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9月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节目,以《关注民族种业·记者调查》为题推出系列报道,报道了我国民族蔬菜种业在与“洋种子”的竞争中一改颓势,转型突围,并就寿光市在蔬菜种业研发和使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现场采访,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初秋时节,正是蔬菜种植大面积的换茬季节,农民开始陆续种植秋冬季节的时令蔬菜。如今,中国蔬菜种子品质如何?洋种子和国产种子哪一种会更受到青睐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本世纪的最初10年,我国种业刚刚起步,恰逢跨国种业公司全球布局之时,种业市场放开后,国产种业发展遭遇巨大压力,最高峰时,国外种子占据寿光市设施蔬菜种子的大部分市场。近年来,随着国产优良新品种的不断涌现,很多由原来“洋种子”的垄断品种也出现了由国产种子的替代品。寿光市种苗销售商潘子孝告诉记者,“西葫芦种子原来是国外品种一统中国天下,后来在我国又出现了很多耐寒的国产西葫芦品种,商品性、产量、耐寒度都超越了国外的。现在中国种植西葫芦的地区,90%以上种的都是国内品种。”“国内的种子价格便宜,国外的种子比国内的贵很多,是它两倍的价格,现在我已经都换成国产品种了。”马家村村民马爱玲说。随着国产化水平不断提升,国产品种的主导地位也进一步巩固,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种植的水稻、小麦、大豆、油菜全部为国产品种,转基因抗虫棉品种国产化率达95%以上,蔬菜的国产品种占87%以上,玉米的国产品种占85%以上。种业市场规模从5年前的400多亿元成长到700多亿元,民族种业在与“洋种子”的竞争中一改颓势,转型突围。
据了解,寿光市蔬菜生产基地有60万亩,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超过了30个,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常见的蔬菜品种。近年来,随着我国种业的不断发展,国产种子的质量提高,品种增加,价格优势大,所以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青睐。截止到2016年底,寿光市国产蔬菜种子市场占有率由10年前的54%提升到65%,目前有快速提升的趋势。
来源:寿光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