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17|回复: 0

巴山怀古

[复制链接]

110

主题

145

帖子

17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76
发表于 2016-10-20 16: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
巴山怀古
作者:解树义

        站在栗园磨塔上向北眺望,巴山只不过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土丘,实在难以称之为山。但是诸城以北属潍河冲积平原,一马平川。山中无老虎,于是这个小土丘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称之为山了。
巴山虽然不高,却是诸城的名山之一。《陋室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巴山之所以有名,并不在于它是城北平原上的唯一小山,而是因为巴山脚下陆续出了一大批名满天下的历史人物。且不说从巴山东北角下的逄戈庄走向清廷,并成为清廷栋梁的刘统勋刘墉父子。也不说与巴山隔河相望的相州王氏家族中活跃在中国近代文化史坛上的王统照,王希坚,王愿坚等文学巨匠。单是傍山而居的王家巴山村在清代就出了官至大理寺卿的王玮庆及其子孙一门三代官宦权臣。而已故剧作家和表演艺术家崔嵬更是为全国当代人熟悉并敬仰。诸城是个人杰地灵,名人辈出的地方。可论出人才,诸城久有南仁里.北巴山之说,看来此言不虚矣。
走近巴山,更觉巴山之小。高只有近百米,阔不过三四里,整座山呈典型的圆锥状。山脚下,一条盘山土路绕山一周。令人惊奇的是,山体下半部分沟壑纵横 坑堑相连,支离破碎,山石杂乱。植被也是山棘刺槐之类。而山体上半部分却是纯土质构成。山体饱满,曲线圆润。植被也变成了苍松翠柏,时见坟茔散落在松柏之间。
山不陡,攀登亦不甚费力。不多时就到了山顶。山顶是一处十多米的平台。平台土质细腻 ,四周绿草茵茵,山花烂漫。但是在平台前沿却出现了一个一米多粗的深洞 ,很像盗墓贼挖掘的盗洞,不知多深,丢块土喀垃下去也没听见回音。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小时候爷爷讲的一个关于巴山的传说,说是古代有位带兵的大将,在诸城一带作战时不幸战死。为了以后好找,就埋在了城北的乱石岗子上。他统帅的几十万士兵去祭拜时每人带去了一把泥土 ,添在将军的坟头上。越积越高,于是就成了巴山。故事的真伪现在已无从考证,但是眼前的盗洞 ,奇异的山体构成 ,满山的苍松翠柏 ,却无法不让人怀疑巴山本来就是一座古墓。
站在山顶四下眺望,阡陌纵横 ,田园如画。这里地沃人勤,是诸城最大的粮仓。潍河从山西脚下无声无息的向北流淌着,河畔小古县村是韩信坝遗址所在地,再往北就是著名的潍水之战的古战场了。两千二百多年前,韩信率汉军攻打齐国,楚将龙且率二十万楚军救援齐王田广 ,两军对阵于潍水两岸。信反用半渡而击的谋略,在小古县村河段筑坝断水,越河厮杀,佯败诱敌,待楚军半渡时水断楚军,然后回马一击,斩龙且而擒周兰,歼过河楚军于潍河西畔。斗志乃军队之灵魂。河东剩余楚军见主帅丧命副帅被擒,惊吓的魂飞魄散,斗志全无。真是个树倒猢狲散,十多万楚军四散溃逃,转瞬间湮灭灰飞。滔滔潍水成就了韩信的英名,《潍水之战》也成为了中国战争史上的经典案例。
潍水古战场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桑,早已面目全非,逐渐湮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只留下韩信当年筑坝断水的遗址,供后人一代代的传说和咏叹。
优美的风光,肥沃的土地 ,长流的潍水,世代的传说,灿若星辰的名人辈出 ,都集中在了巴山周围这块小小的地方。是风水?是天赐?还是乡荫?至今尚无定论 ,只好留待考古学家去发掘,历史学家去考证,文人墨客去遐想了。
2009年写于诸城紫云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