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29|回复: 1

长篇小说:永远的涅槃(第41.42章)

[复制链接]
     

308

主题

1683

帖子

2万

积分

功勋元老

Rank: 12Rank: 12Rank: 12

积分
27743

教师节勋章2013国庆游记2013给力新人

发表于 2017-3-14 10:47: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第四十一章

今年春天

四棵成年金桂落户老宅前

不到开花的季节

若见满树金黄

没有选栽丹桂品种

只因红红的桂花也太招摇了

低调些吧,黄黄的,龙袍般尊贵

金桂飘香的季节

将重回故里

两亩田儿三分地

日出而作

不遁世外

桃园犹在

    常耕的部队改编在即,全团上下涉及进退走留的官兵思想稳定,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训练任务没有以往那么密集,连续,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讨论以后的去向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部队的换防,个人的调动在每个人的军旅生活中太平常不过了。不过,如八十年代中期的裁军百万,精简了部队,提高了战斗力,但中止了多少有志男儿在军营发展、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还有当年英勇的能打硬仗的铁道兵,为响应地方经济建设,集体脱下了心爱的军装,这是多么伟大的行动,多么值得讴歌的伟大胸襟!正因为一代又一代的解放军的前辈们默默付出,我们军队的历次精兵之路走得顺利,达到了预期目标。

    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讲究的就是雷霆万钧,雷厉风行。今年是喜迎十九大的大事之年,也是军改脖子以下的关键时刻,广大官兵顾大局,识大体,信心百倍自觉地接受改革兴军的考验,这是起码的政治要求。作为一名为空军服务近三十年的老兵,常耕只能作表率,不能拖后腿。当然,对常耕及一茬一茬带教过的徒弟们而言,他们放不下的是飞机,是机场停机坪,机堡里肃立着的无声的战友!该型战斗飞机,静如处子,动若脱兔,伴着共和国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忠亮捍卫着祖国的领空。在国土防空、首都安全、国庆阅兵、海疆***,以及入闽轮战的各种任务中表现出色,不辱众望,赢得了军内外好评。江山如此多娇,江山代有才人出,对于飞机也不例外,新装备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可喜可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信息时代,谁先拥有了制空权,谁就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这些论断早有伊拉克战争的美国空军证实了其正确性。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战争的残酷性呼唤克敌制胜的新装备,新型战机的国产化也一直是我军锲而不舍的追求,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常耕和机务兄弟们曾以航天英雄杨利伟为荣,因为他当年也飞过自己维护过的机型,从一名飞行员成长为航天员,成了中国征服太空第一人!中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让世界震惊,而神九天宫对接成功,更让展望未来空间站建设的专家以及中国人欢呼雀跃。常耕当年收看了对接直播,有诗曰:

进驻天宫今日成

自动对接状态稳

展望未来好前景

循序渐进长本领

太空浩瀚世界争

起步偏晚当自省

突飞猛进技术精

征战太空会群英

进驻天宫三人行

刘洋刘旺景海鹏

科学试验任务重

团结协作按规程

开发太空为和平

展望未来航天兴

建设空间站光明

服务人类谋共赢

    看景海鹏的简历,大家知道他曾是空军的一级飞行员,是空军给了他钢铁的翅膀,钢铁的意志,成长为荣获一级航天功勋奖章的英模人物。他2012年3月,入选神舟九号任务飞行乘组;6月,圆满完成神舟九号任务。特别是景海鹏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8日期间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任指令长,获得圆满成功;1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景海鹏颁发“一级航天功勋奖章”。

光荣历史,属于过去;

新的征程,再立新功。

    对常耕来说,解甲归田也好,继续战斗也罢,一颗红心,两种打算。从军以来,一直以飞机为伴,早出晚归,耳畔是飞机熟悉的起动、慢车、额定、最大、再加力状态的轰鸣声,眼前是地勤兄弟们忙碌的身影,以及飞行员驾驭战鹰飞越机场低空通场的雄姿。

    常耕是个念旧的人,对生养他的家乡一直有着深厚的感情,那个遥远的小山村,有妈妈的呵护,有回荡在山里田间母亲喊他吃饭的乳名……投笔从戎的几十年里,无论自己与飞机在何地,他都会想起母亲,梦见花甲之年便去了另一世界的父亲,以及生活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师长亲友,闲暇时,总是面向南方,为家乡写诗,将自己的心里话付诸笔端,耳畔若有家乡贺绿汀老先生的《牧童短笛》在回响……于是,一首《家乡,我是你放飞的一只风筝》应运而生,脱口而出——

家乡,我是你放飞的一只风筝

几十年里,从未远离你的大地

我是你亲手放飞的风筝

轻轻松松 越飞越高,随风飘逸

你说,若一直攥在手心

——永远成不了那蓝天迷人的风景

我是你亲手放飞的风筝

俯视你 仰望而笑快乐奔跑

你说,是风筝,就得高飞

——距离 才能产生真正的美

我是你亲手放飞的风筝

依依不舍 亦步亦趋,逆风而行

你说,风筝的线带来了长长的思念

——距离 让人更懂得珍惜

我是你亲手放飞的风筝

最远的距离,并非时空的现实路程

你说,它是好男儿志四方的戍边卫国

——距离 让人冷静远离纷争

距离,真能产生美

透过这看不见的长长的线,我体验着乡情

距离,真能产生美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是情侣思念之美

距离真能产生美

心中有爱,有报国之志

就不会寂寞难奈

世界上最近的距离 不是近在咫尺

而是——

相隔千里 却心心相印

是与家乡的一草一木相亲

同呼吸,共命运


                      第四十二章


此去经年

做颗安静的石头

搁浅在裸露的河滩

守候春汛的消息

此情此景

让心仪的人儿听到

穿着蓝色的花格子的休闲连衣裙

在夕阳下的河床,投下丽影

    感同身受驻地城市发展变化的常耕,与咏航不由自主地谈起过往,那年,那人,那事,当然,最难忘的是常耕母亲来看望因工作繁忙,没空回老家探亲的儿子。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个母子在驻地共度元宵佳节的记忆至今让常耕倍感温馨与幸福。并且有日志证明当年的喜庆与欢乐。

正月十五闹花灯耍龙灯

(作者:常耕)

    今天是新春的元宵佳节,大清早我们就被鞭炮声和不远处的欢笑打闹声惊醒了,一定是孩子们沉不住节日的喜气,迫不及待地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庆祝这不用上学、三五成群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好日子。昨晚小区已经张灯结彩一派温馨的景象,我一家四口有说有笑的走在长长的流光溢彩的大红灯笼下面,说不出的幸福与满足。孩子们数着路两旁对称高挂的灯笼,足足五十个。虽然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在滴水成冰的气温里像极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可是我们露出绽放的笑脸或大或小,在柔和的大红灯笼光里都一样灿烂桃红,美不胜收!

    早餐,全家吃着媳妇做的在本地久负盛名的颇有口碑的“春和”汤圆,又大又白的糯米皮滑腻爽口,黑白芝麻和花生馅香甜无比,是否也在预示着咱们生活也是甜美的?孩子们说今晚小区有晚会,市区也有灯会,该如何取舍呢?原来沉浸幸福的人也有鱼与熊掌不能得兼的小烦恼!呵呵,今晚集体行动,一家子不兵分两路就行,开心最重要!初步计划去看望孩子姥爷姥姥,然后和老人一起观灯会看焰火闹元宵,去现场感受喜气洋洋欢乐今宵的正月十五!我想,众乐乐应该别有风景情趣吧。

    记忆中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湖南老家吃汤圆和年糕,软绵绵的都是糯米加糖做成,能甜掉大牙呢!好玩的有舞龙灯等,那时候,我还小,父母健在,他们人缘声望都不错,同姓的房亲很团结,几十里路举着龙灯风雨无阻赶来助兴,伯父和父亲这一天很是有面子,尤其是父亲红光满面地早就准备了大大小小的一撂红包,让我仿佛感觉到神龙天降、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必定光明前景似的。其实当时的农村并不富裕,爸爸干了一辈子大队书记家里的经济不容乐观,我作为最小的儿子,也曾拖欠过学费。我们兄弟姐妹没有虚荣心,而且感恩于父母亲一辈子的两袖清风和乐善好施。记忆中最多的一次来了两条龙,几十个清一色壮小伙共举着两条中华龙在年长者滚动的珠宝物的引导下凌空盘旋,舞龙者臂力腕力惊人,一时间,只见二龙戏珠风云突起,锣鼓声、呐喊声,连为一片,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树上、屋顶爬上了顽童,太小的孩子骑在爸爸脖子上,场面甚为壮观。若是晚上,龙灯亮了,一般不下于廿盏灯,前后将飞龙映衬得更是美丽,远胜单个孔明灯的亮丽,飞龙在大家的舞动下,似巨蟒游走,却灵敏百倍,虽未腾空,却翻江倒海胜似枭龙!它,象征排山倒海的坚不可摧的独占鳌头,它寓示团结一致力争上游的雄心壮志!它凝聚人心、它让人热血沸腾!

    记忆深刻的还有身在异乡的元宵灯会,九八年母亲与我们在山东过虎年春节。入乡随俗,虽然天气寒冷,六十有三的母亲神情兴奋精神抖擞,在人群中伸长了脖子,不时驻足细看,由于与岳父母的语言南北不通,我当起了方言翻译。妈妈不住点头,笑得一晚上未合拢嘴儿。说实话,多年前驻地的元宵灯会比现在要热闹得多,所有的乡镇都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临近元宵节前一两天,用大中货车装饰一新的花车遍布了市中心广场以及长长的和平街主干道两侧,市政府的人民路也热闹非凡。总之,元宵节下午,灯会猜谜中心方圆几公里就实行了交通管制,一切机动车辆和自行车均不能入内。现在想起来,万人空巷的场面真是让人震撼,理解了什么叫“人山人海”,什么叫“摩肩接踵”,什么叫“人声鼎沸”,什么叫“花灯璀璨”,什么叫“欢乐海洋”,什么叫“不眠之夜”……记得当时的城关镇、万家庄镇、昌城镇和皇华镇的花车最吸引眼球,有栩栩如生的虎生肖,有一帆风顺的大船舶,有构思奇妙的电动拜年造型……总之映入眼帘、目不暇接的都是“给全市人民拜年,祝元宵节快乐!”等无尽的祝福。漫步广场和大街,忘记了劳累、装满了幸福,那情景交融、祖国各地形势一片大好的氛围真让我们流连忘返。

    儿时记忆中的舞龙观灯过去好多年了,青龙观的小山村今年的元宵是否还有二龙戏珠的热闹场面?我身在山东只能遥祝父老乡亲幸福安康了!正月十七是父亲的忌日,想来不免一阵伤感,物是人非,老家的记忆犹新会让我们远在他乡的游子学会感恩的……

    九八年虎虎生威的元宵节灯箱灿烂过母亲晚年的幸福,也幸福孕育了媳妇和我的虎仔虎妞!两个孩子今天十几岁了,孩子他娘他爹也步入中年,如今的驻地社区化建设经验在全国推广,有如九十年代初的股份制试点一样让它的知名度再次提高,全市人民正万众一心共建富裕和谐现代化强市!每年的元宵节我们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实实在在地改变丰富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相信不久的将来,驻地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富足!

    今晚酒不醉人人自醉,一家老小欢欢喜喜去赏花灯,闹元宵。

祖国各地元宵节

观灯聚会不眠夜

年年有景花相似

家家团圆幸福乐

大红灯笼今试挂

长长电线葫芦瓜

小区道路两边树

树树开满大红花

夜幕降临看效果

灯泡通电放光华

温馨照亮幸福路

元宵佳节快来啦

上班一族今赏灯

情暖汤圆人人夸


0

主题

54

帖子

15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

积分
157
发表于 2017-3-15 15: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IP:北京
爱的脚步,近了,近了,我们脚步轻轻,悄然若猫。如果母亲还健在,一定要让辛劳的母亲再安睡一会,军人的母亲多么不易,别将她无意吵醒,只因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一家不圆万家圆的遗憾总让常耕愧疚于母亲,母亲生前一直盼着儿子回家过个团圆年,等儿孙们回家,让晚辈们为她捶捶背……可是常耕因单位战备紧张和因驻地成婚的干部四年才有一次父母假而未能如愿,这是军人儿子常耕心里永远的痛!妈妈,北方又叫“娘亲”,常耕心想自己的母亲最苦最累!因为她接连送三个儿子都去尽当兵的义务,大门上军属光荣的红匾一直诉说着母亲的大公无私与深明大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