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齐鲁大地上,有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它以悠久的历史彪炳汗青,更以秀丽的新姿令人瞩目,这就是素有“海岱明珠”之称的青州市。更令人震惊的是,青州市竟然有三个“名字”,每个名字都有不同的来历和寓意!
青州建制历史久远,汉晋以来,迭为名城重镇,为齐鲁之一大都会,又是兵家用武必争之地。其地处鲁中,南部层峦叠嶂,绵亘万里,背部膏壤沃野,广袤万顷。东西两侧,弥、淄两水蜿蜒而过。素以交通便利,物产丰饶,人文荟萃,名声广被而著称。
作为一座有着近2000年历史的古城,因历史上曾经是益都县和青州府的治所,所以多少年来一直是一城两名,既叫青州城,又叫益都城,还因城形而俗称“卧牛城”。史书上说它“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便是说它城池筑地之所在。
青州得名甚早,禹贡中就有记载:“海岱惟青州”。青州之所以称之为青州城,是因为青州古城自建立以来,无论是广县城、广固城,还是东阳城、南阳城,一直是青州刺史部、青州总管府、青州府等国家一级或二级行政治所所在地,时间长达二千余年,故名之曰青州城、青州府城。
伯益像
之所以称为益都城,是因为它是益都县城的所在地。而益都之名的称谓,则来自于人们对伯益的推崇。
大禹时期,皋陶和其子伯益是协助大禹治水的大功臣,故大禹指定伯益为继承人。但是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得到了本部族的拥护,而伯益也感到“左禹日浅,天下未洽”,便主动让位于启,自己则“避居箕山之阳”(箕山即今青州郑母的香山)。《周礼》:“有先君之庙曰都”,就是说供奉先贤圣人的地方才能叫“都”。“益都”就是“供祀伯益的都邑。”《越绝书》记载:“益死后,启岁善牺牲以祠之。”
三国时,魏政权改益县为益都县,其城址在今寿光市城南益城村。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撤销临淄县,移益都县来治东阳城。自此开始,益都县与州郡共治一城长达一千五百余年,故名之曰益都城。
之所以称为“卧牛城“,是因为原先有城墙的时候,鸟瞰古城,那蜿蜒曲折十三华里有余的城墙所勾画出的轮廓,极像一头首朝西南、尾向东北、卧在南阳河与云门山之间雄健的大牦牛。
观其形象,宛若“牦牛卧在山水间,尾向东北头西南。放牛小厮管山色,卧牛倒嚼适悠闲。”那逶迤绵延的古城墙形成牛的轮廓,夯土城墙上密密麻麻的杂草像是牛毛。
牛首在古城的西南城;老西门外有一条流水沟,称牛涎;老西门内有一座阎王庙,俗称老牛头囟子;南过龙兴寺有四个大土丘,其中两个为牛角、两个为牛耳,称牛角山与牛耳山;过牛角山向西至西城墙,墙上有一古炮台,台上有两个窟窿称牛鼻;西南角楼东侧有牛眼台,台上有两洞称牛眼;牛眼台以东的南城墙坚实平整,称为牛背;牛背的中段有牛腰台即牛腰;牛腰台向北原白衣庵处有一高台称牛肚台,即牛肚;在古城墙的东北角(滚水桥上)为牛尾;今青州宾馆处原是文庙的文昌阁(俗称县学洼子),是全城最低处,城外有一水湾称牛溺(俗称老牛尿脐);再向西为牛腹;牛腹延至万年桥西侧(铎楼庙北侧)有一旧水门址称为牛脐。资料上还有牛蹄,但形迹已经失考。仅通过这些可考的部位描述,一头卧牛就已经活灵活现地显示出来了。
在卧牛城老牛鼻子的西侧,原瀑水涧东崖之上有一尊高三米、重四吨的东汉石人,传说这就是看管这头牦牛的放牛仔,(市志称“跪姿石俑”,国家一级文物),今有复制品立于青州博物馆南展厅。
来源:美在青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