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信息港看到有人反映文化路热闹拥堵的帖子,深有同感。对于文化路拥堵的现状,我只能用一句来形容“少小离家老大回。”清晨,若你从家中出发上学还是个孩童,待你放学归家时估计已进入耄耋之年。
张爱玲写过《一别一辈子》,“有些事一别竟是一辈子,一直没机会做,等有机会了,却不想再做了。”对文化路上的市民来说“有些路一修竟是一辈子,一直没机会修,等有机会了,却又一堵一辈子。”
记得很早以前写过一篇《从文化路到戈壁滩》,里面的热闹十足有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全舆图”,在这里也不再累述。时隔一年,当文化路终于修好后,原本以为这条载着生活与梦想的道路从此会康庄起来,谁承想这路一下子从“当年的一根筋变成了现在的两头堵”了。
早晨六七点钟,卖菜的、上学的、上班的、晨练的、过路的、送孩子的簇拥一起,自金屋小区或东关大街路口始,经南苑小区、南湖公寓、南湖花园、紫荆花园,短短几百米放眼望去,鳞次栉比的摊位、川流不息的车辆,浩浩荡荡的人群,汇聚成流,揭开了诸城人一天的“幸福大片”。叫卖声喇叭声吵架声声声入耳;电动车公交车小汽车车车受堵。十六路车在路面蜗行,司机索性下来吃顿早餐,打个饱嗝后,发现终于能向前挪动几公分,那脸上露出的幸福笑容,是多么的生动。
中午、晚上待孩子们放学时,文化路的热闹更增加了几分。实验中学的童鞋们潮涌而来,单车依旧生猛,其阵势如虎入深林,左右逢源,快如闪电,疾如迅风。因为他们穿着一身的红校服,远近相看都是“火火火”,又被人亲切地称为“红衣军”。而那些开车一族则如“虎落平阳”, 趴窝在那里,看着一辆辆单车、电动车经过,渐渐没有了脾气。有时碰上车子横在路中央买菜的,更是堵得坚如磐石,用大炮轰都轰不动,真可谓“一夫当道,万车莫开。”时而,这里的战争迭起,不是你堵了我就是我刮了你,你问候我娘,我是你爹的,总理论起个没完。喜爱看热闹的更甚,很快将这里就围成了层层铁箍。
暂不说这里的摊位,单是狭窄的文化路上划满了密密麻麻的停车位,如鲧治水般的“不疏反堵”之策,也让人感到匪夷所思。这便利之处使得白天一条路两旁停放着各型各样的车辆,原本好好的惠民工程改造成了“毁民工程”,估计这实非政府本意。我想若此时中国龙城泊位公司“横刀立马”,发扬见缝插针,见地就圈的精神,每个车位每次收取三元,估计文化路两边的车辆很快会落个“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这样既能为政府创收,又能缓解交通,岂不快哉。
此时的文化路业已不见了城管,不见了交警,对于如何走文化路,大家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政府也任之随之,但如一句名言所说“谁想从文化路穿越,一定有病。”又有小儿曰“挖掘技术哪家强,山东济南找蓝翔;车技再好莫逞狂,文化路上堵成墙。”
俗话说“大乱必有大治”,然老百姓冀望着的大治似乎从来没有实现过。附近的人们只好找来一个前知五百年后算五百年的占卦老者,问文化路何时能通畅?老者凄然一笑,唱起了“千年等一回”。
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谁也不能不食人间烟火。对于文化路上的摊位,老百姓还是理解,都在讨生活,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于是,有人退而求其次,建议文化路上的摊位西挪或至金屋小区的南北甬道,也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照着葫芦总可以画瓢的吧?但这一微弱声音又有哪位领导大人肯在意的呢。
正是:车辆如涛,喧嚣如市,一言难尽文化路。望东关,意踌蹰,伤心每日经行处,摊位连绵不计数。坏,还是堵,修,还是堵。
旧图片 旧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