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88|回复: 0

家具与诗意

[复制链接]

282

主题

2628

帖子

2万

积分

白金元老

一只耽于傻想的呆鸟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23434

金点子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8-14 05:58: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家具与诗意
        从拼多多上新近买的书到了,是一本家具史,二手旧书,三五块钱,便宜。然而也旧得名副其实,封面儿封底儿蓬头垢面,内页虽未见残缺,但划划写写的笔记如爬蔓植物野蛮生长在字里行间,字迹又萎缩潦草到难辨真面目。然而,平心而论,原书主人的勤勉也是可怜见的。
        尽管如此,我并不后悔起意买这样一本书。关于家具历史的专书,我还是头一次留心到,在我自己也算一件了不得的发现。而决心好好了解一下家具方面的有关历史细节,还源于一点儿切实的诱因,这就是诗仙李白《静夜思》里关于"床"的解读。
        李白的《静夜思》,是近乎童叟皆知的,现今小学课本里就有,我四十多年前上小学也是有的。这诗的语言明白如话,口语化是诗仙诗歌语言的一个特点,那种似乎冲口而出似乎不屑雕饰的畅快给人猝不及防的惊叹!《静夜思》的魅力这是一方面。不过,大概诗仙也不曾想到,他随意撵出的一个物象词语"床"会引得后人聚讼不已。我一想再想,也许我记性坏,也许我的小学老师不博学,我学这诗的时候,对诗中的那个"床"字并不做多少解释,床就是床,就是家中卧具,睡觉坐卧休息的。虽说我小时候我们北方大多数人家还都是睡土炕,可是对床却也不是一点儿生活经验没有,所以对李诗仙一千多年前写下的这个"床"字并不特别感冒,他诗仙睡的床再跟我们的不一样,也还不都是人的身子躺上去歇歇的或者做梦的家什?我对文字也算是有点儿小小的癖好,对有些文字官司有时不免也要学着推究一番。关于《静夜思》里那个"床"字,解读的文章就很是读过几篇,读过之后,先是惊奇,再就是比照自己最初的学习经验暗暗思索,再后也存心搜索材料多方比对,以求正解。然而几年下来,我得到的一个印象几乎还是原地踏步:我早年那种没有多少学问的解读也许并不坏。
        一种比较盛行的解释,说这个"床"应该是"井栏",不是睡觉的卧具。证据是唐代的房子条件不行,月光应该不容易进室内,即便照进了床前,按常情也不大容易引起霜冷的感觉。另一个影响不小的说法,说这个"床"应是"胡床",就是今天我们用的马扎一样的东西。我想不管哪种说法,是不是都对床这个卧具在古人生活中的出现和应用情况缺乏明白的了解?我而今读这家具史知道,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床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并且还出现了装配折叠式的创意床,而这都是有出土实物的考古证据的。遥想时至唐代,床的形制更进步更发展了的情况下,一般小康人家,家里有床应该算不上什么奢侈了。作为富家子弟的李白,作为知识分子的李白,作为能慷慨散尽千金的李白,不管是自家还是亲友家,睡卧有一张床非特殊情况当不是难事。说室内睡卧的床前不大可能看到地上照到月光,这只是臆想,只要有一次看到的可能,它就是成立的。说床非是井栏不可,我也有两个疑点,一则井栏是环形的,无所谓前后,诗中的方位词"前"就没来由;二则井栏在室外,明月在天,月华在地,偌大的室外环境,谁会对月光的真实性产生疑心?你举头望明月,低头看月光满地,很正常的视觉感受,错觉怎么来?诗中的那个"疑"字也成了没来由不是?至于说床是马扎,说李白往院子里作马扎赏月,从诗思发生的角度看,同样也存在这两个疑问。所以,不管井栏说,还是马扎说,我从诗歌创作与情境触发的关系的角度看都是不顺畅的。
        有鉴于此,我还是以为,李白应该是正漂泊在外睡在异乡的床上,半夜醒来,或者辗转难眠,猛然间发现照进床前地上的一方月光,白如霜冷似霜,这才疑心,到底是月还是霜?到底是月圆了还是天凉了?漂泊感思乡情孤独感凄凉意一股脑儿袭上心头,这才举头望低头思!诗境诗思浑然一体绣口一吐千古绝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