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67|回复: 0

怀念童年的春节

[复制链接]

589

主题

693

帖子

1万

积分

黄金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491

新年送“福”吉祥兔

QQ
发表于 2017-1-6 09: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喝过可口香甜的腊八粥后,被忙忙碌碌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规律渐渐淡化了的“年味儿”就已经悄悄探出了头。虽然在各大商场、超市中早早挂起了红红的灯笼和吉祥如意的福字绣,一曲曲悦耳动听的迎新年庆新春音乐荡激着人们的心灵,但人们对春节早已没有了孩提时那种迫不急待的激情和欲望,春节就如同正常普通生活的日子,很快便在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记忆中消失了,早已没了孩提过春节时那种欢天喜地的热闹氛围。
我生长在农村, 回想起童年时的春节,那时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拮据,日常生活都很清贫,一年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白面馍和肉鱼,穿上一件新衣服和新鞋。一进入腊月的门,整个农村就充满着喜气洋洋的热闹氛围,农民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相互碰面时的问候语是“年货办齐了吗?”尽管农民们平常生活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但家家户户还是开始准备过年的物资。割猪肉,称刀鱼,买糖果,买年画,蒸新馍,做豆腐,炒瓜子,剪窗花,写春联,表达了农民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和新年人丁兴旺、丰衣足食的期盼。最兴奋的当属那些孩童们,喝了腊八粥,盼年的心情就更加迫切,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过年的天数,盼着年早一点的到来。每天央求着父母买新衣服和新鞋子。因为孩童平时穿的都是逢逢补补的旧衣服,或哥哥姐姐穿不上的旧衣服,或大人不穿改制的旧衣服,只有过年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迫使那些爱美的孩童盼望着过年。过年时,父母给孩童做的或买的衣服一般都比体形要大一些,这样才能使衣服穿得时间长久。大人和孩童不能穿的破旧不堪衣服又舍不得扔掉,被母亲拆洗干净后给大人孩童们做成了鞋和鞋垫。
在农村大集体生产的计划经济年代,农民们一年四季不歇工的参加生产队的大集体生产劳动,左邻右舍、亲朋好友都忙着参加生产队的大集体生产劳动挣工分养家糊口,平时的日子里很难有相聚的机会,于是农民们便自然而然的利用春节歇工的期间走亲访友,这也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习惯。七十年代前农民们春节期间走亲戚访朋友凭两条腿走路,遇上白皑皑的大雪覆盖了路,还要手拿一根长长的竹木杆探路,以防掉进路边的沟里或井里。进入八十年代后,农民春节期间走亲戚访朋友的交通工具开始发生了新变化,有的骑着自行车载着家人,有的全家人坐着地排车或马车,有的全家人坐着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进入二十一世纪,春节期间那一溜溜串的走亲戚访朋友农民大军,带着幸福的笑容,和着新春的祝福,提着各式各样的节日礼品,驾驶着五艳六色的轿车,构成了春节一道靓丽的风景。
五十余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当年的孩童们一晃转眼间也长成了大人。如今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民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过去天天憧憬期盼着过年吃好饭穿新衣,而如今天天过的幸福生活犹如过年。春节时人们除了在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里和精彩纷呈的春晚节目中尽享欢乐,“年”的味道却在不知不觉的生活中淡忘了许多。而今天的孩童也远远不如那个年代的我们那样期待着春节,春节早已没了诱惑,既没有了吃的诱惑,也没有了穿的诱惑,仅剩下假期团聚聊天和休闲外出旅游的愿望。但从这春节传统习俗潜移默化的变迁中,我们能深刻的体会到了居民日常生活由“贫穷”到“富足”、由“小康”到“全面小康”的沧桑巨变,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繁荣发展的足迹,感受到了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发展的巨大变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