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奔跑 作者 祝金斗 那是两千年盛夏的一天早晨,我静静地躺在山东省潍坊市解放军八九医院的病床上,等待着手术的开始。 在这之前,已经进行了局部的治疗和消毒,手术时间是确定了的。 女儿和女婿虽然工作忙碌,也都插着空过来陪护过,妻子抱着不满周岁的小外甥也来到了病床前。 可现在已经接近八点,手术即将开始,还是没见他们的踪影,我的心里实在有些着急。心想,路上一定是堵车了,要不……。 我只好自我安慰,他们一定会赶到的,一定……。 时间是以秒计算的。很快,十几秒过去了,年轻的护士来到了我的面前,说:“时间已到,上手术车!” 可我的身边没有家人,躺在病床上连身都不能翻,这手术车可怎么上啊!瞬间一身冷汗湿遍全身。 “家人不在!这……”年轻的护士也着急起来,看一看四周,“来……”,她的“帮”字还没有说出口,全病房里的几个陪护者都围拢了上来,将我小心地抬到了手术车上。 这时,我的家人已经赶了过来。年轻的护士没有嗔怪一个字,说:“您们放心,没事的。”拉起手术车就奔跑了起来。 我的病房离手术室很远很远,年轻的护士跑啊跑啊,遇到电梯不开,她就急急地拨打着电话,唯恐耽误了一秒时间。穿过几个走廊,转过几个电梯,年轻的护士没有停下一次脚步,向前奔跑着,奔跑着…… 一路上,我的躯体同样也在手术车上奔跑着,连同我的灵魂…… 我的半月板是在一次集体劳动中不慎挫伤的。开始有些疼,我没有在意。心想,过些日子就会好起来的。但事与愿违,开始还能站着给学生讲课,疼痛却一天天的加重起来,整个膝盖都红肿了起来,走起路来听到一种“咔嚓咔嚓”的声音。 怎么办?停课吗?治疗吗?我可真不想离开我的课堂,还有面前的孩子啊!再站一节,再站一节,这天下午,我终于把最后一节课讲完。要离开课堂的时候,一个刚转来的新生跑到了我的面前,扶住了我:“老师,您的腿?您还是快到医院治疗吧!不要再牵挂我们了。”他叫隋清亦,是一个学困生,其实我不愿离开课堂,主要还是不舍得丢下他。他的进步让我感动,现在的话更让我一下子温暖了全身。 忍受着疼痛熬过了一夜,第二天我就打了出租来到了诸城市人民医院,磁共振一查,半月板骨碎,必须动大手术,这可难坏了我。小女儿在青岛读大学,大女儿在潍坊市工作,妻子又在大女儿家照看孩子,要做手术是无人陪床的。 那天,我坚持着走出了医院,沿着一条乡间小道往前走着。心想,如果能把破碎的骨头磨碎,那该多好啊! 中午的阳光异常的强烈,路边没有几棵树,走不多远就已经是汗流浃背了。遇到一个流动卖冰糕的,我就买了两支,一并放在衣兜里,继续往前走着。 走出三四里路的光景,来到了野外,一片杨树林出现在我的面前,但我没有打算到杨树林里乘凉,这时感觉腿的疼痛也稍缓解了一些,还想一直往前走,渴盼着疼痛完全消失。 由于天热,又是时近中午,田野里已经一个劳作的人影也望不见了,心想,还是继续往前走吧!就在刚擦过杨树林的时候,一个花白胡子的老人从林中走到了林边,向我招呼道:“青年人,这大热天的,还是过来歇凉歇凉吧!” 老人的出现,我有些惊异,面对这样的好意,我顿生感动。人在痛苦的时候,多么需要有人安慰,人在困难的时候,多么需要有人帮助啊!于是,我下了土路,向老人走去。 “孩子,这天太热了,太阳就像下火似的,你为什么一个人……”老人微笑着,望着我,“我看你这腿,还有这脸色……” “大爷,我是……是……”我说着,想起了衣兜里的冰糕,就伸手摸了出来,递给了老人一支。 “孩子,还是你吃吧!”老人推让着。 “大爷,我们一人一支。我吃这支。”我和老人都慢慢地吃了起来。 一边吃,我就一边把我查体的经过告诉了他。老人一听,有些着急了:“孩子,你不能再走了,这样会把骨头磨坏的。还是返回家去,同家人决定快做手术吧!” “大爷,多亏遇到您。要不,我还想蛮走……”我望着和蔼可亲的老人。 “孩子,我也是一个赶路的,渴得实在走不动了,才到这林子里找水喝,没找到……”老人舔一舔粘在嘴唇上的冰糕,“这样,我就会坚持着再走十几里路赶回家的。” 老人说完,又想起了什么的样子:“孩子,这着火一样的天,你能把这支冰糕让出来给我,我就知道你有一颗善良的心,我呀,真不能白吃你的。” “大爷,您可不能这样说……”我有些拘谨。 “孩子,我家有一个祖传秘方,就是治疗骨伤的,我告诉你。等你做完了手术就用。”老人又向我靠近一些,如实道来。更有趣的是,他还把他祖上如何得到这个秘方的故事讲给了我听。 他说,他的老爷爷原在一家地主家当佣工,这地主家的主人不幸伤到了腿,就访听到百里之外的一个郎中医术高,能治好他的伤腿。 那郎中却有一个规定,不管你是怎样病重的人,本人不到是决不给你治病的。可山高路远,再说主人家里有缺少人手,实在无奈,主人就让他的老爷爷前去了。 到了郎中家,他的老爷爷把前因后果告诉了他,开始郎中还犹豫着,过不多时,郎中笑了:“小伙子,这医术可是我们家祖传的,病人不到,我只好传授给你了。可你和你家主人必须给我保守三代的秘密,以后方可……。我看你心地善良,不得不这样做了。” “老人家,请您放心,我一定按您的叮嘱去做。” 老爷爷当即下了保证,老郎中就把祖传的秘方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大爷,我该怎么感谢您啊!”听完老人的故事,我已经激动不已了。 “孩子,在这个世界上,好人总是有好报的。就算有人恶意的辱骂和造谣,也是有天地作证的。”老人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你坚持着回家,我也赶路了。” “大爷……”我还想说什么,老人已经迈起了脚步。 “孩子,不急,慢一些走啊!”老人已经走出很远,又回过头来叮咛着。 每当向前走一段路,我和老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互相对望对望,彼此渐渐地走向了很远,很远…… 回到家里,一个人独自躺了下来,想着路遇老人的话,虽然有些疲惫,但心里却惬意得很。 “老师,您到医院查体回家了吗?”一老师打来了电话。 这是一个刚招聘到我们学校不久的青年教师,我和他同在一个办公室,又是对桌。表面上看他文静斯文,可他跟我讲起他的经历,却是万语千言,滔滔不绝。 他说,他成长得很苦。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离世,母亲带他改嫁。虽然他喜欢欢乐,可他却是在一些人的冷漠中长大。欢乐是他的精神支柱,他喜欢和快乐的人在一起,面前有快乐的人,他才感到这个世界是快乐的。他看我天天喜欢说,喜欢笑,就跟我无话不说,无话不谈。成了忘年交。 刚接到电话,我就想了起来,今天是他的生日,如果没有我,他会多么失落啊! “回家了!”我直接回答他。 “老师,您还记得我告诉过您的,今天是我的生日,如果没有您……。您快赶过来吧!”他还告诉了我饭店的所在。 “好!我很快过去!”电话里这样说,心里却有些嘀咕,这腿又疼痛起来了。 “老师,您的腿一定不方便,我还是过去接您吧!”他说完就放下了电话。 很快,宝宝(他的名字里有一个宝字,我这样称呼他。)来到了我家,将我接到了饭店。 这天晚上,是我参加酒局以来最欢乐的一次。虽然都劝我不要再喝酒了,但我还不时地和大家碰杯。老中青十几个人围坐在一起,就像一家人一样,其乐融融,热情洋溢。宝宝说,祝老就是我的父亲,我永远爱他。这话,直到现在,还温暖着我的心。 女儿知道了我的病情,打过电话,为了方便,让我到潍坊治疗。由于参加宝宝生日宴会兴奋地一夜没有合眼的我,第二天就直奔潍坊。 刚到了潍坊火车站,女婿就来接我了,女儿还在班上。我上了他的车,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八九医院。这时,门诊已经下班。女婿又带我找到了病房。病房医务室里,一个青年大夫正在修改一篇论文。女婿跟他说明了来意,他告诉我们说,主任正在手术台上,很快就过来,让我们稍等。半个小时之后,一位年长的大夫走进了办公室,原来他就是骨关节科主任。在走廊里,我就见过他给外国元首做手术的照片,可真是中外知名啊!年轻的医生向他介绍了我们,他带着手术台上的疲惫,说,手术不能拖延,让他立即联系病房,尽量早一天进行手术。 我真没有想到,大城市的大夫,竟然如此理解我们乡下人。在乡下,我们为了看病,不知看过多少人的脸色,受过多少人的冷遇。而现在,我却如沐春风一样的温馨。 年轻的大夫查过出院记录,说现在没有床位,唯独有希望的是还有两天出院的一张病床,是部队的一名女兵。主任大夫又让年轻医生向她联系,看能不能提前出院,电话打通,女兵病号欣然答应了。年轻的大夫高兴,主任大夫也高兴,我更是喜不自胜。 虽然我很快躺在了那位女兵提前腾出的病床上,却没有见到人家一面。心想,如果能见一个面那该多好啊!向人家道一声谢谢,也算是给人家一个面子,让她知道我的感激之情。 以后才知道,这位女兵当时确实还不能出院,但为了我,人家竟然忍着伤痛,让我躺倒了病床上。 这是何等的精神啊!让我感动,让我终生难忘。一个能急别人所及的人,他的思想境界一定是崇高的!我永远崇敬着这位不知名的女兵…… 接下来,就是几天的消毒。消毒完毕之后,就是开篇的一幕情景。 病号车在女护士的牵引下,还在不停地奔跑。在奔跑的病号车上,我已经没有了时空的概念,只觉得灵魂在时空中穿行,人间的爱恨情仇完全交融在了一起,灵魂的宇宙是那么的澄明,就像被清风吹走一样湛蓝的天空,就像秋天纯澈的湖水,就像草原辽远的地平线。 那个嘱到医院的学生,那个路遇的老者,那个青年教师,还有急人所急的大夫,病房的陪护者,没有谋面的女兵,还有这位牵引着我一直向前奔跑的护士,他们都在我的灵魂中伴我奔跑,是他们的魔力,让我的灵魂中只留下了一个字:爱 手术井然有序的进行着,我又被那一双双爱的目光温暖着。 人生莫念仇与恨,爱情永远记心间。 我的灵魂在奔跑,奔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