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子般的心灵 ——记诸城市人民医院普外肝胆科主任杨树钢 1999年医学院毕业的杨树钢走进了诸城市人民医院,两年后调到了普外肝胆科。初出茅庐,激情如风,热情如火,他的工作很快赢得了院领导和同仁们的肯定与称赞。 2009年的7月,骄阳似火。杨树钢收拾行囊,背负着医院领导的重托和期望,背负着自己的追求和梦想,踏上了北去的列车。他此行的目的地是北京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 他又当起了学生。大医院的气象就是非同一般,设备先进,高手云集,尤其外科的微创技术在国内更是独领风骚。他就是来学习这种先进技术的。微创,在他面前展开了一片神秘全新的风景,他如饥似渴地揽胜探幽。每天,导师查房、问诊、做手术,他像影子一样不离左右,唯恐漏下一点一滴自己未知的东西,并及时记下要点。很多手术是安排在晚上的,他一直跟着学习到深夜,有时是通宵。只要能学到新知,他乐此不疲。“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每天回到宿舍,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当天的学习笔记,记下心得,记下困惑和疑难问题。他深知患者同症,也有千差万别,不可生搬硬套,何况他的所见所闻只是皮毛知识,必须深究细化才能真正掌握。 有一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他遇到了一个来自家乡的患者,来做胆囊取石手术。那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小手术,家乡的医院完全能做,可谓小菜一碟。何须千里迢迢舟车劳顿?那人说:可不敢拿着生命开玩笑,宁愿多花钱,到大医院,心里也踏实。那人是一家企业的老总,钱,对他来说已不算什么事。而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老百姓呢?那些顶酷暑冒严寒抛砖递瓦的农民工呢?这样的大医院他们是连想也不敢想的。他暗暗发誓:要让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花最少的钱也能治好病。 天子脚下,风光无限,他“目不窥园”,虽不是三月不知肉味,也是情有独钟微创技术。春节假期,他主动申请留院值班,也趁相对事少的时候整理整理学习成果。父母妻儿望眼欲穿,多么盼望他能回去,一家人和和美美过个团圆年啊!他又何尝不想满足家人那点微薄的奢望啊,但他还是决然地留下了。当别人沉醉在烟花礼炮的绚烂中时,他埋头书册;当别人留连于觥筹交错的热闹里时,他奋笔疾书;当别人拖男挈女地徜徉在琳琅满目的繁华里时,他独处斗室冥思苦想。 2010年,又一个骄阳似火的七月,他背着沉甸甸的行囊,信心百倍地踏上了回家的路。 重新回到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上,他犹如龙归大海鹰翔蓝天。他要发挥所学之长,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痛苦。每天,他都不停地说,不停地做,疲惫之至,但看到患者及家属们脸上绽放的笑容,他心里也乐开了花。 不开刀还能做手术?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不可思议,好像只有北京、上海的大医院才可能有的事。诸城人民医院也能,杨树钢和他的同事们也能。 “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俗话自有俗道理,也正是“智者无畏,勇者不惧”,杨树钢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智慧,凭着精湛而娴熟的技艺,一例例疑难杂症,他手到病除。舜王街道一个五岁男孩肚子里长了个20来公分的肿瘤,家长展转奔波了潍坊市内几处大医院后还是又回到了人民医院。杨树钢反复斟酌后,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成功地摘除了囊肿。在谈癌色变的年代,得了癌症好像阎王爷在生死簿上打了勾就得等死,杨树钢他们却凭着精湛的医术救治着患者的生命。2012年皇华镇的杨姓村民来医院诊断出患了早期肝癌。一家人陷入了绝望。杨树钢细致地分析了病情后,建议立即做手术。患者犹疑不定,怕的是鸡飞蛋打人财两空。杨树钢耐心开导百般劝说,终于给他做了射频微创手术,切除了肿瘤。如今那杨先生还健康地工作生活着。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与患者交朋友,这是他赢得众多患者信赖的法宝。他的手机里存着1100多个电话号码,多数是患者的。他们经常在电话里向他咨询问题。找他的人也特别多,有些是他治愈过的患者领来的,有些需做手术的患者直接提出要他做。有时他还在外地出差,病房里便有几个人在等着他回去做手术。有个七十来岁的老人,患胆结石胆囊炎严重,需手术切除,手术很普通,科里医生都能做,但那老人很固执,非等他回来做不可。所以,他每外出两天回来,就要大忙特忙几天。 他的业务的确是繁忙,就在我跟他交谈的短短十几分钟里,就接了三四个电话,全是工作上的事。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病号多,下午还有两例手术。” 他天生有着一张颇有亲和力的脸,尤其那真挚单纯的笑容,让人倍感温暖亲切,从而生出信赖。难怪患者及家属一见他就上去问这问那,而他也都笑着耐心地解答。 他经常说一句话:什么是好医生?能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才是好医生。他是农民的儿子,他深知老百姓积攒几块钱是多么不容易,他总是强调要把费用降到最低。 科室里挂着的一面面锦旗,证明着他和同仁们工作的优秀。各种表彰和奖励并没让他眼花缭。2010年被破格提为普外肝胆科副主任,2011年又在中层干部公开竞聘中脱颖而出升为普外肝胆科主任的他,仍然在业务上孜孜以求,他自费订阅了多种国内外权威性刊物,只要有点空闲,就坐下来潜心学习。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和主持研究的多项课题或获奖或被推广,有的科研成果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他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医学界也不断推出新发现、新发明、新技术,一个医务工作者,如果故步自封坐井观天必会落伍,尤其是站手术台的医生,更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 我问他天天忙着工作学习,家人没意见吗?他有点腼腆地笑了笑说:妻子也是医生,在妇产科,她理解他工作的性质。她也是主任,工作也很忙,还要忙家务,照顾孩子,照顾两家的老人,但她从不抱怨,这就是对他莫大的支持。他很少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也极少有时间陪孩子逛公园,他相信孩子会理解他的,也相信孩子一定不会让他失望。 当我问他工作上有没有碰到让他为难的事时,他沉默了一会,神情变得凝重起来,他说:有的患者不理解医生的工作,有时刁难。有个患者需做手术,家属要求必须保证百分之百的把握,否则拒绝在协议书上签字。这样的保证就算华佗再世恐怕也不敢打包票,这样的要求也不符合医院的规定,这样延误了病情,受害的只能是患者。所以,他渴望着全社会都理解医生的工作,渴望着医患关系的和谐。 医者仁心,大爱无疆。杨树钢曾去桃林看望孤寡老人并留下了慰问金,曾把自己的奖金捐助给百尺河的贫困儿童。 因为还有几个刚来的患者等着他,短短的采访便结束了。望着他匆匆离去的并不高大的背影,我由衷感慨:杨树钢,有着金子般美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正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的杨树钢! 2013年7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