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刘备曾说,“青山不老,绿水长存。他年事成,必当厚报。”爱山,爱水,对山水有美好的情感,寄情山水,由来已久。李白也喜欢山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盖因山水不变,而人情易变,冷暖自知,所处无奈,故更偏爱山水。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投身空山之中,身体疲惫,而内心空灵,眼界顿宽,所有的恨与怨,忧与愁,俱烟消云散。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多么希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山,我之爱也。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高山仰止,登彼高山,顿感渺小,多少事,都不值;多少泪,都不流。曾登泰山、蒙山、赤山,每每回味无穷,令人留恋而忘返也。至于诸城诸山,也多登临。西南有马耳山、南有常山、东南有竹山、障日山、卢山,不知登临多少次了。我总结这些山的特点,是谓马耳险、常山雄、障日胜、卢山秀而竹山纯也。 内心郁结之时,必登山;内心豪放之时,必登山。或强身健体,或探幽掘微,或怀古论今,各得其宜也。昔孟浩然登岘山,留有名句,“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名山大川,必有名人足迹,或有重大战役,或有更多历史故事,投向高山,如投向浩淼的书籍,云深不知处。 最爱在三九严寒登山,以磨练意志,砥砺心性。曾经于此时登上卢山,天寒地冻,空无一人,北风劲吹,雾锁山头,霜凝栏杆。虽浑身冻透而不回头,直抵山顶。山风愈大,摇摇欲坠,烟雾笼盖,无法远视,止在饮酒台前稍作停留,期与神仙相会合,甚至希望有一匹狼的出现,而最终一无所获。也登过常山多次,爱择冰天雪地之时。积雪吱呀,水墨为画,麻雀成群。登上山顶,极目远望,峰峦缠绵,浓浓淡淡,以拓展胸怀,指点江山,不亦乐乎。 山,又是最终的归宿。陶渊明曾经有诗说,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登临高山,看淡生死,浮生若梦,忽忆秋风,不也悟道参禅,大彻大悟了吗? 水者,情也。红花易衰似郎意,流水无限似侬愁。水流无限,情亦无限。高山流水,伯牙子期,知音也。而知音稀少,难得一遇,固有摔琴之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质同音,金风玉露,多在梦中,多是期盼。当爱不在,感觉不在,即使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回文锦字,又有何用!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浅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水是美景,也是诗,是豪情万丈。飞湍瀑流,令人震撼。至于小河流水,亦秀美可人。老树枯藤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呀,就我俩!至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是别有一番韵味,甚至达到“云间吟琼萧,石上弄宝瑟”的境界。 桂林山水甲天下,可惜至今无睹。所能观者,沧海也。海为百谷之王,因其善下而不择细流,所以深不可测,不可斗量,无所不能包容。每临大海,激情奔涌。沧海一粟,心潮澎湃。 海,亦诗情也。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平生最喜欢曹操的短歌,言简意赅,极其明丽。真想与之“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孟德文武双全,智勇足备,有囊括四海之志、包罗宇宙之机也。海,因诗而更加博大广远。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伟人豪迈,每逢海浪,必咏志也。 喜欢水,荡污去垢,归于清纯,水如花一样,如此圣洁。看过九仙山的水、蒙山的水、大珠山的水,如此清澈,令人陶醉,真可谓“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而最终喜欢大海,喜欢高山,喜欢所有的山山水水。山水,不变之情怀,时常存于记忆,存于梦中,存于诗词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