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车伤亲人肇事逃逸案例的原因及危害
酒后驾驶机动车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存在有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易诱发道路交通事故。《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以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结合“五进”活动的开展,深入基层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特别是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严重危害进行了宣传教育。几年来,公安交通管理机关通过对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多次专项整治,特别是今年来全国开展严查酒驾以来,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但是,由于人们对交通安全重要性认识程度存在的差异,某些机动车驾驶人,对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严重危害认识不到,酒后抱有严重侥幸心理,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而发生伤及亲人的交通事故。有极个别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在醉酒的状态下,“六亲不认”驾车逃逸现场。 一、酒后驾车伤及亲人驾车逃逸典型案例 案例一:2008年5月4日下午,一男子在同亲戚吃饭时,不胜酒力多喝了几杯,酒后骑着摩托车带着母亲在回家的路上,酒劲发作,控制不了摩托车,发生了交通事故,不慎摔倒致母亲摔伤。由于担心酒后驾车被处罚,男子将摔伤的母亲丢下,自己驾车逃逸。滕州市级索派出所接到报警称:一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有人受伤。当民警赶到现场时,只见有一名中年妇女躺在地上,肇事车已经不知去向,民警随即对妇女进行救助,正当民警调查时,家人急匆匆地赶到事故现场,告知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原由。 案例二:2008年11月17日,东营市河口区孤岛镇军马场公路站西北公路上,有一辆摩托车被撞,驾驶员伤势严重。经东营市公安局河口分局民警追查,将躲藏在芦苇丛的司机董某抓获。董某对其酒后无证驾驶无牌农用三轮车肇事后逃逸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当董某得知伤者姓名后,突然抱头痛哭,原来伤者竟是董某的妻侄。董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二、酒后驾车伤及亲人驾车逃逸现场的原因 (一)法制观念薄弱,交通安全意识淡薄。某些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日常缺乏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自身的法制观念薄弱,交通安全意识淡薄。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危害认识欠缺,对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严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给自己家庭和他人人身安全构成的严重威胁认识不到,对肇事逃逸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预料不到所导致。 (二)驾驶人存在自己向自己的想法。某些机动车驾驶人明知酒后驾车严重违反了安全行车规定。有时驾驶人认为,酒后驾驶摩托车戴有自己家中亲人,就是出了交通事故也好解决。案例一中,驾驶人酒后驾驶摩托车在将摔伤母亲后,驾驶人认为,天下母亲哪有不疼自己儿子的,只要母亲不说出真相,就可以避免法律的处罚,导致酒后发生交通事故后的驾车逃逸。 (三)无证驾驶侥幸心理严重。酒后无证驾驶机动车更是交通法规所明令禁止地交通违法行为。在酒精的作用下,心存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驾驶车辆时,小心注意点,不会出现问题,更不会发生交通事故。无证驾驶机动车,一旦在行驶中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此时知道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的严重后果,为逃避法律的制裁和应当承担的经济赔偿,而选择了驾车逃逸现场,案例二就是典型一例。 三、饮酒驾驶机动车与发生交通事故之对比 据调查显示,一般人喝1至2瓶容量640毫升、酒精含量约5%的啤酒,100毫升血液酒精含量为50毫克至70毫克,醒酒时间为7.2小时,事故率为55%;饮用3瓶啤酒,酒精含量为120毫克,醒酒时间为10小时,事故率为65%;饮用5瓶啤酒,酒精含量为180毫克,醒酒时间为13小时以上,事故率为90%;饮用啤酒事故率如此惊人,如果饮用各种烈性白酒,机动车驾驶人醒酒的时间和交通事故发生率就可想而知了。 四、饮酒后对驾驶机动车辆安全行车的影响 (一)触觉障碍。驾驶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时,因受酒精的麻醉作用,会造成驾驶人驾驶车辆时的反应迟钝,驾驶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行驶中往往出现配合不当现象。无法象平时那样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和方向,使用转向、采取制动措施时不轻便是重,容易诱发交通意外。 (二)判断障碍。驾驶人饮酒驾驶车辆时,会产生对来自外界的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从而无法正确判断与其他静止、运动中物体的距离和自身的行驶速度,极易造成因判断失误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三)视觉障碍。饮酒后会使驾驶人的视力暂时受损,对视觉、辩色力判断不稳,不能及时发现和准确判断对方车速和相隔距离,极易发生驾驶车辆行车中的车辆追尾事故。 (四)视野障碍。驾驶人饮酒后驾驶车辆时,驾驶人视野会大大减小,行车中对两侧余光变窄,视觉变得模糊不清,驾驶人虽然眼睛只盯着前方目标,但是,因酒精的作用,对处于视野边缘的危险隐患难以发现,而发生交通意想不到的交通事故。 (五)机动车驾驶人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在严重违反了交通法规的同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未曾接受过专门机动车驾驶训练的人,如若酒后无证驾驶机动车,危险性更大,极易造成驾驶机动车辆中,因缺乏对道路情况的判断,操作严重失误、采取措施出现错误、甚至手足无措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 五、饮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危害 (一)严重违反了交通法规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严禁酒后驾驶车辆。当事人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行为违反了:机动车驾驶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员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且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交通管理机关”之规定,酒后肇事逃逸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严重不负责的行为。无论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是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资格的当事人,应当知道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严重危害,更应该知道酒后驾驶机动车诱发交通事故逃逸现场的严重后果。然而,个别驾驶人、无证驾驶机动车辆当事人,在醉酒后驾驶机动车时,忘记了发生交通事故后驾车逃逸应当负有的责任。一旦酒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往往在醉酒的状态下,为逃脱罪责,使伤者得不到及时的医治,而导致惨剧的发生。 (三)有损于最起码的人性道德。由于交通参与者对交通安全认识程度存在的差异,驾驶机动车行驶中,因多种客观因素发生交通事故,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事情,真正遇有交通事故的发生,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立即抢救伤者。然而,酒后驾驶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绝大多数是因驾驶人所引起,驾驶人一旦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应当立即抢救伤者,减轻事故伤害程度。不应该缺乏最起码的人性道德,错上加错,选择驾车逃逸现场之对策,导致日后有可能给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及时破案带来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