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早期可能没有明显不适,从而被人忽视。但随着病情进展,血管迂曲扩张不断加重,可出现久站和行走后患肢酸胀、易疲劳,也可有小腿肌肉痉挛发作。站立时,患肢可见隆起、迂曲、扩张的静脉,重者呈团块状,用手可压平,躺下后恢复正常。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病症进一步发展,延误治疗时机。 1.痒。主要表现为下肢局部刺痒。下肢静脉曲张会使血液回流出现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产生的5-羟色胺会引发皮肤瘙痒。此外,血流不畅还会造成新陈代谢障碍,细胞分解的毒素会刺激血管、神经,使人瘙痒。病情严重时,下肢局部皮肤还会出现皮炎或湿疹,使刺痒加重,患者甚至无法忍受。 2.疼。具体表现为小腿抽筋。下肢血液循环不畅,使下肢静脉淤血、组织轻度水肿,代谢产物堆积会刺激神经异常放电发生痉挛,导致抽筋。 3.沉。行走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腿肚子发沉、发胀的感觉,往往是晨轻暮重。这也是下肢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的,有时还会造成小腿,特别是踝部皮肤水肿。 4.硬。表现为皮肤脱屑、色素沉着、皮肤失去弹性变硬。下肢静脉曲张使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皮肤失去弹性而变硬。 5.烂。表现为小腿皮肤发黑,甚至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俗称“老烂腿”。这是由于静脉曲张迁延反复,导致下肢静脉内形成高压而淤血,皮肤营养不良。此时除了有感染风险,还可能发生癌变,所以必须手术。病情进展到此时,治疗费力、费时,痛苦难以避免。 下肢静脉曲张经常发生在久站、久坐人群中,如教师、外科医生、护士、交警、哨兵等,孕妇及常穿高跟鞋的女性也易患病。这些人群可以不时做些抬脚尖、脚跟或活动踝关节的动作,促进小腿肌肉收缩,帮助静脉血液回流,减轻下肢静脉压力。休息时,建议光脚或穿宽松的拖鞋行走,改善足部血液循环;睡前躺在床上,将双脚搭在墙上,使上下半身呈直角,保持15分钟以上,也可减轻静脉血液对下肢的压力,缓解下肢酸胀不适、水肿等症状。此外,减重、穿有压力梯度的医用弹力袜也有一定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