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仰 前些日子青岛知青聚会,又一次看了小说《廖晓东》,读后感触颇深。 廖晓东是烈士后代。1968年响应党和毛主席“农村是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伟大号召,积极投身入上山下乡运动中,从繁华的青岛来到了贫困的诸城桃林,并强烈要求到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去。桃林公社满足了她的请求,去了最为贫穷的三官庙大队。 廖晓东听党的话,忠于党,忠于毛泽东思想。她来到三官庙大队之后,放下行李就投身到农田建设中。在这里,她面对困境,不怕苦,以苦为乐,不屈不挠,一心想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她自掏腰包帮助无钱治病的农民治病;自筹资金买课本买本子铅笔为上不起学的农民孩子上学并亲自教;她自编自演和组织文艺活动大唱革命歌曲活跃沉寂的山村;在青岛下乡知识青年中第一个站出来嫁给农民(她认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与贫下中农相结合);婉言谢绝上级领导推荐她去上工农兵大学机会;坚决不就工返城并写倡议书阻止当时刮起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风等等。她这些大公无私的革命行为应该得到肯定和赞扬,但是,有的人却认为廖晓东这样做是“嘲吧”,是“极左路线牺牲品”,她那短暂的生命是“自找的”,其实这里更多的情绪是为她惋惜,替她的遭遇而叹惜:她不该嫁给那个封建思想极为严重的农民(贫下中农),不然,廖晓东不会年仅27岁就病故的啊!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分析,应该说她与农民结婚并没有错,要说错,就是婚后男方不应该打她骂她,而应该珍惜这段姻缘才是,也许廖晓东就不会气出病来,还会活着,而且还会活得更好!不是吗?在廖晓东影响下留在诸城嫁人的其她人不是很好吗?有的人感叹廖晓东,甚至讽刺挖苦廖晓东,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说廖晓东是“嘲吧”,是“极左路线的牺牲品”的确太肤浅,是没有思想境界的一说。小说《廖晓东》,把廖晓东的命运归结为信仰,这还是实事求是的,也有深度。这也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人有信仰是件好事。廖晓东信仰毛泽东思想,她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心甘情愿,满怀激情,是有雄心壮志的:她想改变农村!她在农村所做的一切就是证明。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不争名不争利的真情,无私无畏的顽强精神,这些真情与精神都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结果,是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一面旗帜!信仰往往能产生一股莫名的巨大力量,廖晓东的事迹向我们揭示了这一点。 人有不同的信仰。有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有信儒家学说的、有信道家学说的、有信佛的、有信天主教的、有信基督教的等等,这些信仰各有千秋,都是劝人做好事,做善事,不要只顾自己,更不要去做坏事恶事。这些信仰里面,只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站得高看得远,把“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一信仰来的大气而豪爽,一点儿小家子气没有。 我有一个朋友信基督教。他说他要忏悔,为什么?因为自己命运不好,可能是前世做错了事。他整天闷在家里闭门思过,今年已经64周岁了,周围竟然没有一个知心朋友,生活孤寂,整天脸上挂着闷闷不乐,见了熟人最多咧咧嘴也不见笑。他感觉到了吗?他生活快乐吗?他不见得能感觉到,但是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不快乐吧?这种寂寞难耐的毅力也是超常规的。这样生活还不如当和尚呢!和尚之间还有人说说话呢。 我看过一篇短篇小说《祈祷》。小说描述了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爬泰山的故事,虽然老太太年老体弱,但是她精神矍铄,非常顽强,最后就是爬不动了,也要用自己的双腿跪着坚持着登上了顶峰,见到了泰山神。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老太太一个人坚持登泰山?腿上磨出了血渍她全然不顾?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这是她一生的夙愿:她信仰泰山神。在她心目中临死前能见到泰山神,那么她就超度了,就是到了天堂那边,她也会心安理得了。信仰的力量是何其巨大啊! 信仰有不同的信仰,但信仰的内容极为重要。有的信仰能使人进步,精神抖擞,事业有成,有的信仰能使人颓废,精神麻木,一事无成。例有的信仰提倡有病不吃药其恶果就很坏,我的一位朋友的妻子就是这样死去的,很是可惜。这样的事例在我们身边还是有的,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现在社会还有以另类信仰,信神信鬼信仰钱。“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旧思想又死灰复燃了。这里面的人员构成很复杂,各阶层皆有。他们去拜神拜鬼去算卦,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了,躲灾避难了,生意兴隆发财了,步步高升鸿运大发了等等,无一不是私字当头,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这些信仰不值得提倡,对人的思想健康身心健康也是极为不利的,是一剂不是鸦片的鸦片,谁吃谁会精神恍惚,不思进取,听天由命,一事无成。不过,当做一种心理安慰、平衡和解脱,那也不是不可以去做的,但是绝对不能痴迷。 有时我常想,现在的中国人信仰什么呢?信仰毛泽东思想?信仰邓小平理论?信仰儒家学说?信仰佛?还是在寻找或形成新的信仰呢?这些真是不得而知了。感觉呢?似乎有点儿“乱”,但是某些社会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了。一个个贪官污吏“前仆后继”地冒了出来,社会风气也在变的乌烟瘴气,黄赌毒在蔓延,黑社会在横行,似满街刮起的混沙,使人难睁双眼,看不清生活的路标与方向,在那里迷茫而徘徊,时不时呐喊几声,那声音显得又那么的孱弱而没有力量,又那么的苍白而无力。我在想,前苏联共产党是怎么解体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没有动一枪一炮,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执政党的腐败。每想到此,我的心就会颤栗,会问:中国会走前苏联的路吗?最近美国又放风,“拉登被击毙了,下一个目标该是中国了”!假如美国真的把目标对准了中国,我们国家,我们民族该是怎么应对呢?还有廖晓东那样无私无畏的精神上前线吗?不是我担心,而是现实告诉我,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去干吃苦受累冒风险的活了,想的却是既不吃苦受累,工作又轻松又愉快又能挣大钱。想一想廖晓东那时的农民,田野里到处可见青年人的身影,现在呢?青年人很少见到了。这一现象我们会在建筑、环卫和筑路架桥工程中同样可以见到,年轻人的确少之又少了。为什么呢?因为建筑危险,环卫脏和累,筑路架桥脏累不说,而且还日晒雨淋,险象环生。这样真的和西方国家打起仗来,青年人还敢往前冲吗?还敢冲向前线战斗吗? 信仰能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的前途。我们提倡廖晓东似的信仰精神,在她身上能体现出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敢于面对现实解放全人类的革命精神,体现出廖晓东博大胸怀,大公无私,吃苦受累,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壮丽史篇,她虽然没有实现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但是今天,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廖晓东的英名和足迹,也深深地留在诸城,她的事业应该说是成功的! 据说在诸城下乡的知识青年自发捐款给廖晓东建立纪念碑,7月1日党的生日举行揭碑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