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09|回复: 0

普及中医经络养生知识------经脉论

[复制链接]

9

主题

35

帖子

326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326
发表于 2015-10-10 15: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人体治病,终究是离不开经脉的,无论哪种疗法,无论什么手段,其实最终都是通过气血的归经而产生疗效。所不同的,只是理论与形式而已,实质都是一样的,抛开了经络学说的那些手段,并没有脱离经脉,只是日用而不知罢了。
因为,在《黄帝内经》里早已明确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意思是说人的生命能延续,人会得病,得了病能治,病能够被治好,学医的基础,医生取得的成就,庸医能够轻易治好一些病,良医治病会遇到困难……等等这些状况,全都是在于十二经脉的原因。
古人把经脉看得如此重要,事实上也确实是这个道理。谁能离得开经脉呢?这个世界上,只有口头不承认经脉的人,没有身体里不存在经脉的人。不承认经脉的人,那是由于他们对经脉没有正确的认知。千百年来,中医的经脉被人误解为一条条细细的线,所以当解剖者们划开人体看不见摸不着那些线条的时候,就会对经脉学说嗤之以鼻,断言中医:荒谬,不科学!


事实上,中医从来没有荒谬过,荒谬的只是人们对中医的认知。
其实,经脉是立体的,并非线条。世界不是一个平面,人体也不是一个平面,经脉更不是一个平面,世界上很多事物,你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相,所以我经常对学生们说不要仅仅靠眼睛和耳朵去判断事物的真相。内经医学法天则地,援物比类,需要我们具备一种抽象的思维能力,看山不是山,看人不是人,正所谓“道可道非常道”,通过平面的文字描述,脑子里要善于构造出立体多维的多个画面,那样才读得懂《黄帝内经》,能够对内经医学有所认知。否则根本就看不懂内经,也就无法明白古人在讲什么内涵。


但是,经脉这玩意儿,千百年以来,似乎就是一个谜。
众说纷纭,有认为经脉是线条者,有认为经脉路线与内经所述不一致者,有认为经脉是神经者,有认为经脉是血管者,有认为经脉是筋膜者……
真正的经脉,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为它是一种“气路”。就像地球上的道路一样,自然界里有水路,空路,陆路,人体里面也有这些路,只不过中医更重视的是气路。自然界里的水路与陆路,不过是最基本的载体,大气的斡旋才是至关重要的,要实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景象,更多的要取决于气路的正常与否。人体也一样,调理身体的时候,气血情志之类远比肌肉骨骼神经血管重要。我在很多场合说过我的观点:活人与死人相同之处是都具备肌肉骨骼神经血管,不同之处就是死人缺少了气血与情志。这就是为什么立新七针疗法比较重视“气”这个概念,而对于筋骨皮肉血管这些肉眼可以直接看到的组织,反而不是很重视的原因。
如内经所言,粗之所易,我们常见一些庸医也能治好一些病,其实他们无非是误打误撞,阴差阳错运用了经脉的一些规律而已,甚至很多时候只是利用了情志这种安慰剂,通过语言或行为的暗示,通过心理作用,起到的一些疗效,结果被不明真相的人惊为“神医”。也如内经所言,上之所难,我们也看到很多认知比较高的良医们,临床上也常会遇到一些难以治愈的病痛,其原因,主要还是源于对经脉的认知不够明确。
经脉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无论你是医生还是患者,你都应该了解经脉。
那么经脉是怎么来的?到底存在于哪里?为什么解剖划开看不到摸不着?
前面我已说过,学中医需要抽象思维,经脉是“气路”,而不是陆路和水路,当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这个气路,根据功用的不同,分为三路:宗气、营气、卫气。宗气主要是呼吸系统,卫气另有循行路线,但又是与营气阴阳相随的。我们这里是论十二经脉,所以宗气和卫气先按下不表。
我们常说的十二经脉,实际上主要是指营气的循行路线,我称之为营气经脉。其基本载体,就是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为什么说血液循环路线就是营气经脉路线?《黄帝内经》是揭秘人类的大宝藏,它把我们所有的疑问全都讲清楚了,《灵枢•经脉篇》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这里讲得明明白白,人一生下来,就具备血液循环系统,就是以脉为营的,营,就是营行,是循环,所以这个天生的脉,就是血管。



《灵枢•经脉篇》还有讲到:“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常见者,足太阴过于外踝之上,无所隐故也。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意思是说血管穿行在肌肤里面,被脂肪肌肉所掩藏,是看不到的,但在足踝等这些皮薄肉脂少的地方,是能够看到的,而其他那些皮肉表面能看到的那些细小血管,是属于络脉,也就是毛细血管。
很多人习惯于一定要靠眼睛和耳朵来代替大脑,看到这里就会纠结,人身上的血管怎么才只有十二条呢?你冰台这不是瞎说么?所以讲到这里估计很多人又糊涂了,我再提醒一下:道可道非常道。分布全身的动静脉血管,实际上只是十二经脉的载体,并不是营气经脉本身,所以不要把血管本身看成经脉。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意思是说营气经脉的循行路线是在血管中,这个“中”,只是一个范围而已,千万不要呆滞的看成血管里面,否则你又要解剖划开血管去翻找营气在哪里了,那也肯定是找不到的。
因为内经把经脉比喻成经水,经水是中国古代版图上的那些河流,《灵枢•经水篇》说:“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指出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类似于自然界里的十二条河流,其实质与来源,则是受脏器的支配。


既然把经脉喻为河流,我们就要先去了解河流。河流是因为有水流动,才成为河流,否则没水的那条山沟,只是叫做山谷罢了,不会被称为河流。因此,河流的河床是次要的,流行的河水才是重要的。要知道,水本身并不具备能量,是不会动的,它要依赖于“内有所禀,外有源泉”的补充,才能够运动不止。其内在地泉补充和外在溪流的补充,实际上是水的上升下降以及推动,才带来这些能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有云:“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水的蒸发与下降,是通过大气的斡旋来完成的,这是自然常识。在太阳的辐射热下,河流湖泊海洋等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的上空,凝结成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又被地表热量蒸发,直接从地表返回了大气层,其余部分成为地面的河流或地下暗河等,通过循行,最终又回归进入江河海洋。水的这个升降过程我们通常看不见,但却是真实存在的。所以,我们就应该知道了,自然界里河流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水的升降过程,缺乏升降过程的水就是一滩死水,自然界也就是死寂的一片。


人体的血管就类似于河流,血管里的血就类似于河流里的水,营血是血液,但血液的循环依赖的是气的推动来完成的,没有气,血液就无法流动,没有气,心脏也无法跳动,所以中医的十二经脉,实际上是指营气,是一种依赖于血液循环却又不是血液本身的物质。
我们在看待营气的时候,就不能傻傻的分不清,这时候愣头愣脑的智慧是行不通的了。你需要具备一些自然生活基本常识,要明白自然界的河流是有分疆界的,但这些河流水蒸发到天上的水气,疆界就不能分得那么细了,河流的水只在一定范围内流转,而水气则是可以输布天下的,内经也有指出:“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打个比方,你能分辨你家乡的雨水,是来自世界上哪一条江河大海吗?你无法分辨,也没有分辨的意义。自然界里那些大江大河大海里的水,蒸发上天之后,混为一体,然后在大气的斡旋之下,就分布到全天下,这对整个地球才有意义。
所以我们不能把经脉看成一条条的细线,经脉是抽象的。十二经脉只是把人体划分为十二个范围来看待而已,记住,只是意念上的划分,只存在于思想里,如同我把你看成十二块,但你实际上并没有被划开成十二块,你还是一个整体。身体里有空间有缝隙的地方,都分布有经脉存在,这样经脉输布经气于全身,濡养筋骨皮肉,对于整个人体而言,才有重大意义。实际操作运用的时候,我们就按脑子里经脉的循行规律去调节。
当然了,就如同自然界水气的升降一样,大体规律看似很简单,实际上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经脉也一样,虽然经脉如大气斡旋作用于人体,但经脉也受各种内外因的影响很大,比如外因的寒暑燥湿风,内因的喜怒思忧恐等等,所以实际调理的时候,并不只是大禹治水那么简单的,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多系统的考虑,所以立新七针为什么会有七种针具呢,就是因为病痛的表现各不一样,各有其适宜的治疗方法,针具也各不同形,各自发挥其所擅长的功能。由于今天我是讲经脉,治疗这些事是后话,此处也暂且按下不表。
那么,六经是怎么来的呢?
所谓六经,也就是三阴三阳,手足分别三阴三阳,合起来就是人体十二经脉。
所以,要了解经脉怎么来的,首先要弄明白阴阳是什么。
一说阴阳,很多人又懵了,中医的阴阳太复杂啦!
我也对现代中医的阴阳学说感到头痛,巨厚一本教材,理论那么丰富,疗效却如此的不尽人意,到底是对的呢还是对的呢?
实际上,阴阳没那么复杂,最原始的阴阳,就是男人和女人,再直白一点,就是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男人的为阳,女人的为阴。
男女之间的性交行为,古人又称之为“云雨”之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里有云:“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这里讲得非常清楚:阴阳是天地,是男女,是道路,是能量,是万物的开端。
地球上的生命最早起源于水,人也是起源于水。有了水才有了人,自古以来人类都是旁水而居。男人与女人相结合,才会有子孙后代产生,孤男寡女一个人是无法延后的。因此,我们就可以理解,老子的《道德经》为什么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一”代表的是水,代表人。“一生二”,“二”就是男人和女人,代表阴阳。“二生三”,阴阳相合而生子就成为“三”。子长大之后又是男女阴阳相合而生子,人类就是按照如此规律,千秋万代的繁衍下去的,所以叫做“三生万物”。就是说只要有了阴阳结合,生命就可以延续下去了。

但是,生命其实并不只是阴阳二者所生,而是由阴、阳、气三者所生。如前所述,阴阳只是基本的载体,气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科学的常识,维持生命的延续,必不可少有三要素:阳光、水、空气,这三者缺一不可。水为阴,阳光为阳。我们常说,女人是水做的,男人是阳刚的,就是阴阳之分。但阴阳的结合,没有气的推动,却是无法完成的,这个道理依然在最古老的人的本能也就是性行为上面,得以充分的体现。
阴阳结合,受气的推动而循环,循环就可以生子,人类就得以分布天下。正是由于气的存在,才使得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又有阴,阳中又有阳,如果你又糊涂了,你就换个概念想一下,为什么女人能生儿子,又为什么女人能生女儿?这样你就能明白。阴阳只是基本概念,如果只有阴阳而没有气,生命就不能延续下去,气是万物的生命动力,所以内经非常重视“气”,立新七针学术思想也正是把“气”作为了核心思想在研究,所以才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认可与拥护。


人活天地之间,依赖天地自然的能量而生存,所以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人除了睡眠的时候躺卧,日常活动的时候是头顶天,脚踏地,与天和地之间就形成一个天人地的立体构造。在自然界里,太阳在天上,水在地上,太阳照射大地,水气就蒸发,上升到天上,受风气循行的影响,形成雨水又从天空下降返回到地面,完成了自然界水的循环。只有如此持续的循环,这个世界才是充满生机的,如果缺少这一环节,自然界将是死气沉沉的。正所谓天气下降,地气上升,这个上升下降的过程,就是连接天地之间能量的无形的路线。人体也是这个道理,要沟通连接体内上下之间的能量,就需要通过看不见的“经”来连接上下,经,就是路线,人体也遵循着阳气下降,阴气上升这么一个规律,就需要经脉来维持,所以当人双手上举的时候,十二经脉的阳经就从上往下行,阴经从下往上行。而且十二经脉必须一直保持着不中断的循环,也就是内经所言“如环无端”,身体才会健康。这个循环一旦受阻或中断,就会出问题,产生病痛甚至死亡。

正是因为三生万物,所以把经脉分为三条路线走,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从结构上来看,人虽然是一个整体(一),但也是分为前、后、左、右、内、外。我们人体左右是基本对称的,如果把身体从中间对称的分开(二),就出现了左侧的前、后、左(三)三大部分,和右侧的前、后、右(三)三大部分。左侧和右侧又都由表(阳)和里(阴)两部分组成,所以就形成左右各阴阳六部分,也就是阴阳六经的分布。
或许有人还是不明白,没办法,我培训带教的时候就是如此,总有少数学员很难明白我在讲什么。在这里,我尝试着用一个苹果来演示,比喻经脉的道理吧。
请你拿起一个苹果,仔细端详,这时候你看到的苹果,就是一个苹果,是一个整体,对吧?如果我这时候跟你讲这个苹果上面有左右阴阳和六经,你一定骂我有神经病。


然后请你把苹果纵向的切开,分成两瓣。这时候,你就看到了苹果的表里,阴阳(表皮为阳,里为阴),对不对?
然后请你再把半边苹果切两刀,分成三份,然后再把各自分成三份的两瓣苹果合起来,是不是就成了六瓣?那就有了六阴六阳,苹果皮部分在外为阳,苹果核部分在内为阴。
为什么只切成三瓣而不切成两瓣,也不切成四瓣或五瓣呢?这也是很多人心里的疑惑。我只能告诉你,这是自然规律,除了我前面所述的“三生万物”的道理以外,三这个数,包含了大中小、老中少、强中弱、上中下、前中后等等概念在里面,是一个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大数。试问,没有中怎么分前后?没有中怎么分上下?没有中怎么分大小?没有中怎么分强弱?如果你非要把半边苹果分为大、偏大、偏大中、偏中、中、偏中小、偏小、小......若干份,那么事情就被你搞复杂了,那就很难成为规律。因为你虽然很聪明,很能钻牛角尖,但你不如古人那么有大智慧,古中医的聪慧之处,就是善于寻找和运用各种自然规律。
好吧,如果到这个时候你还不明白,那您就别玩这个了,经脉不是您的菜,比较直观的西医肌肉解剖才是你适合的事业。真正明白了经脉这些道理的人,在临床治疗上都是游刃有余,轻松治病的。但不明白这些道理的人,临床或凑巧能治愈少许患者,不凑巧的时候则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我有少数的学员,曾跟我一起学内经理论,学了一段时间始终无法领会经脉真谛,找不到感觉,就放弃了,转而投奔西医解剖运动力学阵营,于是惊呼终于寻找到真正科学的医学,奉之为圭臬,继而对立新七针嗤之以鼻。这种人我不能说他对与错,他们就是因为无法习惯抽象思维,只要遇到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他的行为意识立刻就变得不知所措了,对他们而言,学中医是痛苦的。这很正常,世界不可能统一,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接受中医理念,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接受《黄帝内经》,更不可能期盼所有人都能掌握立新七针学术思想。

在我看来,古人就是这样来理解经脉的,把人看成一个整体,实际上人又分为若干个部位;把天地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实际上天地自然又由很多成分构成;同时古人又把人体与天地自然结合起来,看成一个整体。然后以“三”为基数,在整体的人身上去分别阴阳,得出三阴三阳六条气路。然后在“三阴三阳”之中,根据人体内气路的强中弱,分为少阳、太阳、阳明、少阴、太阴、厥阴,以此为“经”,贯穿人体周身,形成一个完整畅通的循环体系,成为十二经脉系统,以此对人体和天地自然进行对比研究,总结出内经医学理论。
众所周知,立新七针的针具源自《黄帝内经》九针,七针的学术思想也深受内经思想的影响,非常重视道法自然,重视整体思维模式,将上医治国的理念贯穿了整个学术理论体系。所以立新七针对经脉气血等等的解读,也自成一说,有别于常规医学门派的理解方式,然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难免有差错或谬误,迎来褒贬不一的评价,也是正常的。今著此《经脉论》一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吸引志同道合朋友,同心研发内经医学,弘扬真理,造福人类。

                                                                                                           

                                                                             中医经络健康养生研究中心祝您身体健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