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2|回复: 23

~~~关于茶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31 09: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p><span class="Tit"><font size="7">茶叶</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3">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树最早出现于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西双版纳地区。但是有部分学者认为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理由是印度有野生茶树,而中国没有。但他们不知中国在公元前200年左右的《尔雅》中就提到有野生大茶树,而且还有“茶树王”。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3">  《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学专著,自战国时代写起,成书于西汉年间。这部书以传说的形式,搜集自远古以来,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药物知识,其中有这样的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据考证: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说,远在上古时代,传说中的炎帝,亲口尝过百草,以便从中发现有利于人类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内多次中毒。但由于服用茶叶而得救。这虽然是传说,带有明显的夸张成份,但也可从中得知,人类利用茶叶,可能是从药用开始的。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3">  据考察,“茶”字最早出现在《百声大师碑》和《怀晖碑》中,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公元806年到公元820年前后,在此之前,“茶”是用多义字“荼”表示的。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3">  “茶”字的基本意义是“苦菜”,上古时期人们对茶还缺乏认识,仅仅根据它的味道,把它归于苦菜一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人们认识到它与一般苦菜的区别及其特殊功能时,单独表示它的新字也就产生了。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3">  茶与粮食,占有同等重要的位置。可是,“由于气候等原因,当地并不产茶,官府为了增强控制少数民族的力量,对茶叶的供给采取限量,直接分配的办法,以求达到“以茶治边”的目的。与此同时,官府不仅控制茶叶的供应,俞且,以少量的茶,交换多数的战马,给兄弟民族带来沉重的负担,这就是历史上的“茶马互市”。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3">  茶叶作为一种饮料,从唐朝开始,流传到我国西北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然而,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了茶这种植物,最先利用了茶这种植物,并把它发展形成为我国和东方乃至整个世界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如我国史籍所载,在未知饮茶前,“古人夏则饮水,冬则饮汤”,恒以温汤生水解渴。以茶为饮则改变了人们喝生水的陋习,较大地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至于茶在欧美一带,被认为“无疑是东方赐予西方的最好礼物”, “欧洲若无茶与咖啡之传入,饮酒必定更加无度”, “茶给人类的好处无法估计”,“我确信茶是人类的救主之一”,“是伟大的慰藉品”等等。世界各国饮茶及茶的生产和贸易,除朝鲜、日本以及中亚、西亚一带是唐朝前后就从中国传入者外,其他多是16世纪以后,特别是近200年以来才传入发展起来的。<br/></font></span></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0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div class="box2"><span class="Tit">西湖龙井(绿茶的代表)</span></div><table class="htb wr"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div class="box2 p14"><a href="http://baike.baidu.com/pic/2/11457743345120934.jpg" target="_blank"><img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alt="" hspace="5" src="http://baike.baidu.com/pic/2/11457743345120934_small.jpg" align="right" vspace="5" border="0"/></a> 龙井位于西湖之西翁家山的西北麓。龙井原名龙泓,晋代葛洪曾在此炼丹。龙井是一个圆形的泉池,大旱不涸,古人以为此泉与海相通,其中有龙,因称龙井。离龙井500米左右的落晖坞有龙井寺,俗称老龙井,创建于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初名报国看经院。北宋时改名寿圣院。南宋时又改称广福院、延恩衍庆寺。明正统三年(1438年)才迁移至井畔,现寺已废,僻为茶室。<br/><br/>龙井泉的水由地下水与地面水两部分组成。地下水比重较大,因此地下水在下,地面水在上,如果用棒搅动井内泉水,下面的泉水会翻到水面,形成一圈分水线,当地下泉水重新沉下去时,分水线渐渐缩小,最终消失,非常有趣。<br/><br/>龙井是杭州四大名泉之一,水质清洌甘美。龙井茶叶名闻中外,根据产地分狮、龙、云、虎,即狮峰、龙井、云栖、虎跑四地。<br/><br/>据传,古时龙井旁住着一位老妇人,周围有18棵野山茶树,家门口的路是南山农民去西湖的心经之路,行人走到这里总想稍事休息,于是老太太就在门口放一张桌子,几条板凳,同时就用野山茶叶沏上一壶茶,让行人歇脚,日子一久,远近闻名。有一年冬天,快过年时分,雪下得很大,茶树也将冻死,采办年货的行人络绎不绝,依旧在老太太家门口歇脚,其中有一长者见老太愁容不展,就问:“老太太年货采办了没有?”老太太长吁短叹地说:“别说年货无钱采办,就是这些茶树也快冻死,明年春天施茶也就不成了。”长者指着边上一个破石臼说:“宝贝就在这里,有何为,不如将此石臼卖于我好么?”老太太说:“这石臼越旧越好,如今洗了就不值钱了。”老太太说:“破臼本不值钱,你要只顾取去。”长者掏出10两银子将石臼搬去,老太太本不肯收钱,无奈长者转身已不知去向,老太太只得将钱收下。过了年,第二年春天,18棵茶树嫩牙新发,长得比往年好,并且洗臼泼水的地方又长出无数棵茶树,老太太又欢天喜地的施起茶来。这就是龙井茶叶的来历。</div></td></tr></tbody></table>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CE%F7%BA%FE%C1%FA%BE%AE&amp;in=45&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44&amp;rn=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t5.baidu.com/it/u=2356481675,1204303284&amp;gp=22.jpg" alt=""/></a><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CE%F7%BA%FE%C1%FA%BE%AE&amp;in=50&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49&amp;rn=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t4.baidu.com/it/u=1445933219,4217984425&amp;gp=40.jpg" alt=""/></a><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CE%F7%BA%FE%C1%FA%BE%AE&amp;in=124&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123&amp;rn=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t1.baidu.com/it/u=1318797329,3212615717&amp;gp=0.jpg" alt=""/></a>西湖龙井图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p><span class="Tit"><font size="7">绿茶</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绿茶是未经发酵的,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的特点是汤清叶绿.</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绿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在初制茶六大茶类里产量最高,年产40万吨左右,绿茶产区最广,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江苏、四川、湖南、湖北、广西、福建、贵州等各个茶区。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超市里买的杭州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娥眉竹叶青,六安瓜片,顾渚紫笋,江山绿牡丹,太平猴魁,金奖慧明,老竹大方,恩施玉露,蒙顶甘露,剑春茶,休宁松梦等等,等等,都属于绿茶类。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按杀青和干燥方式不同又可分为:</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A、 蒸青绿茶</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用蒸汽杀青而 成的绿茶称之为蒸青绿茶。其品质特点是“三绿”,即干茶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香清味醇。</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B 、 炒青绿茶<br/>炒青绿茶因干燥方式采用炒干而得名。按外形可分为长炒青、圆炒青和扁炒青三类。长炒青形似眉毛,又称为眉茶。圆炒青外形如颗粒,又称为珠茶。扁炒青又称为扁形茶。长炒青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香高持久,滋味浓郁,汤色、叶底黄亮。圆炒青有外形圆紧如珠、香高味浓、耐泡等品质特点。扁炒青成品扁平光滑、香鲜味醇,如西湖龙井。</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C、 烘青绿茶烘青绿茶大部分用于窨制各种花茶,称之为茶坯。特点是外形完整稍弯曲、锋苗显露、干色墨绿、香清味醇、汤色叶底黄绿明亮。</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D、晒青绿茶<br/>晒青绿茶是制紧压茶的原料。如砖茶、沱茶等。</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龙井是中国极品名茶,产于浙江杭州,是绿茶中绝品。因其产地与炒制技术的不同,可分为狮、龙、云、虎四个系,今天已经归并为狮、龙、梅三大品类,其狮峰最为珍贵,采于谷雨前更佳,成品以色翠、香味浓郁、味甘、形美四绝而著称于世,有“国茶”之称。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风景区,是历史名茶。特级黄山毛峰产于桃花峰的桃花溪两岸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桥庵、慈光阁以及海拔1200米的半山寺周围。黄山毛峰芽叶肥壮匀齐,白毫显露,形如雀舌,成茶色泽嫩绿微黄,泛象牙色,鱼叶金黄,香郁味醇,回味甘甜,耐冲泡。 </font></span></p><p><span class="Tit"><font size="2"></font></span></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p><span class="Tit"><font size="7">碧螺春</font></span></p><p><span class="Tit"><strong>碧螺春雅名之由来</strong>
                        <br/><br/>凡是品饮过碧螺春的人,都会十分赞赏它的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但鲜为人知的是其名之来历,还有两个逸闻趣事呢。据《苏州府志》载:“洞庭东山碧螺石壁,产野茶几株,每岁土人持筐采归,未见其异。康熙某年,按候采者,如故,而叶较多,因置怀中,茶得体温,异香突发。采茶者争呼:吓煞人香!茶遂以此得名。” <br/><br/>又据清代王彦奎《柳南随笔》记载:清圣祖康熙皇帝,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春,第三次南巡车驾幸太湖。巡抚宋荦从当地制茶高手朱正元处购得精制的“吓煞人香”进贡,帝以其名不雅驯,题之日“碧螺春”。这即是碧螺春雅名由来的故事之一。后人评曰,此乃康熙帝取其色泽碧绿,卷曲似螺,春时采制,又得自洞庭碧螺峰等特点,钦赐其美名。从此碧螺春遂闻名于世,成为清宫的贡茶了。 <br/><br/>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br/><br/>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强暴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膺,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br/><br/>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br/><br/>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span></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p><span class="Tit"><font size="7">黄山毛峰</font></span></p><p><span class="Tit"></span></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p>黄山毛峰[/url]产于安徽省歙县黄山。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由清代光绪年间谢裕泰茶庄所创制(《微州商会资料》)。每年清明谷雨,选摘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该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遂将该茶取名为黄山毛峰。</p><p>黄山地区,由于山高,土质好,温暖湿润,“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云雾缥缈,很适合茶树生长,产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在400余年前就相当著名。《黄山志》称: “莲花庵旁就石隙养茶,多清香冷韵,袭人断腭,谓之黄山云雾茶”。传说这就是黄山毛峰的前身。《徽州府志》记载: “黄山产茶始于宋之嘉佑,兴于明之隆庆”。真正的黄山毛峰茶何时创制,据《徽州商会资料》记载,起源于清光绪年间(1875年前后),当时有位歙县茶商谢正安(字静和)开办了“谢裕泰”茶行,为了迎合市场需求,清明前后,亲自率人到充川、汤口等高山名园选采肥嫩芽叶,经过精细炒焙,创制了风味俱佳的优质茶,由于该茶白毫披身,芽尖似峰,取名“毛峰”,后冠以地名为“黄山毛峰”。</p><p>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风景区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岗村、充川等的品质最好。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制,采摘1芽1叶初展芽叶,其他级别采1芽1、2叶或1芽2、3叶芽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烘焙而制成。</p><p>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象牙,鱼叶黄金。冲泡后,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p><p>黄山毛峰的品饮,冲泡时水温也以80℃左右为宜,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一般可续水冲泡2-3次。</p><p>黄山毛峰的传说<br/>明朝天启年间,江南黟县新任县官熊开元带书童来黄山春游,迷了路,遇到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便借宿于寺院中。长老泡茶敬客时,知县细看这茶叶色微黄,形似雀舌,身披白毫,开水冲泡下去,只见热气绕碗边转了一圈,转到碗中心就直线升腾,约有一尺高,然后在空中转一圆圈,化成一朵白莲花。那白莲花又慢慢上升化成一团云雾,最后散成一缕缕热气飘荡开来,清香满室。知县问后方知此茶名叫黄山毛峰,临别时长老赠送此茶一包和黄山泉水一葫芦,并嘱一定要用此泉水冲泡才能出现白莲奇景。熊知县回县衙后正遇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便将冲泡黄山毛峰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甚是惊喜,后来到京城禀奏皇上,想献仙茶邀功请赏。皇帝传令进宫表演,然而不见白莲奇景出现,皇上大怒,太平知县只得据实说道乃黟县知县熊开元所献。皇帝立即传令熊开元进宫受审,熊开元进宫后方知未用黄山泉水冲泡之故,讲明缘由后请求回黄山取水。熊知县来到黄山拜见长老,长老将山泉交付予他。在皇帝面前再次冲泡玉杯中的黄山毛峰,果然出现了白莲奇观,皇帝看得眉开眼笑,便对熊知县说道:“朕念你献茶有功,升你为江南巡抚,三日后就上任去吧。”熊知县心中感概万千,暗忖道“黄山名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为人呢?”于是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苍松入云、修竹夹道的云谷寺下的路旁,有一檗庵大师墓塔遗址,相传就是正志和尚的坟墓。</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p><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BB%C6%C9%BD%C3%AB%B7%E5&amp;in=12&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11&amp;rn=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t3.baidu.com/it/u=1943435613,2159177889&amp;gp=46.jpg" alt=""/></a><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BB%C6%C9%BD%C3%AB%B7%E5&amp;in=32&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31&amp;rn=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t1.baidu.com/it/u=449577827,2136945178&amp;gp=24.jpg" alt=""/></a><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BB%C6%C9%BD%C3%AB%B7%E5&amp;in=26&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25&amp;rn=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t2.baidu.com/it/u=3949877657,2586228765&amp;gp=0.jpg" alt=""/></a><a href="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amp;z=0&amp;tn=baiduimagedetail&amp;word=%BB%C6%C9%BD%C3%AB%B7%E5&amp;in=36&amp;cl=2&amp;cm=1&amp;sc=0&amp;lm=-1&amp;pn=35&amp;rn=1" target="_blank"><img src="http://t1.baidu.com/it/u=4030633970,238915920&amp;gp=18.jpg" alt=""/></a>黄山毛峰图</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strong>中国茶文化</strong>
        <br/><br/>  <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 target="_blank">中国</a>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主要品种有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白茶、黄茶。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a href="http://baike.baidu.com/view/43304.htm" target="_blank">日本茶道</a>。<br/><br/>  饮茶始于中国。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同样质量的茶叶,如用水不同、茶具不同或冲泡技术不一,泡出的茶汤会有不同的效果。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讲究茶的冲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泡好茶,要了解各类茶叶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冲泡技术,使茶叶的固有品质能充分地表现出来。<br/><br/>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搭设茶室,让人们小憩,意趣盎然。<br/><br/>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争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br/>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p>茶叶的分类(我们多以制作工艺分类) </p><p>1.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分类: </p><p>  茶类名  制作特色            代表产品 <br/>  绿茶   不发酵的茶(发酵度为零)      龙井茶,碧螺春 <br/>  黄茶   徽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20m)   白牡丹,白毫银针,安吉白荣 <br/>  白茶   轻度发酵的茶(发酵度为20-30m)  君山银针 <br/>  青茶   半发酵的茶(发酵度为30-60m)   铁观音,文山包种茶,冻顶乌龙茶 <br/>  红茶   全发酵的茶(发酵度为80-90m)   祁门红茶,荔枝红茶 <br/>  黑茶   后发酵的茶(发酵度为100m)    六堡茶,普洱茶 </p><p><br/>2.以季节分类:</p><p>  ①春茶----是指当年3月下旬到5月中旬之前采制的茶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份,再加上茶树经过了半年冬季的修养生息,使得春季茶芽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特别是氨基酸。不但使春茶滋味鲜活且香气宜人富有保健作用。 </p><p>  ②夏茶----是指5月初至7月初采制的茶叶夏季天气炎热,茶树新的梢芽叶生长迅速,使得能溶解茶汤的水浸出物含量相对减少,特别是氨基酸等的减少使得茶汤滋味、香气多不如春茶强烈,由于带苦涩味的花青素、咖啡因、茶多酚含量比春茶多,不但使紫色芽叶增加色泽不一,而且滋味较为苦涩。 </p><p>  ③秋茶----就是8月中旬以后采制的茶叶。秋季气候条件介于春夏之间,茶树经春夏二季生长、新梢芽内含物质相对,减少叶片大小不一,叶底发脆,叶色发黄,滋味和香气显得比较平和。 </p><p>  ④冬茶----大约在10月下旬开始采制。冬茶是在秋茶采完后,气候逐渐转冷后生长的。因冬茶新梢芽生长缓慢,内含物质逐渐增加,所以滋味醇厚,香气浓烈。 </p><p>3、按其生长环境来分: </p><p>  ①平地茶----茶芽叶较小,叶底坚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欠光润。加工后的茶叶条索较细瘦,骨身轻,香气低,滋味淡。 </p><p>  ②高山茶----由于环境适合茶树喜温、喜湿、耐阴的习性。故有高山出好茶的说法。随着海拔高度的不同,造成了高山环境的独特特点,从气温、降雨量、湿度、土壤到山上生长的树木,这些环境对茶树以及茶芽的生长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高山茶与平地茶相比,高山茶芽叶肥硕,颜色绿,茸毛多。加工后之茶叶,条索紧结,肥硕。白毫显露,香气浓郁且耐冲泡。<br/></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strong>饮茶礼仪</strong>
        <br/><br/>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又有着严格的敬茶礼节,还有着奇特的饮茶风俗。我国饮茶,从神农时代开始,少说也有四千七百多年了。茶礼有缘,古已有之。<br/><br/>  客来敬茶,这是我国汉族同胞,最早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与礼节。直到现在,宾客至家,总要沏上一杯香茗。喜庆活动,也喜用茶点招待。开个茶话会,既简便经济,又典雅庄重。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是指清香宜人的茶水。<br/><br/>  我国汉族同胞还有种种以茶代礼的风俗。南宋都城杭州,每逢立夏,家家各烹新茶,并配以各色细果,馈送亲友毗邻,叫做七家茶。这种风俗,就是在茶杯内放两颗青果即橄榄或金桔,表示新春吉祥如意的意思。<br/><br/>  茶礼还是我国古代婚礼中一种隆重的礼节的。明·许次纾在《茶疏考本》中说:茶不移本,植必子生。古人结婚以茶为识,以为茶树只能从种子萌芽成株,不能移植,否则就会枯死,因此把茶看作是一种至性不移的象征。所以,民间男女订婚以茶为礼,女方接受男方聘礼,叫下茶或茶定,有的叫受茶,并有一家不吃两家茶的谚语。同时,还把整个婚姻的礼仪总称为三茶六礼。三茶,就是订婚时的下茶,结婚的定茶,同房时的合茶。下茶又有男茶女酒之称,即定婚时,男家除送如意压帖外,要回送几缸绍兴酒。婚礼时,还要行三道茶仪式。三道茶者,第一杯百果,第二杯莲子、枣儿;第三杯方是茶。吃的方式,接杯之后,双手捧之,深深作揖,然后向嘴唇一触,即由家人收去。第二道亦如此。第三道,作揖后才可饮。这是最尊敬的礼仪。这些繁俗,现在当然没有了,但婚礼的敬茶之礼,仍沿用成习。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p>茶叶基本成份及功效</p><p>一、茶叶基本成份</p><p>1、儿茶素类: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 <br/>2、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br/>3、矿物质: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 </p><p>二、茶叶基本成份之功能</p><p>1、儿茶素类: <br/>  俗称茶单宁,是茶叶特有成份,具有苦、涩味及收敛性。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p><p>2、咖啡因:<br/>  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红茶茶汤中,与多无酚类结合成为复合物;茶汤冷后形成乳化现象。茶中特有的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故喝茶可使长途开车的人保持头脑清醒及较有耐力。 </p><p>3、矿物质:<br/>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属于碱性食品。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br/>  ①钾:促进血钠排除。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 <br/>  ②氟:具有防止蛀牙的功效。 <br/>  ③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p><p>4、维生素: <br/>  ①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饮咽才可补充。 <br/>  ②B群维生素及维生素C:为水溶性,可由饮茶中获取。 </p><p>5、其他机能成份: <br/>  ①黄酮醇类具增强微血管壁消除口臭功效。 <br/>  ②皂素抗癌、抗炎症功效。 <br/>  ③胺基酪酸于制茶过程中强迫茶叶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称佳叶龙茶可以防高血压。</p>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strong>茶叶的选购<br/><br/></strong>  茶叶的品质好坏,在没有科学仪器和方法鉴定的时候,可以通过色、香、形四个方面的来评价。而用这四个方面来评定茶叶质量的优劣,通常采用看、闻、摸、品进行鉴别。即看外形、色泽,闻香气,摸身骨,开汤品评。<br/><br/>  ①色泽----不同茶类有不同的色泽特点。绿茶中的炒青应呈黄绿色,烘青应呈深绿色蒸青应呈翠绿色,龙井则应在鲜绿色中略带米黄色;如果绿茶色泽灰暗、深褐,质量必定不佳。绿茶的汽色应呈浅绿或黄绿,清澈明亮;若为暗黄或混浊不清,也定不是好茶。红茶应乌黑油润,汤色红艳明亮,有些上品工夫红茶,其茶汤可在茶杯四周形成一圈黄色的油环,俗称“金圈”;若汤色时间暗淡,混浊不清,必是下等红茶。乌龙茶则以色泽青褐光润为好。<br/><br/>  ②香气----各类茶叶本身都有香味,如绿茶具清香,上品绿茶还有兰花香、板栗香等,红茶具清香及甜香或花香;乌龙茶具熟桃香等。若香气低沉,定为劣质茶;有陈气的为陈茶;有霉气等异味的为变质茶。就是苦丁茶,嗅起来也具有自然的香气。花茶则更以浓香吸引茶客。<br/><br/>  ③口味----或者叫茶叶的滋味,茶叶的本身滋味由苦、涩、甜、鲜、酸等多种成分构成。其成分比例得当,滋味就鲜醇可口,同时,不同的茶类,滋味也不一样,上等绿茶初尝有其苦涩感,但回味浓醇,令口舌生津;粗老劣茶则淡而无味,甚至涩口、麻舌。上等红茶滋味浓厚、强烈、鲜爽;低级红茶则平淡无味。苦丁茶入口是很苦的,但饮后口有回甜。<br/><br/>  ④外形----从茶叶的外形可以判断茶叶的品质,因为茶叶的好坏与茶采摘的鲜叶直接相关,也与制茶相关,这都反应在茶叶的外形上。如好的龙井茶,外形光、扁平、直,形似碗钉;好的珠茶,颗粒圆紧、均匀;好的工夫红茶条索紧齐,红碎茶颗粒齐整、划一;好的毛峰茶芽毫多、芽锋露等等。如果条索松散,颗粒松泡,叶表粗糙,身骨轻飘,就算不上是好茶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09: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strong>茶叶感官审评术语<br/><br/></stro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487-93 The terms of tea sensory tests<br/>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套评茶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br/><br/>  <b>2 各类茶通用术语</b>
        <br/><br/>  2.1 干茶形状术语 <br/>  2.1.1 显毫 tippy 茸毛含量特别多。 同义词 茸毛显露 <br/>  2.1.2 锋苗 tip 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br/>  2.1.3 身骨 body 茶身轻重。 <br/>  2.1.4 重实 heavy body 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br/>  2.1.5 轻飘 light 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br/>  2.1.6 匀整 evenly 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 同义词 匀齐;匀衬 <br/>  2.1.7 脱档 unsymmetry 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br/>  2.1.8 匀净 neat 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br/>  2.1.9 挺直 straight 光滑匀齐,不曲不弯。 同义词 平直 <br/>  2.1.10 弯曲 bend 不直,呈钩状或弓状。 同义词 钩曲;(耳环) <br/>  2.1.11 平伏 flat and even 茶叶在盘中相互紧贴,无松起架空现象。 <br/>  2.1.12 紧结 tightly 卷紧而结实。 <br/>  2.1.13 紧直 tight and straight 卷紧而圆直。 <br/>  2.1.14 紧实 tight and heavy 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br/>  2.1.15 肥壮 fat and bold 芽叶肥嫩身骨重。 同义词 雄壮 <br/>  2.1.16 壮实 sturdy 尚肥嫩,身骨较重实。 <br/>  2.1.17 粗实 coarse and bold 嫩度较差,形粗大而尚重实。 <br/>  2.1.18 粗松 coarse and loose 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 <br/>  2.1.19 松条 loose 卷紧度较差。 同义词 松泡 <br/>  2.1.20 松扁 loose and flat 不紧而呈平扁状。 <br/>  2.1.21 扁块 flat and round 结成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带扁的块。 <br/>  2.1.22 圆浑 roundy 条索圆而紧结。 <br/>  2.1.23 圆直 roundy and straight 条索圆浑而挺直。 同义词 浑直 <br/>  2.1.24 扁条 flaty 条形扁,欠圆浑。 <br/>  2.1.25 短钝 short and blunt 茶条折断,无锋苗。 同义词,短秃 <br/>  2.1.26 短碎 short and broken 面张条短,下段茶多,欠匀整。 <br/>  2.1.27 松碎 loose and broken 条松而短碎。 <br/>  2.1.28 下脚重 heavy lower parts 下段中最小的筛号茶过多。 <br/>  2.1.29 爆点 blister 干茶上的突起泡点。 <br/>  2.1.30 破口 chop 折、切断口痕迹显露。 <br/>  2.2 干茶色泽术语 <br/>  2.2.1 油润 bloom 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br/>  2.2.2 枯暗 dry dull 色泽枯燥,无光泽。 <br/>  2.2.3 调匀 even colour 叶色均匀一致。 <br/>  2.2.4 花杂 mixed 叶色不一,形状不一。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br/>  2.3 汤色术语 <br/>  2.3.1 清澈 clear 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br/>  2.3.2 鲜艳 fresh brilliant 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br/>  2.3.3 鲜明 fresh bright 新鲜明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br/>  2.3.4 深 deep 茶汤颜色深。 <br/>  2.3.5 浅 light colour 茶汤色浅似水。 <br/>  2.3.6 明亮 bright 茶汤清净透明。 <br/>  2.3.7 暗 dull 不透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br/>  2.3.8 混浊 suspension 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br/>  2.3.9 沉淀物 precipitate 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br/>  2.4 香气术语 <br/>  2.4.1 高香 high aroma 茶香高而持久。 <br/>  2.4.2 纯正 pure and normal 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br/>  2.4.3 平正 normal 较低,但无异杂气。 <br/>  2.4.4 低 low 低微,但无粗气。 <br/>  2.4.5 钝浊 stunt 滞钝不爽。 <br/>  2.4.6 闷气 sulks odour 沉闷不爽。 <br/>  2.4.7 粗气 harsh odour 粗老叶的气息。 <br/>  2.4.8 青臭气 green odour 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br/>  2.4.9 高火 high-fired 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br/>  2.4.10 老火 over-fired 火气程度重于高火。 <br/>  2.4.11 陈气 stale odour 茶叶陈化的气息。<br/>  2.4.12 劣异气 gone-off and tainted odour 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气息。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气。 <br/>  2.5 滋味术语 <br/>  2.5.1 回甘 sweet after taste 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br/>  2.5.2 浓厚 heavy and thick 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br/>  2.5.3 醇厚 mellow and thick 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br/>  2.5.4 浓醇 heavy and mellow 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br/>  2.5.5 醇正 mellow and normal 清爽正常,略带甜。 <br/>  2.5.6 醇和 mellow 醇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br/>  2.5.7 平和 neutral 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br/>  2.5.8 淡薄 plain and thin 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 同义词 和淡;清淡;平淡 <br/>  2.5.9 涩 astringency 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br/>  2.5.10 粗 harsh 粗糙滞钝。 <br/>  2.5.11 青涩 green and astringency 涩而带有生青味。 <br/>  2.5.12 苦 bitter 入口即有苦味,后味更苦。 <br/>  2.5.13 熟味 ripe taste 茶汤入口不爽,带有蒸熟或闷熟味。 <br/>  2.5.14 高火味 high-fire taste 高火气的茶叶,在尝味时也有火气味。 <br/>  2.5.15 老火味 over-fired taste 近似带焦的味感。<br/>  2.5.16 陈味 stale taste 陈变的滋味。 <br/>  2.5.17 劣异味 gone-off and tainted taste 烟、焦、酸、馊、霉等茶叶劣变或污染外来物质所产生的味感。使用时应指明属何种劣异味。 <br/>  2.6 叶底术语<br/>  2.6.1 细嫩 fine and tender 芽头多。叶子细小嫩软。 <br/>  2.6.2 柔嫩 soft and tender 嫩而柔软。 <br/>  2.6.3 柔软 soft 手按如绵,按后伏贴盘底。 <br/>  2.6.4 匀 even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均匀一致。 <br/>  2.6.5 杂 uneven 老嫩、大小、厚薄、整碎或色泽等不一致。 <br/>  2.6.6 嫩匀 tender and even 芽叶匀齐一致,嫩而柔软。 <br/>  2.6.7 肥厚 fat and thick 芽头肥壮,叶肉肥厚,叶脉不露。 <br/>  2.6.8 开展 open 叶张展开,叶质柔软。 同义词 舒展 <br/>  2.6.9 摊张 open leaf 老叶摊开。<br/>  2.6.10 粗老 coarse 叶质粗梗,叶脉显露。 <br/>  2.6.11 皱缩 shrink 叶质老,叶面卷缩起皱纹。 <br/>  2.6.12 瘦薄 thin 芽头瘦小,叶张单薄少肉。 <br/>  2.6.13 薄硬 thin and hard 叶质老瘦薄较硬。 <br/>  2.6.14 破碎 broken 断碎、破碎叶片多。 <br/>  2.6.15 鲜亮 fresh bright 鲜艳明亮。 <br/>  2.6.16 暗杂 dull and mixed 叶色暗沉、老嫩不一。 <br/>  2.6.17 硬杂 hard and mixed 叶质粗老、坚硬、多梗、色泽驳杂。 <br/>  2.6.18 焦斑 scorch batch 叶张边缘、叶面或叶背有局部黑色或黄色烧伤斑痕。
 楼主| 发表于 2007-3-31 10: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strong>绿茶术语(因我个人喜欢绿茶,在此只介绍绿茶术语)<br/><br/></strong>  3.1 干茶形状术语 <br/>  3.1.1 细紧 wiry 条索细长紧卷而完整,锋苗好。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和黄茶干茶形状。<br/>  3.1.2 紧秀 tight and slender 紧细秀长,显锋苗。此术语也适用于高档条红茶干茶形状。 同义词 苗秀 <br/>  3.1.3 蝌蚪形 tadpole shape 圆茶带尾,条茶一头粗。 <br/>  3.1.4 圆头 roundy piece 条形茶中结成圆块的茶。 <br/>  3.1.5 盘花 spiral 含芽尖,加工精细,炒制成盘花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 <br/>  3.1.6 卷曲 curly 呈螺旋状或环状卷曲。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干茶形状。 <br/>  3.1.7 细圆 fine round 颗粒细小圆紧,嫩度好,身骨重实。<br/>  3.1.8 圆紧 round and tight 颗粒圆而紧结。 <br/>  3.1.9 圆结 round and tightly 颗粒圆而结实。 <br/>  3.1.10 圆整 round and normal 颗粒圆而整齐。 <br/>  3.1.11 圆实 round and heavy 颗粒稍大,身骨较重实。 <br/>  3.1.12 粗圆 coarse and round 颗粒稍粗大尚成圆。 <br/>  3.1.13 粗扁 coarse and flat 颗粒粗松带扁。 <br/>  3.1.14 团块 round drop 颗粒大如蚕豆或荔枝核,多数为嫩芽叶粘结而成。 <br/>  3.1.15 扁瘪 flat and thin 叶质瘦薄无肉,扁而干瘪。 <br/>  3.1.16 黄头 yellow head 叶质较老,颗粒圆结,色泽露黄。 <br/>  3.1.17 扁削 sharp and flat 扁茶边缘如刀削过,不起丝毫皱折。 <br/>  3.1.18 尖削 sharp 扁削而尖锋显露。 <br/>  3.1.19 扁平 flat 扁直坦平。 <br/>  3.1.20 光滑 smooth 表面油润发亮。 <br/>  3.1.21 光扁 smooth and flat 扁平光滑。 <br/>  3.1.22 光洁 smooth and clean 表面尚油润发亮。 <br/>  3.1.23 挺秀 tender and straight 挺直、显锋苗、造形秀美。 <br/>  3.1.24 紧条 tightly 扁条过紧。 <br/>  3.1.25 狭长条 narrow 扁条过窄、过长。 <br/>  3.1.26 宽条 broad 扁条不紧过宽。 <br/>  3.1.27 折叠 unflat 叶张不平呈皱叠状。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形状。 <br/>  3.1.28 宽皱 broad and shrink 扁条折皱而宽松。 <br/>  3.1.29 浑条 roundy leaf 扁条不扁呈浑圆状。 <br/>  3.1.30 细直 fine and straight 细紧圆直、两端略尖,形似松针。 <br/>  3.2 干茶色泽术语 <br/>  3.2.1 绿翠 green jade 碧绿青翠、鲜艳。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br/>  3.2.2 嫩绿 tender green 浅绿嫩黄。此术语也适用于汤色和叶底。 <br/>  3.2.3 深绿 deep green 绿得较深,有光泽。 <br/>  3.2.4 墨绿 black green 深绿泛乌有光泽。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同义词 乌绿 <br/>  3.2.5 绿润 green bloom 色绿而鲜活。富有光泽。 <br/>  3.2.6 起霜 silvery 表面带银白色有光泽。<br/>  3.2.7 银绿 silvery green 色深绿表面银白起霜。<br/>  3.2.8 灰绿 greyish green 绿中带灰,光泽不及银绿。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br/>  3.2.9 青绿 blueish green 绿中带青。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叶底色泽和乌龙茶干茶色泽<br/>  3.2.10 黄绿 yellowish green 以绿为主,绿中带黄。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汤色和叶底;黄茶干茶和叶底的正常 <br/>  色泽及白茶不正常的干茶色泽。 <br/>  3.2.11 绿黄 greenish yellow 以黄为主,黄中泛绿。此术语也适用于汤色和叶底。 <br/>  3.2.12 露黄 little yellow 面张含有少量黄朴、片及黄条。 <br/>  3.2.13 灰黄 greyish yellow 色黄带灰。 <br/>  3.2.14 枯黄 dry yellow 色黄而枯燥。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干茶色泽。 <br/>  3.2.15 灰暗 greyish dull 色深暗带死灰色。 <br/>  3.2.16 灰褐 greyish auburn 色褐带灰无光泽。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干茶色泽。 <br/>  3.3 汤色术语 <br/>  3.3.1 绿艳 brilliant green 绿中微黄,鲜艳透明。 <br/>  3.3.2 浅黄 light yellow 黄色较浅。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白茶汤色。 <br/>  3.3.3 深黄 deep yellow 黄色较深。此术语也适用于白茶和黄茶汤色。 <br/>  3.3.4 红汤 red liquor 汤色发红,绿茶已变质。 <br/>  3.3.5 黄暗 yellow dull 色黄而暗。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色泽。 <br/>  3.3.6 青暗 blue dull 色青而暗。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压制茶和红茶叶底色泽。<br/>  3.4 香气术语 <br/>  3.4.1 一般绿茶香气术语 <br/>  3.4.1.1 馥郁 fragrance 芬芳持久,沁人心肺。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香气。<br/>  3.4.1.2 鲜嫩 fresh and tender 具有新鲜悦鼻的嫩茶香气。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香气。<br/>  3.4.1.3 鲜爽 fresh and brisk 新鲜爽快。此术语也适用于绿茶滋味、红茶香味和乌龙茶滋味。<br/>  3.4.1.4 清高 clean and high 清香高而持久。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乌龙茶香气。 <br/>  3.4.1.5 清香 clean aroma 清鲜爽快。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香气。 <br/>  3.4.1.6 花香 flowery flavour 茶香鲜悦,具有令人愉快的似鲜花香气。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香气。 <br/>  3.4.1.7 板栗香 chestunt flavour 似熟栗子香。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香气。 <br/>  3.4.1.8 甜香 sweet aroma 香高有甜感。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乌龙茶和条红茶香气。 <br/>  3.4.2 烘青花茶香气术语 <br/>  3.4.2.1 鲜灵 fresh lovely 花香新鲜充足,一嗅即感。 <br/>  3.4.2.2 浓 heavy 花香浓郁,强烈持久。 <br/>  3.4.2.3 纯 pure 花香、茶香比例调匀,无其他异杂气。 <br/>  3.4.2.4 幽香 gentle flowery flavour 花香文静、幽雅柔和持久。 <br/>  3.4.2.5 香薄 thin aroma 花香短促,薄弱 同义词 香弱 <br/>  3.4.2.6 香浮 weak aroma 花香浮于表面,一嗅即逝。 <br/>  3.4.2.7 透兰 magnoma 茉莉花香中透露玉兰花香。 <br/>  3.4.2.8 透素 tea aroma 花香薄弱,茶香突出。 <br/>  3.5 滋味术语 <br/>  3.5.1 爽口 brisk 有刺激性,回味好,不苦不涩。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和红茶滋味。 <br/>  3.5.2 鲜浓 fresh and heavy 鲜洁爽口,富收敛性。此术语也适用于红茶滋味。 <br/>  3.5.3 熟闷味 stewed taste 软熟沉闷不爽。此术语也适用于黄茶和红茶滋味。 <br/>  3.6 叶底术语 <br/>  3.6.1 青张 blue leaf 夹杂青色叶片。此术语也适用于乌龙茶叶底色泽。 <br/>  3.6.2 靛青 blue 蓝绿色<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