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初春的寿光,仓圣公园内绿意萌发,处处生机。沿着曲径一路向园中走去,在中央位置有一座仓颉纪念堂,墙壁上是绮丽的彩绘画幅,描画着结绳记事、贝壳计数、仓颉造字等典故故事,有关仓颉的传说就这样顺着远古的演进一路奔来。
仓颉,是历史记载中的黄帝史官,中国汉字鼻祖,中华文化先圣之一。据《寿光县志》载:“仓颉墓在县城西大门外(今中心大街北段路西城乡建设委员会院内),向北百步许,久为一邑名区。”后仓颉墓在“文革”中被拆毁。为纪念仓颉,寿光城区现称为圣城街道,建有以纪念仓颉为主题的公园“仓圣公园”。
仓圣公园内的仓颉纪念堂,正殿中间有身披树叶、腰围兽皮的仓颉塑像,其身后有一金龙环抱的龛,内有他所造的28字。据传,这28个俗称“鸟迹书”的文字,为寿光仓颉墓所出,是造字之原形。
仓颉墓北海石室中的二十八个字
关于仓颉造字的传说,据对寿光文化历史颇有研究的老人介绍,寿光一带百姓口头相传,仓颉幼年父母早逝,是嫂子将其带大。儿童时代以放牧为生,放牧时都是嫂子为其送饭,时间长了有些社会闲话。后来,仓颉叫嫂子把饭送到约定的地点,他按时去吃,不让嫂子等着。可送的饭常常被外人吃掉,仓颉还是饿肚子。
“约定地点失败后,仓颉又想了个办法,分别在马蹄上刻印记,嫂子视印记找;后又画太阳方位,按太阳方位找;再后,把图形画到树叶上,嫂子按着迹象找。在这一系列刻印记、画太阳方位、写图形于树叶的过程中,仓颉观察大量天上人间事物,受到启迪,制作了鸟、马、牛、羊、水、火等形状的符号,并借此发明象形文字。”
寿光圣城之名,亦有一说源自北魏农学家、高阳太守贾思勰。贾思勰,齐郡益都县人(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而非青州市),为官期间,曾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至一处,辄谦谦问讯作物栽培技艺,并亲自躬耕田亩,饲养牲畜、栽种粮食。终于东魏武定二年(544年)以后,辑成中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齐民要术》,成“农圣”之名。
今寿光南环北环之衢以“文圣路、农圣路”名之,即源于此。
相关连接:
《寿光谣》 姓字名谁就在那百家姓里查 造字的仓颉就出自咱的家 清清亮亮弥河水 唱着绿色歌谣声振四方传天下 家住何方就在齐民要术里查 农圣故里就是我热恋的家 种着三亩二分地 埋着金灿灿的种子翡翠般的芽 家底多厚请在那百强县里查 绿色通道就通到咱们的家 小小一把菜篮子 装着北京城的菜肴大上海的瓜 给咱一片太阳色 就把春天全留下 给咱一片碧波海 挽起春风走天涯 走出金山银山好日子 走在蓝天白云下 走来青枝绿叶好心情 美丽家园美如画 一年四季好风景 美丽菜都我的家
来源:寿光日报、寿光市旅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