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28|回复: 1

记山东省立(诸城)第十三中学

[复制链接]

3958

主题

1万

帖子

47万

积分

总版主

48,

Rank: 8Rank: 8

积分
472489

论坛贡献奖

QQ
 楼主| 发表于 2023-7-10 11: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1688958641599.png 诸城印象2023-07-10 11:15


董砚功 贾永贵
山东省立第十三中学,是国民党省政府于抗战前夕在诸城建立的最后一处省立中学(现师范所在地)。(2000年,诸城师范学校撤销。7月5日,诸城市政府决定:诸城师范从2000年起停止招生,撤销后与市实验中学合并,实行一个学校两块校牌,即诸城市实验中学、诸城市滨北中学,构成初中、高中教育于一体的“完全中学”。编者按)《诸城文史资料》周元奎整理上传。
1931年5月,山东省教育厅委任刘叙宾(字少青)为十三中校长,负责学校的筹建工作。6月,刘偕同尹汇泉从济南来诸城,到职后立即组成了由国民党县党部、民政科、教育局、财政科和县中等单位参加的筹建委员会,刘叙宾任主任,尹汇泉为施工总指挥。他们会同县政府财政科长周宝宏制定计划,招收工匠,购置原料,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投入施工。8月底即建成两个教室和一部分宿舍,10月份学校正式开学。该校原计划建成一所具有十八个教学班规模的六年一贯制完全中学,建校所需经费先由诸城县政府负责筹措两万元(银元),其余,将由省厅陆续拨给。然而,“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假借抗战,大力压缩教育经费,致使原计划落空。地方所筹经费仅完成原建校计划的三分之一。因此,只保留一所有六个班规模的初中。1933年以后,学校即更名为“山东省立诸城初级中学”。该校建成后,于1931年10月招收第一届初中两个班,学生八十人。随后每年招收初中班两个,实行秋季始业,学制三年。三年后,在校学生即达到二百四十余人,教职工四十多人。
1937年,七级招生后,因落榜学生和家长纷纷要求上学,学校又增招自费班一个(学生需交纳学费和教师讲课费,其他与计划内学生相同),因此,第七级共招收学生三个班。学校自建成到停办,共招收七届学生。1934年第一届学生毕业,自此,每年有两个班毕业。1937年1月,日寇由京津南下进犯,形势日趋紧张。全省大部份中等学校纷纷南下迁移,该校亦准备南迁,因未接到命令而未迁成。12月底,日寇已到黄河北岸,并将在青岛登陆,师生人心惶惶,自动解散离校,学校就此停办,五、六、七级学生均未毕业。十三中自创建到停办,校长一直由刘叙宾担任。第一任教务主任孙在衡,第二任为姜寿千。训育主任崔纪言。第一任事务主任尹汇泉,第二任为崔隆春。《诸城文史资料》周元奎整理上传。
该校经费一直由省教育厅直接拨付,每月近两千元,每年两万余元。学校设备颇为完善,设有理化仪器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并陆续添置了教学仪器和各种图书报刊。
校内辟有两个操场,文体器材颇为齐全,有铜鼓、管号、京胡、二胡、笛子等中外乐器和篮球、排球、网球、单杠、双杠、木马、滑梯、浪木、秋千、标枪、铁饼、铅球、杠铃等体育器材和设备。学校环境幽雅,校舍宽敞。校院的北半部是以大成殿、明伦堂、藏经阁等组成的古建筑群。顺大门望去:黄绿色琉璃瓦屋顶、赤色墙壁、雄伟高大建造别致的大成殿矗立于校院中心。笔直的甬道,被两行高大的苍松翠柏复盖,两侧新建的办公室、教室和宿舍,布局对称,也颇为整洁雅观。整个校院栽植讲究,被品种繁多的名花珍木点缀得绚丽多彩。抽暇一游,令人心旷神怡。
院内有牡丹、芍药、桂花、玉兰、栀子、梅花、杜鹃、蔷薇、珠兰、樱花、棕树等,仅菊花一样就有几百个品种,每逢秋菊盛开之时,学校都要召开菊展会,数百盆千姿百态竞相争艳的菊花,从大成殿内直摆至殿前的台阶上,叠成层层花山,灿烂夺目,蔚为壮观。
1936年的菊展照片,天津《大公报》副刊以二分之一的篇幅予以登载,北洋画刊也选登了十几幅菊展照片。故十三中当时有花园之称。
十三中的领导体制是校长负责制,学校设校长一人负责学校的全盘工作,诸如教职工的聘任、解雇、工作安排、生活待遇等,全由校长一人决断。遇到重大问题,校长亦召集全体教职员开会讨论。学校设有教务、训育、事务三处,每处设主任一人,职员一至二人,分管教学业务、学生管理和行政事务工作。另外,还有童子军教练员一人,女生指导员一人,专管教练童子军和指导女学生工作。
学校的师资水平较高,所聘教师大都是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具有较高业务能力者,没有实际水平难以在该校任教。校长刘叙宾本人是北京高师毕业生,来十三中前,在省立第一女子师范任教务主任,教绩显著,治校有方。训育主任崔季言教务主任姜寿千等分别是北京大学和北京高师的毕业生。历史教员孙备武,北京高师毕业生,学识渊博,且精于英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教师。理化教员辛星垣,北京高师理化部毕业,教学重视实践,在理化仪器不多的情况下,能够指导学生自制简单仪器,自己动手装配收音机。图画教师张愚谈,不但是全省著名的国画家,而且还擅长军乐,是十三中军乐队的创始人。体育教师齐哲,上海东亚体专毕业,是体育上的多面手。《诸城文史资料》周元奎整理上传。
这些教师虽然政治观点不同,但在教学上却都极为严格,因而,为十三中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管理上,该校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教师实行聘任制,一年一聘,中途因故也可辞退,即使是原任教师,也需在接到聘书后方可回校任教,否则,需另谋生路。教师无固定工资,其报酬完全按讲课时间计发。一般规定为每上课一小时发月薪五元,以每周上课二十小时计,可得月薪一百余元。各处主任月薪60元,兼课同教师一样加发薪金。校长月薪一百五十余元,每周兼课六小时以内不另加薪。职员月薪四十元,兼课同教师一样按教时计酬。学生入学要经过严格的考试。
入校后须遵守学校的作息、考勤等制度。每天早晨,举行集体升旗仪式,然后二十分钟跑步。傍晚降旗,晚上两小时自习,九时熄灯。每星期一举行“纪念周”活动,唱国歌,背诵总理(孙中山)遗嘱,校长训话。星期六下午进行大扫除,这些都雷打不动。学校规定学生每天下午降旗前不准离校,其它时间离校需要请假,并在传达室翻挂名牌。出勤情况一周公布一次,旷课时间占三分之一者即予除名。在对学生的管理上,学校有明确的分工:教务处管课内,训育处管课外,各级部设有级任教师负责学生的操行评定,童子军教练员和女生指导员则分别专管童子军训练和女生工作。
十三中的课程设置有:公民、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音乐、图画、体育和手工等十三科。其教材的选用也有较高的要求。如英语选用开明英语读本,数学选用开明教本,几何选用“三S”几何,语文为自选讲义,其中,古典文学占有较大的比例,近代现代的多是名家作品。在教法上,虽然用的是满堂灌、注入式,但个别学科也重视实践训练。如在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上,除学好规定的教材外,教师还指导学生办壁报,举行作文竞赛,部分学生还在教师的启发下成立了“诗社”。对学生的学业考查,要求极其严格。规定有临时考、月考、期考、毕业考等各种考试,且监场严格,杜绝舞弊。国语、教学、英语三科有两门不及格不准升级。毕业考试,由省督学及县教育局派人监场。学生单人单桌,考毕由省督学将试卷带回教育厅批阅,凡两门主课不及格者,不予毕业。《诸城文史资料》周元奎整理上传。
学校对文体活动的开展也很重视。学校有一支很像样的军乐队和雅乐队,一些文娱活动骨干还组织了话剧团,经常排演文娱节目进行演出。除上好体育课外,学校还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参加两小时的课外体育活动,每两周学校则利用星期天集体组织郊外旅游或越野赛跑,从而活跃了学校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由于该校治学严谨,教学质量较高,十三中很快名闻遐迩。1934年,全省初级中学举行毕业会考时,十三中一级学生参加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数学平均八十多分,居全省第一。其中,二班学生王希坚各科平均85分,是全省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受到了省教育厅的通报表扬。十三中创办之初,正值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之际。日本侵略者的暴行,国民党的卖国行径,激起正义师生的无比愤慨。他们冲破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严密控制,办壁报、演话剧,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揭露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阴谋,爱国热情日益高涨。
1932年,日照县的共产党组织在五莲山发动起义,十三中一级学生赵金声就暗暗前往参加,不幸被国民党县党部发觉并将其逮捕,押送济南后,死在敌人的监狱里。历史教师孙备武(解放后曾任曲阜师范学院副院长),“九·一八”事变后,为东北的沦陷极为痛苦,1935年冬,当他得知国民党政府为满足日本帝国主义“华北特殊化”的要求,答应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后,曾绝食三日,以示抗议。在课堂上,他冒着风险,宣传革命道理,公开抨击和讥笑蒋介石的“新生活运动”。学校停办后,他立即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劳作教师姜宝鼎,经常教学生唱进步歌曲,指导学生演出进步话剧,引起县反动当局的注意,学校于1936年寒假借故将其辞退,师生对此深感痛惜,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更加不满。他们在进步教师带动下,走向街头,宣传抗日,抵制日货。师生编演的宣传抗日的话剧《社会钟》、《一片爱国心》等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
抗日战争爆发后,十三中的一些进步学生就在中共诸城县临时县委的领导下,积极地投入了革命。第一批参加游击队的就有王国栋(鲁平)、孙寿珍(朴风)、张维祯(张翼)、宫钧民、王绩、王希坚、王乃征以及陈延柱(陈先)徐崇孝(徐炜)、王稚云(王洛)等。王东年、刘子平,王平男(新宇)、王启午、王启倩、李玉淑(李庚)、王平权、赵振策等也先后参加了革命。
许多同志还担任了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如宫钧民曾任教育部高教处处长,王乃征曾任吉林省军区副司令员,张翼曾任北京航空学院政委,王希坚现任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孙朴风曾任本县县长、青岛市委宣传部长、山东技工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东年在抗战时曾任滨北专署专员,南下后任苏州市市长,陈先曾任国家体委副主任,徐炜曾任军政委、王洛曾任济南军区政治部的组织部长,王绩在教育部工作等。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为祖国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诸城文史资料》周元奎整理上传。



     

64

主题

329

帖子

5278

积分

青铜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5278

红色文化纪念勋章

发表于 2023-7-11 15: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山东潍坊
向前辈们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