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昌邑市下营镇政府驻地东6公里左右,有一个叫廒里的村庄。每当提到这个村,昌邑人都会说一声:“知道,出盐的地方。”
的确,廒里与盐有着很深的渊源。据《昌邑县志》记载:明朝初年,四川成都李姓迁移至此,以熬盐为业,故名熬里,后改廒里。也有一个版本说村名与唐王东征有关,因为廒有粮草库的意思。村名的由来暂且不说,但廒里一直是海盐产地已成定论。2009年,考古队在村西北发现了东周、宋元时期的多处盐业遗址,出土了大量煮盐用的器具。器具虽已破烂不堪,但足以证明廒里的海盐生产史历经千年。
在四邻八村的村民眼里,“廒里”与“盐”几乎可以划为等号,甚至衍生出一句顺口溜:“七辛庄,八郇家,往北看看廒里净些晒盐的。”这一点很多廒里人的体会更深。他们小时候去外村的姥娘家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被那里的人亲切地问一声:“小盐疙瘩来了?给你姥爷姥娘捎了几麻袋盐呀?” 村里还流传着一句话:“海沧的庙多,廒里的道多。”海沧属于莱州,庙为什么多不得而知,但廒里的道多可以这么理解:过去盐滩多且分散,晒盐的人分头走,在偌大一片盐碱地里来回走的可能不是同一条路,走的多了路就多了。廒里的道多,也可以理解为廒里的盐多。2011年日本地震引发国人抢盐风波时,村里人从新闻上看到各地商场的食盐被抢购一空时,都笑着说:“咱就不用抢,村边的大盐坨几辈子都吃不完!”有盐,说话就是这么任性。
廒里的盐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好。1981年,廒里盐场生产的“水晶牌”大粒盐因含纯97%以上,被原轻工业部授予“优质产品”称号。现在,除了原盐生产之外,提溴、制碱等盐的深加工项目已经形成了产业一条龙。应该说昌邑被誉为“溴、盐之乡”,廒里的盐贡献了重要的力量。
盐改善了村民的经济条件,也渗透到了村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古至今,廒里人因盐致富的人家不在少数,也流传下了许多与盐有关的故事。清朝时候,村里有个能言善辩的秀才叫李玉琢,他为了维护村中晒小盐滩的村民的利益与盐商把官司打到了县衙,结果官司赢了却因害怕遭盐商报复不敢回家。县太爷知道后,专门送了他一程,并对他说:“好好跟着我的轿子别走远,不然被打死了没人管。”
在机械化生产之前,盐都是卤水晒制、人工扒出,扒盐被看作是一件又苦又累的差事。于是村里人在笑话谁家的孩子学习不开窍时总是说:“真是个卤棒棒”,然后转身用威胁的口吻严肃地对自家孩子说:“不好好上学?你长大了想去扒盐吗?”
盐已经成为廒里的一张名片,廒里人沾了盐的光,沾了盐碱地的光成为共识。村里的儿童在廒里盐化集团捐建的幼儿园中快乐成长,小学生们坐着廒里盐化集团捐赠的大鼻子校车出村读书,而村民每年也会从盐田承包费中分得一定数额的福利,这都是盐给廒里人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在廒里,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村里放烟花的人很少,而到了第二天晚上,烟花满天,鞭炮声此起彼伏,据说那天是盐的生日。虽然近几年盐的行情不好,但不影响廒里人对盐的那份坚守与执着,对盐的那份特殊感情,已经深入到每个廒里人的骨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