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暖花开时,
被疫情阻挡住了脚步的我们无法惬意地享受室外春光 周末也不能像往常一样出门闲逛
疫情还没结束, 郑板桥纪念馆目前暂时闭馆。 但是闭馆不打烊, 艺术,只是换了一种观看和参与的方式 今天小编带你走进“郑板桥纪念馆”
感受其“咬住青山”坚韧不拔的竹子精神 “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
为每一个身在家中心系远方的你 带来一场新奇的线上文化体验~ ▼
▲潍坊郑板桥纪念馆,位于潍坊市十笏园文化街区中部,展馆面积1800多平方米,是一座集板桥文化、潍县文化、廉政文化在内的单层仿古建筑,集宣传、展示、教育、收藏、研究、旅游等功能于一身,是国内全面展示郑板桥生平简介、文学成就、艺术成就、勤政爱民以及崇德尚廉的三大纪念展馆之一,201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是潍坊市、潍城区廉政教育基地。
▼ 走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一座高大的郑板桥全身石雕像,背手而立,神情若定,从雕像身上能体现出板桥当年爱民勤政的情怀,又能流露出板桥的学者风范。 纪念馆坐北朝南,分大门、二门、大堂及后院等几部分,砖木结构,红条石垒砌的砖墙,院落里摆有许多历史石碑,木梁上有雕饰,整体风格简洁朴实、古香古韵。 首先,我们左转进入生平厅,这里展示记录了板桥由出生至去世,一生各个时期的经历。 纵观郑板桥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四十四岁之前在贫困中成长;四十四岁至六十岁,中举做官;六十一岁以后,卖画终老。结合其书法绘画作品、作品的石刻或木刻拓片,从多个方面向大家展示郑板桥勤政爱民、艺术“三绝”的大家风采。 △康熙字典,康熙五十五年官版 六函完整一部。 △七弦古琴,古代文人讲究琴棋书画,闲暇时便抚琴弄韵 △掐丝珐琅盖罐
从生平厅走出,便看到一座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的建筑——潍县正堂。
△潍县正堂
正中央悬挂的“明镜高悬”采用大漆工艺手工刻字描金 大堂还有两处青铜群塑铜像,分别描述了郑板桥2段在潍期间的爱民故事。△开厂煮粥
1746年,54岁的郑板桥调到山东省潍县任县令。潍县原本是繁华大邑,但因灾荒连年,整个山东省发生大饥荒,潍县也不能幸免,郑板桥开展积极的抗灾救灾,“开厂煮粥轮饲之”是当时官府设的救济机构,令当地富户煮粥发放饥民,共渡难关。 △板桥辞官
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匹是他自己的坐骑,垫以铺盖,另一匹则全部驮的是书籍,另外一匹则是他的书童乘坐,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很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大堂两侧的勤政厅展示的是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治理潍县的一些历史记载。 △板桥判牍 真迹,通过现代手段再现展示
据史书记载,郑板桥这个人不仅才华横溢,机智有为,更有一些怪招奇想,面对老百姓的状诉,他总有一套与众不同的怪法来断别案件,深受百姓的爱戴,民间传说他在任7年没有一件冤案。有一次,县衙门前蜂拥了一大堆人,一对年轻僧尼被捆绑着,衣服撕烂,浑身颤抖,哀哭不已。旁边几个穿长袍马褂的绅士指着骂道:“僧尼通奸,玷污佛门,伤风败俗,天理难容!”还有人在高喊:“必须严惩,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郑板桥审堂时,见这对年轻僧尼生得秀美,年龄相仿,便有心成人之美。经过审问,才知他俩从小青梅竹马,相亲相爱,后因婚姻不自主,才双双出家,但旧情难断。郑板桥当即批示并当堂宣读:“僧尼相爱,情投意合,无罪。令其双双还俗,结为伉俪,当众拜堂成亲。”
△城隍庙碑 拓片 真迹
据记载,城隍庙碑高190厘米,碑额为郑板桥独创的“六分半书”体。碑文计20行,905字,通体为楷书。文中郑板桥以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阐述了无神论观点。该碑因“文佳、书好、刻精”而被世人誉为三绝碑。△郑板桥石刻珍品,为现存仅有的板桥石刻,内容为郭峩修城的记载,非常珍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极高的经济价值。 走进艺文厅,在这里展现的主要是郑板桥文学艺术方面的一些成就。 △展厅内“扬州八怪”泥塑 △高档展品玉壶
△门板上为板桥名句——“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最后一个厅便是传承厅,主要介绍板桥精神对世人的影响及后人对其评价。 穿过碑廊来到后院,院墙上挂着的郑板桥做的《潍县竹枝词》四十首诗词。
△西碑廊,重要的石刻文物,是研究金石的绝佳去处
△东碑廊
△《潍县竹枝词》四十首
走出郑板桥纪念馆,脑海中挥之不去的便是郑板桥“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诗句所映衬的他的非凡人格。
等疫情过去后, 大家就可以来现场体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