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528|回复: 33

规范办学行为,是否应该规范一下老师们的作息时间!

[复制链接]

7

主题

25

帖子

37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370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3 1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1、《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
2、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的通知(鲁教基函[2008]32号)规定:要关心教师生活,科学合理安排教育教学活动,从本通知下发之日起,各中小学除按照我厅规范办学要求在双休日及晚上安排少量值班教师外,严禁组织教师在双休日和晚上坐班,严禁以“自愿”、“集体备课”、“开会”、“培训”等名义变相要求教师坐班。
3、潍坊市教育局关于转发《山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的通知(潍教名电[2008]156号)规定:各中小学除按照我厅规范办学要求在双休日及晚上安排少量值班教师外,严禁组织教师在双休日和晚上坐班,严禁以“自愿”、“集体备课”、“开会”、“培训”等名义变相要求教师坐班。
诸城的教师们周六上午在忙什么?诸城教育局又是怎么执行的上级文件?希望广大教师们讨论、转发,争取合法权益。

7

主题

25

帖子

37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370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08: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这就是领导的水平。高,实在是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119

帖子

13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366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3 19: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诸城教育充分利用教师的节假日时间大搞联合吊唁,每周六上午集中教师进行所谓的洗脑充电:前台坐个小领导滔滔不绝,屁话连篇;下面的教师无语有泪,默哀悼念。最可悲的是家在城区,而身在乡镇的教师了,周六往返几十里  只为了听取领导们那几句翻来覆去、 一无价值可言的陈词滥调。周边临沂青岛等地市都不折扣的执行了上级文件,为什么唯独我们诸城就死猪不怕开水烫?是个问题,欢迎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3 19:31:26编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主题

5930

帖子

2万

积分

功勋元老

掌门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465

新年送“福”爱心使者宣传大使调侃乱语幽默大师白金元老功勋元老喜气羊羊

发表于 2009-4-13 14: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合法权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96

帖子

15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502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3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叫你去加班,你敢不去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6

帖子

38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385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9 13: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em54]无话可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820

帖子

3931

积分

金牌会员

爱咋咋的

Rank: 5Rank: 5

积分
3931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6 08: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QUOTE:
以下是引用lingzi在2009-4-13 19:30:00的发言:
    诸城教育充分利用教师的节假日时间大搞联合吊唁,每周六上午集中教师进行所谓的洗脑充电:前台坐个小领导滔滔不绝,屁话连篇;下面的教师无语有泪,默哀悼念。最可悲的是家在城区,而身在乡镇的教师了,周六往返几十里  只为了听取领导们那几句翻来覆去、 一无价值可言的陈词滥调。周边临沂青岛等地市都不折扣的执行了上级文件,为什么唯独我们诸城就死猪不怕开水烫?是个问题,欢迎讨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3 19:31:26编辑过]

高~ 实在是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

帖子

25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257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6 0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诸城教育的领导这种做法目的就是给自己脸上贴金,不惜牺牲群众的利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6

帖子

25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257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6 09: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9楼说的太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25

帖子

370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370

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09-4-15 15: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要救孩子,首先得救我们的教师们!
2008-04-1301:49
“马路上面黄肌瘦的有两类人,一类是学生,一类是老师。”这是前几天一位当教师同学发来的短信。在玩笑之余却能引发人们的思考。我们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会让人们搞出这样的短信?想到自己的孩子孩子也在上学,我的爱人在中学教书。在我们家里,她们总是起得最早的,睡的最晚。是呀,家家都有孩子上学,人们不理解现在的教育为什么会让孩子这样辛苦,认为这都是教师的错!可教师的辛苦又有多少人能理解呢?难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愿意为了别人辛苦而让自己也辛苦吗??

  看看教师们的呐喊吧!

  呐喊一:谁给我们时间!

  老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复性的。拿班主任来说,从学生开学报道这天起,繁忙琐碎的一学期就开始了。作为教师,备课上课乃是根本,如今,备课这一工作基本上都要晚上加班才能完成,当然这种加班是老师自发在自己家里的加班,从没人给过他们加班工资。学校的8小时工作时间根本就没有为备课留下余地。除了奔波在课堂和办公室之间,他们还要填写一张又一张名目各异永远搞不清到底有没有实际作用的表格,写一篇又一篇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写些什么的计划、总结、论文、案例,参加一个又一个层次不同规模不一的会议和培训;还要搞好教育课题研究,开展各类学生活动,抓好各项比赛的训练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事实上,很多老师的工作比以上我所写的还要琐碎和繁忙。

  工作繁杂可以不在乎,毕竟做了教师这一行。可是没有时间好好钻研教材,好好备课,却是他们最大的惶恐和不安,所以不得不加班。可是,是什么让老师连最不应该失去的备课时间都失去了?

  呐喊二:谁给我们真实!

  教育重研究,重积累。但古言过犹不及,如今,这种研究和积累的风气之盛,已形成老师的又一种压力。一个课题研究,可以拿出几大箱的材料。一次教学质量评估,准备材料要做一两个月。最高级别的应属省、市级实验学校验收调研了,材料可以装几卡车。每学期,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调研活动多达数10次。每次调研,老师都要做好各种各样的材料,统计好各种各样的数据。这些工作都是额外的,完全挤占了老师本就不多的空余时间。

  问题是,这些材料究竟有多少现实意义呢?连教师座谈学生座谈都是事先预演好的,不会说话的纸又能反映出什么呢?尤其是说明学校常规和学生情况的材料,大多是老师在领导授意下为配合学校工作自编自造的,根本没有任何实际参考价值。但是,对调研有用,对领导印象有用,对充实学校档案柜有用,对加快纸张消费促进纸业发展有用,谁来考虑老师的迷惑和忧虑?谁来体会老师在教授学生说谎时的痛心和尴尬?

  呐喊三:谁给我们宁静!

  我们相信,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改革是正确的、必须的,但经过层层理解后的层层传达,到了基层教师那儿,这些改革容易变味。就拿前几年的“减负”来说,最初,不仅学生拍手叫好,老师也是拍手庆幸。学生负担轻了,老师的负担当然也相应减轻。而一年之后,随着学生考试成绩或多或少的滑坡,家长的质疑随之而来,于是减负呼声弱了,老师负担又上去了。

  近年来,由于“择校”现象愈演愈热,学校终于彻底丢弃了减负口号,提出“理直气壮抓质量”,当然这“质量”毫无疑问着就是指学生的考试成绩。这一“理直气壮”,就是无数孩子的童年被作业扼杀,就是老师负担的恶性加重。

  再说说如今教育界普遍存在的“一边高喊素质教育,一边紧抓应试教育”的现象。不仅老师无所适从,连领导们也不能自圆其说,只得自我解嘲地认为素质教育包含应试教育,两者并无矛盾。可是天天在教室里上课的老师心知肚明,两者根本水火不容!抓了素质就要付出考试成绩滑坡的代价,抓了成绩就不可能顾及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方方面面的启发下,他们也懂得了水来土掩、兵来将挡。明天要来开素质教育现场会了,便把学生作业本收掉,发给他们各种课外读物,在墙壁上橱窗里布置好学生的各种手工手绘手写作品,关照学生对谁也不许说假期要补课;下周要考试了,学生每天不完成三张试卷别想回家——当然,回家后还有一张试卷要做。

  面对这样的教育“运动”,老师怎么能不疑惑?谁在真正为教育着想?谁在真正为孩子着想?

  呐喊四:谁给我们理解!

  社会往往把国家民族的希望都寄托在教师身上,冠以“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家长则把所有的人生追求和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老师肩上的重担何止千钧?干得好是理所当然。一旦稍有差池,责难声便席卷而来。加上几次行风建设调查,学校因受乱收费牵连而声名狼藉,一瞬间老师似乎成了过街老鼠,骂声四起。而老师的委屈谁能明白?他们也是人,也会力不从心,也会疏忽马虎,也会犯错误。而且,一个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哪有权力去制定什么教育政策包括收费政策?而面对现状,谁愿意给他们理解和宽容?

  呐喊五:谁是真正的专家!

  长期以来,教育牢牢遵循着“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由一批专家学者掌控着教育思想的演变、教育方式的更新,这本无可厚非。但理论一旦脱离了实际,往往就变得虚无飘渺,令老师无从掌握。笔者近年来有幸参加了各种规模的培训不下数十次,培训笔记记了几大本,但这些宝贵理论真正能对教学实践起多少作用呢?不少老师反映,听专家讲座就如听《天方夜谭》,满嘴国内国外的最新理论成果,就是没有谁把眼睛朝下看,看看我们的教学实际,了解老师们的真正需求。实实在在的教育由远离教育实际、动不动就跑国外做研究的专家学者来指导,成了教育的最大悖论。

  学校肩负着教育人、培养人的使命,这“人”既指学生,也指老师。一所学校若能培养出一批成功教师,无疑是最足自豪的资本。问题是,教师成功了,出名了,拿什么证明?除了荣誉证书,便是工作性质的变化了。名教师怎么能天天呆课堂?名教师得负责对外交流和宣传,树学校形象的,成为学校吸引生源的资本。于是原先做班主任的可以不做了,原先一周上15堂课的可以变成一周上5堂课了,原先是普通教师的可以考虑选拔为行政干部了。一来二去,成功教师就离开了教学前线,走上了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岗位。

  很普遍的例子是: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曾经是优秀的教师,但几乎所有的校长都是不上课的,专门负责外出开会,搞好上下人际关系。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一些特级教师成名后就理所当然地离开本职岗位,如明星大腕般外出“走穴”挣钱,礼堂里一堂公开课,收入远远超过一个月薪水。而那些数十年如一日呆在课堂与孩子为伴的,通常都不是领导眼里的好教师,起码不是成功教师。教师的成功以离开教学一线为证明,是教育的又一大悖论。

  教学是一项扎扎实实的实践工作,教学经验是一个老师最可宝贵的工作积累。但通常,教育行政机构的领导们在会议上对老师说得最多的是:要尽快转型,从经验型教师转为科研型教师,要多写论文。于是写论文成了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而且要求之高、数量之多,超过了一般老师的承受范围。“要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要敢创新,有新意”。为促老师写论文,写好论文,学校往往把教师论文与教师收入挂起钩来。于是某市去年教师论文“产量”就突破了两万篇,但其中有价值的却不足百篇。由经验上升为理论当然不错,但要考虑老师的实际情况,如此齐头并进一视同仁的做法,只能逼老师“做”论文:摘抄拼凑,不知所云,反而冷落了本该记录整理的教学经验。况且,如果老师都能搞科研做学者,要那么多的教育专家干什么?这岂不是教育的又一悖论?

  呐喊六:谁逼着我们“患病”!

  工作压力巨大,且重复繁琐、无法量化,使老师的身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除极少数人能通过自身奋斗或社会关系跃居领导岗位,从而离开教学一线外,大多数老师只能日复一日地呕心沥血。由于接触面不广,他们的生活圈子基本上呈两点一线状态。加上社会舆论固有的对老师的严格要求,使老师跟现实之间一直保持着距离,于是,他们很少能有舒解压力的机会。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老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据上海某教育机构统计,超过60%的老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这个数据在任何一个行业中都是不可能出现的。

  国家、省、市每年都有“优秀教师”、“十佳教师”评比,但看看他们的事迹介绍,总是令人揪心:多少教师的成功、出名是以身体为代价的啊!他们的事迹中充斥了“病倒”、“休克”、“手术”、“坚持上班”这样的字眼。事实上,除了成天在校园里忙忙碌碌,他们哪有时间留给自己锻炼身体呢?

  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责任在于教师;孩子思想不端正,责任在于教师;孩子在社会上学坏,责任同样在于教师。家庭管教无力,社会影响深重,缺乏舆论导向,而学校、教师为此“力挽狂澜”却成为家庭、社会舆论的焦点,教师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大环境中艰难的走着自己的路,压力重重的做着自己的工作。

  古语:“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今天却变成了“一日为师,终生受骂”。不是吗?教学严格的老师会让年幼的不懂事的学生恨之入骨,教学宽松的老师又会让长大成人的学生计较一生。这样一个终生受骂的职业却拥有极为高尚的称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的灵魂是那么好教育的?人的灵魂可是另一个人所能拯救的?所以他们处于极为可悲的处境:时刻承受着生活的多重挤兑!

  首先是社会。应试教育是最近几年教师头上顶戴的新的骂名。谁也不曾注意到,作为教育第一线的老师们无权取消考试,却不得不保留挨骂的权利,被骂成:禁锢学生的思维;侵犯学生的权利;伤害家长的感情!可是又有谁知道现在的考试不仅在考学生,而且在考老师!

  其次是家长。社会上不是指责教师,就是棒喝教师,却对尊重教师无能为力!这样的社会现状直接导致了家长对教师的种种要求。谁会去想,一个班主任除了要去管理几十名学生外,他还要进行正常的教学任务。而我们知道,只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们对自己孩子的管教是多么的头疼!

  再次是教师的上司们——一些端坐在研究桌前的教育家们。他们在那里异想天开,今天提出一套方案,明天又做出一个指示,而第一线的教师必须立即跟上,稍有差迟,一大堆的批评与呼吁就会接踵而至。就像减负,狂喊着减负的人却不能取消考试,结果让每一个教师变成了超人――既忙着能力素质的培养,又应付难度一点不减的考试。结果学生非但没有减负,反而增加了新的烦恼――对提高个人素质的无所适从。

  而教师也同样在教学餐桌上又要精心准备一盘素质大餐,而且必须做的精美而实用。这是教育家们尚未实现的方案,却很可笑的扔给了在多重压力下生存的教师们完成!

  请问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者到底应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要想救救我们孩子,不先救救我们的教师行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1

帖子

912

积分

中级会员

义侠归来

Rank: 3Rank: 3

积分
912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5 0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文山会海,乐此不疲,教育只待动大手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uaba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9-4-14 21: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

帖子

255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255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4-14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敢和国家政策叫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主题

128

帖子

14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1425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5-1 20: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教师职业操守“倒数第三”,让我百感交集

邵留生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对全国12575名公众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哪些职业失去操守的现象最严重?依次为:医生(74.2%)、公安干警(57.8%)、教师(51.5%)、法律工作者(48.4%)、公务员(47.8%)、新闻工作者(37.6%)、会计师(30.7%)、学者(20.3%)、社会工作者(10.9%)。(428日中国青年报)

今天教师的职业操守如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得到“医生(74.2%)、公安干警(57.8%)、教师(51.5%)”这样的数据,尽管社会对教师有着种种的偏见,尽管不是身为教师的人没有法体会老师的种种辛酸,尽管这样的调查存在种种不完善,但是公众算是给出了恰如其分的评价,正是因为有不少教师存在严重的职业操守缺失行为,社会才会对教师存在偏见。只是这个“倒数第三”让我百感交集。

其一,我为教育伤透了心。教育乃事关一个国家千秋的伟大事业,教师就是肩负重任的执行者,可是,就是这些肩负重任的执行者,其职业操守却不敢让人恭维。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让我如何相信中国教育会强大起来,教育一旦强大不了,科技又如何能进步,国民素质又焉能提高?

其二,我为孩子伤透了心。我不敢想象,孩子一旦“落在”这些失去职业操守的教师的手里,该会是怎样的“惨状”?时不时狂抄课文还是事小,要交费才编排好座位才是事大,认钱才为孩子服务的教师在今天已经不在少数了。谁家家长愿意送孩子去学校受罪,在先不问为何如今教师职业操守缺失之前,孩子在这样教师的教育之下,只能过早地接过他的老师的“衣钵”,过早地成为一个受到污染的人。真的,我为孩子伤透了心。

其三,这些职业操守不合格的教师伤透了坚守职业操守老师的心。笔者也是教师,我曾经坚信,教师是恪守职业操守的楷模,如今,我渐渐不相信了,因为太多的事实让我不敢再相信,“51.5%”的人认为教师职业失去操守的现象最严重是一面清晰的镜子,除却他们当中有些人还怀念教师头顶的光环外,应该说是教师职业操守现状的真实反映。如今教师倍受非议,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有不少失去职业操守的教师的存在,他们在公众面前树立起了很坏的形象,将用千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师者形象毁于一旦。作为教师的我,深感不安,也倍加惭愧!中国不缺少职业操守的教师,但是中国也不缺少坚守职业操守的教师,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默默承受种种不公,只是,这种还普遍存在的事实已经被披着师者外衣的“狼”无情地给蒙蔽了,教师剩下来的,就只是“体罚狂”、“乱收费狂”、“回扣王”……

在教师饱受非议的时候,我曾经不遗余力地为教师正名,如今回想,我只是从自己的经历与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出发而已,没有考虑事实上还有师德已经沦陷的教师。我也曾经认为,只要还有坚守职业操守的教师的存在,教育就不会倒下,也许,我真的错了。

教师职业操守“倒数第三”,让我百感交集。谁来关注那些失去职业操守的教师,谁又来真正关注那些坚守职业操守的教师,除了用一项荣誉来关怀外,能否更物质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6

帖子

29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294

新年送“福”

发表于 2009-5-1 06: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这是一些领导的功利思想在做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