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蓝桥

童年旧事

[复制链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8 17:47:3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传祺 发表于 2011-10-28 16:25
才女

{: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08: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蓝桥 发表于 2011-10-28 17:36
童年旧事
        三:【半颗牙齿】


童年旧事四:【陪读】
      

      我六岁那年,大姐十一岁,大姐刚上一年级。
      二姐八岁,二姐也上一年级。
      我成了大姐,二姐的陪读,有时坐在大姐的课桌上,有时坐在二姐的课桌上。母亲下地的时候,我和妹妹都要跟着大姐二姐。
      自从冬天我跟着大姐二姐去河洼拾草,一头钻进冰窟窿差点淹死后,母亲发话,大姐要和我形影不离,三妮子到哪里都作业。
      大姐二姐的班主任是莲香老师,是我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不胖不瘦的身材,说话的时候,下嘴唇微动,笑容像盛开的水莲花。皮肤特别白,对像大姐这些拖三带四的学生,很宽容。上课的时候,莲香老师让我们到校园里玩,自习课上,我们可以坐在大姐的课桌上。
      大姐在课上经常睡觉。晚上天气不好的时候,大姐要帮母亲下黑去田里摸地瓜干,早晨要早起帮母亲推煎饼糊糊。老师布置的作业,大姐抄二姐的,老师说把作业拿到讲台上检查时,大姐让二姐先去,二姐正确的时候,大姐也去,大姐的必然是对的。二姐的作业错了的时候,大姐就不去了,再抄同桌的。
      好几次,大姐的作业是我帮她做的。大姐说看到生字像看到一群蚂蚁,乱哄哄的,头痛。老师检查大姐作业的时候,我偷偷藏在教室门口的西边,看到老师给大姐的作业本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对号,大姐以后的作业不抄二姐的了,指令我给她做。一次,莲香老师检查背诵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大姐一个字记不住,我从大姐的身边像一个跳蚤一样蹦出来,然后像一只老鸹一样呱呱地背诵出来,莲香老师眯着眼摸摸我的小辫子,大姐哇一声哭了。
      明天是章节小测,二姐忙着写生字,大姐在打瞌睡。第二天大姐写好一个请假条让二姐捎给莲香老师,然后带着我和妹妹飞奔到南河,大姐说偷桃给我们吃。只要有好吃的东西,我才不去陪读呢。
      之后,每到考试,大姐就请假,大姐请假,我和妹妹就成了大姐的尾巴,晃荡在河沟里,田野里,沟畔上,我和妹妹捉蝴蝶,大姐的手中总是有一个筐子,回家时,筐子满满的,有时是野菜,有时是柴禾。一次,莲香老师来我家家访了,大姐溜到春兰家藏起来。莲香老师对母亲说,你家的土豆那么多,每次都要娥子请假,她拉下很多功课了。母亲惊愕地回答今年我家没种土豆。
      “今天我家收土豆,家中需要用人,请老师准假。”莲香老师拿出大姐的请假条,每次都是千篇一律。
       下半年,母亲的心口疼犯了,住进镇医院,大姐休学,也是大姐求之不得的,大姐说了,上学比拖粪累,坐一上午,屁股下像长满钉子,扎得慌。我记得母亲讲过一个关于大姐的故事。大姐两岁的时候,母亲二十三岁。大姐不知道得了什么病,怏怏的,眼睛迷糊着。母亲不知道疼孩子,吓得不要了,把大姐扔给了我本家的老奶,老奶去四队场莞里,三个谷垛上找到四穗带粒的谷子,用生铁勺子熬了一勺粥,给大姐灌下去时,大姐活过来。四个谷穗子救了大姐的命。
      母亲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感叹地说,那时小,没白天带黑夜的在生产队干活,不知道疼孩子,她还告诉我们大姐之前我还死去了两个姐姐,两个姐姐是我们姐妹中最漂亮的。那时母亲只有十八岁。姐姐病了,医生说风寒,该让孩子冒冒汗。家中没有个老人,母亲初为人母,不知道怎么照顾孩子,家里只有一床摞补丁的破被。
      母亲把不断咳嗽的姐姐放在炕头上,给她身上盖上那床破被子,还盖上家中唯一的一片破麻袋片子,并且担心姐姐翻动,在姐姐身上又压上枕头,然后,母亲在灶下烧火,母亲也听到姐姐在炕上的蠕动声,但是母亲只知道猛劲烧火。
      父亲大母亲八岁,回到家一看,姐姐在炕上奄奄一息。
      姐姐被母亲害死了。我坚信不疑。
      母亲说那时死孩子到处都是,到处是狗撕咬孩子的声音。邻居五娘的女儿死了,穿一件小棉袄扔在河沟里,改天七爷的女儿身上穿着这件小棉袄,五娘看到了,和七爷干了一架。
       我的那一个姐姐生下来就像脚下没根似的,走路晃呀晃呀。在一场瘟疫中也死去了。母亲说她在园子摘南瓜的时候,依稀听到姐姐在叫她。
      修为娘俩,是命。你的两个姐姐和娘没有缘份。你大姐和娘的缘份就深了,四穗谷子就活了一条命。五谷好呀,土地上活的东西就得靠五谷活着。现今的娘老了,唠叨起过去的时候,感慨万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0: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蓝桥 发表于 2011-10-29 08:05
童年旧事
            四:【陪读】



童年旧事
            五:我和屋顶

      母亲的心口疼是在生大姐月子里得的。父亲那时在区队工作。父亲八岁的时候,我的爷爷去世,我的奶奶改嫁。
     母亲的月子除姥娘来住一半天,都是自己照顾自己,不用说吃鸡蛋,饭都吃不上。大姐月子的第八天,母亲饿极了,嘱咐七岁的大哥给她去菜园子里弄点吃的,大哥告诉母亲园子里只有韭菜,韭菜地里还长满马种菜。
     当大哥用蒜头给母亲拌好一瓦盆韭菜马种菜时,肚子空空的母亲端起盆子吃个精光,还说终于吃了一顿饱饭,心口疼也就种下了。一次,母亲在田里杀高粱,肚子疼的直不起腰,父亲陪她去镇医院,大姐休学,做饭,照顾我们。
     当母亲好的差不多,大姐还要帮着干农活,每天帮着母亲推煎饼糊糊,母亲忍着疼摊完一大三盆子煎饼糊糊,大姐还要去自留园刨地瓜。当大姐二次去学校时,二姐上三年级了,二哥上一年级。
     大姐跳了一级,还是和二姐同学,全班独大姐最大。
    家中有活的时候,大姐还是要请假,母亲的心口疼时时犯。等大姐明文对父亲说,宁愿在家放牛也不去上学时,父亲回复大姐,到时别说父母不让你上学,长大了别埋怨我们。这时,二姐上五年级,大姐名义上也上到五年级,实际上大姐还是个文盲。总共加起来上学的日子也没有一个月。大姐结婚后去了东北,母亲埋怨大姐好长时间也不写信,大姐说我会写吗,我上学时学的东西,早被我就着煎饼吃了。
     退学后的大姐在队里最小,队长安排她干一些轻便的活。收工后,她每次都背回一捆干柴,还学会了摊煎饼,母亲的气色好了很多。
     母亲只有一个姑姑,我叫她姑姥娘,嫁去离我村三里的沈庄子,姑姥娘长得慈眉善目,皮肤白。脸上总是挂着笑容,干净的衣服,从没见一滴油污,一个大髻拢在脑后,在我家住的时间比我姥娘还多,农闲的时候就来我家帮着母亲做棉衣。我非常喜欢她,每次姑姥娘来,我都缠着她给我讲故事,很多鬼怪故事都是从姑姥娘的嘴里得知的。
     姑姥娘一生未育,我的表叔叔是拾别人家的孩子,娘俩相处得赛过亲生。
     我六岁半的这年夏天,姑姥娘又来到我家,我清晰地记得那晚我家包的芸豆水饺,父亲还陪姑姥娘喝了一盅白酒,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喝酒就是每次一小盅,一辈子没见他醉过。后来,我的两个哥哥特能喝酒,我弄不明白遗传了谁。
     那天特别热,我和妹妹二哥腌制了好几天的一大碗捷溜龟,母亲用饼鳌子熥了,喷香喷香的。姑姥娘喝酒就着,吧嗒嘴的时候,我说多数是我找的,姑姥娘摸摸我的头,我喜欢她摸我的头。春兰智华都有嬷嬷,有好吃的东西都留给嬷嬷吃,学校临时安排大扫除,她们回家如果家中锁着门,就去她们的嬷嬷家拿笤帚,我回家的时候,母亲十有八九也是锁门,我只有空手而归,老师每次都批评我。放学后,我回家哭,我说我为什么没有嬷嬷,父亲转过头,母亲就说,小冤家,你就别惹你父亲伤心了。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从没有提过“娘”这个字,他恨他的母亲在他八岁的时候,离开他改嫁,太奶告诉我的。
     我把姑姥娘当成自己的嬷嬷,我希望她永远住在我的家中。
     听到姑姥娘来了,炳武婶婶还有闲庭嬷嬷都带着孩子来了,她们和姑姥娘熟,大姐铺开父亲自己编织的麦草篙毡,我和永红,落红,妹妹抢着躺上去。二姐拿出我家的马扎给婶婶和嬷嬷,父亲点起艾蒿和麦草混制一起的艾绳,炝蚊子。母亲抽烟,火光和烟光一闪一闪的,很像逃跑的那颗流星。
     我把姑姥娘拽到自己身旁,让她给我讲“八大子溜溜井”的故事,这个故事姑姥娘给我讲过:就在织女星的北下方,有八颗围成圆形的星星,东南方开有一个小口。传说这是九个仙女,九仙女去担水的时候,不小心跪倒了,把一颗星踏入人间,只剩八颗星了。姑姥娘讲的时候,母亲就说在她村子凤家岭的西岭上就有一块大石头,石头上清晰地印有两个膝盖和女人的两个大脚印,谁家有病有灾了,就去石头旁祈祷,很灵验。母亲还说,随着刮风下雨,后来石头不翼而飞。
     本来我想考证一下母亲话的真假,石头没有了,无根无据的,就遗忘下了。
     我爱听这个故事,每次姑姥娘来,我都要重新听一次。正当我半坐起身喊二姐听故事时,妹妹和落红弟弟在奔跑。妹妹躲在姑姥娘的背后,落红弟弟的拳头一下子就砸在我的门牙上,我的上门牙掉落。
     门牙已经有点松动,我换牙的时候,都是新牙扎出来了,旧牙还在负隅顽抗,大姐说是重牙。这个门牙开始动的时候,我就听大姐说,上牙掉了只有扔到屋顶上,下牙扔到阳沟里,新牙才会扎出来。当二姐扶我用清水洗过之后,我哭着说我的牙呢。
     门口的槐树上挂着马灯,大姐拿下来,帮我找牙,几圈也没有找到。我哭的更凶,我的牙扔不到屋顶就扎不出新牙,我是捂着嘴哭的,姑姥娘还笑我,别滴她身上血滴。
     大街上传来吵闹声,有人在吵架。炳武婶婶和闲庭嬷嬷要去看,大姐也要去。我说不行,必须找着我的牙,我的哭声更大。
     忽然大姐朝南屋的屋顶一扔,说小语的牙找到了,也扔到屋顶了,我长嘘一口气,停止哭泣。
    过一些日子,我的新牙长出来了,特大。大姐告诉我那天她扔上屋顶的是一块小石子,然后对着我大笑。
    我的下门牙自己磕掉一半,继而死亡。我的上门牙没到生产期就被打落,并且大而丑。当走过生命的一半路程,尝过酸甜苦辣后,我觉得我的命运怎么与我的门牙相似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9 16:59:0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蓝桥 发表于 2011-10-29 10:49
童年旧事
            五:我和屋顶


儿童旧事

             六:   1972秋

       父亲不相信算卦占卜。大哥结婚第二年,他竟去邻村的宋岗找“老大姑娘”算了一卦,抽签,据说精确度就三天。
      父亲抽出的是上上签,一个老头牵着一个小男孩的手。“老大姑娘”告诉父亲,你要做爷爷了。
     父亲回家复述这件事的时候,下巴上的胡子在笑,父亲的胡子很稀,大哥二哥也像父亲。
     1972年的深秋,大侄儿出生了,比我小五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和大姐在沟坝上拾草,树枝光秃秃的,一只大鸟飞叫着远去,风是硬的,大鸟的叫声像晴空响起的一个小雷子。
     大侄儿是我家唯一的蜷头发,后来我发现母亲的头发就有点蜷。父亲给侄儿取名“钢蛋”,希望孩子敦厚结实。大嫂的父亲就是大侄儿的姥爷给大侄儿取名“五一”,父亲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大嫂的父亲是城里一家大棉油厂的厂长,大哥理所当然地喜欢岳父给孩子取的洋名“五一”。
     “五一”被村里人的土话一叫,是“无人”的谐音。我喜欢读一些有关八卦阴阳的书,也读过【周易】,可一直读不懂。但是名字的玄机还是让我大吃一惊,比如:我的名字就有多灾多难的注解,但是我没有试图去更换它。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大嫂的月子母亲伺候得风生水起,我家八年的老母鸡都宰了给大嫂做鸡汤喝。父亲去城里开会给大侄儿买的草编工艺筐还有小铃铛,这是我们兄妹六个谁也没有过的待遇。大嫂的五姑还给大侄儿一副银子脚链,至今我记得那些精巧的银鱼、银花生果子、银锁子。
     大侄儿的出生,是我家几年来的大喜事,1972秋,留给我的记忆最多。
     大侄儿长得像个瓷娃娃,饱满的黑眼珠,两个腮团均匀地镶嵌在谁看了都想亲一口的脸上,周岁的时候,在王夕周爷爷家照过一张黑白照片,是王家姑姑给他照的,大侄儿坐在用红毛毯围起的椅子上,背后是一棵洋地瓜花,侄儿微笑,像个可爱的天使。
     这张照片我一直保留着,在大侄儿结婚后的第二年,我送给了大侄媳妇,现在这张照片去了哪里,我无从查询,被侄媳妇烧掉了吧。
     照看大侄儿的任务主要是我,大姐要去生产队干活,二姐二哥上学。大侄儿长得胖,我背他一段时间就累的喘气,去田里找大嫂给侄儿喂奶吃,走到半路侄儿睡着了,我就慢慢地把侄儿从背上移到怀里,然后慢慢下蹲,找一个路边坐下来,我的两条腿伸直,侄儿的头枕在我的右腿上,屁股就斜躺在我的左腿上,然后我脱下自己的褂子给侄儿盖好肚子。
     大侄儿睡觉的样子像一副安宁的工笔画。这时,我看着蓝天,看着侄儿的脸,什么也不想。偶有鸟儿从我头顶飞过,我就担心哪一天侄儿也会飞走了。
     四队的兆英姐姐和汝海叔赶着马车从我面前走过,我害羞地喊声姐姐,姐姐就笑,我也低头笑。都笑的暧昧。前几天,我在家门前的土沟里小解,兆英姐姐正好经过,就和我开玩笑:看到屁股了,看到屁股了。
     她一说,我把头差点拱到土里,没想到屁股翘得更高了。兆英姐姐笑的更欢了,说,这回是真看到了。
     我俩见面便都发笑,笑的别人莫名其妙。
     汝海叔帮我抱起大侄儿坐上马车,侄儿就醒了。兆英姐姐抢过去,先亲一下,然后举过头顶,侄儿的笑声响遍了整个田野。
     那时和我一起给嫂子看孩子的还有叔英姐姐,她的情况和大姐一样,因为看孩子没上过学。她告诉我,如果嫂子不给扯花布做新衣,就不给她看孩子,她还说每次嫂子找她看孩子,她都和嫂子钻垛空,嫂子答应给她做好吃的,她才从麦垛里钻出来。
     我不喜欢她。也不喜欢和她一起玩。我经常玩的是几个男孩,除春兰智华还有元德,凤得。大侄儿在地上和元德的妹妹玩沙子,我和元德“打包”。我家没有硬壳纸,书纸也没有。我的“包”都是赢他们的。我瞅准“包”微翘的一角,使匀劲,“包”扭捏地翻过身就胜利地归我所有。赢完元德的再赢凤得的,当我怀中满抱着一摞“包”时,发现在地上爬的大侄儿嘴唇上有干鸡屎,我赶紧地擦去,否则回家母亲会骂,大哥会阴沉着脸,父亲会说我看孩子不上心。
     大嫂给我做了一双绿格布鞋,还给我做了第一件的确良衬衣,底色是玉米秸子色,上面一些类似豆虫的东西,这些东西是虾酱色,小伙伴们都羡慕地摸我的衣服,我还是把大侄儿放在地上,和小伙伴玩跳绳,玩毽子。一次,我把大侄儿顶在头顶,摔下来,大侄儿的额头鼓起一个大包,大哥的脚差点就踹在我的屁股上,他看看父亲,终是没敢下脚。
     还有一次,春兰给我一个像玉米大的铁球,不知怎么被侄儿拿去了,一会就看不见了,我以为被侄儿吞下去了,可是不敢告诉家里人。那几天,侄儿一大便我就低头搜寻,直到很多天后,侄儿安然无恙,我才把心放进肚子里。
     照看孩子,真不是个活。
      王桂香也是照看妹妹,她家的旧房子要翻盖了。约我和春兰智华去她家过家家,钥匙她母亲拿着,知道我们进宅没有好事做,家长一般不给我们钥匙。王桂香的妹妹大,她家的墙有个缺口,我们几个都能翻墙而入,只有大侄儿“五一”进不去,我们谁也抱不过去他,上午在大队磨粮食屋,裴姑姑刚给我和侄儿称过,我35斤,侄儿25斤
     我想出一个办法,从大门缝里挤进侄儿,王桂香家的门锁是一根铁棍插在两个门环之间,很大的一个缝子,我和春兰就狠劲地挤大侄儿,大侄儿哇哇大哭,我吓唬他,他还是哭,最后实在挤不进去,我们才放弃。
     后来,大侄儿的眉心留下了一个隐约的柳叶痕,也是侄儿俊朗的脸庞上唯一的一个缺陷。
     大侄儿去世八年了,彻底地“无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5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8
发表于 2011-10-29 21: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济宁
蓝桥 发表于 2011-10-28 17:36
童年旧事
        三:【半颗门牙】

   写的太好了,对往事和岁月感动的成分很多,我喊来儿子,诵读给他听,其中我们老家独有的风情,例如铁勺子,锅门口等一一解释,要不他们都不能理解了。期待你的之四之五。{:soso_e1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主题

1553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回头岸已远

Rank: 8Rank: 8

积分
13019

新年送“福”吉祥兔

发表于 2011-10-29 22: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青岛
那时候的铁勺子炒鸡蛋——喷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1:07:2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蓝桥 发表于 2011-10-29 16:59
儿童旧事
            六:1971秋


童年旧事
            七:话匣子

     六岁这年,我还是照看大侄儿。
     启文爷爷是县城的一个中学校长,贪污了党费,就贬回家了。准确地说,是启文奶奶藏匿了党费,启文爷爷没有找到。
     启文爷爷是我唯一见到的戴眼镜的男人。他不下地干活,对琐屑的农活嗤之以鼻。克坚叔是启文爷爷的大儿子,字写得好,荆河永济渠这几个大字就是他写的。父亲告诉过我,两党两派的时候,克坚叔是司令部的头目,对手就是父亲。父亲参加过青岛战役,给师长做过警卫员,和张步云,王金明进行过正面接触。他也时常给我讲张步云的故事,使双枪,飞檐走壁。那时张步云所在的村子双庙子,因为出了张步云,非常骄傲蛮横,路上遇到双庙子的乡民,你问他是哪村的,他会昂起头指着天,言外之意:姓天。
     四清的时候,父亲也挨批,刚动过疝气手术,伤口没有包扎就被大哥用大车子推到会场挨斗。还是因为父亲参军的事情。前几天在班车上遇到我村裴家的荣珍爷爷,从他的嘴里知道了父亲入党的详细情况,这些是父亲生前不曾对我说过的。荣珍爷爷说,父亲的母亲改嫁后,父亲和他那个村里人都说傻的大娘一起生活,大娘对父亲非常好,并且大娘非常干净,做的饭也好吃。荣珍爷爷经常和父亲结伙干活,不管锄地还是去田里翻地瓜秧,我知道翻地瓜秧是怎么回事。地瓜秧很奇怪,秧子在哪里扎根,就在哪里结小地瓜,如果顺其自然,结的地瓜还会很大,不过总是长不过主秧上的。为防止影响主秧上地瓜的生长,地瓜秧长长了,就要把它们翻到地瓜沟的另一边,扯断它们的须根。父亲和荣珍爷爷帮谁家干活就在谁家吃饭,一次,他俩干活累了,看到五队的瓜园里有西瓜卖,父亲说,荣珍叔,想吃瓜。荣珍爷爷说,我也想吃,咱没钱。
     那时,二分钱买一大捆菠菜,二分钱同样可以买一个大西瓜,可是他们也不敢回家要钱,家长也不会给他们。
     父亲和荣珍爷爷去南河洗了澡,就回我的大奶家吃饭,吃过饭,父亲朝荣珍爷爷使个颜色,爷爷跟他来到大奶的西屋,西屋的光线暗,黑嘘嘘的,有一个用高梁褶子圈起的粮囤,还有两个灰黑色的泥瓮。父亲拿起自己早已准备好的裤子,两个裤脚打一死结,没等荣珍爷爷反应过来,父亲迅速在裤腿里装高粱,装了多半裤腿,父亲又把两个裤腿朝脖子后一搭,像一个褡裢了,然后父亲把干活用的白毛巾从后往前一围,倒退着望院子外走,大奶在洗碗,什么也没问,也看不到父亲偷走了高粱。走出院子,两个人大笑,去瓜园子换了三个西瓜,他俩一人一个,父亲一边吃一边说:“这个大的,我想留给我大娘吃,但是不敢,她非骂死我不可。”
      荣珍爷爷还是和父亲一起干活,晚饭后,没事,他俩蹲在大街的磨盘上说话,不远处有闲坐的人,几只狗走来走去。
      父亲十四岁这年,偷偷对荣珍爷爷说,他加入共产党了,不要让别人知道,他大娘也不知道的。
     我记事的时候,荣珍爷爷就在城里工作,回家的时候,经常去看父亲,我也知道他们关系好,大哥的婚事就是荣珍爷爷做的媒,荣珍奶奶是大嫂的五姑。我真正和荣珍爷爷细谈,是第一次,还没等荣珍爷爷说完父亲的故事,他到站了。有机会,我想请荣珍爷爷讲讲父亲小时候的事,我特别想知道。
     星期天,二哥总是抢着照看大侄儿,这样不用下地干活。我和二姐妹妹就去田里的生产路边帮母亲晾晒瓜干,小时候天气冷,雨水也大。收获瓜干的季节阴雨连绵,大家用木棍竖起三脚架,架子上横上铁丝,切好的瓜干,用菜刀切一道小口,把瓜干晾挂在铁丝上,如果风大,一天半的时间,瓜干收下来就不担心腐烂了。也有连阴的天气,瓜干照坏不误,腐烂的瓜干是卖不上好价钱的,时常听到母亲叹气。
     二哥在星期天跟着嫂子去过大嫂的娘家大姑县,步行着,嫂子抱着侄儿,他给嫂子拿着包袱。在我的印象中,大姑县有鸡场,嫂子时常捎回“食蛋”,放锅里煮,蛋皮里边是一个夭折的小鸡,一开始我不敢吃,后来就吃上瘾了,味道鲜美。一次,大侄儿哭着不去姥娘家了,原来大侄儿在姥娘家被大公鸡钳破头了,从此,一说去姥娘家,大侄儿就哭。二姐也去过大嫂的娘家,我和妹妹没有去过。
     没事的时候,嫂子在屋门口前给我们捉虱子,我的头发大嫂一再建议剪掉,省的虱子繁殖。大嫂还矫正我们的咬舌子口音,经常念一段话让我们学:“你起起,俺下起,叫鸡吃了粮食了。”大嫂说我们jqx分不清,我认真学过,可是依然吐音不清,乡音难改。这些年在城里,同学说你的土话应该改一改了,我说还是保持乡音好,我恋乡。
     我照看侄儿的时候是走街串户,村子西头金亮嬷嬷会给人看病,东头的立熙爷爷在家日夜苦读,凤翔是他的同班同学,凤翔,考上人民大学了。凤翔的父亲在北京,我记得凤翔的样子,还有他的两个弟弟,他的母亲很瘦弱。凤翔现在是画家,是北京书画界著名的“三翔”之一。村北的“狗b”家,干巴巴三个小子,家里穷的叮当响,他家的人长得也像没发育完整的北京人,但是我叫她嬷嬷的那个人很喜欢笑,他家还有村子里唯一的一棵软枣树。村南的金来媳妇把前妻的孩子从墙上扔到雪孔里,每次看到她,我都觉得她像姑姥娘给我讲的故事里的皮猴子精,尽管她油光粉面的。
     吃饭的时候,我给姐姐妹妹讲我的见闻,母亲说没有我不知道的事,父亲就叫我”话匣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2: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微微一笑 发表于 2011-10-29 21:17
   写的太好了,对往事和岁月感动的成分很多,我喊来儿子,诵读给他听,其中我们老家独有的风情,例如 ...

{:soso_e160:}谢朋友赏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0 12: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一个人的街 发表于 2011-10-29 22:18
那时候的铁勺子炒鸡蛋——喷香!

{:soso_e113:}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07: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蓝桥 发表于 2011-10-30 11:07
童年旧事
           七:话匣子



童年旧事
             八:我想上学

     七岁这年,我应该上一年级了,母亲要我照看大侄儿,迟去学校一年,我大哭了一场。
     在街上,看到淑玲姑姑挨家招呼到入学年龄的孩子,我抱紧大侄儿,眼睛红红的。
     春兰智华大我三岁,也没有去上学,这个街筒子没去上学的还有清英和惠英,也大我三岁。我村女孩名字后边一个字叫英的特别多。
     我把怨气撒在侄儿身上。我不再专心看孩子,每天饭后,领着会走路的侄儿去启文爷爷家看书,看书迷了,侄儿身上玩得脏兮兮的,回家母亲指责时,我爱理不理的。启文爷爷脾气怪,他的书是不允许别人看的,只叫我一个人看,还给我讲一些历史故事,武则天,秦琼,罗成还有朱元璋等,就是那时从爷爷的嘴里知晓的。启文奶奶每天都说睡不好,到我家一触炕头就打呼噜,醒来还是说没睡着,说着说着就站起来回家了。
     克坚叔从东北领回一个风骚娘们,要和大婶婶离婚,启文爷爷拎起拐杖,还没等打着克坚叔,爷爷就摔倒了,继而昏迷生病,不久去世了。村里人都说被克坚叔气死的。那个东北娘们每天粘着克坚叔,第一个看到他俩牵着手在村里走路,走过去之后,身后是乡妇们一片骂声。
     启文爷爷三日坟后,克坚叔又去了东北,大婶婶要死要活,克坚叔头也不回。
     两个月后,克坚叔回来了,孤家寡人,据说那个东北娘们看过山东的家后,感觉太穷了,我有点幸灾乐祸。我也很少去启文奶奶家了,我问过爷爷的书,被奶奶当废纸卖了,直到现在我还怀念那些书,也想起爷爷戴眼镜的样子,特别是他经常唉声叹气的样子。
     启文奶奶年轻时一连生了几个孩子死去,开始吃斋念佛。每当遇到我家包饺子,母亲留她吃饭,会特别给她用豆油拌馅,包一些饺子,她吃一大白碗,在我的印象中,奶奶是全村最胖的。几年后,大约我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也是小叔克雷结婚四年的时候,奶奶生病,托我给远在西安的大姑姑写信,大姑姑寄回30元钱,这个数字在当时是惊人的,也是大姑姑放弃了几次想回家的路费积攒的。奶奶见到我就夸我信写的好,其实信写的再好,没有大姑姑的孝心,钱也不会来的。过了有半年,陪母亲去看奶奶,她就瘦的皮包骨头了,一张瘦脸和黄裱纸一个颜色,我不敢靠前,奶奶竟伸出枯干的手握我的小手,嘴里叨叨:好孩子,好孩子,给奶奶写了很多信的,你大姑姑的钱,奶奶干了很多事的。她蓬头垢面的样子和身上穿的那件朱砂红的棉袄,我至今记忆犹深。我下一个周回家时,奶奶就去世了。母亲告诉我,我本家的一个嬷嬷在她神志不清时给她吃了猪肉包子,奶奶的修行功溃一旦。
     修行和修为,我没搞懂怎么回事。
     惠英的六叔在新店工作,我叫他六爷。回家时穿崭新的中山装,还给我们变魔术,他也有很多书,我也可以借。六爷兄弟八个,都长得俊朗,高大,脾气好。大叔脾气偏激,光棍一个。我和他一个生产队,晚上去队里扒玉米粒子,玉米粒子是队里的,玉米骨头归个人。家家有自制的玉米擦子,一块挖空的木头,中间装一个呲牙的铁钉,大人擦,小孩就用手撮玉米粒。干净的玉米骨头各家放一块地方,回家的时候,保管员要检查你的东西,有没有藏匿着玉米粒。有人就用鞋窟隆子往家带玉米粒,听父亲说的。明早保管员和生产队会计还要检查玉米骨头里有没有藏着玉米,贪便宜的人会在玉米骨头上有意地漏拉几个玉米粒子,被检查到了,玉米骨头归公。检查过合格的玉米骨头就可以拉回家。我喜欢去扒玉米粒子,大人说些家长里短,我们几个小孩围着惠英的大叔,他津津有味的讲故事,孙猴子的,裴元庆的还有李世民的,听过很多。那时,我村讲故事最好的是北祥叔,他说的故事有声有色还生动,他在哪里讲故事,我就跟去哪里。
       北翔叔开始在村里的大集上说评书,就在宝森的家门口,一圈人围坐着,多数是些老头,讲到精彩的环节,北祥叔会说:“欲听故事发展的高潮,切听我下回慢慢分解。说到这里,大家知道要收场子费了,有人会从腰里掏出几毛钱,放到北祥叔脚旁的帽子头里。腰里没钱的人会脸红地站起来,装作憋极了尿,匆匆逃开,等北祥叔开始说书的时候,又悄悄地回来,这时他们就不好意思坐在场子显眼的地方,一般是在场子的外围,站着听。北祥叔说的岳飞传,他形容马儿的嘚嘚声,我百听不厌。有时和侄儿去田里找母亲,母亲正在汗流浃背地用铡子切地瓜,我把侄儿放母亲一旁,他屁股下还是坐我的小褂子,我就帮着母亲摆弄瓜干,瓜干如果压摞,不仅晒不干还会霉烂。大人干活累了,我队的会计光辉哥哥就招呼我说评书岳飞传。我停下手里的活,学北祥叔的口气开讲,大家给我一片喝彩声,侄儿还给我鼓掌。以后,我每去找母亲,他们就要我说评书,我脸不红心不跳地一口气说完,大家说这孩子以后有出息,母亲说就这话匣子还出息,不惹事就不错了。就是这个被全村人看好的有出息的孩子,长大后一无是处还玩世不恭。
    麦收后,我会和大姐二姐去田里偷麦苲,家里没柴禾烧。我觉得准确地说法应该是“拾”。不光我们偷,全村的人都偷,但是大队不让,民兵连长汝周捉到你,不仅烧坏你的筐子还要罚你。启文奶奶活着时就是偷麦苲的时候,在田埂上拾了几穗麦子,筐子拴在大队屋子的门顶上,游筐示众,广播喇叭里声嘶力竭地说是盗窃,破坏农民学大寨。我们去偷麦苲也得父亲去大队开会的时候,在家是不敢的,有一次,我和大姐被民兵连长捉到了,大姐哭着说,不要告诉我父亲,我们会挨狠揍。汝周叔竟然放了我们,也是看在和父亲在大队共事吧,那时,我就搞不明白人情和法的纠葛。
    秀方爷爷光棍一个,在南河看林子,是我本家的爷爷。一次,大姐和伙伴去林子拾草,被爷爷逮住了,烧毁了筐子,母亲骂他分不清亲近。爷爷自己拾掇了一垛柴禾,回家过年的功夫被二队的几个娘们偷光了。放到现在,大年夜,给垛金子,不一定有人去偷,当时缺吃少柴,也是没办法。
    父亲家里的事情一点不管,忙着开会,忙着搞农业学大寨,我村西坝上用涂白粉的石子擂着“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从父亲的嘴里我知道了铁人王进喜,大寨支部书记陈永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1034

帖子

6389

积分

青铜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6389
发表于 2011-10-31 07: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这也是我的童年记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5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8
发表于 2011-10-31 10: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济宁
今天专门搜了你的文章,重读了一遍,不过觉得还是对前几篇感触比较深,也可能我们年龄的差距,你应该跟我大姐差不多年龄,而我小你们不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5

帖子

55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558
发表于 2011-10-31 10: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济宁
   多次读到你心中的对自己没出息的感叹和无奈,其实我们只要对家庭\对父母尽心尽力了,又能过上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就应该感到满足了,所谓的“出息人”也更有他们的烦恼,说不定比我们的还多呢,这些年俺也是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争取快乐享受每一天,虽然我也是一样的与父母的期望相差甚大的人,你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0

帖子

315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5Rank: 5

积分
3153
发表于 2011-10-31 1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小时候吃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0

主题

3385

帖子

2万

积分

版主

招收小作家班 13792692392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8931

我爱妈妈新年送“福”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1 10:29:4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qihao5802 发表于 2011-10-31 07:31
这也是我的童年记忆,

{:soso_e160:}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