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缺乏雨具的年代里,斗笠和蓑衣与人朝夕相伴。人们只能利用气象谚语观察天气,免受风吹雨淋。茅草能编制蓑衣,被老百姓当作好东西抢收,而它的花骨朵是一种美味,根也很香甜,曾在三年困难时期被人们用来充饥。
斗笠与人不分离 为做蓑衣抢收茅草 斗笠(资料图)
因为早年没有正规的雨具可用,斗笠(潍北当地称“苇笠”)和蓑衣便为人们遮阳挡雨。对潍北的老人们来说,它们曾是朝夕相伴的老伙计。
当年在农村劳作,斗笠和蓑衣真帮了大忙。尤其是斗笠,夏天防晒,雨天遮雨,无论晴天下雨都带在身边,与人形影不离。
当时一只斗笠的市场价是5至6角钱,主要由潍县北部和昌邑县北部交界处的渔桐埠、王家埠和张家埠等村加工生产。尽管价格便宜,可那时赚钱很难,很少人家有余钱,总是一个斗笠一家人轮换着戴。后来,公社供销社从南方新进了一批竹皮斗笠,每顶价格在一元钱左右,可老百姓手里没钱,只能眼馋,这种斗笠只有即将结婚的新媳妇或有工作的人才可能购买。
那时蓑衣每件两元钱左右,很少有人能买得起。潍北泊子一带生产蓑衣,用茅草做主料,需要一定的编制技术。一些本地人为节约资金,就学着编制蓑衣,虽然不如人家专业编制户编得好看,但穿在身上也能遮雨防寒,很受大人孩子的喜欢。所以,当地的茅草成了“香油壶”,秋天人人争着抢着收割,农村出现了见茅草就抢的景象。
凭谚语预测天气 先人智慧不可小觑 蓑衣(资料图)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些艰难的岁月里,农民靠天吃饭,对天气变化尤为关注。那时有收音机的人家很少,乡亲们只能靠观察景物或动物的异常,而得出“天气预报”。
那时,笔者的姥爷每逢下雨天出坡,总是头戴一顶破旧的斗笠,身披蓑衣。一个炎热的夏日,笔者和小伙伴随大人们到白浪河畔的地瓜地里薅杂草。正津津有味地听着生产队长讲李宗仁从台湾架机回归的故事,突见一团团白云在头顶悠悠集结,不一会儿天空像蒙了一层灰土布,从四面八方飞来的燕子也尖叫着向天际冲去。西邻栾僧之家的大黑狗也反常地边冲燕子狂吠边撕咬起地里的杂草。这时,小伙伴景子挥舞小铁铲喊了起来:“燕子钻天狗吃草,这场大雨脱不了!”他喊着喊着便雷声大作,倾盆大雨哗然而至。
还有一个阴雨连绵的秋日,云向西轻轻飘去,生产队长栾栋成肯定地说:“云向西,披蓑衣,今天就把那片秫秫(高粱)砍回场院!”笔者问姥爷“披蓑衣”是啥意思?姥爷告诉我是下大雨的意思。另外还有“云向东一阵风,云向南雨连绵,云向北一阵黑”等谚语。
这些气象谚语挺实用,笔者先后学会了“要问(天气)阴不阴,摸摸老烟筋。”“东北风混帐龙,旱了不下雨,涝了不开晴。”每天早、晚看天气的谚语是:“早看东南,晚看西北;坷垃云,晒煞人;星星稀,笑眯眯,星星密,大雨至。”若平时看到水缸外面泛潮,在田野的路上遇到蛇爬行或听到蛤蟆叫,就知“水缸出汗蛤蟆叫,长虫(蛇)过道鱼儿跳,必是大雨到。”每逢月初的谚语是“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阴。”还有节日谚语“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来年)十五雪打灯”等等。后来,笔者曾三下工厂三进机关,这些气象谚语都派上了用场,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近年来,电视机普及到千家万户,天气预报准确率大大提高。乡亲们把从电视上看到的天气预报与本地的气象谚语结合起来,抗灾能力明显增强。收获庄稼用上了联合收割机,所收的粮食晒几个太阳就可收仓;早年的气象谚语就像暖地上的雪花悄悄离去,留给家乡人的是深深地乡村记忆。
“骨提”细嫩甜蜜 茅草根曾充饥救命 茅草(资料图)
生长在河堤、沟旁的茅草,不仅能编制蓑衣,而且全身都是宝。春天到了,茅草开始发芽生长,逐渐有了茅草骨朵儿,潍北当地叫做“骨提”。“骨提”呈乳白色,细嫩甜蜜,饱含汁液,非常好吃。每年春天,潍北大地田野外的河堤上,水沟旁,全是一拨拨寻觅“骨提”的孩童。孩子们唱着“骨提、骨提,上山拉犁”,嬉笑中,“骨提”就被拔了出来,孩子们一边吃着一边拔,好生惬意。不一会儿,“骨提”拔了一大把,再拿回家让老人品尝,总能得到几句表扬。
秋天的时候,茅草能长出近一米长,它的根很甜很香,三年困难时期不知挽救过多少人的生命。后来,老百姓的生活好了,可烧柴还有些困难,人们就挖茅草根,晒干当柴烧。
最可爱的是茅草花,秋天,洁白的茅草花煞是美丽,风儿吹来,茅草花随风飘飘洒洒漫天飞扬,它带着人们的思绪,带着人们的祝福与憧憬,追求新生活。
来源:潍坊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