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88|回复: 0

“假嗨”是一种什么体验

[复制链接]

3972

主题

1万

帖子

48万

积分

总版主

48,

Rank: 8Rank: 8

积分
480338

论坛贡献奖

QQ
发表于 2017-11-2 20: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你以为的真心是假意,你以为的交情是假象,你以为的“嗨”,只是一场自我高潮。

你明明没有心情,却还要佯装高兴,并且是极致的兴奋。
你的“假嗨”,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耗力噬心的巨大折磨。

01

前两天,我的朋友杨光气愤地告诉我一件事。
他跟上周约朋友们聚会,想邀请一个前不久刚认识的朋友参加。
在发出微信的瞬间,被气了个半死,对话框中弹出的是:
“对方开启了好友验证,你还不是他好友。请先发送好友验证请求,对方验证通过后,才能聊天。”
据说他们在某个饭局上第一件见便聊得热火朝天,从国家大事到儿女教育,无所不谈。
两个人还搂着肩膀,从震耳欲聋的《死了都要爱》,唱到感人至深的《朋友》。
临走时,对方拍着胸脯说:“兄弟,以后有事招呼一声,没事也多联络。”
杨光以为,他们之间就此盖上了“朋友”的章。
杨光还特意跟当天组局的朋友道了谢,多亏了他,自己多交了个朋友。
没想到,暴击来的那么快。
这是一场成人世界中最常见的虚假社交。
杨光、我以及很多人都曾经历过,你以为的真心是假意,你以为的交情是假象,你以为的嗨只是一场自我高潮。
培根说过:“人类在相互的交往中寻求安慰、价值和保护。”
所谓的安慰,是通过社交得到的情感慰藉。
所谓的价值,是通过社交得到的利益链条。
所谓的保护,是通过社交得到的心理依赖。
想从虚假社交中实现任意一种“得到”的你,像不像在痴人说梦?


02

在知乎上看见有关人类与情感关系的回答,其中提到了一部关于人类进化的纪录片。
一千万年前,大脑尚未完善的类人猿还没有感情,当同伴落入水中丧生,他们只会继续往前走,不会在河岸上停留。
两百万年前,类人猿已进化为接近人,当同伴在过河时被鳄鱼咬死,他们会有人停下,有人叫喊,甚至集体会陷入一种沉默。
人类从此,变成了感情动物,尝遍喜怒哀乐各种滋味,对感情的依恋与需求也成为与人交往的本能,同时也极易成为被人利用的把柄。
现代社会,在各种各样的社交场合,都能见到拿着“情感”当名片的人。
情感在他们手中,是一种工具,是一种人设,更是一个随叫随到、随用随丢的糖衣炮弹。
糖衣让你沉浸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社交假象中,炮弹是为了稍后炸你一个片甲不留。
吃一顿饭,喝几杯酒,觥筹交错的数小时对他来说仅仅是与你同乘一辆车,车程短暂。
他看似热情抛出的橄榄枝,被你受宠若惊地抓住,抓着抓着才发现,他在下车时已松了手,你却惶然不知。
与其浪费笑容对着这些虚情假意的面孔,为何不转身离去,将时间用在更为牢固、可靠且真实的情感维系上?
去陪家人吃一顿饭,与朋友聊个通宵,甚至养一只狗、一只猫或者是一缸金鱼。
起码家人永远爱你,朋友真心待你,而动物更不会骗你,让你回到家,落得一场空。
你所寻求的安慰,在这里朝夕以待。


03

很多人在提到“圈子”时都带着一些嫌恶,似乎不管是什么圈子,都有些党同伐异的意味。
可事实上,从小时候起,“社交圈子”就有了雏形。
每个人都爱跟那个零食最多、玩具最多的小朋友玩,那些零食、玩具就是吸引人的筹码。
那个小朋友,或许希望放学有人陪他玩,或许是希望你的作业能给他抄一抄。
进入成年世界后,零食、玩具上升为利益、价值,没有心机的小朋友变成机关算尽的成年人,社交成为一件需要拼智商、斗情商甚至再加上靠体力才能实现的高级游戏。
你被工作缠身一整天,却接到朋友的消息,有一个重要人物,可能会帮你接下一个更大的订单。
你打起十二分精神,赶赴现场,硬着头皮与重要人物逢场作戏。
他开着不合时宜的玩笑,你咧开嘴哈哈大笑。
他说着没有用处的经验,你点点头连称受教。
可第二天回到公司才知道,竞争对手连夜做出了更为精简的方案,让客户拍案叫绝,那个更大的订单已被对手拿下。
你想起前一晚自己的假模假样,不由地泛起一阵恶心。
你明明知道,你递过去的名片,下一秒可能就被扔进垃圾桶,你发出的赞美,转身后可能就被嗤之以鼻为马屁精。
你恨自己,为什么不撇下那些0.1%的机会,去专注于让自己积攒拿得出手的等价交换物,那可是99%的可能。
这不是什么社会的残酷法则,而是永恒的等价交换定律。
唯有你手中有价值,才有资格站在利益链条中,社交的自主权也将重新回到自己手上,嗨与不嗨,你说了算。
你所寻求的价值,在这里货真价实。


04

有杂志做过调查,调查对象遍布各行各业,大家不约而同地处于同一种社交焦虑中。
他们讨厌无休止的社交活动,却又在每一个晚上、周末、假期奔赴在热闹的社交活动中。
社交焦虑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害怕被任何一种社交所抛下。
他们需要从剪不断理还乱的社会关系中确证自己的存在,他们不愿被排除在外。
被包裹其中,让他们感觉安全,虽然并不舒适。
他们甚至无法自在的与自己相处。
二十岁的A说,只要回到空荡荡的宿舍,想到其他人都在约会、聚餐甚至只是在开会,他就不愿一个人待着,总想立刻加入他们。
三十岁的B说,最厌烦的就是公司聚餐占据太多私人时间,可又不愿自己被拉下落单,每次领导通知聚餐,她都跟在人群中扬起一张兴致高昂的脸。
四十岁的C说,人到中年,参加最多的就是八竿子打不到的亲戚聚会,不是比谁换了大房子,就是比谁的孩子出了国,不是庆祝谁高升,就是求着谁帮忙,可她不敢不去 ,毕竟没人缺席。
他们在与人交往时感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潜伏在假嗨面具下,无法示人的痛苦。
他们在勉强自己的同时,滋长了焦虑,却杀死了真实的自己。
在他们日复一日任由自己像没头苍蝇一样,扎进社交焦虑中寻求保护时,那些真正让自己觉得既安全又舒适的事却被遗忘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专攻一项技能,坚持健身,甚至只是从虚假社交中抽身而出,给自己留出***发呆的时间。
不管是哪种方式,它们才是专属你的人生保护伞,让你远离焦虑,戒除不必要的心理依赖,仅仅依附于日益充盈的自我。
你所寻求的保护,在这里如假包换。

虚假社交不过是黄粱一梦,不如趁早从假嗨中醒来,去找寻一个牛逼闪闪活着的自我。
当你不再需要从“假嗨”中获得那些不存在的情感慰藉,一碰就断的利益链条,你才能有真正的朋友,真正的“价值社交”。
作者:洞见Eleven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