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信息港城市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42|回复: 0

女性的难言之隐--子宫脱垂

[复制链接]
     

38

主题

346

帖子

170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1703
QQ
发表于 2015-12-16 10:5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山东潍坊
身为女性,您是否为下列这些情况而苦恼?经常腰酸背痛,排便不畅,无法开怀大笑,不敢跑,不能跳,打喷嚏和咳嗽也要让您担惊受怕,您是否经历过让您苦不堪言的反反复复的阴道出血?您是否曾经为身上糟糕的气味而头痛?是否因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苦恼?如果您遇到上述这些问题,那么您正和许许多多的女性一样,被子宫脱垂所困扰。


  子宫脱垂的原因器官
  上述这些由子宫脱垂引起的难言之隐,多发于经产的老年女性。在医学上,子宫脱垂是指支撑子宫的组织受损伤或薄弱,致使全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脱出阴道口外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的一种生殖器官移位伴邻近器官变位的综合症。子宫脱垂虽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却给女性患者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据中国各地普查统计,子宫脱垂的发病率为1%—4%,山区较平原多,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多见,多产妇发病率高。
  造成子宫脱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年轻时过早生育和过多生育造成的盆腔肌肉组织松弛以及更年期后因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盆底韧带松弛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自然分娩时如巨大胎儿,滞产等对会阴部肌肉的损伤,当子宫口未开全而过早合用腹压或实施剖腹产手术也会造成子宫颈旁组织、骨盆筋膜、骨盆底肌肉主筋膜过度伸展与裂伤,使其支持功能减弱或丧失,发生子宫脱垂。此外,产后休息不充分,过早的从事体力劳动,尤其是从事需要腹压的体力劳动如搬抬重物;长期便秘,慢性咳嗽,肝硬化腹水等造成腹压长期过大的情况均可诱发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的分级:子宫脱垂可分为三度
  n Ⅰ度:子宫颈下垂距处女膜缘<4cm,但未脱出阴道口外。
  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
  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n Ⅱ度:子宫颈及部分子宫体已脱出阴道口外。
  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仍在阴道内。
  n 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子宫颈及子宫体全部脱出阴道口外
  您是否是子宫脱垂的受害者
  如果您正受到文章开头时所说的情况的困扰,那么您很可能已经成为了子宫脱垂的受害者。子宫脱垂的主要临床表现有
  1.腰骶部酸痛 尤以骶部为甚,劳动后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可缓解。此外,患者感下腹、阴道、会阴部下坠,也以劳累后加重。
  2.阴道脱出肿物 患者自述有球形物自阴道内脱出,于行走、体力劳动时更加明显,卧床休息后自行还纳。脱垂严重者,终日掉在外面,不能自行还纳,由于行走活动,与衣裤摩擦而感不适,久经摩擦而发生溃疡、感染、分泌物增多,甚至出血,日久局部组织增厚角化。
  3.泌尿道症状 多数子宫脱垂患者,当其大笑、剧烈咳嗽、体势用力时,腹腔压力突然增加,引起尿失禁而尿液外溢。子宫脱垂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膀胱膨出,但是否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取决于膀胱与尿道的解剖关系是否改变。少数子宫脱垂患者,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需用手指将膨出的膀胱向前推举后,方能排尿。其原因为膀胱膨出严重,胀大的膀胱位置低于尿道。
  是去医院还是默默忍受
  如果界定60岁为老年人的话,那么,作为一个拥有2.87亿老年人口的大国,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如此大的基数和较高的发病率(1%-4%)表明,在我国有许许多多的女性正受到子宫脱垂的困扰,然而与其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相对较低的就诊率,据不完全统计只有不到21%的女性在发生子宫脱垂后会选择就医。大部分女性都选择默默忍受。究其原因,主要有一下两点。
  第一是由于对疾病认识的不足导致了对此病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很多患者眼里,子宫脱垂并不是一种疾病。的确,单纯的子宫脱垂并不会像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那样危及患者的生命,但是这种长期,经久不愈并逐渐加重的问题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说腰酸背痛还可以忍受的话,那么由脱垂的子宫造成的行动不便,局部摩擦不适,以及反反复复的阴道出血则让很多女性苦不堪言。而由于子宫脱垂导致的尿失禁则会造成局部的湿疹,感染,褥疮。部分女性因为尿失禁的异味而自卑,焦虑甚至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社交。
  第二,多数中国女性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妇科方面的问题尤其讳疾忌医,能忍则忍。不少女性患者,尤其以老年女性患者为甚,不愿意甚至拒绝配合大夫进行妇科方面的检查。对于子宫脱垂,即使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自己的生活质量,还是能拖则拖,以至于小病变大病。
  避免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并非不可避免,更年期的妇女平时注意劳逸结合,产后妇女做到充分休息,老年妇女日常注重营养,结合38妇乐妇洁凝胶日常保养,多做提肛训练都可以有效的防治子宫脱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导航 诚聘英才 免责声明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05 诸城信息港 版权所有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B2-20051026号 | 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2015127号-7 | 电子公告许可:电信业务审批[2008]字第262号函
投稿信箱:webmaster@zcinfo.net   总机:0536-6017778    新闻、业务热线:0536-2165588   法律顾问:山东东武律师事务所 刘清波、秦丽律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