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58|回复: 0

长篇小说连载:永远的涅槃(第1,2章)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1683

帖子

2万

积分

功勋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743

教师节勋章2013国庆游记2013给力新人

发表于 2017-1-19 18:13: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济南
                                  引子

        昨夜,一只火凤凰,亮相梦境,惊艳无比,雍容华贵,倾国倾城之后,毅然浴火重生。

        今晨,醒。依稀记得美丽凤凰,记之。

        雄鹰换羽,高飞远航。

                               第一章

    常耕最近总是在梦中惊醒,还有梦呓,含糊不清。妻子咏航很是懊恼,却束手无策。

    鸡叫三遍,冬日的鲁东大地依然肃杀,一排白杨在道路两旁青青冬麦的映衬下愈显苍凉。孤独中孑立,光溜溜的枝桠箭一般指向苍穹,些许迷茫,几多感伤。

    “一棵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杆儿壮,守望着北疆……”这是歌唱家阎维文老师耳熟能详的歌。常耕依稀记得二十多年前,在连队学歌,自己用公鸭一样的嗓子与战友们在简陋的俱乐部扯着嗓子练,尽情陶醉在锡伯族的兵妈妈送儿小白杨树苗来当兵的励志故事里。据说,发生在八三年的这对母子故事,被恰巧来采风的诗人梁上泉写成了歌词,然后由士心谱曲,两个人珠联璧创作出了这首军旅歌曲库的经典之作。后来这位兵妈妈儿子所在新疆巴尔鲁克山上的哨所被冠名“小白杨”哨所,激励着一茬又一茬的边防官兵立足军营,甘于奉献,以苦为乐,戍边为荣。在这感人场景里,大家引吭高歌,最后,每个人,都唱得声嘶力竭,嗓子真的哑了,才意犹未尽地作罢。

    其实,有点音乐常识的人都知道,《小白杨》早在上世纪的一九八四年电视春节晚会上就由著名歌唱家阎维文老师演唱,并深受三军将士及社会有志青年喜爱,迅速传唱开来,只不过当年农村信息相对闭塞,加之常耕小,才十一二岁的样子,没有接触到这一脍炙人口的好歌劲曲罢了。

    如今,这首《小白杨》经典歌曲的歌声不知不觉飘过了三十多个年头,让多少立志从戎,有着绿军装的梦的青年如愿以偿,用坚如磐石的信仰保家卫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为祖国巡逻,为人民站岗。

    常耕在激昂的曲调中回过神来,忽然想起学过茅盾先生的一篇《白杨礼赞》,教科书上老师要求背诵的自然段,自己至今仍能朗朗上口。开篇就是开门见山的一句:白杨树实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尤其是课文倒数第二段,在容柏林老师充满感情的朗诵下听得同学们激情澎湃。其中就指出白杨树象征着解放区那种质朴,坚强,以及力求上进的精神。

    我们知道,白杨树,高大,生命力极强,白杨树的种子似乎能落地生根,随便掰一根枝条,往地里一插,在合适的季节便能成活,生根发芽,鲜绿的叶子一个劲地疯长,小树苗也铆足了劲儿窜高。在贫瘠的大西北,在风大的北国,到处都有白杨树的身影,没几年便长成碗口粗的英姿飒爽的白杨树,伟岸,挺拔,能抵御风沙。人们把白杨树比喻成战士,比喻成忠诚的有口皆碑的战士,于是,在广袤大地,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方,它几乎成了坚强、勇敢、无畏与正直的代名词。

    当然,文艺作品里,也常有把戈壁滩上耐干旱的骆驼刺,千年不朽的胡杨拿来礼赞身处艰苦地区的边防军人,称他们为最可爱的人,其实,白杨树的生命力强,分布更广,树高杆直,扎根也深,很有代表性。

    白杨树,普普通通,平平凡凡地以站立的姿势默默奉献着。有春天的成长,夏日的绿荫,秋天的伟岸,也有冬日的坚韧。

    “哎,哎,哎——快醒醒!上班了,对门都敞门走了。”咏航这次大声嚷嚷起来,毫不留情地推了推自己的老公,就差气得掀被子了。

    “哦?上班!?”常耕闭着眼迷迷糊糊答应着,突然一激灵,一个鲤鱼打挺坐了起来,床头摆放整齐的他穿了不到一年的新式蓝地勤服三两分钟便穿戴完毕。一个精神抖擞的老当益壮的地勤战士出现在咏航面前,此时的常耕心怀愧疚,不失时机地动作夸张地向爱妻敬了个军礼,大声报告:夫人同志,航空兵某师某团机械师飞机准备完毕,请接收检查!

    “去,去,去!又来了?!最近犯了啥病?神经短路,还是发烧了?”咏航嗔怪地笑了,顺手佯装摸摸丈夫的额头。“还好,没发烧,就抬头纹又深了点。快上班去吧,贫嘴耕!”

   
      常耕喜欢媳妇这样叫自己,那是两口子看了电视剧《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之后,心有灵犀,觉得生活在社会底层,屋中间还有一棵大树的张大民,豁达,乐观,凡事看得开,生活中他对左邻右舍又是远近闻名的热心肠,耿直得可爱。虽然那张嘴巴贫点,但不讨厌,相反,张大民身上还有让人喜欢的某种特质呢,是风趣?还是其与生俱来的幽默?咏航搞不大清。不过,这一点,张大民与自己身边这个男人,也有点像,除了没有张大民的高大与弥勒佛的大肚外形,其他诸如一天到晚的嘴贫,瞎操心,真的如出一辙,估计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师兄弟呗。想到这里,咏航这个山东驻地像好军嫂韩素云的女人,不由会心地幸福而笑,笑得灿灿烂烂的,像极了冬日大棚里盛开的那朵鲜艳夺目的腊梅花。

    其实,咏航明明知道孩子上学住校,不知为啥自己竟然也有点脸红心跳,又生怕家里孩子他爸看到,免得他又会平添几分得意。




                                第二章

     出门看天,成了常耕几十年的习惯了。

    小时候,家乡有个机场,跑道南头离常耕的家也就两个小山头的距离。彩云之间,蓝天之上,总是隔三差五就能看见一架又一架飞机起降的英姿,当然少不了那种悦耳的雄性轰鸣。可以说,山清水秀的鱼米之乡的江南,赋予了常耕的灵性与善良;飒爽英姿的威武豪壮的飞行员,让人由然而生敬意,争相模仿;飞机场的存在,飞机在空中的穿梭繁忙,又让常耕与小伙伴的思想随机飞翔,梦向远方。

    长大后,投笔从戎的那年,常耕十八岁,一个血气方刚,青春无悔的 小伙子,踌躇满志,似乎马上就能紧握钢枪,唱着蒋大为老师那首豪迈歌曲《再见吧,妈妈》,走上报效祖国的战场,去赢得荣光!为父母脸上增光,为父老乡亲添彩。

    可一盆凉水,在大冬天,从头顶浇到脚心,浑身湿透,凉飕飕的。

    新兵连的强化训练还没结束,有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了与大家前途与命运息息相关的内部消息,授衔仪式后,战友们马上将进行某型飞机某专业为期半年的理论学习,然后分配到作战部队当战鹰高级保姆,又辛苦,又有风险,若巧遇逢年过节,更别提正常休假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岗位不同,任务各异,唯一不变的是每年的新老兵的自然更替,新陈代谢。定期注入新鲜血液的钢铁集体焕发着勃勃生机,巩固着天南海北,大漠边关的绿色长城。

    军人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自古以来,军纪严明,赏罚分明的军队,才能攻必克,战必胜,时刻保持顽强的战斗力。

    铃声就是命令,警报就是出击。

    每天,当地勤楼走廊里的铃声大作,酣睡中的地勤兄弟们又开始了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的工作模式。要问营区哪栋宿舍楼灯亮得最早,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地勤楼!因为,自伟大的人民空军成立之日起,无论是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的朝鲜战场,还是看似风平浪静的和平年代,有雄鹰飞翔的地方,就有战鹰的出航,战斗巡逻,就有蓝天骄子驾着飞机的胜利凯旋。而威风凛凛的英姿飒爽的飞行员无限荣光的背后,天地良心地发现,始终如一的有那么一群默默无闻的人在付出,在奉献,在几十年如一日地精心维护飞机,将自己的报国志,从军情寄托在平凡的机务工作中,做最美扶梯人,让青春与热血在放飞中闪光,让蓝天的飞翔之梦在驾机翱翔的飞行员身上体现。

    有一位机务老前辈就是先进典型,大名鼎鼎的夏北浩,他针对机务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三三四四”的“夏北浩检查法”,通俗易懂的大白话,令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举例说明一下。第一个“三”,即三个“负责”:对飞行战友的生命安全负责;对国家巨额财产负责和对战斗的胜利负责。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故生命可贵,生命无价;集高科技于一身的飞机昂贵,当然,任何闻战则喜的付出,居安思危的未雨先缪,都会促成战斗的最终胜利。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全空军机务系统掀起了轰轰烈烈向夏北浩同志学习的活动,薪火相传的航空机务系统的优良维护作风得到了质的飞跃,为实现了飞机维修的地面保安全,空中无故障反映创造了条件,打好了坚实基础。通过学习推广,一代又一代机务人,增强了荣誉感,保持了上进心,立足岗位成才,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起早贪黑,长年累月无规律的高噪音大分贝污染以及没完没了枕戈待旦的战备生活,摧残着从事外场工作的保障一线的人员健康,但每个人无怨无悔,并过得充实,紧张并快乐着。

    想到这,常耕黑黝的脸膛发光,欣慰地笑了。身边的宝塔松郁郁葱葱,青青一色的枝蔓与松叶在冬霾离去的天气里,格外精神。

    在队列里,他听着地勤靴脚踏实地铿锵的脚步,一股铁流般的热血涌上心头,暖暖的。顿时,感觉年轻了许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