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96|回复: 0

几个所谓的“好习惯” 会让身体越来越差

[复制链接]

589

主题

693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491

新年送“福”吉祥兔

QQ
 楼主| 发表于 2023-10-15 10: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不少人都非常重视自己的健康,走路锻炼、晨起一杯淡盐水、喝茶养生……听起来好像确实挺健康,但大家知道吗?这几个“好习惯”坚持下去,你的身体可能越来越差。
  日行万步身体好
  有些人走路时过度关注步数,一定要走满 10000 步、20000 步,或者是跟别人进行比拼,不管走了多少步,走了多长时间,总之一定要走得比别人多。
  正确做法:
  2小时原则:不论什么样的运动,运动完了以后,膝关节疼痛持续超过2个小时,就说明运动过量了,需要减少运动量。
  循序渐进:运动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慢慢来,不能一上来就特别大的运动量,容易对身体造成伤害。
  晨起一杯淡盐水
  通便又排毒
  淡盐水不通便也不排毒,早上空腹喝淡盐水不仅不能促排便,还可能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早上起床时人体血液处于浓缩状态。这个时候如果摄入淡盐水可能会进一步提高血液浓度,容易导致身体不适。并且,在我们国家,有些人本身盐摄入量就是超标的,在身体不缺少盐的情况下,如果再喝淡盐水,会额外增加盐的摄入,反而让人觉得口干舌燥。如果是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异常的人,更不能将淡盐水作为起床后的第一杯水。特别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早上6:00~10:00是血压高峰时间之一,倘若喝盐水会使血压升高。
  正确做法:
  白开水是晨起第一杯水的最佳选择,饮用量在200ml左右为宜,水温最好是20℃~40℃,过烫的水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喝水时要小口慢饮。
  开始做饭再开油烟机
       省钱又健康
  炒菜时要开抽油机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都习惯性在炒菜时同步打开抽油烟机,觉得这样既省钱,又不会让油烟对身体造成伤害。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够科学的。炒菜时,若在密闭的厨房环境,采取高温油炸等烹调方式,PM2.5空气污染测试数值平均接近 800ug/m³,而这个数据,已经到达点燃 1 支烟可以在人体周围达到的污染水平。短期吸入油烟可对口、鼻、眼、黏膜有强烈的刺激性,长期吸入更是诱发患肺癌的罪魁祸首。并且,抽一支烟的时间也就1分钟~2分钟,可是60%以上的女性长期在厨房接触油烟,每天至少接触一个小时。所以,有人称“炒菜1小时,吸烟40支”,也不是危言耸听,需要引起注意。
  正确做法:
  1. 提倡用蒸、煮、炖等较健康方式替代煎、炒、烹、炸,避免反复烹炸;
  2. 选购抽油烟机要从风量 (决定排油烟的速度),风压(抗倒吸的能力),到环境噪声几方面考虑;
  3. 抽油烟机推荐“早开晚关”,储油盒中的废油应及时倒掉;
  4. 定期清洗抽油烟机管道及过滤网。
  趁热吃对胃好
  很多人都会觉得,贪凉伤胃,做好的饭菜、沏好的热茶,一定要趁热吃喝才能暖胃,胃才会更健康。但如果经常食用特别烫的食物就会存在健康隐患,例如65℃或者 65℃以上的热饮或食物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因为过热过烫的食物在食管中会对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损伤,当黏膜损伤之后,胃酸反流也会对损伤部位产生刺激。这种反复损伤就容易导致细胞癌变,患食管癌的风险就会增加。
  正确做法:
  吃饭适宜的温度是不凉也不热,可以在饭菜做好后晾10分钟再吃,也可以用嘴唇先试一下温度再吃。
  喝茶对身体好
  喝浓茶是不是更好
  茶叶里有大量的茶多酚,它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抗氧化、抗炎,还能改变血液的黏滞度。降低血脂,使血管弹性变得更好,防止微血管发生破裂,长期饮用可以使心脏、血管变得更加健康,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那茶水越浓,益处越多吗?错!茶水不是越浓越好,有的人可能一杯茶水里三分之二都是茶叶,只有很少量的水,这样很容易引起心脏不适,因为茶叶中还含有咖啡因、茶碱等。同时,如果大量喝浓茶,其中的鞣酸会与食物中的铁元素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新物质,会阻碍铁的吸收。
  正确做法:
  绿茶中茶多酚含量较高,能够使女性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略多一些;乌龙茶对于男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会多一些;老年人坚持喝茶确实能够使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下降很大的百分比。要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每天至少要喝3杯~4杯,每杯220毫升~230毫升,一周至少要喝4次~5次,不要贪多,量力而行,要每天少量地连续来喝茶。喝茶不能代替药物作用,只是一个辅助我们身体更健康的方法,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还是要到医院找专科的医生治疗。
  总之,走路时要循序渐进,白开水是第一选择,油烟机记得“早开晚关”,吃饭不是越烫越好,茶水也非越浓越好,大家记住了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