电话。然后扶她到办公室先坐一会。大约十几分钟后,我把她带到大门口,她爸爸也正好骑电动车赶来了——看见电动车我有点意外,因为来这里上学的孩子多是家里有点钱的,家长们来接送孩子基本都是开着车,骑电动车接送的极少。也有些孩子之所以来这里上学,是因为父母离异无人照顾的,不知这女生是不是主要因为后者才来这里上学。那是个中年男人,身材高大魁梧,深灰色休闲服,灯光下好像有了许多白发。女孩执意让她爸爸来接,难道女孩当初是判给了男方?我总觉得男人没有几个能细心地照顾孩子的,尤其一个渐渐长大的女孩子。女孩曾说没感觉出父母是离了婚的,我却不以为然,无论如何她不是生活在一个完整的温馨和谐的家庭里,如果这个女孩的父母恩恩爱爱的话,她会生病了也一直忍着能不告诉父母就不告诉吗? 现在哪个孩子不是娇生惯养?哪个孩子不在父母面前撒娇撒痴?被蚊子叮了一口被苍蝇蹬了一脚都要找父母。那种父母恩爱带给孩子的感觉是无法弥补的。 看看生活中那些被称之为“问题”的孩子,多是因为家庭问题造成的。细想想,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的也就那么几年,而这几年确会铸造孩子的一生。错过陪伴孩子的关键期,就如过了这村没那个店,想挽回都来不及了。 在这聚如朝云散如暮雨的快节奏里,有多少孩子生活在阴影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