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14|回复: 47

诸城人的一天:三秋 见证马耳山下的丰收与爱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1 14: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DSC_0181.JPG   

  贾戈庄属于皇华镇,位于马耳山东北面的山脚下,距离诸城市区约60里路。天气晴朗的日子,贾戈庄人一抬头就能看见山,真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福气;现在这些有福气的人可顾不上望山啦,满眼都是金灿灿的玉米,满心都是待耕种的土地,家家户户忙着抢耕、抢种、抢收;全村上下到处涌动着“三秋”的忙碌与欢喜。

图片1.jpg


  清晨5:30,此起彼伏的鸡鸣把宁静的小村唤醒,晨曦微明,勤劳的人已经在坡里抓玉米(诸城方言,用䦆头把玉米从根部或连根刨出来)了。


图片2.jpg


  6:30场湾里摘花生的大嫂



图片3.jpg


  6:50在家门口用铡刀铡玉米秸给老牛做草料的人家



图片4.jpg


  7:00 人们开始从家中出发。现在花生已经拉回家,上坡就是两件事:不是收玉米,就是种麦子。这两口子拉着麦种,看样子是去种地啦!


图片5.jpg

图片6.jpg

  这种手扶拖拉机据说这里99%的人家至少有一辆。车斗里装的是小麦播种机

图片7.jpg

  这是今天早上到村里来收花生的。7:00已经装满一车往回赶啦。问了一下,老板是相州人。通货(花生不分大小全要)每斤2.40元上下,双仁(两个仁的花生)3元多一斤。村民说,今年花生最需雨水时老天没下雨,等到下雨花生已经那么着了(不长了的意思),花生仁不诚实(不饱满的意思),花生产量低、成色不好看,收购的价格也不高。
图片10.jpg

图片11.jpg

图片8.jpg

图片9.jpg


  我问在村头上摘花生,用鼓风机吹花生的人家。是不是今年的收成不太好呢?大叔露出灿烂的笑容说:“还行吧。一亩地六七百斤。”知足常乐,多好的心态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4:58: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12.jpg


田野里,已收的玉米地里垛着玉米秸子,还有大片未收的玉米地。


图片14.jpg


图片15.jpg


图片13.jpg


7:10 漫山遍野流淌着玉米和玉米秸的甜香,手扶拖拉机浑厚的嗓音萦绕在田野山梁。


图片16.jpg

图片17.jpg




  正在地里掰玉米的老人向我展示他的宝贝。老人告诉我,玉米秸不是自家人抓的,是那些家中养牛的人,他们免费给抓玉米秸,等户主把玉米棒子收完,玉米秸给他们做牛饲料。

图片18.jpg


图片19.jpg

  这位撒粪的大叔姓彭。他告诉我,农历一月俩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这里的人种植蔬菜粮食都遵循世代相传的农谚。“谷雨前后种小苗”,是指谷雨前后要种花生。前两天花生刚收完。农民在这些刚倒出来的空地扬上粪、撒上肥、用犁耕、用耙整,然后种上小麦,因为“秋分种麦正当时”啊!

图片20.jpg

  我问大婶需要撒多少肥?大婶说,一亩地撒一袋子化肥,化肥有100斤一袋的,也有90斤或80斤一袋的。自己看着撒,也没有那么标准。化肥并不是撒得越多越好。撒多了,麦子疯长,来了风,就全倒伏啦。我问大婶子为什么不撒粪?她说家里没有粪啊,好容易攒了一点前些天种菜了。
  彭大叔的地和大婶的地挨界。大婶笑着对彭大叔说:“你撒吧,撒了庄稼长虫多!”
  我有点疑惑,问大婶:“如果有粪的话,你家撒不撒?”
  大婶说:“当然撒啦。化肥使劲只一阵,割完麦子种玉米时还得重新施肥;粪使劲时间长,割完麦子种玉米时还有劲儿!”哈哈,原来大婶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啊!
  我又问彭大叔,你一个人又耕又种忙得过来吗?他自信地笑着说:“一个人就中。一个人就办了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3

主题

5806

帖子

2万

积分

白金元老

各种爱好者!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170

母亲节勋章金点子勋章爱心使者宣传大使原创先锋龙城食神调侃乱语幽默大师端午节勋章青铜元老白银元老黄金元老马年大吉勋章年味勋章寻最美劳动者喜气羊羊

QQ
发表于 2014-10-11 15:33: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今年的玉米收成不错。

点评

对头  发表于 2014-10-11 16: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5: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21.png

  手扶拖拉机前后两部分很容易拆卸,张大叔把拖拉机头和犁用两个大螺丝链接一起,摇开发动机,开始耕地,松软新鲜的泥土翻起一排排浪花。张大叔跟刚才那位大婶是一家人。

图片23.jpg


图片25.jpg


图片26.jpg

  大婶把地里被犁翻出的薄膜捡出来。这些薄膜是当初扣花生用的,为了增产。现在成了“白色污染”,如果捡不干净,小麦发芽后长不出来,会造成减产。
   邻居家的玉米还没收,张大叔耕边上的地很不方便。尽管常年风吹日晒让张大叔的皮肤变得黝黑粗糙,锋利的玉米叶子还是让他缩起了脖子。

图片27.jpg


图片28.jpg



图片29.jpg


  累了,张大叔在地头蹲着卷上一支烟,大婶在地里拽薄膜,大婶走到哪里,大叔的目光走到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1 16:08:2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吃袋烟血蛤血蛤再干
卷烟的姿势很酷

点评

歇汗  发表于 2014-10-14 15:01
这里写作歇哈比较合适。  发表于 2014-10-13 12:02
呵呵  发表于 2014-10-11 16: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6: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30.jpg

  这位是卢伯伯,他的地在张大叔南面。卢伯伯家也有手扶拖拉机,可他年纪大了,开不了啦,只好雇了村里的旋耕机。开旋耕机的师傅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长得好”(张德好)。我问卢伯伯耕一亩地收多少钱呢?伯伯说:“我没问啊。我给你问问哈。”呵呵,倒成了给我问啦!我说:“你不知道咋给钱啊?”他说:“等耕完了,给他就是了。”多实在的伯伯啊!

图片31.jpg

  伯伯真跑过去给我问了,回来朝着我笑了半天,挠了挠头说:“还是你自己跟他说吧。”我只好去问长得好,长得好说:“六七十块钱一亩吧。”我心想,这答案还是选择题呀?长得好会不会多要卢伯伯的钱呢?带着隐隐的担心,我去周围转了转。

图片32.jpg

  9:00,用地排车往家拉玉米秸的伯伯

图片33.jpg 图片34.jpg

  这位大叔也姓张。说起来,原来这两位老人是“阳光”的老爸老妈。阳光是谁啊?就是“山水户外”旅行社的老板啊!世界真小啊,到处遇见熟人。阳光老爸说,两个儿子都在城里,一个开饭店,一个既当导游又开饭店,正逢黄金周旅游旺季,顾不上回来帮忙。

图片35.jpg


图片36.jpg


图片37.jpg

  阳光老妈说:“今年的玉米真是神收!开始老不下雨,后来下了一场巴子(冰雹),把玉米叶子都砸焉有了,寻思这回完了,没想到正是这场巴子带来了雨水,玉米不但活过来了,还结了这么大个玉米棒子!”
  我问今年的玉米亩产有多少?阳光老爸毫不犹豫地说:“一千五百斤。”阳光老妈说:“你就吹吧!”

图片38.jpg

  阳光老妈累了,坐下抽烟。看我有点惊讶,她笑着说:“呵呵,我吃烟(抽烟的意思)你别笑话,庄户人干活累了有什么啊?也就是抽支烟了。”
DSC_0216.JPG


图片39.jpg


  10:00阳光老爸老妈满载而归。在路上,他们却发生了无言的争执。这里是山区,除了上坡就是下崖。阳光老妈坚持让阳光老爸开到比较平缓的路上她再上车。阳光老爸看起来各种不服,意思是:我的驾驶技术你还不放心吗?碍于我在场,阳光老爸没有明说,而是用眼睛和眉毛向老伴充分表达了不满和抗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7: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40.jpg

图片41.jpg

图片42副本.jpg

  10:15 阳光老爸在家门口卸车。这位扒玉米(给玉米剥皮)的老人是阳光的奶奶。老人年纪大了,听力不行,只能靠表情和手势交流。

图片43.jpg

  11:30 老人坐在过当休息,指着倚在墙边的10袋花生让我看。

图片44.jpg

图片45.jpg

  堂屋还有满满的15袋花生。毛爷爷和财神爷都笑啦!阳光老爸说,家里放不开,还在邻居家放了10袋子呢。

图片46.jpg

图片47.jpg

图片48.jpg

图片49.jpg


  走进阳光老爸老妈的家,我惊了。天井里、平房上,不但晾晒着金灿灿的玉米棒,而且有红艳艳的干辣椒。阳光老爸说,两个儿子都开着饭店,所以他每年都种一些辣椒。他自豪地说:“咱自己种的、自己晒的,不掺假,客人尝了都说好,吃了一次还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7: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50.jpg

图片51.jpg

图片52.jpg

这是和阳光家一趟屋的孟叔家。过当里堆着花生,篮子里装满芋头,院子的葡萄架下晒着玉米。不知怎的,感觉孟叔是个很有艺术修养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7: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53.jpg

图片54副本.jpg

图片59.jpg

图片61.jpg

图片55副本.jpg
图片60.jpg

图片62副本.jpg


图片56.jpg

走出院子,道路两旁,房前屋后,处处皆有风景。

图片63.jpg

图片64.jpg

图片65.jpg

图片66.jpg

满载玉米和玉米秸的车辆不断开进村庄。这辆牛车拉的是蜀黍。在这里,忙碌和悠然和谐地并存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7: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70.jpg


图片71.jpg


图片72.jpg

  12:00绿树环绕的村庄升起缕缕炊烟。街上来了卖馒头、大饼、火烧、豆腐的小贩,农忙季节,这些格外畅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7: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73.jpg


  12:30 大婶从坡里回到家,赶紧洗手做饭。她用肥皂洗了三遍手,盆里的水还有点浊。


图片75.jpg


图片76.jpg


图片77.jpg


  张大叔回到家,先蹲在过当里卷上一支烟。这是他和大婶从坡里捎回来的芋头、蜀黍和炊帚苗。


图片78.jpg


图片79.jpg


  大叔泡上茶,一口气喝了两壶。最大的这个杯子是大婶的,她一口气喝了满满两大杯水。吃过饭,喝上几杯水,下午1:30张大叔和大婶又开着手扶宝马出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8: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80.jpg

图片81.jpg

  到坡里干活,大婶不舍得穿好衣服、好鞋子。

图片82.jpg

  下午1:45 张大叔和大婶到了地头。上午把地犁好了,下午的工作是耙地、播种。张大叔把拖拉机头卸下来,准备安上耙。大婶帮他把车兜推到一边免得碍事。

图片83.jpg

  像吃饭前要洗手,上班前要打卡一样,开始干活之前,男人们照例蹲到地头上点上一支烟。

图片84.jpg

图片85.jpg

  彭大叔果然不是吹牛,上午独自把地犁完了。犁过的地,还要再撒上一遍化肥,然后用耙整平。耙的安装跟犁一样,也是用两根长长的螺丝安在车头的后面。

图片86.jpg

图片87.jpg

  发动拖拉机后,彭大叔用脚使劲地把耙踩进地里,开始耙地。

图片88.jpg

图片89.jpg

  张大叔也开始工作啦。手扶拖拉机工作时抖动得很厉害,听大婶说,到了晚上张大叔经常胳膊疼得睡不着。大叔64岁啦,数十年的辛苦劳作,让大叔拥有健壮的体魄。大婶累了,坐在化肥袋子上休息,大叔的脚步走到哪里,她的目光跟到哪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8: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图片90.jpg
  一口气干了俩两钟头,两位老哥凑到一起,休息了一袋烟的功夫。

图片91.jpg

图片92.jpg

图片93.jpg
  上午卢伯伯家的地用旋耕机耕完了;下午,卢伯伯和老牛前来耙地。耙一会儿地,卢伯伯就停下来,把耙齿上的薄膜清理掉,再接着耙地。他说,他家的老牛有身孕了,快要坐月子啦,所以不能用劲太急。
  斜阳下,卢伯伯和老牛那样默契,共同合作,彼此爱惜。张大叔告诉我,伯伯的儿子们都创得很好,都在城市里,很少回来。看来,老牛还是卢伯伯最忠实的陪伴呢!

图片94.jpg
  耙过的地比较平整,可以种小麦了。

图片95.jpg
  两位大叔在商量,今年下多少麦种。通过听他们说话,我学习到不少知识:一亩地一般需要24斤麦种。好地可以少下种,20斤都行。越是好地,麦子分生越多。糙地就要多下种,25斤甚至26斤,因为糙地麦子分生少,如果播种少了,长得太稀,亩产就会大大减少啦。我问:“是不是播种机走得越快,下种越少?”张大叔告诉我:“不是。下种多少是在播种前就在播种机上调好的,跟走得快慢没关系。”我问:“怎么调呢?”大叔说:“这个就靠经验了。我们都有数。”

图片96.jpg

图片97.jpg

图片98.jpg


  播种机跟犁、耙一样,也是安装到拖拉机头上。两位大叔开始播种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1

主题

4500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4441

金点子勋章爱心使者宣传大使原创先锋初级网友记者2013给力新人马年大吉勋章3.15寻最美劳动者父亲节勋章

发表于 2014-10-11 18: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诸城的丰收,诸城人的喜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1 18: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落魄秀才 发表于 2014-10-11 15:33
今年的玉米收成不错。

{:soso_e1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