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峡可建跨海通道提交提案 争取进国家决策
发布会员:manager 添加时间:2009-2-17
【字体: 】 来源:齐鲁晚报
山东省两会期间,利用渤海海峡的有利地理条件,从山东蓬莱经长岛至辽宁旅顺,建设公路和铁路结合的跨越渤海的直达快捷通道,化天堑为通途,整个工程投资估
算2000亿元,“抓住机遇,启动内需,加快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与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得到了与会代表、委员的普遍关注。
东北至山东运距将缩短约400公里
渤海海峡是指辽东半岛的南端老铁山角与胶东半岛蓬莱登州头之间的峡湾海域。海峡两端最短距离约57海里,合106公里,平均水深25米。它位于环渤海地区C形环岛的缺口处,是东北亚地区的中心部位,东邻朝鲜半岛,隔海与日本列岛相望。
该提案指出,长期以来,由于渤海相隔,使环渤海南北两岸成为交通死角,极大地限制了该地区的发展。如果利用位于渤海海峡南北两岸的辽东半岛的旅顺和胶东半
岛的蓬莱,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那么,东北至山东和长江三角洲的运距,比原绕道沈山、京山、京沪、胶新、陇海等线路缩短400至1000公里,大大节省
运费及时间,并缓解京沈、京沪、京广三大铁路干线运输压力,进而缓解全国铁路和公路运输紧张局面。
同时,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将使环渤海由原来的“C”形环绕运输变为“I”形直达运输,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山东半岛城市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0-15年可收回投资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研究课题组副组长、鲁东大学副校长、课题组依托平台——鲁东大学环渤海发展研究中心负责人柳新华教授表示,去年9月27日至29日曾在烟
台专门召开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对环渤海发展战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影响高层论坛”,参与此项研究的多位国内专家都认为当前兴建渤海海峡通道具有许多
有利条件。
在这次会议上,杭州湾大桥工程指挥部副总工程师方明山博士、鲁东大学经济学院刘良忠副教授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按公路、铁路双通道计算,总投资在
2000亿元左右。可参照国内外已有大型跨海工程的经验,多渠道进行融资。这方面,2008年竣工的杭州湾大桥建设经验可供借鉴,大桥总投资140多亿
元,全部由民间投资,没有花国家财政一分钱。该项目完全可以采用BOT(建设-运营-移交)、PPP(政府与民间合作)等多元投、融资模式运作,不需国家
投资。
课题组副组长宋长虹认为,无论是建设公路通道还是铁路通道,都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报率。如果与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一样规划建设公路、铁路相结合的通道,建成以
后,通过车辆收费和各种管线收费等,每年利税即可达200亿元以上,若加上土地增值、旅游开发、节约燃油与材料等综合社会效益则成倍增加。跨海公铁通道约
2000亿元的投资,10-15年左右即可收回全部投资,大大高于一般的大型工业投资项目。
在未来发展中,渤海南北两岸无论是客流量还是车流量、货流量,都是一个巨大的、难以十分准确估量的数字。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20年,海峡间潜在的客流
量将达到3亿人次左右。即使按照跨海通道承担60%-80%的比例,也将达到1.8亿-2.4亿人次的客流量。以载客30人的客车计算,仅客流量折算就相
当于日均车流量1.7万-2.2万辆。如果按照高速公路客、货车辆各占50%的比例来推算,客、货车日均流量将达3.4万-4.4万辆。
烟台和大连将是最大受益者
柳新华教授表示,目前跨海通道的建造技术已经成熟。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两个半岛相距一百多公里,如果充分利用海中沿线一字排开的众多岛、礁、滩,将大大降
低工程难度和造价。与日本青函隧道、英吉利海峡隧道以及杭州湾大桥等大型跨海工程相比,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地理、地质条件相对优越,海洋环境等自然条件十
分有利于工程进行。
山东省九届政协常委、山东省交通科研所许云飞研究员认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建设,主要在于亚欧国家城市群间的运输需求、渤海湾区域发展需求和国家路网合理性的要求。作为海峡两端的山东省和辽宁省,尤其作为“桥头堡”城市的烟台市和大连市将是最大受益者。
争取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柳新华教授表示,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涉及多学科、多领域,虽然前期研究进行了很长的时间,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要尽快推进这一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建设,当务之
急是将目前的专家研究层面上升到地方和国家决策层面。记者了解到,3月份全国两会召开的时候,这个提案将会由我省的政协委员提交给大会,交由国家有关部门
研究审议。争取进入国家“十二五”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