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天是世界森林日,行走在鸢都潍坊,城区处处透绿,绿得精致;近郊生态显绿,绿得自然;乡村绿意融融,沁人心脾。潍坊的绿,是一个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民生工程。
2016年,是潍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验收之年。全市紧紧围绕《潍坊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突出“亲山近水享绿色福利,五彩鸢都创森林潍坊”设计理念,统筹城乡绿化,深入开展大造林行动。全市规划建设45项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着力提高市域森林覆盖率,力争在市域内建成较为完整的城市森林网络体系,形成“一核、两屏、三廊、三网、多点”的市域空间布局。综合各地“创森工程”建设情况,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造林绿化重点明确去冬今春完成成片造林2600公顷 入春以来,全市各地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重点工程,抢抓春季有利时机,创新造林绿化机制,迅速掀起了春季造林绿化高潮。截至3月18日,全市去冬今春已完成成片造林2600公顷,整地4666.7公顷,土地流转2266.7公顷,义务植树377万株,完善农田林网控制面积2533.3公顷,新建完善生态廊道93公里。结合我市实际,全市确定六大绿化体系,规划建设45项林业生态重点工程,造林3666.7公顷。
督查调度力度空前 严把造林绿化各个环节 实行“谁种谁管”和“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包成林”的四包责任制,杜绝“重栽轻管”和“只栽不管”现象,确保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市林业局结合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加强工作调度、督导检查和情况通报,实行春季造林一周一调度,一周一通报,推动各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
造林机制不断创新 共同建设秀美家园 寿光市出台造林绿化新政策,具生态公益林性质按“林苗一体化”标准造林的,按面积给予一定补助。昌乐县推进造林绿化向园区化、多样化、产业化、合作化方向发展,全面提升现代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水平,引导社会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造林绿化。高密市生态村绿化建设采用大户承包供苗、村集体供村内四旁及房前屋后用地、村民管护的绿化模式,建设生态示范村100个。安丘市科学规划、提前部署,抓好以荒山绿化、路域绿化、镇村绿化、水系绿化、林果基地建设、城市生态圈等为主的国土绿化工作重点。其他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奖补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植树造林,共同建设秀美家园。
城区森林建设让城市容貌更美按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要求,潍坊市结合“中心城市圈三年绿化行动”、“提升市区”及“城镇化”要求,加快推进绿色行动进程,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重点增加绿地,填补绿化空缺;丰富树种配置,优化绿化格局;提高绿化档次,突出城市特色;加大周边绿化辐射范围,增加绿量。全市完成城区森林建设3万亩。
山区森林建设让自然生态得以恢复结合南部山区保护开发和生态功能区定位,我市推进远山和荒山绿化,打好困难山地造林绿化攻坚战役。探索退耕还林,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高效防护林。坚持实行成方连片综合治理,一治一座山头,形成绿化规模效应。全市完善提升绿化荒山3.6万亩。
滨海森林建设推进滨海海洋经济新区建设我市坚持一地一策、统筹绿化的原则,种草与植树相结合,积极推进绿化全覆盖工程。大力探索封滩育林,在生态脆弱地区划定保护区,减少人为活动,提高自然修复能力。抓好沿海防护林带建设,开展原有林带的补植完善和抚育,全市新建完善沿海造林绿化3万亩。
水生态森林建设让水绿有机结合潍坊市以“两河”开发和“三八六”环保行动为抓手,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障水质安全为目标,把“造绿”与“治水”有机结合,积极做好水绿结合文章,突出抓好河道生态修复绿化,营造护岸林、护堤林、景观林、水土保持林,构建水系绿色廊道和生态保护体系。全市完成水系绿化3.5万亩。
绿色廊道森林建设维护现有道路绿化成果潍坊市对境内现有高速公路、铁路、干线公路林带进行高标准完善提高,补齐缺口断带,增加常绿树种,努力打造树种多样、色彩丰富、错落有致、健康稳定的近自然森林通道。全市新建完善绿色通道300公里。
森林镇村建设打造和谐的绿色家园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和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潍坊市积极推进全市各镇街开展森林镇村建设,以街道绿化、庭院美化、风景林、环村林带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镇容整洁、林居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家园。平原地区以路、渠、沟绿化为重点,大网格、宽林带,探索开展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良好的生态支撑。全市新建20个森林镇、100个森林村。
世界森林日 我在潍坊等你 让我们携起手来 以实际行动为我们的家乡 增一份新绿,绘一笔华彩 为绿色潍坊建设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来源:潍坊日报、潍坊齐鲁网、潍坊新闻网、潍坊发布、网络 山东潍坊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