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黄》是著名作家王跃文新近推出的一部长篇小说。从1999年的《国画》洛阳纸贵,到如今的《苍黄》,相隔整整十年。王跃文将这十年间的等待和思考,凝结成了《苍黄》。王跃文的作品,我是喜欢看的, 从《国画》到《梅次故事》、《西州月》以及这部《苍黄》,前三部看过,有感触,但没有写下一点什么,今天看《苍黄》,写一点看法吧。 《苍黄》通过乌柚县县委办公室主任李济运的视角,以紧凑的节奏、辛辣的笔调讲述了在小小县委大院里发生的那一幕幕滑稽的闹剧:差配干部在选举中疯掉,网络议论纷纷,媒体紧追不放,奈何家中又生事端。喧闹之中,老谋深算、不择手段的“刘半间”,老实本分却因升官梦而发癫的“刘差配”,刚直清廉却屡遭暗算的舒泽光等鲜明人物,透过官场中人李济运的视野,真实展现出了现代中国基层官场的世俗世界(四部作品,均以县、州一级为主要场景)。 《苍黄》书名,起得较引人遐想。扉页上写到《墨子·所染》里一句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取其开头二字,就是这本书的书名。对于小说取名《苍黄》,王跃文解释:“‘苍黄’比喻事情变化反复。我的理解还有,官场是一个大染缸,所有的人无一幸免地在其中变得面目全非。 《苍黄》及前三部书,均传神地描写了中国传统的官场文化,它们的基调都是苍凉的,深刻的,悲悯的。王跃文以他一贯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良知及悲悯的情怀,在书中保持了批判现实的风格。小说行文行云流水,生活气息浓郁,幽默机智而不失深刻,笑话谐谑而不失风雅。 这也是我喜欢王跃文小说的主要原因。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作者对于社会现实,内心是焦灼的,但文风却不刻薄。想起看过的一篇关于他和父母的专访,王跃文是孝子。不知孝子和文风有何联系,但此刻我就是想起这“孝子”两字来。 回头再看这四部力作,我最喜欢的还是《国画》,其次是《西州月》。《梅次的故事》可看做是《国画》的继集,写作上没有突破。《国画》和《西州月》的心理描写较多且传神,文字简练,人物刻画入木三分。倒是这部《苍黄》,让我有点失望。今天社会的万象,与10年前相比,文明在进步,丑恶同样在加剧,而以王跃文的功力在《苍黄》一书的表现,并没有大进步,我甚至觉得作者是在原地踏步,只是加入了近年社会上的一些典型事例罢了。有点王郎才尽的感觉,也许是对王跃文的期望太高了吧,呵呵。 但不管如何,作家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是最重要的,王跃文做到了,所以在这里,我要向他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