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山之慰 国庆期间拜访了二十多年前的老师房文斋教授,了解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事情,让我觉得不吐不快。 房老师学养丰厚,学风严谨,诲人不倦,和蔼可亲。本人虽然离开母校已经二十多年,许多老师的印象,日渐淡漠,但房老师慈祥的面容,精辟透彻、生动幽默的讲授,依然历历如在眼前。二十多年来,不管工作多么忙碌,始终没有忘记对老师的关注与问候。老师在五莲山低矮简陋的“不厌庐”里,一待就是十二年,写出了四百万字的作品。大部分精力投入到《金瓶梅》的研究中。传记体小说《仰止坊》、《金瓶梅传奇》,论文集《揭秘金瓶梅》以及许多散文诗词,都是对不朽杰作《金瓶梅》直接间接的探索研究与讴歌。达到了令人刮目的深度和广度,得到了学术界的同声赞赏。老人家对五莲、九仙两山的热爱贡献,不敢说是绝后,至少是空前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对五莲无私奉献十多年的学者,竟然无端遭到网名“风雪”等人的肆意攻击。 自诩为无私正义的文史里手,自己拿不出一篇像样的研究文章,却对硕果累累的老学者,歪曲诬蔑,妄加罪名,甚至大搞人身攻击。那个从丁耀亢的文集中,发现了《金瓶梅》作者线索,从而提出了“丁说”的学者,视自己是“发明权”的拥有者,他人不得染指。谁人再对“笑笑生”进行研究,不论成果多么丰硕,都是对他的“专利”的“剽窃”。甚至前恭后倨,耍起了变脸术,对于自己一再致谢的老人,抡起了攻讦的棒子。凡此种种,不仅有失文人雅範,连人格也不顾了。而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不厌庐”遭到贪利村民多方觊觎之时,这无异于在老人的伤口上撒盐,简直令人发指! 当那场“九级台风”疯狂肆虐山城时,真想投身到反击的行列。奋起公理之棒,将无耻之辈打个落花流水。不料,始终听不到老师的发言。后来,在网上看到一篇透露老师声音的短文,乃是他的一封私信,被文友发到了网上。此时方才领悟到,无言未必少块垒,沉默才是大境界。老师是不屑与无耻辈对垒,方才保持沉默。作为学生,也学习老师的雅范,将愤懑压入心底,静观其变。 不料,在“不厌庐”的官司败诉,棒子们仍然负隅顽抗的时候,又发生了另一件意外的事。2011年6月26日,不厌庐突然被推到。老师离去时,含泪写下一首七律《伤别不厌庐》: 胶东大崂少幽峦,烟雨涧畔建不厌(庐)。 醉山饮泉十二载,稽古状今四百万(字)。 宵小贪利钱买罪,官厅佳诺话如烟。 铁铲横推茅庐倒,不尽离情别仙山。: 这首诗,清楚地透露出,老师对于长达十二载的居留地的深情嘉许,被迫离去的无奈与惜别。也担心恢复不厌庐的佳诺,“话如烟”。我们仿佛看到老师一步一回头,含泪离开了他挚爱的五莲。当我读到这首《伤别》诗时,愤懑满腔,热泪盈眶。 今年七月,在大众论坛上,读到一篇河岸钟馗先生的《五莲山之疼》。文章所陈述和揭露的丑态与怪异,完全是许多人不知其详的闹剧真相。也是本人心头积郁的畅快倾吐。河岸先生的心头之疼,不仅是五莲山之疼,也是正义的文化人之疼,更是我辈学子之疼!那事实确凿、正气凛然的愤怒呼喊,彻底撕开了诬枉者的“正义”画皮,再次使他们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本人无比钦佩河岸先生的正义之笔,衷心感谢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读罢雄文,愤懑减却不少。但,仍然担心老师没有从悲剧的阴影中走出。今年国庆长假,谢绝了远游的邀约,专程去潍坊探望老师。进门之后发现,老人家不仅没有颓唐消沉,反而精神矍铄,一副心闲气定的样子。原来,那一系列的闹剧,并没有给老人家的健康和研究带来伤害。这彻底打消了我们的担心。更使我们惊讶的是,八秩老人依然笔耕不辍,新著频出。今年竟是他的丰收年:一口气推出散文集《莽原霜花》,回忆录《昨夜西风凋碧树》,诗集《烬余诗存》及论文集《揭秘金瓶梅》。前些年出版的《郑板桥外传》,《红雪》《梦断秦楼》等也被出版社看中,正安排再版。如此辉煌佳绩,就是年富力强的高产作家,也是闻所未闻。我们不由连声祝贺老师健康,研究创作大丰收。 当捧读老师馈赠的新作、深沉雄辩的《揭秘金瓶梅》时,深感有眼无珠甚而诬蔑攻击者是多么荒端无稽!正想发几句感慨,不料老师立即转移了话题,畅谈起了五莲各界对他的一系列深情厚谊。 他深情地说,近年来,五莲县领导对他的谬奖和厚爱,不仅出乎意料,而且感动备至。2010年,五莲山杜鹃花节时,马强书记、杜县长等当众向他致谢,称之为“五莲县的功臣”。当时任县委宣传部长的马妮,更是携带礼物,几次去庄沟不厌庐看望他,关怀之情令他动容。今年盛夏,现任宣传部长孙蕾春,不顾高温酷暑,亲临不厌庐看望老师。得知风管委没有履行购买《揭秘金瓶梅》的许诺,当即答应由宣传部出资。并立即汇出两万六千余元,买回500本新书,分送领导及有关文学朋友,以扩大五莲山文化的影响。 。 接着,老师又谈到,当遭到疯狂攻击时,因为不上网,并不知情,五莲的朋友,怕他生气始终没有透露。但却不约而同,奋起反击,很快便使心怀叵测之辈,心劳计拙,弃甲曳兵,最终到处喊起了“冤枉”。等到他得知真情,棒子手已经成了人人侧目的无赖。提起那些倾注大量心血愤而反击、至今仍不知名的朋友,老师感叹唏嘘,反复叨念谢意。 老师最为关注的,还是他住了十二年的“不厌庐“。在不厌庐遭到见利忘义者的诬告,日照法院又判诬告者胜诉时,当时的风管委杨茂波主任,仍然表示要设法保留不厌庐。当不厌庐所在地要进行改造时,风管委领导又出具“意见书”,许诺“今冬明春”(意见书签书于2011-6-24)在胡林村改造时一并解决(不厌庐)。由于胡林的改造推迟,再建没有按时落实。今年8月15日,在县委主要领导的直接关注下,风管委又与老师重新签署了一份《协议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庆燕,亲自主持签字。为保证协议的诚信执行,于部长作为“见证人”,亲笔签名其上。对此,老师分外满意和感激,不仅将这份协议书拿给我们看,而且连称五莲领导够意思。协议不长,全文引在下面,与关心不厌庐的朋友共享: 关于恢复“不厌庐”的协议 自1999年,房文斋教授来庄沟村的“不厌庐”搞研究创作达十二年之久,出版了论文,小说,散文,诗词等四百多万字。其中,有关《金瓶梅》及其作者的研究创作方面的文字就达三分之一,对我县文化事业贡献巨大,在两山的文化史上也是空前的。因此,保留“不厌庐”,不仅符合保护文化遗产的时代需要,也是领导和文化界的愿望。根据整体规划要求,去年六月不厌庐已被拆除。房教授全力支持,不仅对于经济补偿分文不取,而且将全部树木花卉,无偿献给了风管委。 2011年6月24日,管委出具《关于房文斋教授庄沟村不厌庐的处理意见》,明确表示,“同意房教授保留其‘不厌庐’的要求,待胡林村改造时,(今年底或明春),协调房屋供房教授继续创作使用。”(见附件)但,“不厌庐”至今没有恢复,给房教授的创作和居住带来了极大不便,特致深深的歉意。为了表示对承诺的信守,并加快工作步伐,特在原意见的基础上,再做如下具体补充: 第一,在胡林村选址重建“不厌庐”。房子的位置和规格,取得房教授的同意后,方可施工。房屋的门额等处,要有石刻的“不厌庐”明显标志。 第二,房屋不应小于原庄沟“不厌庐”(平房五间带一个六平米的敞厅)的面积。交付的房屋,是可以直接居住的装修房,而不是毛坯房。 第三,风管委尽快与现有投资商谈判,尽快编制胡林村村庄改造规划,尽早启动村庄改造。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首先启动“不厌庐”建设。在不厌庐建成之前,房教授来五莲仍由管委提供食宿及相关服务。 第四,新修复的“不厌庐”,产权归风管委,由房教授和家属使用,他人不但侵占。 第五,“不厌庐”内部的家具,文献陈列,以及书籍图版等文化资料,由房教授自己负责措置,管委不再投资。原由风管委保管的房教授家具,管委要妥善保管好,不得损坏。 第六,因为年老或健康原因,房教授不再居住,“不厌庐”连同内部所有陈设、物资,一件也不带走,全部无偿交给风管委。 第七,风管委将永久保留“不厌庐”,由专人管理,作为文化旅游景点,不做他用。 为了保证诚信,特此郑重补充承诺。希望得到房教授的配合与支持。 五莲山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五莲县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盖章) 负责人:李世彬(签字) 房教授:房文斋(签字) 见证人:于庆燕(签字) 2012年8月15日 捧读之后,我们感到了极大的安慰,作为五莲人也感到脸上有了光彩。协议充分肯定了老师对五莲文化事业的“巨大贡献“,不仅保证及早进行“不厌庐”重建,而且要将“不厌庐”作为文化遗产,永久保留。这充分体现了我县各级领导,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人的重视和尊重。而老师不仅再次表示,重新恢复的房子,完全放弃产权,而且当他离开时,不厌庐的“所有陈设物资,一件也不带走,全部无偿交给风管委。”请看,这是何等的慷慨与气节! 面对这一切,风雪等辈不颜汗吗?如果你们还有羞耻之心的话。阴霾遮挡不住怡人的和风艳阳,噩梦已经过去,人杰地灵的五莲人,会越过坎坷,吸取教训,善待有功的文化人。作为房文斋教授的学生,更希望能早日到胡林村新建的“不厌庐”里,探望我们敬爱的师长,朝拜挚爱五莲县的功臣,再次聆听老人家鞭辟入里的教诲。到那时,九仙含笑,莲山点头,“五莲山之疼”,就彻底变成了“五莲山之慰”。我们由衷地期盼着。 2012-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